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昆虫学实习心得【范例4篇】
昆虫学实习心得【范例4篇】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想法,对接触的事物产生的一些内心的想法和自己的理解谓之“昆虫学实习心得【范例4篇】”。每当观看或者参考下载后,老师一般都要求我们写心得体会,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心得体会内容吗?以下为网友为您收集分享的“昆虫学实习心得【范例4篇】”,仅供参考,欢迎参考下载。昆虫学实习心得【第一篇】一、前所未有的“游戏”第一堂课朱老师就把昆虫学实习的昆虫捕捉任务布置了下来,当时只觉得一帮大学生在一起捉虫时一定会像小孩子一样。也是因为第一次课我才第一次知道昆虫是六条腿。因为从小就在城市中,周围遍布工厂,小时候几乎没有什么到野外去抓虫子的经历,所以对于我来说,一是兴奋,二是也算对于童年乐趣的一种弥补。但是正是因为从小从未与虫子有过“亲密接触”也就自然有点害怕虫子,或多或少也是有些担心的。这对于我来说真的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游戏”。于是我们马上分好了组,紧锣密鼓的好好准备这次虫害实习。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也就是说方法和工具对于从事一项活动的成败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到了实验楼领到了瓶装的酒精和捕虫网的时候大家还都是挺兴奋的,毕竟从来没有用过工具对虫进行捕捉。有了捕虫网和酒精的时候我就在思考,如果单纯的用一个酒精水瓶装虫子携带会不方便,分离会造成较大的问题,观察起来也是会有很大的难度。所以,这时候需要用一种方法改进它,让昆虫的捕捉存放便捷,高效,整齐。这时我想起了曾经才生物化学实验室做实验的时候用过的小型离心管,用它可以将酒精分装到每一个小管,节省了酒精的用量,同时昆虫的捕捉也变的简便,每个昆虫分装入瓶省去了日后的分离归类的繁琐,此外小巧便于野外携带,也利于捕捉后的观察和进一步的学习。思考过之后我就在网上预订了一袋的离心管备用。但是问题又来了,离心管散装起到了分离但是归类并不直观较凌乱。于是我们找到了若干块泡沫薄板,按照离心管的直径大小打孔,将小管依次放入孔内,编号,这样就便于查找和分类,外观上也整齐美观。工具和方法的问题解决了下面就开始了昆虫的捕捉。三、最美好的回忆符老师对我们说;“你们以后想想,大学的这次抓虫一定是你们在大学生活中的一次最美好的回忆,以后再也不会有了。”的确对我们来说是大学期间最美好的一件事。第一次小组集体去捕虫的时候大家都很兴奋,用尽了各种方法。我们先到了一片杂草茂密的场地,先用捕虫网大面积的挥扫,然后将口扎住用镊子一点一点去除杂草,将昆虫夹住,拿出装上酒精的离心管,将昆虫放进去。大面积的挥扫可以捕获较多而且一般较难捕捉的昆虫,但是品种却略显单一,都集中在蝗科,叶蝉,蝽科。在大面积的捕捉之后我们更换了场地,选择了作物果树蔬菜较多的农学基地,果树上有很多不同昆虫的幼虫,有的很艳丽,有的却伪装的不仔细看就根本无法分辨,但是这些幼虫都很容易捕捉,拿镊子轻轻一夹然后送入管中就可以了果树叶和蔬菜叶上发现了很多,这时就很纳闷为什么平时经过都没有注意过呢,这次才真正找到了让菜叶上出现一个有一个洞的“元凶”的真面目了。有的十字花科的蔬菜已经开花了,就会见到有蛾子和蝴蝶在上面飞舞,用捕虫网轻轻挥几下,就能够捉到几只菜粉蝶之类的蝴蝶,用手捏住翅膀手指就布满了黄色的鳞粉。扫荡过菜地和果园我们就来到了水稻田,大家也不顾淤泥,脱了鞋提裤管就下田抓虫,因为北方的水稻田我很少见,所以抓到的一些昆虫都是我不曾见到的成虫幼虫都有。玉米地里的昆虫也是五花八门,各种瓢虫、蚂蚁、蚜虫和一些不知名的幼虫。第一次全组的捕虫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共捕了将近有80多只,大家都没想到一个下午就能捕到这么多的昆虫,意外而兴奋。但是随后的捕虫活动中,虽然数量上依然很多但是重复的量也同样很多,想找到不同的种类变得越来越难。这让我们从叶上转移到了地上,又从地上转到了地下,也终于捕到了大家一直想抓到的昆虫。往后的日子大家的书包里面都会放着这样的几个小管,无论走到哪里都会留意身边有没有没有捕到的昆虫,然后晚上回到寝室的时候大家一起拿出今天的成果分享交流。四、收获与反思1、团队协作。在这次虫害实习中大家充分发挥了团队协作互帮互助,各自发挥自己所长为小组尽到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实习中加深了同学之间的友谊,留下了一段美好的时光。2、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凡事要亲身体验才会真切。每天我们将捕到的昆虫结合老师上课所讲的知识和网上的图片加以对照,加深了我们对于课堂知识的理解也扩充了我们的知识体系。把这些知识再在昆虫的捕捉观察上运用是我们可以学会如何运用知识。3、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次实习中真的遇到了很多问题,但是这更激发了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时间的安排还是种类的存放归类,我们一直在运用生活或学术知识进行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了我们的分析能力。4、但是在实习过程中由于我们的行为方式或有不当,可能对果树或蔬菜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践踏或者破坏,这是我们应当极力避免的。在捉虫过程中我们在亲身经历中学习了到各种昆虫的生活习性和栖息规律,加深了对这些昆虫形态特征的认识,认识到一部分昆虫对农业造成的危害。这些在实习中获得的认识是无法从书本上获取的,这对日后的农业生产大有帮助,也提高了我是识别虫害的能力,这是一次特别有意义的实习。昆虫学实习心得【第二篇】通过实习,我对课本上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通过虫卵位置和捕捉场所差异的了解,我更客观全面地认识到不同昆虫生活习性的差异。而结合昆虫的实际生境及食性,又可以鉴别出不同昆虫对植物的为害特征。这些都增长了我的个人见识。同时,标本的制作使我更加熟悉对各种器材的使用,增强了我的操作技能。通过对昆虫体姿的整理并绘画标本图样,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意识。我们制作的标本可以供学弟学妹们观看学习,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对于个人能力来说,小组同学团结协作增强了我们的团队意识,捕捉昆虫锻炼了我们的胆量,标本制作锻炼了我们的耐心和细心。回想起来,在制作蚜虫标本的时候,好不容易做出了一只结构完整、体姿美观的标本,却在最后一步滴胶的时候冲断了一条腿,这使我明白做事情每一步都是关键。三、实习过程中的特殊事件我们组在第一天实习时,捕捉了一只菜青虫,我们将它养在采集盒中。第二天下午我们再观察时发现它已经化成了蛹。实习的第六天,菜青虫破茧而出,变成了小菜蛾,我们观察到了它从幼虫到蛹再到成虫三个形态的过程。(迷你句子网)一、对学院和老师的实习建议希望能够加强实验室硬件的建设,使实验场地和器材能够更加充足,方便实验过程高效进行。二、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1、由于不了解有翅昆虫标本的制作过程,使许多标本在放入三角包前体翅姿态不合理,对后来展翅工作造成了很大麻烦。2、由于对具体属的昆虫形态特征掌握不牢固造成了昆虫鉴定的困难,特别是鳞翅目昆虫的翅脉被鳞片所遮盖,很难鉴别出。另外昆虫标本有所残缺也是鉴别困难的原因。3、昆虫整姿过程中由于昆虫虫体变脆常造成触角和足的残缺,使原本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制作的标本半成品毁坏,不得不丢弃重新制作。昆虫学实习心得【第三篇】1.昆虫标本的采集:熟悉各类昆虫的生活环境;掌握标本采集的常用方法。2.昆虫标本的制作:掌握各种标本的针插部位和展翅、整姿的要求及方法。1针插法:插针时,依标本的的虫针。夜蛾类,一般用4或5号针;盲蝽、用1号或2号针。针插蝶蛾、蜂、蚁、中胸背面正中央插入,出来;针插蚊、蝇等时大小,选用适当用3号针;天蛾叶蝉、小蛾类则蜻蜓、蝉等是从通过中足中间穿是从从中胸的中间偏右的地方插针;针插蝗虫、蟋蟀、蝼蛄时插在前胸背板的右面;针插甲虫时插在右翅鞘的基部;针插蝽象时插在中胸小盾片的中央。虫体在针上有一定的高度,在制作时可将插有虫的针倒过来,放入三级台的第一级的小孔,使虫体背部紧贴台面,其上部的留针长度是8毫米。甲虫、蝗虫、蝽象等昆虫,经插针后,需将触角和足的姿势加以整理,前足向前,后足向后,中足向两侧;触角短的伸向前方,长的伸向背侧面,使之对称、整齐、不失自然姿态。整好后用虫针或纸条固定,待干燥后就定形了。处理微小昆虫,如跳甲、米象,飞虱等时,先将00号虫针的'尖端从虫体腹面插入,将00号虫针的末端固定在软木片上,再将软木片插在2号虫针上。或用粘虫胶将小形昆虫粘在三角形台纸的尖端(纸尖粘在虫的前足与中足间),底边插在昆虫针上。三角形台纸的尖端指向左方,虫的头部向前。2昆虫展翅法:将新鲜标本或还软后的标本,选取大小适宜的虫针,按三级台特定的高度插定,移到展翅板的槽内,虫体的背面与两侧面的木板平,调节活动的木板,使中间的空隙与虫体大小相适合,再将活动的木板固定。两手同时用两根细虫针,左右同时拉动一对前翅,使一对前翅的后缘压住后翅的前缘,左右对称,充分展平。然后用光滑的纸条压住,以大头针固定。放置一星期左右,干燥、定形后取下。3昆虫生活史标本的制作。首先,收集或饲养得到昆虫的各个虫态(卵,各龄幼虫,蛹,雌、雄性成虫)、植物被害状(注意将新鲜标本压平,使迅速干燥,以便保持颜色)、天敌等。标本盒的底部防干燥剂或樟脑,上面盖一层棉花,再把标本放在棉花上面。这里所用的标本不带虫针,因此它的展翅、整姿方法也不一样。蝶、蛾、蜂、蝇的展翅法是腹面插针,背面向下,展开双翅,当姿体整好固定后,即将插入虫体的针取下。待干固后即可装盒。甲虫、蝽象、蝗虫等的整姿标本,也要在平板上进行,不经插针直接整姿,干固后取下备用。生活史标本中,各龄幼虫和蛹需保存在封口的指形管中,管口用胶、漆封固,可以保存一年至几年。在有条件的地方,可将标本保存在烧融封闭的玻管中。方法是:先将虫及少量浸渍液装入玻管,在喷灯火焰上拉成安培瓶的细管口,再用注射针注入适量的浸渍液,在吹焰酒精灯上将细管口迅速封闭。3.昆虫标本的鉴定:掌握鉴定资料的使用方法,利用各类鉴定资料正确识别所捕昆虫。并将鉴定昆虫附上标签,标签类容应包括:采集时间、采集地点、寄主、采集者姓名。昆虫学实习心得【第四篇】经过两天半的普通昆虫学教学实习,真是感受很多,收获颇大。算是天公作美,这几天的天气都不错,但是由于季节关系,昆虫出现得并不频繁。所以我们小组决定利用午休的时间去收集昆虫,因为老师讲过午休时气温较高,昆虫活动会较为大些。从这我知道了昆虫的活动受时间地点、季节天气的影响很大。在采集昆虫的时候,还要求我们对昆虫的习性有一定的了解,方便我们知道在不同的植物上的不同部位会存在些什么昆虫。通过本次实习,还锻炼了实际动手能力,学会了各种采集工具的使用方法,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标本的制作和对昆虫的分类检索。我做的标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普通的针插标本,一种须展翅的标本。两种都对针插的位置很讲究,不是随便找个位置就下手的。展翅的时候,一定要小心,翅膀都很脆弱。而且应该使用镊子,避免翅膀上的鳞片被弄掉。制作昆虫标本一定要小心翼翼。对昆虫的分类检索是对昆虫加深认识的一个过程。一些昆虫的基本特征,外表的比较大的特征,在捉昆虫的时候已经可以了解到了。而对昆虫的分类检索,则需要我们更加深入地去了解昆虫各部分的特征。同时还要注意比较,有些种类之间的差别是十分小的,须要细心地观察才能找出它们的不同点。分类检索不仅仅是为了知道昆虫的类别,更是为了去更好地认识昆虫,更重要的是检索的过程,而不是结果。通过检索,还可以学习到检索表的使用方法,并了解到检索表的编写依据。总之,这次的教学实习让我受益很多,希望能多多参与这类很有意义的实习活动。
本文标题:昆虫学实习心得【范例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9733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