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实用4篇】
好文供参考!1/14《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实用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实用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第一篇】教学目标:1.能声情并茂地背诵本诗,正确美观地默写本诗。2.掌握字词句意思,将诗意说准确、具体、丰满。3.凭借诗意想象诗境,体会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一、故事导入,揭题释题1.推敲的故事——引入贾岛唐朝有个诗人,写诗特别讲究。有一回,他写了一行诗“僧敲月下门”。可是他对这个“敲”字还不太满意,换个“推”字吧,想来想去,他还是觉得不满意。走在大街上,他就这样一边做动作,一边不停地念:“僧敲月下门,僧推月下门。”看到他这个样子,过路的人都笑话他,可他一点儿也不在意。结果迷迷糊糊中,他撞倒了当时做大官的韩愈的侍卫队上。哎呀!这还了得!侍卫立刻把他抓到韩愈面前。韩愈了解了情况,不但没有责怪他,还和他一起研究,最后定下了还是“僧敲月下门”比较好。从此,这位大诗人就以“推敲诗人”的美名名好文供参考!2/14扬天下。你们想认识这位写诗特别认真的诗人吗?(板书:贾岛)2.揭题、解题:这个题目读得懂吗?寻隐者不遇3.读了诗题,你还想知道什么?质疑。板书:谁寻?为什么寻不到隐者?隐者是谁?——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一串串的好奇和疑虑,轻轻拂去时间的尘埃,翻开被唐朝的风宋朝的雨清扫过的诗行,走进贾岛精神世界里最幽深的角落,伴随他一起寻找心中的向往和渴望。二、反复读诗,了解诗意1.自由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用“/”做记号。2.自由汇报:读懂了什么?可以是一个字、一个词、一行诗句。3.说通顺。再读全诗,质疑:还有什么读不懂的?哪怕是一个字、词。——真正的高手看起来总是很平常的。这首诗读起来好像并不难懂,但是实际上,大家都知道贾岛写诗是特别讲究,要不然怎么能被称为“推敲诗人”呢!那么,就让我们一边对照诗,一边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看看这首诗除了字面的意思,究竟还有什么魅力让它得以流传至今。4.说具体。自由说诗意。好文供参考!3/14说话发散点——松树外形、童子(儿童诗相机)外貌、动作、采药?(逍遥的生活方式)5.说生动,说饱满点拨:简洁——以问代答。三、再现情境,深化诗意,凸现情感脉络1.化境——想象让我们伴着音乐(佛教音乐《静心曲》),随着诗人轻快的脚步出发吧!请闭上你的眼睛。——这是一个晴朗的日子,诗人心情很好(词串:兴致勃勃、乘兴而来、兴趣盎然、兴高采烈……),想起自己那位隐居在山林里的好友,便兴致勃勃地上山找他来了。在一棵遒劲的古松下,就看见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你看见了那棵大大的松树了吗?(看见,什么样子?)——那个小男孩你也看见了么?(看见,什么样子?)——诗人快步迎上前去,兴冲冲地问道:“你师父到哪里去了?”(想象诗人此刻的心情吧,问话时该用怎样的语气?)——童子抬起头来,有礼貌地回答:“---------”——“哎呀,他到什么地方采药了呢?”“天哪,我乘兴而来,真是太不巧了。”——“回先生话--------”——“噢?他到底在山的什么地方呢?能说的清楚点儿么?”“---------”好文供参考!4/142.升华——说话睁开你的眼睛(关音乐)——你看到了那座座大山了么?你看见了那迷蒙的云雾了么?是不是这个样子的呢?——说话练习:云海(发散:能把眼前的美景描述出来吗?)3.吟哦——背诵多么令人神往的人间仙境哪!在这儿生活在这儿隐居,真是自由自在,飘飘欲仙哪!望着茫茫的大山,起伏的山峰,想着正在深山中采药的友人。诗人贾岛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范诵——引诵——再引诵——学生情不自禁跟诵——全体高声吟诵4.凝情——书写带着一丝失望,带着一丝羡慕,带着对隐者那白云般高洁、青松般坚韧、童子般纯真的心灵世界的向往,诗人贾岛回到家中,挥笔写下了为后人广为传诵的这首诗《寻隐者不遇》。(坐姿、写字姿势)四、巩固——贾岛的诗刚写好,一位姓王的朋友正好来拜访他,看见贾岛坐在课桌前,快步走上去问:“贾兄啊,最近又有什么新作啊!”——“王兄啊……”(生读诗)——“松下问童子,贾兄问了什么呀?”好文供参考!5/14——“只在此山中,是谁说的呀?”——“那么他究竟在什么地方呢?”——“噢,原来把问话都省略了呀!妙哉妙哉!难怪人们都称‘推敲诗人’呢!”五、拓展《剑客》中国古代,文人其实都有当文官报国救世界的梦想。真正让他做了官,倒也未必是个优秀的管理人才,大诗人李白就是个好诗人却不是个当官的好料子。贾岛同样如此,大家请看:——也有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第二篇】教学目标:双基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不知处”和“意欲”的意思及诗句的含义。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诗中意境,感受人物鲜活形象。思维发展目标:以《寻隐者不遇》为例,学习并运用读懂古诗的一种方法——把“话”变成“画”,再将“画”变成“文”。好文供参考!6/14教材分析:主要内容:《古诗二首》第一首是《寻隐者不遇》,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诗中叙述了他去访问隐士没有见到的事情。《所见》。文章主题:《寻隐者不遇》通过一问三答的形式,将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所见》刻画了一个机灵活泼,天真可爱的牧童形象。写作特点:《寻隐者不遇》采用问答体,通过寻访者与童子的问答形式写出,诗句自然质朴、通俗明快。《所见》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了牧童歌唱和捕蝉时不同的样子。本文知识点梳理:1、字词:“隐、振、蝉”注意是前鼻音。联系上下文体会“不知处”“意欲”的含义。2、理解并背诵两首诗。3、学习将古诗改写成文。教学设计:教学时间:两课时;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寻隐者不遇》。第二课时:教学《所见》。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中意境是重点。好文供参考!7/14将古诗改写成现代文是难点。教学准备:幻灯,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理解诗句含义,想象诗句意境,背诵《寻隐者不遇》。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它短小精悍、节奏分明、意境优美,千百年来传诵不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齐读课题。二、交流资料,检查预习:1、课前同学们都对课文进行过预习了,找到了哪些相关资料呢?(指名交流,重点放在诗人贾岛的介绍上,板书“推敲”)2、检查诗文朗读情况,相机正音。3、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读这首诗的题目,你能否知道这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寻找隐者没有遇到)4、诗人为什么没有遇到隐者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三、朗读诗文,理解诗句:1、自读诗文,想想诗人为什么没有遇到隐者?2、集体交流。(引导学生说出全诗大意,对于重点词语好文供参考!8/14的理解可稍做点拨。)3、从刚才同学们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知道,诗人是在“童子”的介绍中得知有关信息的。那么,这四句诗那些是诗人说得,那些是童子说的呢?()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4、“松下问童子”,可全诗并没有出现诗人的问题?你能将他的问题补充完整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5、连起来说说诗人寻访的过程。四、品读诗文,想象意境:1、引导想象:l古时候交通不便,诗人千里迢迢前来拜访,当得知童子的师傅采药去了,他能否遇到了?此时他会怎么想?l隐者在山中采药,如果进山寻找,有没有可能遇到?此时他会怎么想?l可是山中云雾浓厚,山林高大幽深,想找隐者容易吗?好文供参考!9/14此时他会怎么想?2、简短的三行诗,写出了不遇、可遇、难遇这三层意思,三次转折,既富于变化,又句句出新,耐人寻味。而诗人将这一系列的`问答和心情的变化,浓缩成短短20个字,其间必定经历了许多的思考。这反复的思考、揣摩,就是“推敲”。五、诵读诗文,化诗为画:1、朗读诗文。2、背诵诗文,脑中想象画面。3、拓展:隐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你能根据诗句做出一些推测吗?4、课堂练习:将诗文改写成现代文。△附板书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问言师采药去。不遇推敲只在此山中,能遇云深不知处。难遇《寻隐者不遇》的教学设计【第三篇】教学目标:1、能朗读,能背诵并能正确默写,培养对古诗的兴趣。2、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和诗句的意思。好文供参考!10/143、体会诗中描绘的情景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内蕴美。设计理念: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背诵古诗,了解作者和诗的大意,让学生体会诗歌描绘的情景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诗歌方面的'审美能力。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教学难点: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一课时媒体运用:投影仪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导入默读第九课课文《推敲》,了解贾岛“推敲”的故事及其生平。板书:唐〃贾岛小结:唐代诗人贾岛的创作态度极为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他的诗自然质朴,历来为人们所传诵,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五言绝句《寻隐者不遇》。二、读题、释题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好文供参考!11/142、讨论:寻?隐者?遇?3、想想题目的意思。4、引导质疑。三、精读课文1、教师范读。2、学生反复朗读,读准音,读通句。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3、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松下?童子?只?深?不知处?4、借助工具书理解古诗大意。提问,看谁对诗句的理解更正确。5、背一背。四、观看投影,练习对话,体会感情1、出示答句: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2、想问句,同桌练习。3、观看投影图片,练习对话。4、体会作者感情变化。满怀希望-失望-一线希望-彻底失望五、总结全诗,背诵感悟1、总结:这首诗采用问答体,一问一答,寓问于答。是通过寻访者(贾岛)向童子打听师傅的去向,童子作了相应的回答写的,这三次问答,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语言好文供参考!12/14朴实自然,读来却令人寻味。2、有感情的背诵《寻隐者不遇》,感受诗歌的内蕴美。六、补充阅读贾岛《题诗后》七、作业1、填诗,练字寻()者不遇()下问童子,言师采()去。只在此山中,云()不知处。2、想想诗歌描绘的情景,并画下来。八、板书设计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失望只在此山中,一线希望云深不知处。彻底失望《寻隐者不遇》的教学设计【第四篇】教学要求:好文供参考!13/141、《寻隐者不遇》描写诗人松下问童子的生活画面,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借助字典、辞典理解诗句的意思。3、能朗读,背诵课文并能默写,培养读背古诗的兴趣。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新课听教师讲唐代诗人贾岛“推敲”的故事板书:贾岛小结:唐代诗人贾岛是很讲究“推敲”的,他的诗自然质朴,是历来为人所传诵的名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诗《寻隐者不遇》二、按小组学习,编演对话情景1、齐读诗句2、下面同学们按四人小组,首先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两个两个的表演,看谁对诗句的意思理解正确。分组表演,教师巡视。(1)指名表演(2)其他同学提出异议三、理解诗意,体会感情1、指名说出诗句的意思(说说描绘了怎样一幅图景)只:只是深:深度,指云雾很多好文供参考!14/14“只在此山中“之前隐去了一句问话。我寻隐者,在松树下遇到了一个孩子,那是他的小徒弟,我问他师傅的去向,他说师傅采药去了。师傅就在这座山里,山上云雾迷蒙,我也不知道他究竟在什么地方。2、体会感情这首诗写的是一次寻访,有两点值得注意,一个是被寻访的'是隐者,理解“隐者”即隐居山林的人;一个是寻访的结果是不遇,即没有遇到;指名说说题目的意思(视频展示台)这首诗采用问答体,是通过寻访者向童子打听师傅的去向,童子作了回答的形式写的,这三番问答,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四、齐读古诗,练习背诵五、补充阅读贾岛《剑客》六、作业1、理解诗句的意思2、填空(练习册3)
本文标题:《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实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8781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