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认识负数教学反思(精编5篇)
好文供参考!1/16认识负数教学反思(精编5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认识负数教学反思(精编5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认识负数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事例,熟悉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预设教学的各个环节,给学生提供较大的思考空间,创设贴近学生认知规律且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正、负数是两个相反意义的量,在教学的时候,我着重让学生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了对比研究,从而能使学生更好地明晰正、负数的意义。正、负数与0的关系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并且认清零在正、负数之间所处的位置是学生正确认识正、负数的关键。在这个知识的讲解上我有点忽视,尤其是0所处位置的重要性没有很明确的点出。本节课的情境内容源于实际生活,由此深入展开对问题的探究。让学生充分感受了研究负数产生的必要性。同时收集生活中的有效素材,感受正负数的意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收集生活中的有效素材,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大量存在着具有相反意好文供参考!2/16义的量,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明确正、负数表示两个正好相反的意义,在学生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出正数可以表示零上、增多、高于等意义,负数可以表示零下、减少、低于的意义。对于知识背后折射出的数学思想、方法忽视,只是注重于知识的传授和讲解。生活中的负数这个内容如果把握不好极易片面理解,单单强调负数而忽略另一方面。客观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没有“正”也就谈不上“负”,事物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这是辨证法的基本观点。通过这个教学内容可以传递给学生的也是这样一种思想,可以提到这样一个高度上来认识。在教学的过程中还缺少和孩子之间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没有让孩子感觉到老师的亲近感,过于严肃,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注意和孩子交流,融入其中,让课堂更加的生动活泼。通过这次的上课,可以看出我自身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进步。认识负数教学反思2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好文供参考!3/16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教学重、难点:负数的意义。教学过程:一、谈话交流谈话: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是什么?(起立、坐下。)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板书:相反。)我们周围有很多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请看屏幕:(课件播放图片。)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繁华的街市上有买也有卖;激烈的赛场上有输也有赢??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现象吗?(生分别举例,畅所欲言……。)二、教学新知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1)引入实例。谈话:如果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下去的话,就很自然地走进数学,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课件出示)。①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本学期转走6人。②张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亏损200元。③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了千克,小华轻了千克。④一个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指出: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成了一好文供参考!4/16组组“相反意义的量”。(补充板书:相反意义的量。)(2)尝试。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请同学们选择一例,试着写出表示方法。(3)展示交流。2.认识正、负数。(1)引入正、负数。谈话:刚才,有同学在6的前面写上“+”表示转来6人,添上“-”表示转走6人(板书:+6-6),这种表示方法和数学上是完全一致的。介绍:像“-6”这样的数叫负数(板书:负数);这个数读作:负六。“-”,在这里有了新的意义和作用,叫“负号”。“+”是正号。像“+6”是一个正数,读作:正六。我们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写(板书:6)。其实,过去我们认识的很多数都是正数。(2)试一试。请你用正、负数来表示出其它几组相反意义的量。写完后,交流、检查。3.联系实际,加深认识。(1)说一说存折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教学例2。)(2)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一组相反意义的量,并用正、负好文供参考!5/16数来表示。①同桌交流。②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发言板书。这样的正、负数能写完吗?(板书:??)强调指出:像过去我们熟悉的这些整数、小数、分数等都是正数,也叫正整数、正小数、正分数;在它们的前面添上负号,就成了负整数、负小数、负分数,统称负数。4.进一步认识“0”。(1)看一看、读一读。谈话: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屏幕:这是去年12月份某天,部分城市的气温情况(课件出示)。哈尔滨:-15℃~-3℃北京:-5℃~5℃深圳:12℃~23℃温度中有正数也有负数,请把负数读出来。(2)找一找、说一说。我们来看首都北京当天的温度,“-5℃”读作:“负五摄氏度”或“负五度”,表示零下5度;5℃又表示什么?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出这两个温度所在的刻度吗?(课件出示温度计,没有刻度数)为什么?现在你能很快找出来吗?(给出温度计的刻度数,生到前面指。)好文供参考!6/16说一说,你怎么这么快就找到了?(课件配合演示:先找0℃,在它的下面找-5℃,在它的上面找5℃。)你能很快找到12℃、-3℃吗?(3)提升认识。请学生观察温度计,说一说有什么发现?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以0℃为分界点,零上温度都用正数来表示,零下温度都用负数来表示。(或负数都表示零下温度,正数都表示零上温度。)“0”是正数,还是负数呢?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0”作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4)总结归纳。如果过去我们所认识的数只分为正数和0的话,那么今天我们可以对“数”进行重新分类:(完善板书。)5.练一练。读一读,填一填。(练习一第1题。)6.出示课题。同学们,想一想,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新知识?认识了哪位新朋友?你能为今天的数学课定一个课题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选择板书课题:认识负数。好文供参考!7/167.负数的历史。(1)介绍。其实,负数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课件配音播放):“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运用负数的国家,早在20xx多年前,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对正数和负数就有了记载。魏朝数学家刘徽在该书的注文中则更进一步地概括了正、负数的意义:‘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古代用算筹表示数,这句话的意思是:‘两种得失相反的数,分别叫做正数和负数。’并且规定用红色算筹表示正数,黑色算筹表示负数。由于记录时换色不方便,到了十三世纪,数学家还创造了在数字上面画斜杠来表示负数的方法。国外对负数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并且也出现了各种表示负数的形式,直到20世纪初,才形成了现在的形式。但比中国晚了数百年!”(2)交流。简单了解了负数的历史,你有什么感受?三、练习应用今天,负数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依然有着广泛的用途。让我们就一起走进生活,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课件逐一出示:1.表示海拔高度。(“做一做”第2题。)通常,我们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米,珠穆朗玛峰比好文供参考!8/16海平面高米,可以记作_____________;吐鲁番盆地大约比海平面低155米,它的海拔高度应记作_____________。2.表示温度。(练习一第2题。)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温度是零上126℃,记作_________℃,夜间的平均温度为零下150℃,记作_____________℃。3.(出示电梯按钮图)小红的家在五楼,储藏室在地下一楼。如果她要回家,按哪个按钮?如果到储藏室取东西呢?4.表示时间。(练习一第3题。)5.“净含量:10±”表示什么意思?四、总结延伸1.学生交流收获。2.总结。简要、具体地评价学生的收获,并强调:关于负数,生活中还有更广泛的应用;走进负数,还有更多的知识等待我们去探索,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会有更多的收获。教学反思:在设计《负数的认识》这一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我大胆尝试、摸索、利用“让学生用数学语言去表达数学思想”的思路进行教学,虽然还没有成形,还在探索中。但是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信息。真实、扎实、有效是评判一节好课的标准。对照好文供参考!9/16重难点,我认为本节课做到以下几点:1、真实找准基础。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切入,迅速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负数的认识提供了一种必要和需求,主动学习从这里开始了。2、扎实整合教材。认识负数教学反思3今天上开学的第一节课,内容是“正数和负数一”,主要目标是认识负数和理解负数的意义。学生对于负数这个概念是陌生的,但是教学中通过设计一些现实生活情景,让学生自然地认识到要学习的负数就是与我们以前学的数是相反的,这样搭建了一个桥梁,从而让学生轻松地理解了负数这一概念。然后又通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让学生去体会,加深了对负数这一概念的掌握。1、让学生感受到符号的作用。数学活动需要通过学生的操作实验、思考讨论、合作交流等一定的形式来完成,恰当的活动形式有利于数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感悟数学思想与方法。课堂让学生通过对话、倾听、欣赏、互动和共享,实现了数学活动的有效性。所以这节课采取了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师生共同探究解决的途径,以谈话法为主。好文供参考!10/162、教师语言的精练性和指向性我认为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语言的精练性和指向性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影响着教学的效果。本节课我在教学中提出的问题指向性不强,造成学生不知所问;在课后听课教师的反馈中知道,多数老师也都十分关注教师语言的表达。在课堂上,不论是从思维的实际价值上,还是从所提问题的指向性上都显示出了教师语言在课堂上的重要地位。在尊重学生,了解学生,把握学生认知水平的前提下,如何使教师的提问更具有启发性,如何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有充分的体验,能有足够的思维空间,这应该是每位教师在今后工作中不断思考的问题。3、重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这堂课中,我充分挖掘了学生生活中喜闻乐见的素材,每个情境的设计都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并为教学目标服务。再加上多个实际参与的环节设计和教师平实、细致的组织、引导,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不断的尝试用数学的眼光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不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让学生伴随着学习过程,亲身体悟了数学学习的价值、数学学习的魅力。4、融入多种学习方式,促进有效教学的开展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给学生充足时间去尝试,交流方法,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做到学生间的思想沟通,集思广益,寻找答案,解决问题,体现了学生解决好文供参考!11/16数学问题思维的多样化,个性化。另外,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全班交流,共同学习。每一个学生的认识水平不同,思维水平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教师课前预期的设计有既定的目标,这是必要的,也是要充分考虑的。但怎样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更好地顺应学生的思维,把握学生生成的一些问题并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有赖于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良好的教学素养和机智的驾驭技巧。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随时提醒自己,倾听学生的发言、关注学生的表情、关注学生的思维;敢于抓住新旧知识的结合点、矛盾冲突的碰撞点和学生认知的困惑点,及时的加以放大,努力使问题公开化、明确化,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问题的讨论。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的选择上,尽可能注意中小学的衔接,既不违反科学性,又符合可接受性原则,教师在课堂上要起好主导作用,并让学生有充分的活动机会,使得课堂气氛有新鲜感。所以这节课采取了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的选择上,尽可能注意中小学的衔接,既不违反科学性,又符合可接受性原则,教师在课堂上要起好主导作用,并让学生有充分的活动机会,使得课堂气氛有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认识负数教学反思4一、创设有利于认识负数的情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符好文供参考!12/16号
本文标题:认识负数教学反思(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8537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