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本章的主要内容第一节均衡产出与凯恩斯消费理论主要内容第二节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第三节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及乘数理论第四节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及乘数理论第一节均衡产出与凯恩斯消费理论一、均衡产出一、均衡产出(一)简单的经济关系四点假设:1.假设经济中只有居民和厂商;2.投资不随利率和产量而变动;3.折旧、未分配利润为零;4.社会需求变动,只会引起产量变动,使供求均衡,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凯恩斯定律:不论需求量是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价格提供供给。一、均衡产出Equilibriumnationalincome(二)均衡产出的概念均衡产出:与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即:在均衡条件下,经济社会的实际总产出正好等于居民和厂商想要有的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正是要说明国民收入如何达到这种均衡状态。一、均衡产出Equilibriumnationalincome(二)均衡产出的概念均衡,不再变动。非意愿存货IU(unintendedinventory)=0总产出=总需求,厂商生产稳定公式:y=c+iy:实际产出或收入c:实际意愿的消费i:实际意愿的投资IU00E一、均衡产出(二)均衡产出的概念经济均衡的条件是:E=y收入=100支出=100yE=y100100BIU0450一、均衡产出(三)投资等于储蓄经济均衡的条件是:E=y支出:E=c+i收入:y=c+s因此:c+i=c+si=s意义:如果经济要达到均衡,计划投资=计划储蓄,是一个前提条件。是宏观经济战略要考虑的前提条件。二、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一)消费函数1.消费函数的概念广义:指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诸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凯恩斯消费函数:随着收入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消费和收入之间的这种关系,称为凯恩斯消费函数。()ccy(一)消费函数收入消费A90009110B1000010000C1100010850D1200011600E1300012240F1400012830G1500013360某家庭的消费函数(一)消费函数消费曲线:()ccy450ycoABCD简单线性消费函数:(一)消费函数线性消费函数cy为引致消费,消费中受收入水平影响的部分。为必不可少的自发消费部分;y(一)消费函数线性消费函数:cy450yco消费函数收入收入增加消费消费增加A90009110B10000100010000890C11000100010850850D12000100011600750E13000100012240640F14000100012830590G15000100013360530某家庭的消费函数(一)消费函数2.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propensitytoconsume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比称为边际消费倾向。也即增加的1单位的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cMPCydcMPCdycy(一)消费函数2.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propensitytoconsumeMPC是消费曲线上任一点切线的斜率。不论MPC是常数还是变数,总是一个小于1的正数。有:0MPC1(一)消费函数3.平均消费倾向averagepropensitytoconsume平均消费倾向: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cAPCyAPC1,消费总量收入总量(产生储蓄);APC=1,把全部收入都用于消费(储蓄为零);APC1,消费总量大于收入总量(负债消费,即产生负储蓄)。(一)消费函数某家庭的消费函数收入消费MPCAPCA900091101.01B10000100000.891.00C11000108500.850.99D12000116000.750.97E13000122400.640.94F14000128300.590.92G15000133600.530.89B消费函数()ccy450yco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AC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总结: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消费函数为非线性状态)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增加而呈现递减趋势。随着收入增加,消费占收入的绝对比例也呈递减状态,APC也有递减趋势。APCMPCcyAPCyyy(二)储蓄函数1.储蓄函数的概念储蓄: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未用于消费的部分。()ssy储蓄函数:指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广义上的概念)凯恩斯储蓄函数:储蓄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加,这种关系称之为凯恩斯储蓄函数。(二)储蓄函数某家庭的储蓄表收入消费储蓄A90009110-110B10000100000C1100010850150D1200011600400E1300012240760F14000128301170G15000133601640储蓄曲线()ssyyso(二)储蓄函数BACs(二)储蓄函数线性储蓄函数:()(1)sycyyyoy(1)sy线性储蓄曲线2.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propensitytosave储蓄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二)储蓄函数即每增减1元国民收入所带来的储蓄的变化。sMPSydsMPSdy(二)储蓄函数一定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3.平均储蓄倾向marginalpropensitytosavesAPSy其大小为储蓄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相连而成的射线的斜率。储蓄函数为线性时,MPS为常数。非线性时,MPS有随收入递增趋势。MPS和APS都递增,但是MPSAPS。(二)储蓄函数总结MPS是储蓄函数的一阶导数;储蓄曲线上任一点切线斜率。(1)(二)储蓄函数某家庭的储蓄表收入消费储蓄MPSAPSA90009110-110-0.01B100001000000.110C11000108501500.150.01D12000116004000.250.03E13000122407600.360.06F140001283011700.410.08G150001336016400.470.11凯恩斯的“储蓄悖论”消费有理,而节俭有过储蓄悖论:节制消费增加储蓄会增加个人财富,对个人是一件好事,但由于会减少国民收入引起萧条,对整个经济来说确实坏事;增加消费减少储蓄会减少个人财富,对个人来说是坏事,但由于会增加国民收入使经济繁荣,对整个社会来说却是好事。1.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和总等于收入。(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cy(1)sycsyyyy(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的关系()ccy450yc,soA()ssyy02.若APC和MPC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减,但APC>MPC,则APS和MPS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增,但APS<MPS。(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的关系()ccy450yc,soA()ssyy03.APC和APS之和恒等于1,MPC和MPS之和恒等于1。(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ycsycsyyy1APCAPSycsycsyyy1MPCMPS一般来说,社会消费函数并非是居民消费函数的简单加总;但基本相似。存在很多限制条件:(四)家户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1)国民收入分配。越富有,越有能力储蓄。国民收入分配不平均,则消费函数会向下移动。2)国家税收政策。累进的个人所得税,使富人的一部分储蓄,以政府的名义花费,通常成为公众的收入。3)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的比例。未分配利润是一种储蓄,会致使消费减少,消费曲线向下移动。消费函数之谜西蒙·库兹涅茨(SimonKuzenets)以1869-1938年的数据为样本,将一个10年与另一个10年进行了比较,发现:在长期中平均消费倾向是相当稳定的,并不如凯恩斯所说的“随着收入的增加而下降”。这个发现被称为“消费之谜”。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在短期成立,但在长期却失效了。第二节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一、相对收入消费理论相对收入假说杜森贝里(JamesS.Duesenberry)一、相对收入消费理论他认为消费者会受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以及周围消费水准的影响来决定消费,从而消费是相对决定的。相对收入假说杜森贝里(JamesS.Duesenberry)一、相对收入消费理论一方面,消费支出不仅受自身收入的影响,也受别人消费和收入的影响。另一方面,消费支出不仅受目前收入的影响,还要受过去收入和消费的影响。消费与所得在长时期维持一固定比率,所以长期消费函数是从原点出发的直线,但短期消费函数则为有正截距的曲线。相对收入消费理论对短期消费函数的解释LCYYCOC1一、相对收入消费理论C2Y1Y2Yt1Ct1Cs1Cs2一、相对收入消费理论棘轮效应:家庭消费即受本期绝对收入的影响,更受以前消费水平的影响。收入变化时,家庭宁愿改变储蓄以维持消费稳定。结论:消费变动要比收入变动稳定得多。示范效应:家庭消费决策主要参考其他同等收水家庭,即消费有模仿和攀比性。二、生命周期假说二、生命周期假说生命周期假说TheLife-CycleHypothesis美国莫迪利安尼(FrancoModigliani)假设条件:(1)人的寿命和工作年限确定;(2)储蓄的利息因素不加考虑;(3)不考虑价格变动;(4)不考虑遗产因素(无遗产)。二、生命周期假说生命周期假说(TheLife-CycleHypothesis)由美国经济学家弗朗科·莫迪利安尼(FrancoModigliani)提出;获198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二、生命周期假说生命周期假说美国莫迪利安尼(F.Modigliani)人生分为青年、壮年和老年三个阶段,消费者要估算一生总收入并考虑在生命过程中如何最佳分配自己的收入,以获得一生中最大的消费满足。二、生命周期假说收入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对消费函数的解释收入消费线青年期壮年期老年期负储蓄储蓄负储蓄二、生命周期假说假定某人从20岁开始工作,计划到60岁退休,预期在80岁去世。每年的收入(YL)为24000美元。工作的时期WL:40年;终生的收入:40*24000=960000美元每一年的消费:96000040216000240002400060603WLCYLNL生活的年数NL:60年;二、生命周期假说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CWRcYL结论:人们偏好平稳消费,工作年份储蓄,退休年份动用储蓄。如果中年人比例增大,消费倾向会下降。反之会增加。三、永久性收入理论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Permanent-incomeTheory)由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提出;获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三、永久性收入理论永久收入:消费者可以预计到的长期收入,即一生中可得到收入的平均值。主要内容: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的,而是由他的永久收入决定的。三、永久性收入理论三、永久性收入理论例如:假定某人永久收入为下列形式的加权平均值:1(1)PYYY如果:,0.60.6120000.41000011200PY110000Y12000Y消费者的消费取决于永久收入,假定0.9PPCcYY则当前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为:,低于长期边际消费倾向。cc短期边际消费倾向较低的原因:当收入下降时,人们也不能断定收入的下降是否会一直持续下去,因而消费不会马上下降。当收入上升时,人们不能确信收入的增加是否会一直持续下去,因而不会马上充分调整其消费;三、永久性收入理论三、永久性收入理论结论:只有收入变动最终证明是永久的,人们才会在最终证明是较高或较低的永久收入水平上调整其消费。三、永久性收入理论例题:假定某如消费函数为:,这里是永久收入,而永久收入为当前收入和过去收入的如下加权平均值:求:(1)假定第1年和第2年的可支配收入为6000美元,第2年的消费是多少
本文标题:第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809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