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出口退税的贸易保护功能
1出口退税的贸易保护功能-----以浙江经济为对象研究出口退税的影响摘要:为鼓励企业更多的出口,我国实行出口退税政策已有20多年,从1985年至今,出口退税制度作为我国贸易税收体系中的重要一员,持续、稳定地发挥了产业的保护功能和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促进经济增长内需导向。本文以浙江经济为研究对象,探讨出口退税的效益、现实影响等关键词:出口退税;贸易保护;产业结构Thetradeprotectionfunctionoftaxrebateforexports-------TakezhejiangeconomyastheobjectofstudytodiscussthetradeprotectionfunctionofthetaxrebateforexportsAbstract:Inordertoencourageenterprisemoreexports,ourcountryhasbeenimplementingthetaxrebateforexportspolicymorethan20years.From1985untilnow,asanimportantpartoftradetaxsysteminourcountry,thesystemofrefundingtaxesonexportedgoodshasdisplacedthesustainedandstableindustrialprotectionfunctionandtheguidancefunctionofreadjustingindustrialstructureaswellasthepromotionofeconomicgrowthwithdomesticdemandincreasing.Thisarticletakezhejiangeconomyastheobjectofstudytodiscussthebenefitsandrealityinfluenceoftaxrebateforexportsandsoon.Keyword:taxrebateforexports;tradeprotection;industrialstructure1一、引言出口退税是指对出口商品已征收的国内税部分或全部退还给出口商的一种鼓励措施,是一种贸易保护的国际惯例。2007年7月1日,我国实施了新的出口退税政策,此次调整规模空前,涉及2831项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37%。浙江是全国经济增长速度前列的省份,以一般贸易出口为主,外贸依存度高达60%。对于出口产品以轻工、纺织和普通机电等为主的浙江外贸企业而言,此次退税率调整范围广、幅度大以及占企业出口比重大,而劳动密集型行业转嫁成本能力有限,给浙江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二、出口退税的历史成因及发展过程相对于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而言,发展中国家大多会采用差别退税率制度,以保护本国国内市场,并使其逐步完善。出口退税政策自1854年法国最先实施以来,现已被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采用,并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但具体的实施方式有所不同。我国自从1985年实施出口退税政策以来,经历了五次主要调整,1994年实行新税制时,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对出口产品实行零税率,也就是按照产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实行全额退税。但由于受到税收管理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的影响,这项政策只执行了一年多;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为了应对之后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促进出口,1998年之后又提高了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变为5%、13%、15%和17%四档。2002年,为解决累计欠退税款问题,国务院从2004年1月1日起改革出口退税机制,同时降低出口退税率。自2005年开始,为了进一步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优化出口结构,同时鼓励高科技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国家又分期分批调低和取消了部分“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退税率,适当降低了纺织品等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同时提高了重大技术装备、IT产品、生物医药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最近一次调整是在2007年,也是范围比较大的一次,调控目标主要是缓解贸易顺差过大引起的各种矛盾,同时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促进经济结构调整。2三、出口退税对浙江经济的现实影响我省的外贸依存度由2000年的38.2%上升到2006年的70%以上,提高了3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依存度约52%,提高了25个百分点。可以说,对外贸易有力地促进了我省经济发展。出口退税的一再下调,对高外贸依存度的浙江而言无疑是个重大的考验。浙江外贸企业的出口以轻工、纺织和普通机电等为主,以2007年7月1日的调整为例,短期内使企业盈利受到较大挤压。因这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涉及到浙江大部分行业,出口退税占到企业盈利的较大比重,退税率的下调造成近期企业盈利水平下降,对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影响更大。目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从企业方面看出口退税率下调对出口企业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但对不同类型出口企业而言,其影响程度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根据有关机构计算,出口退税率每下调1个百分点,就相当于一般贸易出口成本增加约1个百分点,也就意味着企业的利润减少1%。对于本身经营能力强,竞争力强的企业而言,其可通过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以抵消出口退税下调导致增加的成本。但是对于刚刚兴起的新型企业(这里指的是符合李斯特标准的幼稚产业),出口退税本身为他们提供了贸易保护的作用,对其占据国际市场起一定的协调作用,当其羽翼未丰满时,被取消或下调出口退税率,就等于少了保护屏障,将有可能被国际成熟的企业所挤兑到。至于本身经营能力弱的企业而言,下调出口退税直接断绝其利润来源,只能面临破产倒闭。本次出口退税对浙江出口企业影响分析如下:1、退税率下调使出口企业成本上升,利润下降以纺织服装行业为例,该行业是浙江省出口的支柱产业。在纺织品和服装出口退税多次下调情况下,浙江省众多从事纺织业的出口企业出口成本大幅上扬。1999年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为15%,服装出口退税率为17%,之后经过2004年的调整,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调整为13%。2006年9月5日将纺织品出口3退税率从13降至11%,今年7月1日起又将服装出口退税率调整为11%。几次调整下来,企业的成本上升幅度在4%—10%之间。据纺织商会的资料显示,纺织品和服装行业均属于薄利企业,纺织品行业利润率在3%至5%左右。而服装行业利润率也仅为7%至9%左右。据计算,出口退税率每下降1个百分点,纺织行业营业利润平均下降约4%。可见,本次出口退税的下调使得纺织服装业的出口企业利润率进一步下降,有些甚至面临亏损。2、出口退税率下调使浙江省中小型出口企业生存压力加大出口退税下调后,相关出口企业将面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特别是对一些小规模的出口企业而言,出口退税率的进一步下调是一次巨大考验。一方面他们在市场中定价能力较弱,提高价格将失去市场。而另一方面维持原价将使企业面临淘汰的危险。浙江省的企业结构较其他省份而言,具有特殊性。浙江省的中小外向型民营企业特别发达。目前,在全省受出口退税调整影响的企业中,私营企业共有14380家,占从事退税率下调商品出口企业总数的81.2%。还是以纺织行业为例,今年上半年,浙江省有纺织品服装出口实绩的企业6179家。其中出口值在200万美元以下的中小企业就有4915家。在出口退税率较高的市场环境下,中小型出口企业依靠退税收入可以获得一定竞争力。但在退税收人多次下调情况下本就微薄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收缩。本次出口退税调整政策从发出通知到实施,其间仅有二十天左右的时间,原有订单不得不以合同价格执行,势必遭受较大的损失。由于私营企业普遍规模较小,且大多生产附加值较低的产品,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因此在本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冲击下,短期内必将有一部分中小企业被淘汰出局。剩下的中小企业也可能在近期因为利润下降导致维续困难,生存压力明显加大。(二)从政府方面看降低出口退税,是为了缓解国际贸易摩擦,缩小贸易顺差,调节产业结构,可从对出口总量的影响来看,自2007年7月1日进行重大调整到目前为止,通过下调出口退税率减缓出口增长、减少贸易顺差的效果不显著。根据海关统计数据,8月、9月、10月,我国出口贸易额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2.8%、30.6%和29.6%,较前7个月25%左右的增速有明显提高。10月份贸易顺差高达238亿美元,较14月~7月的平均月度贸易顺差增加了近100亿美元。因此,到目前为止,下调出口退税率后,不仅没有降低出口增速和减少贸易顺差,反而出现了出口增长率提高、贸易顺差加大的情况。以浙江为例,如图示1998-2006浙江省出口退税额与出口贸易额年份出口退税出口出口退税额(亿元)同比增长(%)出口额(亿美元)同比增长(%)199848.66-108.63-199979.9064.2128.7118.482000108.3035.54194.4351.062001138.4527.84229.7618.172002165.9419.86294.1128.002003329.04117.8415.9541.432004380.5715.75581.3939.772005576.6151.39768.0432.102006734.6827.411008.9431.37资料来源:《浙江省国税局进出口统计资料》。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出口退税额的增长,出口也随之增长,虽然出口贸易的增长并不完全是出口退税率调整的作用,但出口退税率调整对出口增长的影响非常直接。例如,2003年我国未降低出口退税率时,浙江省出口退税额同比增长117.8%,出口额41.43%的速度同比增长;2004年1月1日我国开始实行新的出口退税制度,出口退税率平均降低3%,2004年,浙江省出口退税额同比增长15.75%,出口额同比增长39.77%,出口额的增幅比上年小1.66个百分点。再如图2003-2006我省出口主要商品情况单位:万美元项目名称200320042005200603-0的增长比例04-05的增长比例05-06的增长比例机电产品143197521701593023752423630351.55%39.33%40.10%服装及衣着附件91398410763801331815159251617.77%23.73%19.57%5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6386038889231111110138134039.20%25.00%24.32%高新技术产品209553379539602036101622681.12%58.62%68.80%农副产品40020550011953393460230524.97%6.76%12.8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省主要出口行业为机电和纺织服装类,这些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技术含量、产品附加值、利润率等均较低的产业,出口退税率下调,部分中小企业出口业务可能难以为继,在一定时间内,会对经济全局产生影响。优胜劣汰,劣质企业退出市场,企业要想稳占市场,必须通过提高科技含量,达到产业升级,而不是靠出口退税的保障作用,只有自强才能自立。各自企业的产业升级,将带来整体产业结构的改变,已达到政府调整的初衷---促进产业结构的改变,从该图中,我们亦能看出,高新技术产品同比增长比例在上升,说明我省企业的竞争力在不断增长,而据这几年的形式,农业的发展潜力很大,我省的农副产品也不断地增长出口比例,今年因为雪灾原因,我国又调整关于粮食食品方面的出口退税,农业是一国经济的基础,控制出口退税,在一定程度上能控制出口的数量,促进国内需求,经济的发展不只是实现产品、产业结构的调整,更要让经济增展实现内需导向,这是发展战略问题,要求进行更为宏观、全面、系统的规划,从而实现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在另一个方面来讲,调整出口退税能控制和减少企业出口骗税现象。四、出口退税调整,是震荡也是福音政策之变传递着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强烈信号。一是限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商品的出口;二是尽量减少贸易摩擦,提升产品高附加值。国家运用出口退税来调整出口结构和促进产业整合将成为大势所趋。企业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档次、走内涵
本文标题:出口退税的贸易保护功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843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