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税震民企税务风暴下的企业真相
税震民企:税务风暴下的企业真相(2003年02月28日11:39)大洋网讯赢周刊报道,尽管税务风暴并不专门针对日化业,但是,我们希望通过对一个行业的关注,来更好地解读企业的税收行为。地雷响了,老板们跑了世界上只有两件事是不可避免的,那就是税收和死亡。——西方格言“×××的账被封了,老板跑了。”2002年的秋天开始,这一句话在广州日化业的使用频率急剧增加。不同的是,这句话的主角在不停地变换着。这句话的导火线,是2002年秋天开始的日化业税务大检查。“税,让老板们难以安睡”“税收年年查,去年特别凶。日化行业里在册的企业,账都过了一遍。”业内资深人士陈敏感叹道,“出问题的企业,既有一些业内的大腕,也有许许多多的小老板。”最早引起广州日化业震动的,是番禺区一家日化企业A公司(注: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也出于我们报道的建设性目的,我们在本专题中对部分涉及到的个人和公司使用了化名。此处用“A、B、D、Y”作为四家著名日化企业的代称。,这家名字带着洋气,被许多人误认为是外国品牌的企业,由于从跨国公司引进高端人才,品牌经营非常成功,也曾成为许多日化企业仿效与学习的对象。最高峰时,其销售额了超过1亿元。2002年,由于新产品市场推广并不理想,销售额下降到了7000万元左右。偏偏就在这个关口,A公司接受广州市国家税务局检查时,出现了问题。由于A公司负责人拒绝接受《赢周刊》的采访,因此,目前还无法了解到该公司偷税的具体情况。“公司的财务,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我们根本不可能了解。”该公司一位销售人员对记者说。但可靠的消息是,A公司被罚补交税款3000多万元,而公司老板,则因为害怕承担法律责任,至今仍在国外没有回来。A公司账本被封的消息传出去之后,曾一度引来了经销商及供货商的恐慌,市场也受到了影响。紧随着A,广州日化业一个更有名气的Y公司的账本也被查封。相对A而言,Y公司账本被封的消息没有被广泛传播,加上经过种种努力,Y公司最终补税额也不算大,因此受到的影响不大。数目更为巨大的,是在2003年春节之后。广州日化业具有相当知名度的B企业,被罚补税8000多万元。“日化企业规模都不是很大,绝大部分是民营中小企业。这8000多万元可能会让企业元气大伤,幸好现在消息还没有传出,如果市场受到影响,那么损失就可能更大了。”一位B公司的业务关联人士说。大鳄在税收上触礁带来的震动自然厉害,但是去年秋天以来,此起彼伏的日化小企业倒在税收下面,对于业内众多的小企业而言,更具有杀伤力。“去年秋天举行的美博会,实际上是税务部门对化妆品业大规模查税的开始,在美博会上,税务局的人就开始了明察暗访,以及搜集一些企业的资料,例如,一些企业会在自己的宣传册中提及销售额或者其他相关的数据,这就成为税务部门查税的一个依据。美博会后,税务部门立刻开始地毯式的检查,许多化妆品厂家可谓措手不及。”经营香薰产品的吕兰对记者说。美博会参展的企业,大部分经营的是美容院产品,也就是所谓的专业线,这些公司的特点是规模都比较小。据美博中心市场总监刘洋介绍,广州市美博中心内固定设点的企业,大部分是几百万到1000万元的规模,最大的也就是1亿元左右。这些企业在专业线内,已经算是做得相当不错的了。“日化业的中小企业,基本上都是在钻政策的空子,说是钻空子,实际上很多是违反国家法规的,这在行业内,不用说大家都是心知肚明了,因此,只要是真的查起来,许多小企业,都很难逃脱。”吕兰说。“我身边的许多同行,都已经跑了。”某肥皂厂管厂长对记者说,“现在业界已经是人心惶惶。”虽然没有确切的数据,但记者与诸多业内人士的访问表明,税,已经让日化业的老板们难以安睡。实际上,日化业的税收风暴席卷的范围已经超出了单个企业的本身,当一家企业老板逃跑之后,许多经销商、供应商的款项也就牵涉到里面,形成连锁反应。税收风暴,已经撼动了广州日化全行业。“没有必要逃跑”风暴来临,在税收问题上出问题的老板,有的照罚单补税,也有的选择了逃走。“偷税的老板中,企业做得稍为大一点的,各种信息资源相对比较充分,而且对政策的敏感性会强一点,因此,这些人可能早已把妻儿移民到国外去了,许多资金也转移到了国外,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他们就可能应变。”广州兴发广场的张老板对记者说。大老板到国外,而小老板由于底子薄,在收到了补交税款的决定后,都会权衡利弊。“我认识的许多老板,补交的税款都在两三百万元,说实话,谁愿意交这些钱啊,一交,以后就很难玩下去了。虽然一些小企业也做得不错,但总的来说,这些牌子也不是什么知名品牌,倒了就算了。所以我所知道的小老板,只要补税超过100万元,基本都玩失踪了。”吕兰说。位于广州市机场路的兴发广场是全国著名的日化用品批发市场,这里曾被国家有关部门列为全国十大假冒伪劣产品集中地之一。广州美博城市场总监苏军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叹于这里的小企业倒下如同割麦子一样,一茬没了,又长出一茬。但是,去年下半年开始,关门的多,开张的少。当税收风暴降临时,这里的许多小老板选择了逃跑。不过,这一次,他们的心情可能会大不一样。“以前跑掉,风声过后一段时间,又可以换一个牌子,重出江湖。但这一次,很明显环境已经变了。以前许多企业为什么这么从容,原因是它们已经与一些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形成了铁网,如果税务形势不好,这些公司也就要相应地补点税,这也是维护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但这一次,形势好像真的变了。”张老板说。记者采访中发现,日化老板提到最多的,是刘晓庆及杨斌的因为税收而被捕。在许多老板的眼中,这是“国家向富人、向民营企业家开刀”的一个信号,也是国家税收政策改变的先声。对此,中央财经大学税务系副主任刘桓教授在接受《赢周刊》采访时表示,确实有不少民营企业家因为担心被捕而跑到国外,或者开始往国外转移资产,但是,这种做法完全没有必要。只要补上税款,一般政府部门不会再难为企业家。记者也从国税部门工作人员处了解到,虽然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纳税人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除非恶意偷税非常严重,在企业补交税款之后而又被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的,非常少见。当然,许多小老板之所以选择逃跑,是不愿意缴纳罚款。“目前对偷税的处罚额在0.5~5倍之间,如果倍数比较高,受罚人往往不愿意交钱。”税务咨询师胡先生对记者说。并非针对日化业宝洁落户广州,使广州日化企业云集。“广州的原材料、包装以及商业配套设施都可以就近,一到内地,这些成本自然就上去了。而另外一个非常主要的原因,是广州的税务环境相对内地而言,宽松很多。”吕兰说。吕兰的公司由武汉搬来。她说,广州宽松的税务环境,是公司搬迁的一个主要原因。当然,吕兰所说的税务环境,其实包括了费用,在广州,费用的支出相对而言少得多。吕兰所在企业自己不从事生产,而是将产品委托给一家企业做,自己实际上是只管市场。在吕兰以前的公司所在地,由于公司属于商贸企业,因此上游企业给她们加工的增值税,不能作为进项税额抵扣,但在广州,这种做法可以同时开具加工税票以及原料税票进行抵扣。吕兰认为,这是一种变通的做法,非常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发展。更为让吕兰感到不同的是,广州许多零售企业可以不开具发票,卖场自己有办法搞掂,但是在内地,做卖场是肯定要开票的。正是因为许多这样环节,许多外地日化企业纷纷落户广州。“广州日化业的税收比起内地而言,最起码要少收40%。”曾服务于多家知名日化企业的吴港说。他认为,广州是大都市,大企业多,而日化企业规模并不大,税务部门的税收征管手段目前还不够完善,是广州日化企业税收环境相对宽松的原因,也使广州成为中国日化业的一个重要中心。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因,广州日化业在税务问题上,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在几乎没有多少透明度的日化行业,这里面的猫腻也就相当多。记者了解到,因为税务原因,在许多日化公司,很多老板都不敢装电脑系统,因为害怕出了问题一锅端,电脑里的资料就是证据。甚至有些企业安装之后,主机并不放在办公室,而是放到其他地方,资料随时备份。但是,记者采访的众多业内人士,几乎都认识到了这一点:此次广州日化业的税收风暴,并不仅仅是针对广州,更不仅仅是针对日化业,它只是2002年4月份以来全中国税务风暴的一小部分。“老虎迟早都要出笼的”“对于日化业而言,税收是只迟早要出笼的老虎,民营企业的原罪暂时还是无法抹去。”吴港感叹于自己的老板——一个商场上的沙场老将,面对来势凌厉的税收风暴,显得非常慌张。吴港认为,税收问题在日化业由来已久,而且越来越严重。他对此原因作了分析:从国家的角度来看,中国市场地区差异性非常大,国家相关的法规难以全面覆盖。对于三级以下市场而言,税收黑洞是相当惊人的,例如,在义乌的一些经销商,一年的销售额达到了一两个亿,但是交税却只有区区几万元,原因何在,这就是国家税务部门税收征管理手段还远远不够,例如,对一些大型零售店可以进行征管,但是对一些小型的店就没有可行的办法了。另外,由于日化行业的透明度相当低,国家的信息统计非常不健全,有很多统计数字行内人简单一看,就知道连基本的事实也没有搞清楚。例如根据日化企业发布的广告,基本上可以推算出这个企业的销售额有多少个亿,但是税务统计部门却做不到,而是过于注重单一的信息来源,例如企业通过媒体对外发布的销售额等。而从企业自身的角度来看,许多日化民营企业家的素质普遍偏低也是一个主要原因。这些老板们做企业的目的主要是解决生存问题,而不是有远大的理想与抱负,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很少能考虑到持续经营,而是着重于赚眼前钱,短期行为非常明显。吴港认为,正是基于以上原因,税收问题对于日化业而言早已不是什么新问题,只是没有爆发出来而已。这里面有许多原因,以前日化行业企业的规模都不大,社会影响力也不大,企业偷税的数目也小,在国家当时的征管条件下,虽然税收年年都会查,但力度不大。但是,1999年之后,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二三级市场上,国内品牌风起云涌,企业膨胀得非常快,偷税的金额相对大得多。而且由于高频度的广告轰炸,企业的知名度很高,社会危害性也显著提高。因此,当国家下定决心整治税收环境时,日化业沉疴已久,受到的打击也就自然显得严厉得多。苏军文认为,税收风暴对于日化业而言,真正的意义在于它对行业可能产生的裂变作用。税收只是一个表象,它其实是一个行业生态环境中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一种利益选择,因此,要真正地读懂日化企业的税收行为,有必要深入地解剖日化业这些民营企业的生存状态。链接日化企业常见偷税手段根据日化业内人士提供的资料,目前日化企业常见的偷税手段主要有几种:1.关联企业违规交易:另设销售公司,将产品以略高于生产成本的价格卖给销售公司,达到少交消费税的目的;2.违规抵扣:许多企业将不能作为进项税额抵扣的增值税抵扣了,从而偷掉了增值税;3.隐瞒收入:企业设立两个账本,大量的现金交易收入没有计账;4.无照经营:这在日化专业线上非常普遍;5.多列开支:巧立名目,多计多列、多提多摊成本费用,虚减利润,例如员工的提成在会计上处理成费用报销;促销送赠品时将赠送的产品当作是销售费用等;6.欠税不缴;7.混淆适用税率:如将香水当成护肤护发品,消费税率减少。第二篇比较分析格雷欣定律的致命诱惑“格雷欣定律”也被称为“劣币驱逐良币定律”。该定律是这样一种历史现象的归纳:在铸币时代,当那些低于法定重量或者成色的铸币——“劣币”进入流通领域之后,人们就倾向于将那些足值货币——“良币”收藏起来。用“老板不守法”或者“赚多一点钱”这样的说法来解释企业偷税行为,无疑是过于草率而且不负责任的。偷逃税作为企业行为,其实是企业在内外环境的各种条件下作出的一项利益决策,因此《赢周刊》更希望能够探究日化企业的生存状态,才能剖析出企业偷税背后的复杂原因,也能更客观地对此作出评价。业内人士基本把日化企业分成两条线:日化线与专业线。日化线主要是做一些大众日化用品,在这里我们以广州典型的洗发水企业为代表。而专业线则是指那些做美容院产品的企业。这两条线基本是不相往来,相互之间的交流非常少,两者的生存环境也截然不同。“日化线与专业线,在税收方面可谓是冰火两重天。”某公司营销总监肖先生说。日化线:巨头阴影下的求生方式
本文标题:税震民企税务风暴下的企业真相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932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