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教学教案设计优秀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学教案设计优秀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教学教案设计优秀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第一篇】教学目标:1、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类推能力,使学生自主经历口诀的编制过程,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意义。2、掌握7的乘法口诀的特征,熟记口诀,并逐步提高灵活运用口诀的能力。3、通过多角度的练习,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索1、引入教师出示用七巧板拼成的图教师:这是同学们用七巧板拼成的图案,都拼成了什么?教师:拼一个图案要用几块拼板?是几个7?怎样列乘法算式?你能编一句乘法口诀吗?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如下:1个7是71×7=77×1=7一七得七教师:拼两个图案要用几块拼板?是几个7?对应的乘法算式或乘法口诀是什么?教师继续完成相应板书。教师:像这样,同学们能根据这7个图案试着编出其他的7的乘法口诀吗?2、编制口诀打开课本72页,尝试在书上填写。3、全班交流(1)汇报,并上黑板写(2)根据学生汇报,课件出示7的乘法口诀。(3)检查学生学习情况说一说哪个算式可以表示拼4个图案所用的拼板的块数?相对应的乘法口诀是哪一句?拼6个图案需要几块拼板?所用的乘法口诀是哪一句?根据这句乘法口诀你能联想到哪个乘法算式?“五七三十五”这句口诀表示什么意思?“七七四十九”这句口诀为什么只能计算一道乘法式题?二、记忆口诀1、刚才经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大家编出了7的乘法口诀,下面请大家拍手齐读口诀,读后让学生自己记忆口诀。教师:你认为7的乘法口诀中哪句容易记?为什么?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师讲述动画片中的情境,让学生寻找7的乘法口诀,并运用联想记忆口诀。教师:看,这些故事和生活中的俗语也能帮助我们联想到乘法口诀。2、7的乘法口诀还有什么特点?从上往下观察,口诀中的第一个数依次多1,第二个数都是7,积依次多7。教师:为什么积依次多7?让学生利用发现再次记忆口诀,之后再进行对口令的游戏。三、灵活运用1、看算式说口诀7×3=7×5=7×6=3×7+7=7×4=7×7=7×2=7×1=7×7-7=2、想一想,在我们的身边有哪些事物、现象和故事与7有关呢?(1)算七星瓢虫身上的点。(2)算诗的字数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是本周经典诵读古诗,你们会背吗?学生齐背。这里有7吗?你们知道诗中一共有多少个字吗?怎么想的?教师:每句7个字,所以又叫“七言诗”。教师:加上题目一共有几个字?怎样列式?(3)编一编1个矮人1顶帽,7个矮人7顶帽;1个矮人2件衣,7个矮人()件衣;1个矮人3条裤,7个矮人()条裤;1个矮人()双鞋,7个矮人()双鞋优秀教学设计【第二篇】教学目的及要求(1)知识方面1、介绍诗歌的一些常识,了解诗歌形象之美,音乐之美和语言凝练而富有表现力的文体特点;2、掌握本词中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3、能准确的指出诗中的修辞手法;4、掌握一些诗词中字词的注音和意义。(2)技能方面1、掌握欣赏诗歌的一般方法,能通过想象和联想进入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情,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情感美和音乐美,在品析中领会诗歌语言丰富的表现力;参考资料,少熬夜!2、领会上下阕写景议论抒情的关系,懂得诗用形象思维的特点,能联系词中的文化背景说出自己对诗人的情感体验。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本文应在熟读和背诵的过程中,细致地感知词中的形象,深入地感受词中的意境,深切地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感受诗人的形象,体会诗人莽莽原野般宽阔的胸怀,魏巍高原般宏大的气魄,坚定的信心,充分获得审美愉悦2、体会作者作为一代风流人物要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对当代无产阶级和人民无比信赖和热爱的激情教学学时一课时教学手段及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章节内容全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上阕从岳麓山、湘江、天空、水底选取实景,远近结合,动静映照,用文字描绘了一幅湘江秋景图,最后一句诗表现毛泽东对主宰国家命运,掌握民族的前途的期望。下阕通过对战友和战斗生活的回忆和追述,以及不惧怕当时的大军阀敢于反抗,最后三句用象征的手法表现了在革命运动中也可以激流勇进完成革命主宰中华大地。《沁园春长沙》是近代诗人毛泽东所写的一首词。该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全词在片语之间,融情入理,情景交融。重点难点重点陈述1、领会作者伟大的胸襟,坚定的信心;2、懂得诗用形象思维的特点,能联系词中的文化背景说出对自己对诗人的情感体验(可进行课堂讨论并个别同学发言)难点陈述1、指导学生通过写景、议论去正确而充分地理解课文所包含的深刻内容和强烈情感,体会生动、形象、凝练的诗歌语言。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一、预习二、导入新课:(相关图文):1、了解毛泽东2、介绍词的相关知识3、介绍写作背景三、教学新课1、朗读诗歌(有相关朗读音频或视频)2、赏读诗歌3、总结归纳4、比较阅读,鉴赏提升参考资料,少熬夜!四、课后《毛泽东诗词鉴赏》讨论点评五、自我复习巩固六、布置作业作业布置1、背诵全词2、完成课堂练习反馈3、课外作业参考资料毛泽东相关诗词相关翻译赏析资料如:小甘图书、高中诗词赏析等详细教学过程:一、预习1、查字典,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读一读。分(fèn)外妖娆(ráo)成吉思汗(hán)数(shǔ)风流人物今朝(zhāo)风骚(sāo)竞折腰(zhé)/折本(shé)2、解释下列词语。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风流人物: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人物。折腰:鞠躬、倾倒。这里有称颂、赞美的意思。风骚:指的是文学才华(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景象。3、自查资料或网上搜索关于毛泽东的资料,整理归纳。4、用普通话朗读课文二、三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诗人笔下的雪景图,并谈谈你的感受。5、通过以上预习,把你阅读时的困难、疑惑写在下面,课堂交流。二、导入新课:(相关图文):1、了解毛泽东毛泽东同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和领导者,他的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指挥才能被世人所公认,他的文学才华也同样被世人所称道,尤其是他的诗词更是表现出了很高的文学修养。2、介绍词的相关知识词,又称长短句。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比如《沁园春》、《虞美人》、《水调歌头》等。一首词称为一阙;词若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阕。今天学习的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3、介绍写作背景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参考资料,少熬夜!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迅速在人民当中广为传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和胜利的信心。三、教学新课1、朗读诗歌1)学生自由朗读,将预习中的困难、疑惑与同学和老师教流。2)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尝试美读诗歌,与同桌互评。3)推荐学生分别范读诗歌的上下阕,师生点评。4)播放录音,指出朗读需要注意的地方①读出激越豪壮的情调②读出重音、停顿、速度、节奏。2、赏读诗歌1)赏读词的上阙。活动设计:朗读上阙并思考:你最喜欢哪句词,为什么?(试从该句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结构和内容上作用、核心词汇的作用等角度去思考。)(点拨引导:上阙写雪景,由一个“望”字统领全文,可分为三部份,前三句概括写,从“望长城内外”到“欲与天公试比高”具体写,最后三句是想象写,从这一点来看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千”“万”二字营造出广阔的意境,气魄的宏大,引导学生重读。“冰封”“雪飘”动静相衬。“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和化静为动的手法,表现一种奋发的态势和竞争的活力,有着大气磅礴的气势和灵动的活力。最后三句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色彩鲜明、富有画面感,饱含着作者的热爱与赞美之情。)①提问:诗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雪景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作者通过对雪景的描写把读者带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里。创造了一个广阔博大的意境,体现了诗人雪中赏雪的豪迈情怀。在这里,作者把空间写得如此广阔,表现了他胸怀博大宽广,他的气魄雄伟旷达。作者的感情充满喜悦,豪迈奋发,充满对祖国山河的热爱。②齐声诵读上阙。归纳上阙的主要内容及手法。明确:词的上阙主要描写了一个意境开阔、气魄宏大的冰雪世界。表达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无比热爱和赞美之情。用了借景抒情,情景相融的手法。③指出写静、动景的词语,体会其意境。明确:“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由下而上,一静一动,意境开阔,气魄宏伟,格调非凡。④讨论:作者对雪景的描述,由哪个词领起?它统领了哪些句子?明确:“望”字。它统领了以下句子“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参考资料,少熬夜!比高。”⑤作者望见了哪些景观?(作者为何选取这些景观?)明确:“长城”、“黄河”、山脉、高原等景观,尤其是“长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万里”相照应,续写地域的辽阔。⑥讨论:“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原都是静物,却写它们“舞”和“驰”,为什么这样写?给你怎样的感受?明确:“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化静为动,有三方面因素:(1)视觉因素。作者站得高,看得远,山丘连绵起伏,远看确有山舞原驰的动感。(2)精神因素。作者意气风发,因而在他心目中,大自然也生气勃勃。(3)时代因素。中国革命正在蓬勃发展,中国人民正在奋起抗日,赋予群山、高原以顽强的性格,可以体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⑦讨论:上阕末尾三句写的是实景还是虚景?从哪个词可以看出?这三句写出了怎样的意境?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明确:“须”字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写出了雪后景象的清朗、娇艳、多姿多彩。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苍松翠柏,郁郁青青。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⑧提问:在这里,作者把空间写得如此广阔,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又把景色写得如此壮丽,表现了他怎样的感情?明确:作者如同顶天立地的巨人,他的胸怀博大宽广,他的气魄雄伟旷达。作者的感情充满喜悦,豪迈奋发,充满对祖国山河的热爱。(2)赏读词的下阙。朗读下阙并思考:①“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了什么作用?明确:过渡句,承上启下。②讨论:谁是真正的英雄?明确:今朝的风流人物,是新时代在文治和武功方面都有更杰出的才能更伟大的抱负的人,应该是人民群众,也应该是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斗争的革命家,还应该是诗人的自况。这是诗人的自信和自励,是他们决心登上历史舞台的威武雄壮的宣言。这是全词的主旨所在。③作者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明确:作者以“往昔”与“今朝”对比,“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④你对作者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英雄人物参考资料,少熬夜!的评价有何见解?⑤你认为下阙中最精彩的句子是哪一句?为什么?引导:“惜”“略输”“稍逊”等词精当而富有深意。既对这些历史人物的成就肯定,又委婉批评其不足,极有分寸。“只识弯弓射大雕”一句略含讽意,传神地表现出成吉思汗只恃武功而不知文治的莽夫形象。“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由评论历史人物落到赞扬当代革命的领导者与群众,抒发了作者的豪情壮志以及坚信心胜的信心。使全词的思想境界达到了高峰,点明了主题。是全文的主旨句。⑥齐声诵读下阙。归纳下阙的主要
本文标题:教学教案设计优秀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8805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