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推选】小学教学工作计划整理5篇
【推选】小学教学工作计划整理5篇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写一份工作计划,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吧!但是相信很多人都是毫无头绪的状态吧,以下是网友帮大家分享的“【推选】小学教学工作计划整理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小学教学工作计划1本学期,根据基础教育阶段课程学习的任务,将继续以学校和教导处工作计划为依据,以课程改革为中心,认真学习课改理念,积极组织老师参加课改培训和开展校本培训,更新教学观念,开展课题研究等活动,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常识学科教学质量而扎实开展工作。一、指导思想以课改为中心,以素质教育为指导,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突出工作重点,兼顾其他方面。在学校工作计划的安排下,我们认真落实学校《20132014学年度学校工作计划纲要》中关于教科研工作的意见,以学生为本、以质量为魂、继续探索“先学后教,训练矫正”的教学模式,继续落实教学常规,开发校本课程研究,优化教学过程。我们工作的重点是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创造能力、生存发展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二、工作目标1、坚定不移地树立教学质量为中心,狠抓双基确立教学质量在全市领先地位。2、继续探索“先学后教,训练矫正”的教学模式,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强化教案的二次备课与反思,使它成为高效课堂、教师成长的催化剂。4、加强作业批改的探索与评价,让作业批改成为巩固写字教育、提高成绩的重要因素。5、通过常识组老师的教研活动,真正解决学生在英语方面语音语调的问题、科学实验方面的问题以及品社课堂高效的问题。三、具体措施1、抓实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继续开展说课、赛课、评课、反思活动,将说课、赛课、评课、反思作为减负增效,提升教师素质的主渠道。有效地组织好集体备课、业务学习、研讨、教材分析等活动,对照新课标,反思课堂教学。转变教学方法,适应新教材的教学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并配合教导处定期做好落实常规的检查、督促工作,注重发挥“帮带”的作用,帮助新教师迅速成长。教研重点要进一步转移到研究课堂、研究学生上,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充分地发展。2、认真搞好教学研究,推动教学改革通过理论学习,不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积极撰写论文和经验总结,提出新的课题设想。抓实研究过程,注重知识的积累,把课题研究与平时的教学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总结实施中的经验和出现的问题,真正做到以科研推动教学改革的发展,以课题研究促进课改,从而促进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质量的提高。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丰富多彩的活动,焕发了校园的生机和活力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本学期,我们组织开展英语书写比赛、英语朗诵比赛、情景剧表演、科学实验课操作比赛以及品社课的速背比赛等。各月具体工作安排:二月:1、制定教研组及教师教学工作计划。2、检查各项计划。3、教案、作业的检查方案。三月1、上课、磨课。2、继续实施赛课。3、教案、学习笔记、教学反思检查。四月:1、期中学生学业成绩检测。2、教案、学习笔记、教学反思检查。3、学生英语书写、朗读比赛。五月:1、教案、学习笔记、教学反思检查。2、品社速背比赛。六月:1、教学常规大检查及优秀常规展示活动。2、制定复习计划。3、学生科学实验操作比赛。4、复习迎接镇教委及市教委的抽测。5、期末学生学业成绩检测、成绩统计、搞好试卷分析整理、课题总结。小学教学工作计划2为了进一步强化教学常规管理,使我校的教学管理更进一步科学化、制度化、人性化,为使我校的教学氛围和教学风气更加和谐,积极向上,确保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求真务实,根据涪城区教师进修校、教研室的布置布署,特制定安昌路小学规范学校教学和教学管理实施计划: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领导小组:组长:罗斌成员:陶文清、邹玉国、齐涛、崔俊、滕大英领导小组将定时、不定时的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检查、督促、发现问题和时给予纠正指出,限期整改。二、分段实施,逐步推进,使教学行为不时完善。1、10月16日——10月20日为宣传动员阶段: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涪城区教研室、教师进修校关于规范学校教学和教学管理的有关要求,把所涉和的内容传达给每位任课教师,并逐条向教师讲清要求。使每位教师明确规范教学行为的目的、意义。2、10月21日——10月31日为学校初查阶段:学校领导将分年级包干,对每位任课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进行一次认真的检查,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要和时与老师交换意见,并与老师一道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具体分工如下:罗校长负责检查六年级所有任课教师陶校长负责检查五年级所有任课教师邹玉国负责检查四年级所有任课教师崔大队负责检查三年级所有任课教师滕大英负责检查二年级所有任课教师齐主任负责检查一年级所有任课教师3、11月1日——11月10日为教师整改完善阶段4、11月11日——11月20日为学校复查阶段,学校领导将再次对所负责的年级进行复查。使教学行为更加完善。三、认真总结,逗硬奖惩,学校将对做得好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对限期未整改的教师给予通报批评,并与年终考核,奖金挂钩和年度职称考核挂钩。小学教学工作计划3第一层次:初学阶段(一)教学目标:培养对排球运动的兴趣,喜欢排球运动,初步学习和掌握基本姿势和移动、垫球、发球、传球和扣球等基本技术,享受排球运动的乐趣。发展体能(速度、灵敏、反应、爆发力等能力),形成积极健康的业余生活方式;在练习与比赛中,学会调控情绪、磨炼意志、增强自信、发展个性、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须的合作与竞争意识。(二)教学内容:1、基本姿势和移动:站立姿势及滑步、并步、跨步、交叉步、跑步和综合步等基本步伐的移动2、垫球:双手正面垫球、侧面垫球、单手垫球、移动垫球及背垫3、发球:侧面下手发球、双手正面发球4、扣球:原地扣球、正面助跑起跳扣球教学重点:垫球、传球(三)教学要求:通过示范教学,要求学生模仿正确的技术动作,采用各种技术的辅助性练习手段,逐步形成正确的击球动作,初步建立主要动作的基本技术基础,初步掌握基本姿势及移动、垫球和传球技术,本阶段学习不应急于求成,难度要降低,可多进行行垫球及传球练习,并以多种形式的练习内容交替进行,以更较好的掌握基本动作。第二层次:基础阶段(一)教学目标:全面学习掌握规范技术动作,基本掌握基本姿势和移动、垫球、发球和传球技术,对各项基本技术建立一个比较清晰、准确的动作表象。享受打排球的乐趣,发展体能,形成积极健康的业余生活方式;在练习和比赛中,学会调控情绪、磨练意志、增强自信、发展个性、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须的合作与竞争意识。(二)教学内容:1、准备姿势和移动: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一脚在前,两膝微屈,身体中心位于两脚之间,并稍靠近前脚,后脚跟稍提起,上体稍前倾,两臂放松,自然弯曲置于腹前。两眼注视球并兼顾场上各种情况,两脚保持微动状态。移动的技术要领:判断及时快反应,抬腿弯腰移重心;移步转换衔接好,身体快移重心稳。2、垫球:①正面双手垫球②侧面垫球③移动垫球及背垫球3、发球:①侧面下手发球要领:腹前低抛球,转体带摆臂;击球后下部,控制球路线。②正面双手发球要领:手托上抛高一米,同时抬臂右旋体;转体收腹带挥臂,弧形鞭甩应加速;全掌击球中下部,手腕推压要积极。4、传球:正面双手传球教学重点:垫球、发球(三)教学要求:掌握正确的基本姿势和移动技术、传球技术,较好的掌握垫球和发球技术,对各种基本技术建立清晰、准确的动作表像,练习时要特别注意动作结构的正确性,在不产生错误动作的前提下,逐步加大练习的难度,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断的发展合理运用技术能力。第三层次:提高阶段(一)教学目标:本阶段教学是在复习、巩固、提高已学过的基本技术动作的基础上,主要加强排球比赛战术上的运用,通过教学比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技术和战术的能力,使学生懂得排球比赛规则,提高比赛欣赏水平。享受打排球比赛的乐趣,发展体能,形成积极健康的业余生活方式,在练习和比赛中,学会调控情绪、磨练意志、增强自信、发展个性,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须的合作与竞争的意识。(二)教学内容:1、基本的站位和轮转2、阵容配备:“三三”配备“五一”配备3、排球比赛的基本规则的介绍。教学重点:比赛中的基本技、战术配合应用(三)教学要求:较好的掌握基本技术组合运用的战术方法,通过实战练习和比赛,培养实战能力,初步形成发球、站位、单一击球技术和多项组合运用以及攻底线,攻对方弱点等基本的战术意识。战术练习中,要特别注意防止因某些战术上的需要而采用不适宜或完全错误的击球动作和方法。通过本阶段的教学,使学生懂得排球比赛的规则,了解各项基本技术的动作规范和排球运动的技术风格,初步具有区别正确与明显错误动作的能力。学习成绩的评价:包括评价的内容、方法与要求(一)评价的内容1、学习排球运动的态度,如是否准时上排球课,在排球课上是否积极活跃,课外是否参与排球运动等。2、排球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包括发球、垫球、传球等。3、体能,包括摸高、折返跑。4、情意表现,如学习排球运动的自信心如何,能否克服排球学习和活动中的各种困难等。5、合作精神,如在参与排球运动的过程中与同伴合作的情况等。(二)评价的方法在评价方式上,教师应遵循主体性原则,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评价。在评价方法上,教师应遵循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以定性评价为主。定性评价的指标主要有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定量评价的指标主要有排球运动技能和体能。评价的难度主要在于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评价。在评价时应该重视这一问题,使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排球运动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和提高。小学教学工作计划4一、指导思想:围绕海淀区教委、西北望学区本学期工作重点,继续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严把教学质量观,全面推进课改进程。二、工作思路:规范教学管理,健全机制、完善制度,深入开展创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研讨与实践;真正更新教师观念,促进骨干教师的成长,全面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强化教育科研,促进教学和科研一体化;使西北望小学教学工作科研化、教学研讨经常化、教学管理规范化,全面育人个性化。三、工作重点:(一)实施校本培训,切实提升教师素质。1.采取多种形式,强化教师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自觉性与主动性。每学期教师听课不少于10节。由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利用专用时间进行业务学习(时间待定)。组织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组织收看优秀教师的录像课;单周教研组使用;双周学校使用。组织教师结合教学实践,撰写教学反思、教学笔记,进行业务交流(教师的学习笔记、论文等)——教师写学习笔记每月。落实教研组工作:教研组长例会:单周一下午4:20,地点——教务处教研组工作:组长直接负责;有计划、有活动记录(时间、地点、参加人、活动内容)、有总结。加强校本培训与教研,加快提升教师素质借助外援,适时聘请专家来校传经送宝。分学科进行两至三次教学专题研讨活动2.加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以点带面促良好教风的形成。加强骨干教师培养、管理、使用制度制定与落实,切实发挥其辐射作用,真正起到学校教学中坚力量的带头作用:市、区级学科带头人至少开放一次;区级、中心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每学期做一节录相课,学校组织老师观看,录相挂在学区网上;校级骨干做一节公开课(保存资料)每周每个教研组推出一节研究课(录相并放到网上,上交打印稿及电子稿教案)新教师(教龄在五年以内,含五年)全员参与说课比赛。(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完善各种教学制度,规范教师教学行为。1.修改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重点推进,逐项贯彻落实。强化教师课堂教学常规的贯彻、落实与检查,加强常态课堂教学管理。做到此项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奖惩分明。本学期我校制定了如下制度:《教学检查办法》、《教研组人员职责》、《考试管理办法》、《学生作业布置与批改要求》、《阅卷的有关要求》。2.加强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辅导等常规管理力度,辅导、检查、评优相结合。备课:普查、抽查与复查结合。
本文标题:【推选】小学教学工作计划整理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8469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