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关于中华德育故事4篇
关于中华德育故事4篇【学习指导】这篇学习资料“关于中华德育故事4篇”由三一刀客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收集,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下载吧。中华德育故事【第一篇】鹿乳奉亲周朝时,有一位叫郯子的,从小就很孝顺。他的父母年老的时候,双目均患眼疾,想吃鹿乳。郯子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一个办法。于是他穿上了鹿皮,往深山鹿群中走去,想这样去取得鹿乳供奉双亲,没想到被打猎的人发现。正当猎人举起了弓箭要射杀他时,他急忙喊道:;我为了取得鹿乳,给患有眼疾的双亲吃才穿上鹿皮,混到鹿群中采取鹿乳。;猎人知道原来是人不是鹿,才放下弓箭没有射他,并且对他这种孝敬父母的行为赞叹不已。有诗赞曰:亲老思鹿乳,身穿褐毛衣;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笼负母归鲍出,字文芳,是后汉时新丰人,天生魁伟,生性至孝。一天他不在家,一伙强盗把他母亲劫走。鲍出闻讯后,怒发冲冠,抄起一把刀就不顾一切地追下去。沿途杀了十几个贼人,终于追上了劫掠他母亲的强盗,远远看见母亲和邻居老妪被绑在一起。他大吼一声,奋力上前。众贼见他来势凶猛,锐不可挡,吓得四散逃命。鲍出顾不上追敌,径直跑上前来,叩头请罪。跪着给母亲和邻居老人解开绑绳,将她们解放回家。后来战乱纷起,他就侍奉母亲到南阳避难。贼乱平定,其母思归故乡。可是路上跋山涉水,抬轿难行,鲍出思虑再三,就编了一个竹笼,请母亲坐在笼中,将她背回家乡。后人有诗赞曰:救母险如履薄冰,越山肩负步兢兢;重重危难益坚忍,孝更绝伦足可矜。闻雷泣墓战国时魏国有一个名叫王裒的人,侍奉他的母亲特别孝道。他母亲在世的时候,生来就很胆小,惧怕雷声,王裒经常在打雷的时候,到母亲身边给其壮胆。母亲去世后,王裒把他埋葬在山林中寂静的地方、一到刮风下雨听到震耳的雷声,王裒就奔跑到母亲的坟墓前跪拜,并且低声哭着告诉道:;儿王裒在这里陪着您,母亲不要害怕。;有诗颂曰:慈母怕闻雷,冰魄宿夜台;阿香时一震,到墓绕千回。中华德育故事【第二篇】1.有一个国王对三个孩子说,给你们一次简单的考验,随后就拿出了一些种子,分给了着三个孩子,孩子们感到疑问,国王说,谁要是在三个月后,种的花朵最好看,那么,谁就是我的王子了。孩子们兴奋极了,纷纷跑回家里,把种子耐心地种下,每天都细心地浇水、施肥、松土,控制好温度、湿度与光照条件,三个月之后,三个孩子来到了国王的面前。第一个孩子说自己种出来的是鲜艳的牡丹花,第二个孩子说种出来的是娇嫩的茉莉花,第三个孩子低着头,沉默不语,国王看到后,摸了摸第三个孩子的头,说,他以后就是王子了。其他两个孩子感到疑惑,国王说,那些种子是熟的,不可能发芽的,我要找个诚实的孩子当王子。这就是诚实的好处,因为诚实,第三个孩子才会得到成为王子的机会,诚实是无价之宝,大家都应该学会诚实。2.郭汲,东汉人,官至大司空、太中大夫。他一贯注重恩德,在当时声誉很好。郭汲在并州任职时,一次下去考察,途经美稷县,当地的孩子们闻讯后,自发地聚集到一起夹道欢迎他。郭汲不知情,就问:;小朋友,你们这是在干什么呀?;孩子们回答说:;听说您要来,我们特来欢迎!;郭汲闻言赶忙下马,一一答谢。在美稷县办完事后,孩子们又闻讯赶来送郭汲,并问他什么时候返回。郭汲立即让随从计算返程的日期,告诉了他们。由于事情办得十分顺利,返回美稷县的日子比预期早了一天,但为了不失信于孩子们,郭汲下令在县城外的野亭露宿一晚,等到第二天才入城……3.宋朝人查道,一天早上和仆人挑着礼物去看望远方的亲戚。到了中午,两个人都饿了,可路上没有饭铺,怎么办呢?仆人建议从送人的礼物中拿一些来吃。查道说:;那怎么能呢?这些礼物既然要送人,便是人家的东西了。我们要讲信用,怎么能偷吃呢?;结果两人只好饿着肚子继续赶路。走着走着,路旁出现一个枣园。枣树上挂满了熟透的枣子,十分招人喜爱。查道和仆人本来已经饿得发慌,更觉得饥饿难耐,便停了下来。查道叫仆人去树上采些枣子来吃。两人吃完枣,查道拿出一串钱,挂在采过枣子的树上。仆人奇怪地问:;这是什么意思?;查道说:;吃了人家的枣子,应该给钱。;仆人说:;枣园的主人不在,别人也没看见,何必这样认真呢?;查道严肃地说:;讲诚实是人应有的道德,虽然枣主人不在,也没有别人看见,但我们既然吃了人家的枣子,就应该给钱。;4.古往今来,凡是品德高尚的人,都是诚实守信的。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晏殊,14岁被地方官作为;神童;推荐给朝廷。他本来可以不参加科举考试便能得到官职,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毅然参加了考试。事情十分凑巧,那次的考试题目是他曾经做过的,得到过好几位的指点。这样,他不费力气就从千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并得到了皇帝的赞赏。但晏殊并没有因此而洋洋自得,相反他在接受皇帝的复试时,把情况如实地告诉了皇帝,并要求另出题目,当堂考他。皇帝与大臣们商议后出了一道难度更大的题目,让晏殊当堂作文。结果,他的文章又得到了皇帝的夸奖。晏殊当官后,每日办完公事,总是回到家里闭门读书。后来皇帝了解到这个情况,十分高兴,就点名让他做了太子手下的官员。当晏殊去向皇帝谢恩时,皇帝又称赞他能够闭门苦读。晏殊却说:;我不是不想去宴饮游乐,只是因为家贫无钱,才不去参加。我是有愧于皇上的夸奖的。;皇帝又称赞他既有真实才学,又质朴诚实,是个难得的人才,过了几年便把他提拔上来,让他当了宰相。晏殊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用的故事说明,一个人为人的诚实,表里如一,不弄虚作假,对于取得别人的信任是多么的重要啊!5.颜真卿是唐代名臣。他深明大义、志节凛然,是一位忠义之士。公元782年,节度使李希烈发动叛乱并自立为王,颜真卿由于得罪了权臣,被派去执行一项非常危险的任务—劝李希烈投降。当时颜真卿已经七十多岁了,却毅然接受了这一使命,亲朋好友都替他担心。到了叛军那里,颜真卿遭受到李希烈手下的谩骂与恐吓,但是他镇定而又勇敢的气度,反而让李希烈敬畏不已。后来有人劝李希烈说:;颜真卿是唐朝德高望重的太师,相公您称王称帝,而太师他自己就来了,这难道不是天意吗?宰相的人选,除了颜真卿,还有谁会比他更合适?;颜真卿听到这番话之后,十分愤怒,大声呵斥他们不知廉耻,他说:;难道你们不知道我们颜家都是忠烈之士吗?颜家的子弟只知道要守节,牺牲生命也绝不变节,我怎么可能接受你们的利诱!;最后,李希烈以死相威胁,颜真卿还是不为所动,他事先写好了遗书,作了必死的准备。叛贼看他毫不屈服,便杀了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颜真卿仍在大骂他们是;逆贼;,当时,他已经是七十七岁高龄的老人了。颜真卿坚持操守、刚强不屈的气节让后世的人们永远追念。颜真卿还是中国书画的书法名家,他的;颜体;字如其人,方正刚劲,洋溢着浩然正气。6.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四岁入村学,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他一生立志著书立说,曾在许多地方讲学,倍受欢迎。居家时,长期在含云寺和龟山书院,潜心攻读,写作教学。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师程颐,以求学问上进一步深造。有一天,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老师家请教。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浓云密布。他们行至半途,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冷飕飕的寒风肆无忌惮地灌进他们的领口。他们把衣服裹得紧紧的,匆匆赶路。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这时,远山如玉簇,树林如银妆,房屋也被上了洁白的素装。杨时的一只脚冻僵了,冷得发抖,但依然恭敬侍立。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后来,杨时学得程门立雪的真谛,东南学者推杨时为;程学正宗;,世称;龟山先生;。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7.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黄香非常悲伤。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那时,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确实很难入睡。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就冰凉冰凉的了。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父亲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想到这里,小黄香心里很不安。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黄香温席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街坊邻居人人夸奖黄香。8.查道是宋朝的一名官员。年轻的时候,查道去参加科考,家里没钱,他的亲戚凑了三万文钱给他,作为进京赶考的费用。查道在赶考途中去拜见父亲的老朋友吕翁,很不巧吕翁刚刚去世,家里穷得连为他下葬的钱都没有,吕翁的哥哥打算卖掉自己的女儿来办理丧事。查道知道这件事后,便拿出所有的钱财,帮助吕翁家人办理了丧事,使他们不用再卖掉女儿,后来又帮吕翁的哥哥操办了女儿的婚事,吕翁一家人对查道十分感激。查道在官府任职后,他的一位老朋友去世了,因为家中非常贫穷,把女儿抵押给别人做了丫鬟。查道知道此事后,马上替朋友的家人赎回了女儿,并穿针引线,让这个女孩嫁给了当地的名门望族。后来,查道为了帮助穷苦的人,不惜花掉所有钱财,还卖掉房子,搬到茅草屋里去住。查道的义举感动了很多人,他乐善好施的名声就这样传播开来。9.东汉鲁国,有个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聪明,也非常懂事。孔融还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兄弟七人相处得十分融洽。有一天,孔融的妈妈买来许多梨,一盘梨子放在桌子上,哥哥们让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孔融看了看盘子中的梨,发现梨子有大有小。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只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爸爸看见孔融的行为,心里很高兴,心想:别看这孩子刚刚四岁,却懂得应该把好的东西留给别人的道理呢。于是他故意问孔融:;盘子里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应该留给哥哥吃。;爸爸接着问道:;你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照你这么说,他应该拿最小的一个才对呀?;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小弟弟吃。;爸爸听他这么说,哈哈大笑道:;好孩子,好孩子,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以后一定会很有出息。;中华德育故事【第三篇】1.【程门立雪】讲的是尊师重教的故事.北宋时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特别喜好钻研学问,到处寻师访友,曾就学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门下.程颢死后,又将杨时推荐到其弟程颐门下,在洛阳伊川所建的伊川书院中求学.杨时那时已四十多岁,学问也相当高,但他仍谦虚谨慎,尊师敬友,深得程颐的喜爱,被程颐视为得意门生,得其真传.一天,杨时向程颐请求学问,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杨时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一会儿,天飘起鹅毛大雪,直到程颐一觉醒来.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重望,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之后,杨时回到南方传播程氏理学,且形成独家学派,世称;龟山先生;.后人便用;程门立雪;这个典故,来赞扬求学师门,诚心专志,尊师重道的学子.2.【铁杵磨成针】讲的是勤学的故事.相传李白在山中读书,还没有读完,就放弃离去了.过了小溪,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杵,李白感到奇怪便问她,老婆婆回答:;我想要做针.;李白问道:;铁杵磨成针,能行吗?;老婆婆答道:;只需功夫深!;李白被她的毅力与意志所感动,就回到了山上完成学业.【子路借米】说的是尊老爱幼的故事.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年8月8日青岛崂山海岸边一个巨浪袭来,把岸边的一个女青年卷入海中.此时魏青刚没有丝毫犹豫,纵身跳
本文标题:关于中华德育故事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7982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