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问题分析工作总结范文3篇
问题分析工作总结范文3篇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我们在某些事情中会有很多的收获,可以说,写总结是不可避免的了,总结可以让我们自我反省,提升自我。写总结范文的时候我们注意哪些地方呢?您可以读一下网友分享的“问题分析工作总结范文3篇”,相信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问题分析工作总结篇1职业生涯职业生涯规划书一、前言在今天这个人才竞争的时代,职业生涯规划开始成为在人争夺战中的另一重要利器。对企业而言,如何体现公司“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关注员工的人才理念,关注员工的持续成长,职业生涯规划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而对。一、财务分析报告的内容与格式1、财务分析报告的分类。财务分析报告从编写的时间来划分,可分为两种:一是定期分析报告,二是非定期分析报告。定期分析报告又可以分为每日、每周、每旬、每月、每季、每年报告,具体根据公司管理要求而定,有的。写1篇总结要有具体的内容、充实的材料。既要有实践的情况反映,又要从实践过程中揭示问题的本质,做到有材料,有观点,有分析,有概括,能说明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的内容要考虑三点:第一、要有相对的完整性。一般的总结要有情况概述。第二,。工作总结的写法总结,就是把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进行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也就是看看取得了哪些成绩,存在哪些缺点和不足,有什么经验、提高。(一)基本情况。1.总结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怎样写统计分析报告格式范文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编写统计分析报告的意义和作用一、统计分析报告的特点统计工作的整个过程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资料整理和统计分析四个方面。制定方案、进行统计调查是统计工作的基础;统计资料整理。问题分析工作总结篇2为切实保护农民群众的利益,确保“三农”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和推进新农村建设。今年以来,我市各级工商机关认真开展肥料农药市场监管工作,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和严重坑害农民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加强肥料农资商品质量监测和完善肥料农资市场监管,保障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和农民利益。现将我局肥料农药市场监管工作汇报如下: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职责到位切实加强肥料农药市场监管工作的领导,我市各级工商部门都高度重视,将肥料农药监管和农民群众利益摆到了重要高度;大力加强肥料农药市场监管,认真履行职责,加大对不合格和劣质肥料农资产品的查处和抽检力度,严厉打击不合格肥料农资和其它扰乱市场秩序、侵害农民利益的不法行为,坚决把不合格肥料农资产品清除出农资市场,切实维护好和实现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二、完善肥料农药市场监管,实行“五严”措施“五严”。一是严格农资经营户备案制。凡从事农资经营的,必须到工商部门登记备案,以便跟踪服务和监督管理。二是严格留样备查制。解决时间跨度长,实物取证难、农民投诉难等问题,变事后查处为事先防范。三是严格落实“两帐两票一卡一书”责任制。与经营户签订责任书,督促其建立健全“两帐两票一卡一书”。四是严格“四定”监管责任制(即定人、定岗、定片区、定责任)。五是严查八种违法行为。严查生产、销售甲胺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等国家禁用的高毒农药行为;严查生产、销售未经国家有关部门审定或批准生产、销售农资商品行为;严查生产、销售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等假冒伪劣农资商品行为;严查虚假标识、标识不清、商标侵权行为;严查利用对产地、质量、商标虚假标示等手段,冒充进口化肥行为;严查制作、发布种子、化肥、农药和农机具等虚假农资广告行为;严查利用境外虚假登记的企业名称,以委托加工、授权使用、监制等名义加工生产“傍名牌”产品行为;严查农资经营中的商业贿赂行为。龙马潭区工商局依据国家总局第45号令《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实施方案》。由于领导重视、方案周密、措施有力,全区农资监管工作取得了成效。三、认真检查,强化监管,确保实效肥料、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关系到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农业增效、农村稳定和农民增收。我局深刻认识做好肥料农资市场监管工作对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红盾护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努力做到“四个统一”,牢牢把握“四个只有”,加大力度,把加强肥料、农药市场监管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严厉查处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切实维护农民利益。一是充分发挥农资协会的作用,加强行业监督和指导,确保农资市场的有序竞争;二是保障农资质量,进一步完善农资连锁经营模式。已形成了农资公司—农资连锁配送中心—农资连锁配送站—村级综合服务站的农资连锁配送经营网络服务体系。四是开展种子、化肥质量监测。1-6月我局抽检化肥、农药等农资111个批次,配合省局抽检肥料农资商品23个批次。通过检测,有效地防止了不合格农资流入农村市场。五是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严厉查处不合格肥料农资产品,坚决把不合格肥料农资清除出农资市场。截至目前,我市各级工商机关共出动执法车辆354台次,执法人员2367人次,检查农资经营户3898户次,检查农资市场504个次,立案查处农资案件60件,案值万元,没收查扣物质公斤/台、件,取缔无照农资经营户50户,受理农资投诉25件,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万元。四、存在的问题一是辨别真假难。一方面,农资品种花样繁多,伪劣农资从表面观测往往难以确定其真伪,执法检测手段的缺乏造成真伪难辨。另一方面,涉案农资鉴定费居高不下,一份化肥质量检验报告少则两三百元,多则上千元。质量检验报告成本高等因素,客观上造成农资市场打假成本过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农资真假的辨别。二是监督管理难。当前伪劣农资销售市场都在农村,并且越是偏远的山区和小村落越有市场。部分假劣农资还打着“送货田头,服务农民”的旗号,运到村边地头进行抛售,且流动性强。由于农村地大面广,限于人力、物力、财力原因,执法部门对这些“上山下乡”的农资监管存在一定的盲区。三是打假罚劣难。农资经营主体杂乱无序,多为个人承包经营,农村经济的相对落后、人员素质偏低、法律意识淡薄、宗族观念浓厚,造成执法环境差,当事人自觉履行行政处罚率低,查办的案件常常出现“办而不结”、“处而无罚”现象。四是深挖根除难。农资产品流通范围广,环节多,伪劣农资产品往往要经过几个销售环节,要跨区甚至跨省才能追根溯源。而各地打假信息资源未能互通共享,各打各的假,难以从源头治理。五是少数农资者“两帐两票一卡一书”制度落实不够理想,流于形式。五、下一步农资监管工作的打算。(一)、进一步完善构建以农资经营者信用分类监管为基础的新监管模式;完善信用惩戒机制,积极探索农资市场监管办法。(二)、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要对农资经营户全面摸底调查,实行可追溯管理,提高监管到位率。对生产经营主体,由过去的市场环节监管,向主体准入行为、经营行为和退出行为的全过程监管延伸。对农资产品,以实施准入制度为重点,实现与行政许可工作的有效衔接,把监管关口前移。同时加大对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的投入,通过销售和技术服务的结合,开拓、净化城乡农资市场。帮助农资经营者建立、健全“两帐两票一卡一书”制度。(三)、加强对基层的业务指导,积极查办农资案件,力争办大案、要案,切实维护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分析工作总结篇3管委会:上半年,在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市场监管局围绕“持续提升市场监管水平”一个目标,确保“食品、特种设备”两项安全,立足岗位着力打造“创业高新、质量高新、秩序高新、食安高新、民生高新、效能高新”,夯实基层基础,提升队伍执行力,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均取得可喜成绩。现报告如下:一、上半年工作总结(一)推进商事制度配套改革,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今年以来,我局进一步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完善市场准入便利化,深度激发全民创业热情,全面释放改革红利,着力做大市场总量,在经济形势趋紧的大环境中,高新区市场活力保持上扬态势,截止6月,新增市场主体4528户,增长率%,完成了全年市场主体发展指标的%,其中,新增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3376户,增长率达到%。市场主体总数达到了22364户,同比增长%。新发展股份公司12户,个转企103户,助企融资亿元,为4266户市场主体免费刻章12530枚。一是加快市场准入一体化进程,优化提升服务质效。及时跟进高新区打造全市国际化先行示范区发展战略,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管理授权,重新梳理整合外资登记流程,将外资登记纳入了企业设立“一表制”审批范围,实现了审批与登记同步推进。作为全省简易注销试点单位,出台《**高新区企业简易注销登记实施方案》,进一步简化注销程序,建立宽松便捷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降低市场退出成本,缩短市场退出周期,消除创业创新顾虑。优化调整登记窗口设置,开设咨询窗口2个、“三证合一”窗口1个、规上企业改制和大项目绿色通道1个,合理分流审批办件,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自助服务区软硬件配置,方便企业网上名称自主申报、食品经营许可网上申请、年报公示等业务办理。二是探索建立信用监管机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严格履行“双告知”职责,在企业设立和经营范围变更时告知申请人及时办理审批手续,存档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签署承诺书,市场主体登记信息即时在门户网站公开。研发建设综合监管平台,实时向其它监管部门推送市场主体登记信息,实现审批许可对接,登记监管联动,解决“先照后证”实施后,信息传递滞后,后续监管缺位的现实问题。启动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及监管平台建设,集成市场监管、国地税、公安、规划、国土等各部门信用信息,建成市场主体“全科”档案,推进信用信息共享互通,实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目前该项目已经通过专家论证并经信息化领导小组审批,近期将进行招投标进入研发阶段。积极开展市场主体年报信息公示工作,公示企业5688户,年报率%;公示个体工商户9506户,年报率%,位居全市前列。三是强化担当主动作为,全力服务经济发展。围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资金融通”三项重点工作,从市场监管职能出发,实施全方位优质高效精准服务,推动企业集聚发展,力争实现数量扩张、质量提升、结构优化。跟踪包靠重大项目建设,对重大项目、重点项目、招商引资项目开通项目登记绿色通道,在企业名称、经营范围、政策扶持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前期指导,主动加强与项目立项、审批等有关部门和园区的联系,坚持“特事特办、难事商办”的原则,实行跟踪服务、全程帮扶。目前已为天恩能源公司、燕园立标环保科技公司等15个重点项目落户高新办理了登记手续。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实施市场主体提升计划,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目前已完成个转企103.家,新发展股份公司12家。高度关注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的发展,深入企业调研,认真梳理企业在改制重组、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品牌创建、生产经营等方面的需求和建议,整合发挥我们市场监管局在登记监管、产品质量、标准化、食品药品安全、商标广告等方面的职能,为企业做实事、解难题。指导**大耀新材料申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争取修改了相关奖励政策;指导**市投资公司企业改制,组建企业集团,实现国有资产优化配置。通过股权质押、动产抵押和商标权质押登记帮助特钢集团、紫鸢乳业、盛源热力集团等19家企业融资亿元。牵头起草《**高新区企业注册地变更(迁出)管理办法》,建立注册地变更(迁出)联合会签、迁改互通机制,严控税源流失,支持本地企业做大做强。(三)实施品牌标准化战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是强化质量品牌创建。按照“抓质量、创品牌、促发展”工作思路,大力推进“质量兴区”、“品牌强区”战略。围绕高新区四大主导产业,打造潍柴工业园、软件园、光电园、生物园四大品牌发展集群,筛选圈定重点行业优势企业,建立起330户企业为主的品牌发展“梯队”,将符合条件且发展势头强劲、竞争力强的26家企业及产品列入重点培育名单,深入企业开展一对一创建帮扶,指导企业建立品牌培育规划和发展计划,完善申报资料。同时储备一批转型成功、前景广阔的升级企业,增加品牌企业在全区市场主体中的比重。今年以来,新注册商标138件,海外商标50件
本文标题:问题分析工作总结范文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7988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