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投融资/租赁 > 文化投资体制改革与文化市场构成
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和文化市场构建党的十六大已经把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体制改革作为新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提出来。特别是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以后,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政治建设的“四位一体”,已经构成了我们在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完整的体系,也是落实和实现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的议题。文化建设在北京市的新时期的建设中已经摆在很突出的位置。本次课程的内容主要是“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和文化市场构建”。其中包含两项内容:一、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二、文化市场构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已经进行两年了,在实践中也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最近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委发了两个很重要的文件。一个是国务院十号文《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和《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的若干意见》。这两个文件主要是针对非试点地区,其中有些对试点地区也是适用的。一、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长期以来,我们国家的文化体制是以行政性配置资源为特征的,管办不分、条块分割、事企不分,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我们现在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就是对传统体制进行改造,我们国家文化领域的改革是最慎重的,也是起步最晚的。事实上这种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几年了,真正迈开步伐是在党的十六大以后。现在经过两年的试点,我们正在探索、构建新型文化体制改革的框架。但试点工作还没完全结束。(一)构建新型文化体制改革框架的三个层次:1、文化宏观管理体制新一届政府已经把政府职能的定位,用四句话来概括: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我们构建新型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框架,从政府职能定位来说是吻合的。这是党和政府对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的宏观调控、市场监管、政策法律体系等方面的改革,是目前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它包括整个文化的制度安排,是处于首要的位置。2、文化市场的微观主体主要是文化企事业单位的改革。现在已经明确提出要求事企分开、政企分开。有一部分传统意义的事业单位要根据产业化的要求,可以转为企业,成为文化市场的微观主体。同时我们要引入新的竞争主体。这两年我们对文化市场正在开放,引进了非公有资本和引进外资。国务院和五部委的两个文件对此进行了规范。不管怎么说我们在这个领域中是不断开放的。3、文化市场的解释小结:既然我们要搞文化产业,我们已经承认它是一个很大的产业,是一个发展前景非常好的朝阳产业,那么就必须有文化市场。如果没有文化市场,这个产业是无法发展的。文化融资体制是沟通宏观管理、沟通市场与市场微观主体的重要方面。(二)文化投融资体制的改革的意义:1、文化市场体制的改革需要资本力量来推动我们国家作为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人力资源丰富,但是资本短缺。这可能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建设,包括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长期制约性的问题。发展文化产业必须要有资本进入。以前我们不承认文化是一个产业,而是把它当作事业来办。在这种情况下,就无所谓投融资,所有的东西都是国家包办。既然我们现在承认文化是一个产业,当然这中间还有事业,那我们就必须用投融资的手段去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而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要有资本市场。从这点来说,文化投融资体制的改革是我国发展文化产业、进行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2、投融资体制的改革是打破条块分割的重要手段我们长期以来的文化体制还是条块分割的体制。我们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改造文化市场微观主体,打破文化市场的条块分割,投融资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如果我们对文化市场的微观主体的改造,即对文化企事业单位,特别是要转型的这一块,如果采取投融资的手段,采取股份制的手段、股份制的方式来对它进行改造,引进新的投资主体,那么条块分割的问题,就在一定程度上把它化解了。比如北京市的儿艺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包含五个股东,其中的大股东就是北京青年报。而长期以来我们对文化市场是行业分割、区域分割的,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也不符合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要打破这些条块分割,文化投融资体制的改革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即开放文化市场,引进新的投资主体,把原来我们的微观主体中可以进行改造,改造为股份制形态的市场微观主体。这样就突破了行业的局限,也突破了地理的局限。不但打破条条,还打破了块块。所以说文化市场的发育也是一个过程,投融资体制改革在这中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再比方说我们要对传统的国家单一所有制主体进行投融资体制改造,那就要转变国有资本的投资方式,调整它的投资范围。这也涉及到对社会资本、对外资的利用问题,同时也涉及到公共财政怎么定位的问题。所有这一切都说明,投融资体制的改革是沟通宏观管理(财政管理、税收管理等等)、市场监管和市场微观主体的改造的很重要的方面。它是推动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发展的强大的推动器。资本的力量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资本力量却是万万不能的。所以在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把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提上日程是正逢其时。那么也是需要加强党能够通过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其他方面改革措施配套,来大力推进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我们目前面临加入WTO的后过渡期阶段。到了这个阶段,我们要迅速熟悉,跟国际惯例接轨,也有赖于我们用资本力量来推动。利用WTO规定五年过渡期的这么几年的时间迅速地使我们做大做强。(三)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目标:1、借鉴长期以来国际市场积累的文化投融资改革的经验。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已经很发达很成熟。西方国家对文化产业发展已经逐渐向创意产业,向文化产业高端市场发展。我们国家现在文化贸易还存在1:5到1:10的贸易逆差,我们进口的是国际上比较有创意的、高端的产品,出口的是比较低端的产品。要改变这个状态,目前还要依靠资本力量来推动。我们要着重发展我们国家的文化产业,特别是高端文化产业、创意文化产业,要建立我们国家的风险投资体系,培育新兴文化产业,特别是创意产业。这个也需要我们加快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把文化的整个融资体系发育培养起来。2、按照WTO谈判中的“文化例外”原则。“文化例外”原则可以概括为文化多样性原则。现在国际上正在WTO的框架内进行《文化多样性公约》的谈判,在文化方面不能适用于在WTO中关于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的原则。目的是为了保护全球多样性文化。关于这一点我们必须明确,对外资设置必要的投资壁垒,来保护我们的文化主权和文化信息安全,实现文化多样性发展。3、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目标可以参照国际惯例。同时,参照去年由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根据文化的特点,概括为:建立以国有资本为主导的,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投资机制市场化、投资准入区别化为特点的,与国际惯例相接轨而又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文化投融资体制。投资主体在文化领域是有区别的,对外资要设置必要的投资准入门槛。那么这些也是国际惯例。它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它不适用于WTO的贸易投资化、投资自由化的原则。(四)如何推进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1、调整国有资本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投资范围,推动国有资本投资机制的转变。在文化领域,从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目标上来看,还是要以国有资本为主导。因为文化领域比较特殊,它关系到国家文化主权、国家信息安全。所以从今后一段很长的时间来看,国有资本在投融资处于主导地位。不一定要处于主体地位,但是要处于主导地位。所谓处于主导地位,那就是国有资本仍然要在国家垄断性文化领域,发挥主体和主导的作用。可以允许非公有资本和外资进入这个领域,但是国有资本要发挥领导作用。国有资本投资重点:(1)为全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非盈利性的公益性文化行业,即关系到国家文化主权、文化信息安全、公共服务的文化行业;(2)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涉及到国家文化主权和安全的文化行业和基础设施;(3)代表国家水准和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院团;这样我们一方面调整国有资本投资结构,国有资本、国家财政不能像以前那样把整个文化行业的方方面面都照顾到,要找准、要收缩,就集中在这三个方面。在竞争性行业里面,可以鼓励和允许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公共财政的角色需要一个转变的过程。公共财政可能在这个过程中间还要承担国有文化企业、国有文化事业改革的成本。要调整投资范围、转变投资方式,同时还要照顾到在改革转型期的一些特殊需求。财政部也认为,要收缩领域,把财政集中到公共领域,同时国家财政还要承担起改革的成本。承担改革的成本不意味着不改革,目的是要促使国有文化单位,经营性国有文化单位要向市场转型。为了促使他们向市场转型,国家财政方面还要给一些优惠政策,让他们能够顺利实现转型。国家财政对经营性文化产业化发展的争论目前存在争论:有些人认为:调整了投资范围之后,是不是经营性文化产业方面就不投入了?有些人认为:发展文化产业,地方政府还可以进行大量投资。针对这种争论,我们认为,对于经营性文化产业,从国家职能来说,作为发展中国家,还有培育新兴文化、新兴产业的职能。我们同发达国家不一样,所以调整公共财政的投资范围,不意味着公共财政就马上可以从经营性文化产业中全部退出,而是不再像以前那样大大的投入,而是要集中一定的财力去培育新兴文化产业。国家财政、地方财政应该拿出一定的资金,采取市场化的方式,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去进行合股,来培育这些新兴文化产业。引导社会资金进入这些领域。要根据我们国家的具体情况来办事。2、要铸造一批以国有资产为主体的文化投资经营主体要铸造一批以国有资产为主体的文化投资经营主体,就是要通过文化体制改革,要把一批大型的国有文化产业集团进行改造,或者新培育一批经营主体,使他们成为市场的投融资的运营主体。有这个运营资格,也有这个运营实力,在跨地区、跨行业的文化产业结构调整中去发挥作用,去促成文化产业能够尽快发展,能够调整产业结构,在调整结构中发挥作用。长期以来,大多数文化事业事企不分,文化企业很少,更谈不上投资经营主体。所谓投资经营主体,首先要有一定的实力。国家规定组建企业集团必须要有一亿资金,要有五家以上的全资和控股企业。第二要有投融资能力。我们必须发展一批大型的文化产业集团,包括一批投资运营主体。如何发展文化投资经营主体:(1)对目前的文化产业集团进行授权经营。(2)时机成熟的时候,结合文化体制改革、文化行业改革,组建若干国有的文化控股公司或者资产经营公司。但是目前时机尚未成熟,目前大多数是文化产业集团。(3)推广江苏省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公司的经验。把目前省一级的文化事业费用,和财政有关的费用,和有关文化方面的投资,集中起来使用,组建了一家文化产业投资公司。目前不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核心领域。但是可以探讨可否允许开放以国有资本为主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进入这个领域。因为它目前和我们的财政支持是同质的,都是国有资本。而目前社会上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也在研究这个方向。所以我们觉得在这个领域,特别是在试点地区,可以考虑有选择地开放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核心领域,来培育文化产业领域的投资经营主体。3、建立投资准入门槛,规范文化产业领域我们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开放投资准入门槛方面的现行政策已经迈出了一大步。目前的两个文件主要是进行规范,规范后会留下间歇期。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今后的文化领域的对外开放、对内开放会到此为止。我们今后还会继续走下去,只是我们目前监管得还不够,还需要提高监管力度。目前已经有大量非公有制资本和外资已经大量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在试点地区允许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我们目前还是一种审批制的试点。试点地区的胆子可以更大一点,可以有所突破,要进行探索。试点地区应适用2003年41号文。4、加大直接融资比例,强化资本市场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直接融资就是上市。在国内,对文化类企业上市已经没有障碍了,已经把传媒文化产业确定为上市公司的13个基本产业类型,已经为文化企业上市融资提供了政策依据。在国外上市,凡是与中国证监会签订合作备忘录的,像香港、纽约、新加坡、悉尼、伦敦等,也没有障碍。现在已经上市的一二十家企业还属于文化产业里的边缘型企业,如发行和广告类企业。要在试点地区积极推动文化企业的上市融资。这一点在中央领导、有关主管部门及在试点文件中也是明确了的。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如何保护民族文化、如何保护文化信息安全还需要进一步的讨论。还需
本文标题:文化投资体制改革与文化市场构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886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