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九章 国民收入决定与变动
第八章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第一节消费、储蓄与投资第二节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第三节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第四节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第一节消费、储蓄与投资一、消费函数二、储蓄函数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四、投资函数一、消费函数在一定时期内决定消费者的购买总量即消费支出的因素是很多的,如收入水平、收入分配状况、家庭财产状况、消费信贷状况、价格水平、利率水平、消费者偏好、消费者心理预期及心理动机、消费者年龄构成及社会制度、风俗习惯等等。凯恩斯认为,最基本的因素是消费者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者支出直接随可支配收入变动而变动。因此,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消费函数可用如下方程式表示C=f(Yd)一般来说收入越多,消费也越多两者同方向变化消费与收入之间的这种依存关系叫消费函数在凯恩斯看来无论个人还是社会人们的消费取决于收入的大小假定消费函数是线性函数则消费函数又有两种形式非比例的消费函数C=a+bYd比例消费函数C=bYd平均消费倾向(APC)是指在不同收入水平上消费占收入的比率即APC=C/Y(APC简称为消费倾向)消费倾向是指人们的消费支出在其收入中所占比例其数值大小可用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来表示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指人由于收入增加引起的消费增加量(△C)占收入增量(△Y)的比率即MPC=△C/△Y在非比例的消费函数中a是自主消费,是一固定不变常量b代表边际消费倾向bY为引致消费在比例消费函数中MPC=APC在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中,他提出了一个关于消费倾向的基本心理定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随之增加,因而MPC总是一个大于零的正数;但因消费的增加总是赶不上收入的增加,即△C〈△Y。因而,这一心理定律可简单表达为0〈MPC〈1这一心理定律在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论中有其重要意义。因为,假如MPC=1的话,则不管生产规模扩大到什么程度,增加的产量总会被人们增加的收入全部买去以满足消费,不会出现由于需求不足而引起生产资源闲置的现象。正因为0〈MPC〈1,才使得在生产和收入增加之后,人们增加的消费小于收入的增加量,从而有一部分增加的收入被储蓄起来。这样,假如储蓄没有全部转化为投资,增加的产量就会有一部分无法销售,那么,在继后时期中会引起生产的缩减。况且,MPC有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减的趋向,也就是说,社会越富裕,人们增加的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逐步递减,从而被储蓄起来的部分比例递增。在这种情况下,假如没有足够的投资吸收这些储蓄,则在消费不足基础上再加上投资不足将使有效需求不足。二、储蓄函数与消费函数相对应的是储蓄函数储蓄不过是收入中扣除消费后的余额即Yd=C+S这样,决定储蓄的唯一因素就是收入收入和储蓄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就叫做储蓄函数用函数式表达为S=f(Yd)若C=a+bYd则S=-a+(1-b)Yd储蓄倾向的大小用储蓄与收入的比例来表示平均储蓄倾向(APS)是指在不同收入水平上储蓄占收入的比率即APS=S/Y由于MPC是递减的因而MPS是递增的且MPS〉APS边际储蓄倾向(MPS)是指在增加的收入中用于储蓄所占的比率即储蓄增量(△S)占收入增量(△Y)的比率即MPS=△S/△Y=1-b(0〈MPS〈1)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由于Yd=C+S因而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是互补的关系APC+APS=1MPC+MPS=1四、投资函数在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论中,消费以及由收入和消费决定的储蓄是决定国民收入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决定国民收入的另一因素是投资。在只包括家庭和企业的两部门经济中,总需求由个人消费支出和私人国内投资支出构成。投资函数就是私人总投资水平与其决定因素之间的关系1、资本投资的概念投资分为重置投资、净投资和总投资重置投资是用于补偿耗费掉的资本设备的那部分投资,亦即折旧。净投资是资本投资的净增加量,它是总投资减去重置投资的余额。投资是指一个社会经济中在一定时期以新的建筑物、新的机器设备和存货等形式表现的价值量,它是一个流量概念。另外,因引起投资的因素不同,还可分为自发投资和引致投资。自发投资是由外生变量引起的。引致投资则是由国民收入或消费水平的变动所引起的投资,且这种投资与国民收入或消费水平变动呈正比例关系。投资的变动表现为资本存量的变动Kt=K(t-1)+It与投资相对应的存量变化就是资本资本是指企业所持有的厂房设备积累的存量2、资本边际效率、利率与投资任一投资的盈亏估算,是建立在资本的预期收入流量、资本物的购价和市场利率这三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基础上的。从资本的预期收入和资本的供给价格的关系可得到资本边际效率。或者说,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它使一项投资在其使用期限内的各年预期收益的总和折算为现值恰好等于这一投资物的供给价格。资本的边际效率是在考虑是否进行一笔投资时对这笔投资预计在使用期限内能够得到的并按复利方法计算的年利润率因而又叫重置成本即该项资产使用折旧报废后重新购买同样的资产所需成本供给价格是指增加该项资产一单位所需的价格3、投资函数一定时期的投资数量首先取决于资本边际效率,另一个因素是资本市场利率,两者共同决定投资数量。一定时期的投资数量与资本边际效率成正向,与利率成反向。简单的凯恩斯模型只研究产品市场的国民收入决定问题,不考虑货币市场,故假设投资是一个外生变量,是一个常数。第二节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一、均衡产出的含义二、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和变动三、乘数原理四、紧缩缺口与膨胀缺口一、均衡产出的含义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构成了社会的总需求(AD)社会的总的生产量即为总供给(AS)总需求与总供给恰好一致时的总产量或国民收入称为均衡国民收入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一个社会经济的生产和就业达到均衡状态时国民收入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在两部门经济中社会总支出是私人消费和私人投资的总和因而其均衡产出可用公式表示为Y=C+I为分析的方便假定所有物品和劳务的价格既定不变因此,一切经济变量都是实物量GNP、NNP、NI、PI、PDI的值都相等二、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和变动1、总支出——总收入法2、注入——漏出法1、总支出——总收入法决定:均衡国民收入是和总支出相一致的国民收入就是经济社会的总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均衡条件为:AD=Y=C+I例如:消费函数C=a+bY=100+0.75Y(1)储蓄函数S=–a+(1–b)Y=–100+(1–0.75)Y(2)投资函数I=40(3)均衡条件:AS(Y)=AD(4)即:Y=C+I=100+0.75Y+40解上式得均衡国民收入:Y=1/(1–0.75)*140=560变动:从总支出的角度来讲国民收入的变动与总支出的变动呈同方向关系上例:如果I=60则均衡国民收入由560增加为6402、注入——漏出法决定:当注入等于漏出时即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时国民收入达到均衡状态由S=I得Y=(a+I)/(1–b)上例的均衡条件也可写为S=I因陋就简:S=–a+(1–b)Y=–100+(1–0.75)YI=40Y=1/(1–0.75)*140=560变动:当I或S变动时均衡国民收入Y也随之改变三、乘数原理1、乘数的含义及原因2、乘数原理的作用条件3、乘数与消费函数1、乘数的含义及原因乘数原理也叫倍数原理,最先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卡恩提出来的,后来在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论中引入,并成为其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乘数原理,就是关于投资变化与国民收入均衡值之间的关系的理论。简单地说,假如一国经济中增加一笔投资,由此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量并不限于增加的这笔投资量,而是这笔投资量的若干倍。表示为:△Y=K△I由此可知当投资由40增加到60时均衡国民收入由560增加到640可见,当投资增加时国民收入增加量将是投资增加量的K倍这个倍数K称之为投资乘数反之,当投资减少时也会引起国民收入成倍数地减少实际上总需求的任何变动都会引起国民收入若干倍的变动为什么投资增加20收入会增加80呢?因为投资增加必定会引起投资品的需求增加促使投资品的生产增加相应引起生产投资品的雇主和工人职员收入增加这些人员又因为收入增加而增加消费支出又引起消费品的生产和相关人员的收入增加这一过程持续下去一直到国民收入达到新的均衡水平为止国民收入的增量为这笔投资的若干倍K=1/(1–b)=1/MPS2、乘数原理的作用条件(1)只有在达到充分就业以前,投资的增加才能使国民收入有实质性的增加。(2)只有当消费函数在相当长时期内保持稳定,才能使投资乘数有一个稳定的数值,否则会引起一定程度的波动。3、乘数与消费函数现在要考虑的问题为如果消费函数本身发生了变化将对国民收入均衡值产生什么影响?在消费函数C=a+bY中其变动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是自主消费a的变动比如消费函数由C=100+0.75Y提高为C=120+0.75Y这表明与任一收入水平相对应消费量都比以前增加了20对此,我们将消费函数本身变化与前述投资量变化作一下比较Y=C+I=120+0.75+40Y=640可见,消费函数本身发生变化同投资增加一样具有相同的乘数效应区别为在投资增加20消费函数不变时国民收入增量80中有20为投资增量本身,60为消费增量而在消费函数变化后国民收入增量中全部为消费增加带动生产扩大形成的收入增加另一方面消费函数的变化还表现为消费倾向的变化(即b的变化)导致乘数的变化总之,国民收入均衡等式为Y=(a+I)/(1–b)四、紧缩缺口与膨胀缺口均衡国民收入依总需求而定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低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与充分就业水平的总需求的差额叫做紧缩缺口此时,必须采取扩张政策以提高总需求消除紧缩缺口达到充分就业高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与充分就业水平的总需求的差额叫做膨胀缺口此时,必须采取紧缩政策以降低总需求消除通货膨胀第三节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一、政府收入和支出二、三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和变动三、三部门经济中的乘数一、政府收入和支出政府部门的经济活动主要是税收(直接税和间接税)政府支出(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二、三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和变动为分析的方便,假定:(1)所有物品和劳务的价格既定不变,因此,一切经济变量都是实物量。(2)GNP、NNP、NI、PI的值都相等,但个人可支配收入(PDI)却小于个人收入(PI),因为其中必须扣减个人所得税,所以,PDI=NNP–NT(此处NT为净税收)。1、总支出—总收入法决定:均衡国民收入是和总支出相一致的国民收入就是经济社会的总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企业和政府想要有的支出均衡条件为Y(AS)=C+S+T=AD=C+I+G(或S+T=I+G)例如:假定净税收为零,消费函数C=a+bY=100+0.75Y(1)储蓄函数S=-a+(1-b)Y=-100+(1-0.75)Y(2)投资函数I=40(3)G=20均衡条件:AS(Y)=AD(4)即:Y=C+I+G=100+0.75Y+40+20解上式得均衡国民收入:Y=100+0.75Y+60Y=1/(1-0.75)*160=640变动:从总支出的角度来讲国民收入的变动与总支出的变动呈同方向关系具体表现为国民收入的变动与注入因素的变动同方向与漏出因素的变动反方向2、注入—漏出法决定:当注入等于漏出时(即S+T=I+G时)国民收入达到均衡状态变动:当I、G或S、T变动时均衡国民收入Y也随之改变三、三部门经济中的乘数由上节可知广义的乘数是指支出的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与支出最初变动量的比值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和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1、政府支出乘数由上例可知,当投资不变,为40,而政府支出为20时,均衡国民收入由560增加到640。可见,在国民收入均衡公式中,引入政府支出G后,G对扩大国民收入均衡值的作用与增加投资△I的作用是相同的。在既定的K=1/(1-0.75)=4的情况下国民收入的均衡值由原来没有G时的560增加为640由此可推论在国民收入均衡等式Y=a+bY+I+GY=(a+I+G)/(1-b)中,a或I或G的任一数量的变动都会引起国民收入按K=1/(1-b)的倍数增加2、税收乘数(边际税率t不变)和转移支付乘数政府增加或减少税会改变个人可支配
本文标题:第九章 国民收入决定与变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810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