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十三章每股收益一、每股收益及其重要意义二、基本每股收益三、稀释每股收益四、每股收益的列报学习目标熟练掌握每股收益的概念、表述公式及其分子项、分母项的具体内容,理解每股收益指标的重要作用。掌握每股收益在计算、列报方面的具体要求,了解企业会计准则与证券监督管理部门对每股收益的不同计算要求。第一节每股收益及其重要意义一、每股收益及其构成内容每股收益,即EPS,又称每股盈余、每股税后利润等,它是股份有限公司某一时期净利润与股份数的比率。它能够提供每股价值的基础数据,是综合反映公司获利能力的关键指标,在测定股票投资价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每股收益的含义该指标反映了每一股份创造的税后利润,数据越高,表明公司所创造的利润就越多。从计算指标的角度分析问题,每股收益的最原始表现形式为:总股本数期末净利润每股收益普通股的基本特点是其投资收益(股息和分红)不是在购买时约定,而是事后根据股票发行公司的经营业绩来确定。普通股股东享受的权利一般为:选举表决权,亦称参与经营权;剩余资产分配权;优先认股权和收益分配权。(二)优先股及其与普通股之间的关系股息与红利的区别:股息,是指股份公司从提取了公积金、公益金的税后利润中按照股息率派发给股东的收益。股息就是股票的利息,是指公司按照票面金额的一个固定比率向股东支付利息。股息不同于红利,股息与红利合起来称为股利。红利则是在上市公司分派股息之后按持股比例向股东分配的剩余利润。红利虽然也是公司分配给股东的回报,但它与股息的区别在于,股息的利率是固定的(特别是对优先股而言),而红利数额通常是不确定的,它随着公司每年可分配盈余的多少而上下浮动。因此,有人把普通股的收益称为红利,而股息则专指优先股的收益。获取股息和红利,是股民投资于上市公司的基本目的,也是股民的基本经济权利。而优先股的权利主要为:优先获得固定股息,优先分配公司剩余财产和有限的股东权益。一般认为优先股不会影响每股收益,也不用计算每股收益,只有普通股才计算每股收益。每股收益对普通股的计算还有特定要求,即不同的普通股类型又可形成不同的每股收益概念:如果分母项的普通股只是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计算的每股收益即为基本每股收益;(三)每股收益中的普通股若分母项的普通股是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与假定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为已发行普通股之和,则计算的每股收益就是稀释每股收益。受普通股发行时间及其计算每股收益的时间要求,每股收益的分母项要计算每股收益的加权平均数。每股收益中的收益额就是公司的净利润。在合并财务报表之中,每股收益中的净利润应当是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合并净利润;在母公司个别的财务报表中,每股收益中的净利润则应是以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归属于母公司全部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四)每股收益中的收益额二、每股收益的重要作用每股收益是股份公司最重要的财务指标。它反映了企业某会计年度内平均每一普通股所获得的收益,是衡量普通股持有者获得报酬水平的重要依据。每股收益经常被用来进行公司之间的比较。公司股票价格制定的最重要依据。第二节基本每股收益一、基本每股收益及其表述公式如果公司只有普通股,没有优先股等,那么公司将当期取得的税后净利润与全部发行在外的股份数相比的相对数指标,就是基本每股收益。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即可简单地表述为:基本每股收益=平均数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利润普通股股东的报告期净根据这一公式,我们可将基本每股收益的特点描述为:它只包括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不考虑潜在普通股的影响;它只限于本报告期普通股股东应享有的净利润,不考虑少数股东的情况。二、基本每股收益的具体内容解析如果发布每股收益的公司是一个只有单一普通股、没有其他股份的公司,那么,其分子项的内容就是利润表中的净利润额。(一)基本每股收益分子项内容解说如果发布每股收益的公司除占控股地位的普通股股东外,还有优先股股东,那么,其分子项的内容就是利润表中的净利润额减去优先股应享受的股息额之差。而当发布每股收益的财务报表为合并财务报表时,分子项的内容则是合并利润表“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中普通股股东应享有的部分。(二)基本每股收益分母项内容解说式中,报告期时间一般是指年度的天数,或者是简化为12个月;已发行时间和已回购时间,则指发行或回购后的实际天数,或者是简化为月份数。基本每股收益分母项内容解说每一普通股当年可获得的净收益数额,亦即每一股普通股在当年应得的净利润的份额。这一数据在企业进行投资决策时有很重要的作用。三、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举例例13-1某公司当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50000万元。该公司年初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为80000万股,7月31日新发行普通股30000万股,10月1日回购普通股股份6000万股(准备用于股票期权)。请计算当年的基本每股收益。分子项:当年的净利润数额=50000(万元)分母项: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80000×12/12+30000×5/12-6000×3/12=80000+12500-1500=91000(万股)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80000×7/12+110000×2/12+104000×3/12=91000(万股)基本每股收益=50000/91000=0.55(元/股)计算结果表明,某公司每股面值1元的普通股每股可得到的当期净利润数额为0.55元。第三节稀释每股收益一、稀释每股收益及其计算公式调整(一)稀释每股收益与稀释性潜在普通股潜在普通股是指赋予其持有者在报告期或以后期间享有取得普通股权利的一种金融工具或其他合同,包括可转换公司债券、认股权证、股份期权等;而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则指假设当期转换为普通股会减少每股收益的潜在普通股。稀释每股收益是以基本每股收益为基础,假设企业所有发行在外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均已转换为普通股,从而分别调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以及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而得到的每股收益。(二)稀释每股收益的算式及其调整对分子项的调整,主要是两项内容,即应当根据下列事项对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进行调整:当期已确认为费用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利息;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时产生的收益或费用。对于分母项的调整,主要考虑的内容:一是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应为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与假定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为已发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数的加权平均数之和。二是假定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为已发行普通股时,以前期间发行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应当假定在当期期初转换,当期发行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应当假设在发行日转换。二、可转换公司债券对于可转换公司债券,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分子的调整项目为可转换公司债券当期已确认为费用的利息等的税后影响额;分母的调整项目为假定可转换公司债券当期期初或发行日转换为普通股的股数加权平均数。(一)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一般转换要求例13-2某公司当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40000万元。该公司年初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为80000万股,年内普通股股数未发生其他变化。该公司7月1日按面值发行60000万元的3年期可转换公司债券,每张债券(二)可转换公司债券形成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举例的面值为1000元,固定票面利率为1.5%,每半年支付利息一次,自发行日结束6个月后即可转换为公司股票,即转股期为发行6个月后至债权到期日。转换价格为每股5元,即每张债券可转换为200股面值为1元的普通股。该债券的利息支付计入当期财务费用,该公司的所得税税率为25%。计算过程如下:基本每股收益=假设转换增加的净利润=60000×1.5%/2×(1-25%)=337.5(万元)假设转换增加的普通股股数=60000/5=12000(万股)增量股的每股收益=337.5/12000=0.03(元/股))/(50.08000040000股元增量股的每股收益小于基本每股收益,可转换公司债券具有稀释作用。稀释每股收益=(40000+337.5)/(80000+12000)=0.44(元/股)第四节每股收益列报一、每股收益的计算、列报的要求对每股收益计算方面的要求:“发行在外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的数量因派发股票股利、公积金转增资本、拆股而增加或因并股而减少,不影响所有者权益金额的,应当按调整后的股数重新计算各列报期间的每股收益。上述变化发生于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的,应当以调整后的股数重新计算各列报期间的每股收益。”“对以前年度损益进行追溯调整的”应当重新计算各列报期间的每股收益”。对每股收益披露与解释方面的要求:“企业应当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每股收益有关的下列信息:1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分子、分母的计算过程。2列报期间不具有稀释性但以后期间很可能具有稀释性的潜在普通股。3在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企业发行在外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股数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二、每股收益的列报我国新会计准则和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均要求披露每股收益信息,在新会计准则发布以后,每股收益成了利润表中最后一项的构成内容。(一)每股收益在利润表中的列示根据本章内容可知,A公司披露的每股收益既有基本每股收益,又有稀释每股收益。可以看出B公司披露的每股收益只有基本每股收益,没有稀释每股收益。其原因就在于B公司没有潜在性稀释普通股。与每股收益在利润表中直接列示不同的是,每股收益在财务报表附注中的解释根据各自的特点而有所区别。(二)每股收益在财务报表附录的解释案例13-1(续)前述A公司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对每股收益的解释如下: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过程.基本每股收益:1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5188572期末股数783800万股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期末股数=518857/783800=0.662元/股稀释每股收益:(1)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518857万元(2)期初股份总数:783800万股(3)可转债认股权证总数:72750万股(4)增加的普通股股数:14281万股(5)本期总天数:360天(6)本期可转债认股权证存续天数:360天(7)认股权证普通股利加权平均数:14281万元(8)稀释后股数:798081万股(9)稀释每股收益=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稀释后股数=518857/798081=0.650(元/股)思考题1、什么是每股收益?以什么样的计算公式表示?算式中的分子项和分母项各自的内容是什么?2、每股收益有何重要作用?3、什么是基本每股收益?基本每股收益的前提要求是什么?其分子项的内容在不同情况下有何要求?其分母项呢?4、什么是潜在普通股?什么是稀释性潜在普通股?什么是稀释每股收益?与基本每股收益的关系如何?作业:《高级会计学》学习指导书P214二、判断题1、3、4、P215三、单选题3、4、8、P216四、多选题1、2、
本文标题:第十三章每股收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816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