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医院感染控制方案及管理制度(5篇)
好文供参考!1/25医院感染控制方案及管理制度(5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医院感染控制方案及管理制度(5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医院感染控制方案及管理制度1一、指导思想按照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质量为核心,紧紧围绕创建优质医院及二级医院评审标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二、医院感染控制目标1、医院感染总发生率≤8%2、医院感染漏报率≤20%3、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60%4、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20%5、治疗使用抗菌药物患者微生物送检率>30%,尽量提高血培养送检样本比例。6、无菌切口感染率≤%7、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8、环境卫生学监测总合格率≥95%9、加强手卫生,逐步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洗手方法正确率≥95%.10、降低手术部位感染、院内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好文供参考!2/25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及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三.保证措施1、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健全,发挥作用医院感染管理实行三级管理。医院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下设医院感染管理科,配备感染预防、控制专职人员,各临床医技科室成立医院感染控制小组,由科主任任组长,护士长任副组长,各配备一名监控医师和监控护士。负责科室日常感控措施落实。2、完善医院感染监测医院感染监测主要包括感染病例监测、抗生素使用监测、环境卫生学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等。(1).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利用全面综合性监测的方法,主要由临床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感染病例的发现、登记和报告,由感控科专职人员进行临床干预,收集感染卡片进行统计分析,定期向全院反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和漏报率。至少每年做现患率调查一次,如果病区发生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应立即报告院内感染控制科,院内感染控制科根据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环境、物品监测,确定是否为流行,找出流行的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必要时启动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预案。细菌室应承担相关的监测工作。(2).环境卫生学监测空气、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的监测:院内感染控制科每季度对全院各科室抽样监测。科室感染监控小组每1-3月进行好文供参考!3/25监测一次,主要由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监控护师及科室监控护师完成采样工作,细菌的分离或培养由细菌室负责。院内感染控制科定期检查,纳入质量控制考核指标。(3).消毒剂、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使用中消毒剂每季度进行一次微生物监测,灭菌剂每月监测一次,科室感控护士负责采样,医院感染控制科进行抽查督导,使用中的消毒剂浓度监测由科室完成并做好记录。(4)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对压力蒸汽灭菌器由供应室按要求进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植入材料器械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做好记录。医院感染控制科定期检查。(5、加强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管理。手术室、供应室、内镜室、新生儿病房、产房、口腔科、检验科,每月进行环境卫生学等监测,并及时上报,感控科每月按照医院感染质量检查考核标准检查监督,杜绝医院感染暴发事件。(6)、继续开展多重耐药菌监测,临床科室及时送病原学标本,检验科发现多重耐药菌,按照《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方案》,立即电话报告感控科、临床科室。感控科专职人员现场检查指导,提出干预措施,并检查执行情况。(7)、每年至少召开2次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对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对医院感染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形成决议。并监督执行。好文供参考!4/25(8)、加强手卫生,逐步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洗手方法正确率≥95%感控科调查分析,医务科、护理部监督,科室感控小组负责执行。3、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sop》贯穿于医疗活动中(1).消毒灭菌产品的管理:消毒灭菌产品包括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设备科、药剂科按照相关制度把好入口关,使用科室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医务科、护理部监督;院内感染管理科参与消毒产品购入时证件审核、使用和用后处理的监督指导。(2).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协助医务科、药剂科,对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进行督导,定期检查临床科室抗菌药物应用的情况,反馈检查结果;定期以简报的形式反馈病原体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在全院所有手术科室开展围手术期用药和切口感染目标性监测,各手术科室按时填写监测表格,严格执行《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sop》,手术室、供应室配合完成。感控科负责收集汇总分析,医务科、护理部负责监督执行。(3)医院感染知识培训院内感染控制科、医务科、护理部及各临床医技科室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知识的培训,内容包括管理知识和专业知识。管理知识包括: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的法律、好文供参考!5/25法规、规章制度等,各类人员必须掌握。专业知识:根据专业、职业特点决定,主要有: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抗生素合理应用、消毒药械正确使用和标准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基础卫生学知识等。培训的安排:新上岗人员、进修生、实习生上岗前必须接受培训,时间不少于3学时;在职医务人员每年应接受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时间不少于4学时。专职人员每年不少于16学时。4、医院医疗垃圾的管理:根据卫生部和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医疗废物处理条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等,制定医院医疗废弃物的管理规定,临床医技科室应遵照医院有关医疗废物处理的规定在垃圾产生的开始进行分类、收集、运送,院内感染控制科、医务科、护理部、总务科定期检查监督。污水的处理:污水的消毒、净化工作由污水站具体实施,总务科对医院污水处理负责。5、职业暴露的预防配合防保科,根据相应的规章制度,对医务人员进行职业防护培训,指导医务人员正确处理一次性用品,加强针刺伤的预防,加强职业暴露防护工作的技术指导。按照“医务人员发好文供参考!6/25生血液或体液暴露处理流程表”进行暴露处理、登记,及必要的预防注射,切实保障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6、科室应根据本方案制定本科室的医院感染控制方案和措施。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二零一二年四月二十日医院感染控制方案及管理制度2医院感染控制方案为贯彻执行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更好地做好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工作,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我院感染管理工作控制方案,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良好的医疗环境。一、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1、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网络,调整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分管业务院长担任感管委主任、医务部主任、感染管理科科长、护理部主任担任副主任,各临床医肢及相关职能部门科主任(副主任)及重点科室护士长提任委员。感染管理科由2名专职人员组成,一名副主任护师,一名主管护师。各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及一名监控医生、监控护士组成,使管理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到位,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保证各项工作的落实。感管委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对全院好文供参考!7/25工作进行布置,组织制定医院及各科室相关规章制度和实施,进行质量监督评价,提出措施及建议。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全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合理使用抗生素管理办法,感染病例上报制度,医院感染控制奖惩制度,一次医疗用品管理制度,各科室消毒隔离制度和保洁制度,建立消毒制度,规范消毒液的使用浓度、更换时间等,输液反应的登记上报制度,各科室空气、物表和消毒液监测制度,消毒机监测登记制度等,并定期检查,制定质量评价标准,如无菌器械合格率,消毒液合格率、感染率、漏报率、切口感染率、药敏检测及抗生素使用率等。及时反馈,与目标责任制及奖惩挂钩,保证各项制度的落实。二、医院感染的监控1、开展感染率及漏报率的监测,由感管科每月对全院进行前瞻性调查,进行重点科室目标性监测。各管理小组填报感染病例报表。感管科统计全院的感染率,部位感染率,漏报率及科室感染率、漏报率。每月进行双向反馈,漏报率必须控制在≤10%,院内感染率≤7%。2、抗生素使用率及病原学检查监测:每月及季度进行回顾性调查,并进行反馈。及时通报到各科室,逐步降低抗生素使用率,控制在60%以下;微生物送检率达到50%以上,规范标本的收集方法及细菌培养。3、高危人群和高危因素监测:定期对高危人群和高危因好文供参考!8/25素进行监测,防止医院感染暴发流行。4、发生医院感染流行,输液反应或重大事件,由科室及时上报医务部、药剂科、护理部和感染管理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提出预防及有效的控制措施,并进行分析和得出结论。三、微生物学监测1、每月对全院的空气、灭菌物品、消毒液、工作人员手、物体表面等进行监测。监测结果及时反馈,问题严重的到科室召开专题讨论会,提出整改措施,并定期进行消毒隔离工作质量检查(1-2次/周)。各科进行消毒液浓度监测。每月进行上述相关项目检测。重点科室重点监测,各项指标必须达标。2、一次性医疗用品监测:器械科购置的一次性医疗用品由感管科监督检查“三证”,并对其进行检测,保证其供货质量,使用后集中回收率100%。3、新建设施标准审定:对新建设施进行布局、环境卫生学指标检测,提出审定意见。4、所有参耐湿热的器械全部使用高压灭菌,尽量避免使用消毒液浸泡器械。5、根据卫生部对内窥镜室医疗器械消毒规范,制定科室制度,并监督执行。6、保证消毒液的安全使用。四、医院的污物(水)处理及消毒好文供参考!9/251、各科室医疗污物需排放至医疗废水专用下水道,医疗污物分类密封后才能投放垃圾暂存间。2、医疗废物由保洁部派专人统一收集后,送“金川公司”统一处。3、污水处理每季度采样送市疾控中心监测,并提供结论资料。4、洗衣房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收、送衣物车洁、污分开,传染病被服病房封闭送洗衣房后单独消毒洗涤,洗衣房对工作人员被服及病人被服分机洗涤、消毒,感管科定期监测。五、继续教育1、有计划地对全院各级各类人员进行感染管理知识的培训。采取外出学习或院内办学习班、讲课、科室专题讲座、考核等形式完成培训,并有记录。2、将各种培训资料发放到科室,由各感管小组根据感管科布置的培训任务组织本科室人员的培训,每年组织全院性考核1-2次。六、感管科工作人员需经常深入病区,指导、检查、接受咨询、落实各项制度,并进行质量考评。感染科医院感染控制方案及管理制度3医院感染控制方案好文供参考!10/25一.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实行三级管理。医院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下设医院感染管理科,配备感染预防、控制专职人员,各临床医技科室成立医院感染控制小组,由科主任或副主任任组长,各配备一名监控医师和监控护士。二.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监测制度医院感染监测主要包括感染病例监测、环境卫生学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1.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监测有全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两种方法。目前我院实行全面综合性监测,主要由临床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感染病例的发现、登记和报告,由感染科专职人员收集感染卡片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回顾性监测2年以后,在2009年拟开展目标性监测。并至少做每年做现患率调查一次,如果病区发生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管理科根据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环境、物品监测,确定是否为流行,找出流行的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细菌室负有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汇报病原体分离和耐药情况的责任,遇到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应承担相关的监测工作。2.环境卫生学监测空气、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的监测:院内感染管理质量控制科每1-3个月对全院各科室抽样监测。主要由医院感染好文供参考!11/25管理科专职监控护师完成采样工作,细菌的分离或培养由细菌室负责。重点部门科室每月监测一次。主要由护士长或兼职监控医务人员完成,医院感染管理科定期检查,纳入质量控制考核标准。3.毒剂、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1)使用中消毒剂每季度进行一次微生物监测,灭菌剂每月监测一次,由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使用中的浓度监测由科室完成,并做好记录。(2)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主要是高压锅、环氧乙烷锅的监测,每月由供应室进行一次微生物监测,医院感染管理科定期抽查。三、完善
本文标题:医院感染控制方案及管理制度(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9312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