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XXXX年2月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
纳税评估概述2014年1月6日我国纳税评估的探索1998年,国家税务总局出台《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外籍个人纳税申报审核评税办法》,标志我国纳税评估实践的开始。2001年,国家税务总局出台《商贸企业增值税纳税评估办法》,首次提出了纳税评估的概念。2002——2004年,全国各地纳税评估工作在探索中不同程度展开。2005年,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纳税评估管理办法》,纳税评估作为税源管理重要手段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开展。《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国税发〔2005〕43号)出台的背景:科学化、精细化税收管理理念。我国纳税评估的探索由30字到34字的税收征管模式: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实施税收管理员制度开展纳税评估工作《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国税发〔2005〕43号)出台的背景:科学化、精细化税收管理理念。2006年3月全国税源管理专项工作会议:税源管理是税收工作的核心和基础性工作。2007年5月全国专项工作会:以数控税。纳税评估概念一、纳税评估定义纳税评估是指税务机关运用数据信息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以下简称纳税人)纳税申报(包括减免缓抵退税申请,下同)情况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断,并采取进一步征管措施的管理行为。(讨论稿)纳税评估的概念:纳税评估是指税务机关利用获取的涉税信息,对纳税人(包括扣缴义务人)纳税申报情况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核评价,并作出相应处理的税收管理行为。——《纳税评估工作规程》9/27/20195新旧概念的重大区别:目的:旧:对真实性、准确性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判断;新:合法性、合理性评价;——强调法治、规范,领域更宽,内涵更丰富方法:旧:通过数据信息分析新:利用涉税信息——对方法没限制,对依据基础有要求,更灵活基本内涵:1.纳税评估一般在税务机关工作场所进行。2.纳税评估的基础信息资料来源广泛。3.纳税评估侧重事后评估。4.纳税评估的工作内容是对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核评价。5.纳税评估必须借助于科学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对评估客体的各项涉税指标等进行比较和分析,以揭示其异常波动程度,作为评定纳税人申报税款是否真实、准确的参照。6.纳税评估注重评估客体的陈述和申辩。7.纳税评估的结果一般是以纳税状况文书对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情况进行客观反映。纳税评估的法律特征所谓纳税评估的法律性质,就是纳税评估在法律上具有什么特点,属于什么法学范畴。一般认为,纳税评估在法学上属于行政指导范畴,因为其概念、功能、特点及其实践,基本反映了行政指导的规律与要求。行政指导是指行政主体在其职权或行政事项范围内,为实现一定行政目的,通过政策或措施建议等非强制性手段,引导行政相对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行政方式。二、纳税评估应遵循的原则强化管理、优化服务;分类实施、因地制宜;人机结合、简便易行的原则。三、纳税评估的主体纳税评估工作主要由基层税务机关的税源管理部门及其税收管理员负责,重点税源和重大事项的纳税评估也可由上级税务机关负责。基层税务机关是指直接面向纳税人负责税收征收管理的税务机关;税源管理部门是指基层税务机关所属的税务分局、税务所或内设的税源管理科(股)。四、纳税评估的对象纳税评估对象,通常是指评估活动所针对的客体和发生作用的对象,也就是对什么进行评估。一般来讲,纳税评估的对象为主管税务机关负责管理的所有纳税人及其应纳所有税种。开展纳税评估工作原则上在纳税申报到期之后进行,评估的期限以纳税申报的税款所属当期为主,特殊情况可以延伸到往期或以往年度。五、纳税评估的内容纳税评估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根据宏观税收分析和行业税负监控结果以及相关数据设立评估指标及其预警值;综合运用各类对比分析方法筛选评估对象;对所筛选出的异常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断;对评估分析中发现的问题分别采取税务约谈、调查核实、处理处罚、提出管理建议、移交稽查部门查处等方法进行处理;维护更新税源管理数据,为税收宏观分析和行业税负监控提供基础信息等。六、纳税评估特征以多渠道信息为基础:各种申报信息、发票使用信息、稽查信息;其他政府部门信息;社会信息;企业提供信息。以指标分析方法为核心: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履行纳税义务和扣缴义务的真实性、准确性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断。以计算机处理为支撑:充分利用计算机的采集、储存和处理数据的功能,将申报数据通过网上申报等录入计算机系统,按照规定的程序对申报数据进行处理,自动生成纳税异常或问题,改变了传统的手工操作,提高了行政质效。以为纳税人提醒服务为宗旨:解决计算填写错误、政策和程序理解偏差等一般性涉税问题,提供自查自纠的机会,提供针对性强的深层次服务。七、纳税评估流程纳税评估的流程通常包括确定评估对象、数据采集整合、案头分析、税务约谈、实地核查、评估处理和管理建议。纳税评估工作程序纳税评估工作程序确定评估对象确定评估对象纳税评估分析纳税评估分析核实疑点问题核实疑点问题评估结果处理评估结果处理评估结果反馈评估结果反馈八、纳税评估的结果处理(一)评估结果的处理方式1、税务机关督促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逐项落实。2、移交税务稽查部门处理。对纳税评估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要做出评估分析报告提出进一步加强征管工作的建议,并将评估工作内容、过程、证据、依据和结论等记入纳税评估工作底稿。纳税评估分析报告和纳税工作底稿是税务机关内部资料,既不发给纳税人,也不作为行政复议和诉讼的依据。(二)影响评估结果质量的因素1)纳税评估制度的建立2)现代化的评估工具和手段3)评估人员的能力素质九、哪些纳税人应确定为纳税评估的对象?1.重点税源大户。2.特殊和重点行业的纳税人。3.税负异常的纳税人。4.达到或超过评估预警指标参数值的纳税人。5.被评定为纳税信用等级低的纳税人。6.零、负申报纳税人。7.日常管理和税务检查中发现较多问题的纳税人。8.跨地区经营企业的纳税人。9.上级筛选下发需实施纳税评估的疑点企业。10.税务机关认为应作为重点评估对象的其他纳税人十、约谈对象有哪些?在纳税评估约谈过程中,税务约谈的对象主要是企业财务会计人员、企业法人代表(负责人)、企业购销业务人员和仓库保管员。十一、当前纳税评估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1.评估分析的深度不够2.评估自查运用缺失3.评估约谈成效不大4.实地调查不够深入5.后续管理有待加强例:请根据甲公司2011年12月份毛利率和销售额变动率指标情况,分析该公司经营中可能存在的纳税问题。本期上年同期毛利率8%10%同行业平均毛利率14%10%甲公司销售额变动率22%第二节纳税评估的方法一、比较分析法(一)绝对数比较1、与预警值比较。2、与计划数比较。3、与历史数据比较。(二)相对数比较二、逻辑推理法1、财务指标间的配比关系2、不同税种之间的逻辑关系。3、亏损或长期零申报现象的逻辑分析。三、控制分析法第二章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及其使用方法纳税评估指标是税务机关筛选评估对象、进行重点分析时所选用的主要指标,分为通用分析指标和特定分析指标两大类。通用指标是指对各税种进行纳税评估时均需要计算和分析的指标,基本适用于各类企业,包括几乎所有企业都具备的富有综合性特点的指标,如收入、成本、利润的变动情况;特定指标是指对不同税种,不同行业进行纳税评估时所必须计算和分析的指标,仅适用于某一类或部分企业的指标,比如,具有行业特点的指标,适用于某一税种的指标等。评估指标预警值是税务机关根据宏观税收分析、行业税负监控、纳税人生产经营和财务会计核算情况以及内外部相关信息,运用数学方法测算出的算术、加权平均值及其合理变动范围。通常的评估指标体系包括纳税分析指标、财务分析指标、业户不良记录评估指标等几个方面,即除了包括各种相关的财务指标以外,还包括各种能耗、物耗、税收负担、税负缴纳情况等纳税人生产经营有关的重要数据。1、申报资料评估。2、主要财务指标评估。3、税收指标评估。4、税法规定税前扣除项目评估。9/27/2019数据涉密焦瑞进谢绝复制传播249/27/2019涉密数据焦瑞进谢绝复制传播24企业纳税评估指标结构及来源财务指标税收指标其他统计指标纳税评估数据资料结构财务报表表纳税申报表其他统计报表评估数据资料来源一、收入类评估分析指标(一)收入类分析指标的概念1.收入的概念与分类。2.收入类评估分析指标的含义。收入类评估分析指标主要是指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即本期与基期主营业务收入的差额占基期主营业务收入的百分比。通过计算企业本期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并与预警值进行比较,初步判断企业是否存在少计收入和多列成本的可能性。(二)计算公式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100%。式中,本期主营业务收入表示在纳税申报的税款所属当期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表示设置预警值时所规定的所属期间的主营业务收入,一般指上一年度的主营业务收入。(四)收入类分析指标的使用一般情况下,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应是增长的状态,所以预警值一般为正值,如果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为正值,且在所设置预警值的浮动范围内,则可初步判断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基本是正常的,如果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为负值,或是为正值但却远远小于预警值,那么则可估计该企业可能存在少计收入问题和多列成本等问题,要得到准确的结论还需运用其他指标进一步分析,以评估出收入的减少是属于正常的商业波动还是为了少缴税款而故意少计收入造成的,从而确定进一步纳税检查的方向。二、成本类分析指标(一)成本类评估分析指标的含义1.成本的概念。2.成本类分析指标的概念。成本类分析指标分为单位产成品原材料耗用率和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两个指标。单位产成品原材料耗用率这一指标主要是计算单位产成品当期耗用原材料与当期产出的产成品成本之间的一个比率关系,从而判断会计帐上的成本列支是否正常。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这一指标主要是计算当期与基期主营业务成本之间的差额占基期主营业务成本的百分比,从而判断当期成本的列支是否正常。(二)计算公式单位产成品原材料耗用率=本期投入原材料÷本期产成品成本×100%。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成本-基期主营业务成本)÷基期主营业务成本×100%。主营业务成本率=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四)成本类分析指标的使用1.单位产成品原材料耗用率的使用。一般情况下,原材料的投入占产成品成本较大的比重,并且二者之间存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比率关系,这个标准的比率即时预警值的设置,分析单位产品当期耗用原材料与当期产出的产成品成本比率,判断纳税人是否存在帐外销售问题、是否错误使用存货计价方法、是否人为调整产成品成本或应纳所得额等问题。2.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超出预警值范围,可能存在销售未计收入、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三、费用类分析指标四、营业外支出类分析指标五、利润类分析指标六、流动资产分析指标七、存货类分析指标八、无形资产类分析指标九、固定资产类分析指标第三节负债类通用分析指标一、流动负债类分析指标(一)流动负债类分析指标的含义1.流动负债的含义。流动负债是指偿还期在1年或长于1年的1个营业周期以内的债务,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交税金、其他应交款、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和预提费用。2.流动负债类分析指标的含义。该指标主要是指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以此指标来分析纳税人的经营活力,衡量其短期偿债能力。(二)流动负债类分析指标的计算公式流动负债率=流动负债÷流动资产×100%。(四)流动负债类分析指标的使用根据纳税人所提供的申报数据,计算出纳税人的流动比率,再与设置的预警值作比较,如果得出该纳税人的流动比率与预警值相差较大,则
本文标题:XXXX年2月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764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