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基于“双高”建设的高职院校二级教学组织改革探究
基于“双高”建设的高职院校二级教学组织改革探究“以群建院”的改革重点如果专业群对应地方产业情况属于第一种类型,那么“以群建院”时可以把二级院系组织改革重点放在教学工作组织领域,重心是校企合作依托行业企业最新应用的技术开发教学资源,突出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力求专业群的人才培养规格能够尽量跟上地方产业升级对人才需求质量的提升。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内容,欢迎参考借鉴与借鉴。01以群建院1.1基于人才需求与产业政策的地方产业状况类型高职院校设计“以群建院”时应该考虑专业群对应的地方产业发展状况。高职院校可以从地方产业人才需求大小和国家产业政策是否鼓励发展两个维度评判地方产业发展状况对二级教学组织结构的影响。专业群建设“应以深化产教融合为契机,提升专业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契合度,构建专业集群和产业集群融合协同发展命运共同体,切实提高专业群内涵建设水平。”这样可以把专业群对应的地方产业状况分为四种类型:第一,地方产业领域人才需求旺盛,而且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发展范围。这种类型的产业会涌入大量资本和人才,产业处于快速上升的通道。第二,专业群对应的地方产业领域人才需求量较大,但不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鼓励范围。这种类型产业会保有较大市场空间,但技术趋于成熟并遇到瓶颈,资本和人才涌入的动力减少。第三,地方产业领域人才需求较小,但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鼓励范围。这类产业一般属于还未兴起的产业或者涉及国计民生、需要国家托底的产业。这类产业对国家十分重要,但难以引起资本注意。第四,专业群对应的地方产业人才需求量较小,而且不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鼓励范围。这属于衰退期的产业,由于技术升级、生态等政策调整导致产业整体下滑,难以吸引资本和人才。1.2不同类型地方产业状况“以群建院”的改革重点如果专业群对应地方产业情况属于第一种类型,那么“以群建院”时可以把二级院系组织改革重点放在教学工作组织领域,重心是校企合作依托行业企业最新应用的技术开发教学资源,突出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力求专业群的人才培养规格能够尽量跟上地方产业升级对人才需求质量的提升。高职院校受高水平教师、教学场所和设备设施等限制,培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有限,难以满足这类产业状况的大规模、高质量人才需求。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需要压实二级院系建立校企合作教学组织的责任,赋予二级院系管理校企合作、专兼结合教师团队的权利,不仅要完善教师和学生到企业实践锻炼的体制机制、聘用行业企业兼课教师的管理制度,还要建立健全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完成教学质量考核评价制度、专任教师承担行业企业实践工作质量等管理办法。简而言之,当专业群对应的产业属于第一种类型时,“以群建院”的重点在于改革人才培养组织,可以简称为“跟着产业人才市场需求跑”。如果地方产业情况属于第二种类型,那么“以群建院”时需要侧重考虑产业技术应用的科学研究工作组织领域,突出二级院系跟踪国家产业新技术发展、引领地方产业升级换代的能力,发挥高职院校作为产业技术应用开发力量应有的作用。在第二种类型的地方产业状况中,企业资本和技术等力量都比较薄弱,同时又迫切需要突破产业技术应用现状的限制,以提高生产经营效率、降低运行维护成本。在这类地方产业状况下,依托“双高”等国家职教教育鼓励政策的资金支持,专业群很有可能在该产业的专业技术应用领域取得先进地位。在这种类型产业状况下,高职院校“以群建院”时需要压实二级院系建立校企合作技术开发组织的责任,赋予二级院系管理校企合作、专兼结合技术团队的权利,不仅要完善教师和学生到企业开展技术服务的机制体制、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进修培训的管理制度,还有要建立健全校企联合完成技术开发任务考核评价激励机制、专任教师承担行业企业技术应用开发工作等管理办法。简而言之,当专业群对应的产业属于第二种类型时,“以群建院”的重点在于改革技术应用开发组织,可以简称为“领着产业高端技术应用跑”。如果专业群对应的产业状况属于第三种类型,那么高职院校“以群建院”时不仅需要考虑为该产业培养主要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该产业相关企业经营管理等多种类型复合型人才,而且需要考虑产业技术研究开发、应用等。从建设技能型社会来看,高职院校有责任成为这种状况产业的技术开发单位、人才培养基地、企业经营协作伙伴。在第三种类型产业状况下,高职院校“以群建院”时需要压实二级院系建立服务产业各类人才培养、技术开发、经营引导等责任,赋予二级院系管理校企合作技术开发、教学、培训等方面的权利,不仅要完善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而且要建立适合该产业状况的校企合作技术开发与应用机制。高职院校应该在这类专业群所在二级院系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各个方面进行组织结构变革,使二级院系能全方位参与该产业龙头企业建设和发展。简而言之,当专业群对应的产业属于第三种类型时,“以群建院”的重点在于全方位服务龙头企业,可以简称为“扶着产业龙头企业跑”。如果专业群对应的产业属于第四种类型,那么高职院校应该调整专业群适应的产业领域,尽快脱离该产业领域。在这种地方产业类型状况下,高职院校应该逐渐减少相关专业招生,引导教师转型到其他专业领域。上述四种类型地方产业以及“以群建院”路径是大致的归类。这些归类的目的在于:第一,意在表示“以群建院”应该存在一些基本原则和模式。虽然,当前高职院校“以群建院”处于摸索阶段,现有的数据和经验积累尚不能确定这些原则和模式的具体内涵,但不能由此否认存在这些原则和模式。第二,意在表示“以群建院”应该根据产业实际情况设计具体方案。因为专业群对应的产业状况存在千差万别,所以“以群建院”的具体方案应该也存在一定差异。总体来讲,“以群建院”是高职院校应对产业发展的组织变革,也是高职院校参与技能型社会建设的组织制度准备。高职院校在“以群建院”的二级教学组织变革完成之后需要推动二级院系设置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具体工作岗位(以下简称“以院定岗”)。02以院定岗2.1学校岗位与企业岗位的联系学校教学科研等岗位和企业生产经营岗位存在天然的紧密联系:首先,学校教学岗位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岗位联系紧密。教学科研岗位的教师通常需要掌握一定专业技术,而这些专业技术应该是企业生产经营中实际使用的技术。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主要目的是培养人才,而这些人才就业和创业的主要领域是企业。一些高职院校把实践教学放在企业生产经营一线正是学校教学岗位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岗位工作紧密联系的表现。其次,学校科研岗位与企业生产经营岗位也有着紧密联系。高职院校科研岗位的工作对象主要是企业生产经营技术应用开发,工作成果也主要表现为企业应用这些技术开展生产经营增加的价值。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成果转化为企业带来大量经济效益,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第三,学校的社会服务岗位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岗位也存在紧密联系。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岗位工作对象比较广泛,包括职工培训、农民工技能培训等工作,也包括科普宣教等公益服务工作。企业职工培训是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岗位的工作内容之一。第四,学校的文化传承岗位与企业生产经营文化存在紧密联系。高职院校文化传承具有紧贴地方产业文化的特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形成的典型人物、事件是高职院校文化传承的重要题材。高职院校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借助鲜活的行业企业文化实例增强课程吸引力。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树立符合产业特点的企业文化。企业通常把质量至上、服务客户等文化蕴意在生产经营活动之中。例如,美的集团把创造美的生活融入家电研发、生产和经营服务等各个方面[7]。可见,尽管二级院系各个岗位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岗位工作方式方法有着明显不同,但是两者工作内容有着紧密联系。因此,二级院系可以架设融通校企的产教融合岗位群,从而实现“以群建院”的组织结构改革任务。2.2产业类型与“以院定岗”的重点岗位从高质量建设专业群的角度来看,高职院校必然要基于“以群建院”的类型来“以院定岗”。由于各种类型的“以群建院”的重点各有不同,所以“以院定岗”也应有所不同。在“跟着产业人才市场需求跑”的产业类型中,“以院定岗”的重点岗位是培养人才的教学岗位。相对于这类产业的龙头企业的资本和技术力量,高职院校资金较小、技术力量较弱。面对这类产业,专业群的主要责任是培养相关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人才培养一方面需要高水平教师队伍,另一方面需要先进的设备设施。在这类地方产业状况下,“以院定岗”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师资和教学设备设施滞后于产业龙头企业的困境。首先,既然二级院系教师队伍的技术力量不如行业企业专家,而且这类产业企业能够吸纳大量人才,那么“以院定岗”的重点应该是吸引行业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并且把教师送到企业生产经营一线实践锻炼。这样不仅可以促使教师掌握新的技术,而且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授课能够把新技术带到课堂,最终使学生接触到新技术,尽快成为企业需要的人才。其次,既然该类型产业龙头企业生产经营用的设备设施很可能比学校实践设备设施先进,那么“以院定岗”的重点应该是通过设定相关岗位引导企业把最先进设备设施共享给高职院校对应专业群师生教学使用,最佳途径是高职院校师生到企业生产经营一线开展实践锻炼。由此,在“跟着产业人才市场需求跑”的“以院定岗”有三类重点岗位:第一,行业企业专家兼任教学任务的岗位。第二,学校专任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岗位。第三,学生到企业实践锻炼的岗位。高职院校二级院系组织改革需要明确这些岗位的责任和权利,比如行业企业专家兼任校内教学任务应该承担哪些责任、享有哪些薪酬待遇?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应该取得哪些成果、获得哪些报酬?学生到企业实践锻炼应该完成哪些任务、获得哪些收益?如果行业企业专家、学校师生能够在这些岗位上获得足够回报,那么应该能够吸引他们到岗工作,从而推动专业群高质量发展。在“领着产业高端技术应用跑”的产业类型中,“以院定岗”的重点岗位是开发产业升级技术应用的科研岗位。相对于这类产业领域的龙头企业的资本和技术力量,高职院校专业群可能拥有领先于这类型产业领域龙头企业的应用技术,但不可能全面服务这些产业领域的龙头企业。在这类产业状况下,专业群的主要责任是开发产业升级换代所需技术,“以院定岗”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专业群科研团队技术应用开发水平领先地方产业,引导产业龙头企业接受这些技术应用开发,甚至合作参与产业技术应用开发,并把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为企业生产经营能力。这样不仅可以促使地方产业技术升级换代,而且推动企业尽快把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最终推动地方产业发展。由此可见,在“跟着产业人才市场需求跑”的“以院定岗”有两类重点岗位:第一,专业群教师从事产业领域技术应用开发的岗位。第二,专业群教师从事产业领域技术应用成果转化的岗位。高职院校需要明确这些岗位的责任和权利,以便吸引教师到相关岗位。比如,教师从事产业领域技术应用开发和成果转化任务应该承担哪些责任、享有哪些薪酬待遇、需要哪些工作条件?如果教师能够在这些岗位上获得足够回报,那么应该能够吸引他们到岗工作,产出引领产业的技术升级、实现专业群科技成果转化任务,从而推动专业群高质量发展。在“扶着产业龙头企业跑”的产业类型中,“以院定岗”的重点岗位不仅包括培养企业生产经营技术人才的教学岗位,也包括开发产业升级技术应用的科研岗位,还包括引导企业开拓市场等社会服务岗位。相对此类产业的龙头企业的资本和技术力量,高职院校不仅技术力量较强,而且具有较强的人才优势。这使得专业群可能全面服务这类产业的龙头企业。二级院系专业群面临这类产业时主要责任不仅仅限于开发产业升级换代所需技术、培养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所需人才,而且包括为企业寻找市场机会、开拓客户、拓展海外市场等经营管理服务。在这类产业状况下,“以院定岗”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扶持地方产业领域特定龙头企业所需产业技术的研发岗、人才培养的教学岗、经营协助的社会服务岗。既然专业群需要全面扶持该类产业龙头企业,那么意味着高职院校必须与企业开展深度的校企合作:把专业群人才培养融入满足企业生产经营人才需求的过程,把专业群科学研究融入企业技术升级换代的过程,把专业群社会服务融入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由此,在“扶着产业龙头企业跑”的“以院定岗”环节有三类重点岗位:第一,专业群教师从事地方产业领
本文标题:基于“双高”建设的高职院校二级教学组织改革探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8801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