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务礼仪 > 浅谈小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赵珍珍摘要: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人一生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小学阶段是培养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要始终坚持把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当作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长期坚持下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策略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中国教育鼻祖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解释了习惯从小养成的重要性:“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好习惯成就未来,坏习惯毁人一生。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一些策略和方法。一、培养小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意义教育是什么?借用叶圣陶先生的话,那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小学阶段是培养儿童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小学数学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要始终坚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当作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长期坚持下去。在学习过程中,一方面由于家长和学生过多地关注成绩,而忽视习惯的养成,另一方面虽然很多教师都能意识到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但在具体操作时却缺乏全面、深入、可持续的培养策略,这些都队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起到了消极作用。在素质教育深入推进的今天,习惯的培养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已经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重视,它不仅包括培养传统的学习习惯,如预习、复习、听课、作业习惯等,还包括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学习习惯,如合作、探究、质疑习惯等。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内容及培养策略1、预习、复习的习惯(1)注重预习,激励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数学教学中应注重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激励他们不断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课前一两分钟让学生当小老师汇报自己的预习成果和困惑,教师适时鼓励,学生从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逐步形成自学能力。布置作业时,不仅要有本节课的巩固性作业,还要布置下节课的预习内容,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布置预习的任务。如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提前让学生搜集生活中的百分数,加深了对百分数的认识,感受到百分数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阅读教材的同时,尝试完成例题后的“试一试”、“练一练”等基础性题目,安排组长检查并用不同的符号记录,好的奖励智慧星,一般的是爱心,没有完成的画圈,课前教师抽查预习本,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以便于及时调整教学。并适时表扬、督促和指导,激励学生逐步养成自觉预习的良好习惯。(2)及时复习,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课后复习不仅能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巩固与提高,也可弥补知识的缺陷,提高学习效率。课堂上时间紧,进度快,加上每个人基础不一样,能力有高低,所以对知识的理解上会出现不同水平,一天的学习结束后,晚上把当天的内容温习一下,针对自己的问题,多思考,会有新的收获和启发,所谓“温故而知新”就是这个道理。一个单元学完了,组织学生整理回顾,使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期末再进行一次系统的复习,把学习的各部分知识有机地“组装”起来,融会贯通,构建知识网络。此外还可以让学生结合错题本,针对性地补缺补差,提高数学成绩。2、听讲、质疑的习惯课堂上,要积极引导学生专心听讲,做到“眼到、手到、心到”,还要让他们养成边听、边想、边记的习惯,会用不同色彩、记号(如~~~~~,▲,★等)标出重点概念、内容及容易出错的地方等。设置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注意学生表达的准确性。也可通过“同位互说”“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有更多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精彩的发言和独到的见解,教师要大力表扬。上课时,要吸引学生专心听讲,光靠要求是不够的,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精心设计导入。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象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方式很多,可以猜谜语、做游戏、讲故事等,这些都是要创造一个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例如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时这样导入:有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火焰山,他们感到又饥又渴。孙悟空好不容易化来一个大西瓜,猪八戒见了就来抢,孙悟空连忙抱住西瓜说:“不准抢,每人分1/4。”猪八戒说:“太少了!”孙悟空说:“好,那我分给你1/5。”猪八戒一听高兴地说:”还是猴哥对我好。”这时唐僧笑着对孙悟空说:“悟空,你就别捉弄八戒了。”悟空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故事导入给数学课增加了趣味性,激发了儿童思维,使他们很自然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②巧设游戏环节。在教学“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时,设计师生和小组间的摸球比赛、转盘游戏和摸牌游戏等,学生兴趣盎然,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既学会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③重视动手操作。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动手操作可以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数学的乐趣,激发了数学潜能。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先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圆,感受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画圆时,老师不作示范,让学生利用准备的学具(如墨水瓶、茶杯盖、硬币等)尝试画圆,很快学生都掌握了借助圆形物体画圆的方法,接着让他们画一个直径3厘米的圆,这些工具都画不了了,学生自然想到用圆规画圆,再问:“如果要建造一个圆形花坛,你还能用圆规画出来吗?”学生积极地讨论探究、操作实验,终于又发现了用标杆和绳子可以画更大的圆。整个过程学生兴趣高涨,乐在其中。④巧用多媒体。现代教育媒体的发展改变了过去“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单调.教师都能综合应用图片、动画和视频等来制作课件,进行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例如教学“圆柱的体积”时,借助多媒体演示将圆柱切割等分成16等份,再拼成长方体的过程,感知圆柱的底面积、高和长方体的联系,从而逐步探索、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质疑的学习习惯,让他们想问、敢问、会问、好问。课堂上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当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符合要求或不是本课要解决的内容时,同样给予鼓励;当学生由于紧张或考虑不充分而语无伦次、结结巴巴时,也不要打断他们发言,要认真倾听,直到学生说完才作解释。这样有助于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建立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学习中往往会产生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认知冲突,这是引导学生提问的一个良机,教师要抓住时机,及时引导。例如在学习了比的知识,明确“比的后项不能为0”之后,出示各类比赛中比分后面是0(如中国队对美国队比分是4:0),学生立马困惑了,这是比吗?它和我们今天学的比是同一回事吗?比的后项有时可以为0吗?……此时鼓励学生看书自学、小组讨论,自己尝试解答,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都争先恐后地回答,使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3、作业、计算的习惯学生的课堂作业因为有教师督促检查,还比较认真,但家庭作业中常常会出现许多不良现象。如写写玩玩、心神不定;粗心、错误多;依赖家长或抄袭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作业的质量。因此,教师要与家长取得联系,让他们在检查作业时,根据整洁度和完成的速度,用笑脸、哭脸或者星级评价的方式;也可以写一段简短的寄语,表达对孩子学习的关注和浓浓的爱意;或者贴上小纸条,写上对老师的建议。教师在家长评价的基础上,结合正确率,再给一个综合性评价,会更加客观公正。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更加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作业中的点滴进步,要及时表扬,激励他们养成按时、认真地完成作业的习惯。课标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数感,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新课开始时,适当安排几分钟的口算练习,能顺利地完成新旧知识的过渡,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都会有很大的提高,计算量大的题目,提倡使用草稿纸。计算题要求学生先要看清运算符号,明确计算顺序,然后分析数据,看看有没有简便算法;应用题要让学生多读几遍题目,弄清已知条件和问题,画出关键词,必要时可以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教学“鸡兔同笼”类型的题目时,引导学生用画图、一一列举、假设、方程等多种方法去尝试解决,从直观到抽象,逐步加深学生的理解,再优化比较,选出容易理解的、简便的方法。学生在练习或考试中,往往只追求数量,不注重质量,且没有自觉检验的习惯。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检验的方法和技巧。比如说可以用估算快速地检验结果是否在正确的范围之内;简便计算可以和直接算出的结果来比较判断;解决问题可以把答案带入题目中去检验等。教学中要让学生把检验作为解题的必要步骤长期坚持下去,逐步养成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4、合作、探究的习惯新课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合理的安排。小组构建时要对优、中、差学生进行合理搭配,选好组长,组内成员要有角色分工,如设记录人、监督员、汇报人等,分工明确,人人有责。这些定期调换的,让学生从中发展各种能力。平时要加强组员之间的合作,以优等生带动学困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同时开展各组之间的监督和竞争,及时表扬、鼓励,评价一个组时,不是看一个人,而是看组员的共同表现,这样更大地带动了全班学生的共同进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太难或太易都没有探究价值,要从教学目标出发,更多地设计一些发散的、拓展性的问题,也可利用学生提出的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积极地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分析推理、主动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三、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应遵循的原则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细致的过程,因此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紧密结合教学过程有目的地逐步培养,这就要遵循以下原则:1、兴趣性原则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必须要有学习兴趣的支撑,它不能一味地苦练,而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采取一些有趣的形式,如游戏、故事、谜语和竞赛等。教师的鼓励和表扬也能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2、科学性原则在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中,应立足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生理和心理特征,逐步渐进地培养,不能一蹴而就,教师要有耐心和恒心。3、榜样性原则小学生对教师怀有一种崇敬感,教师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要求学生一笔一划写字,自己板书就不能马虎,让学生画图用直尺,自己在黑板上就不能用手画,教师的示范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要注意发挥学习习惯优秀学生的榜样作用,激励学生学会欣赏他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总之,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一种非智力因素,是每个学生必备的素质,也是他们学好数学的基本保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一件非常细致、艰巨的工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要求和途径,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教师要更新观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选取最能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方式,在教学知识的过程中教给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方法,使学生不但学会知识而且会学知识,做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乘着良好学习习惯这艘帆船,乘风破浪,顺利地到达成功的彼岸!参考文献: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2、《新世纪教师素养》张行涛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3、《科学导报》浅谈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何小波2011年第14期
本文标题:浅谈小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984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