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钢铁研究总院永丰基地3号厂房工程耐磨地面施工方案批准:编审:江苏省建筑工程公司钢铁研究总院项目部2006年03月01日1一、工程概况钢铁研究总院永丰基地3号厂房工程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由钢铁研究总院投资兴建。3号厂房工程共有3座,本次兴建的系A、B座,总建筑面积10106m2,其中A座地上2层,建筑面积6047.95m2,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独立基础;B座一跨为单层轻钢结构厂房,其余为3层框架结构厂房,轻钢结构和框架结构均采用独立基础,B座的建筑面积为4057.97m2。本工程A座的生产车间、材料库、成品存放区、钳工间,B座11~12轴线的生产车间、13~15轴线的组装车间均采用“非金属骨料”耐磨地面。除B座13~15轴线组装车间采用彩色(绿色)耐磨地面外,其余均为自然色(浅灰色)耐磨地面。本工程自然色(浅灰色)耐磨地面总面积为5094.16m2,彩色(绿色)耐磨地面总面积为1273.54m2。所有耐磨地面均采用北京装和技研涂地板工业有限公司的SEC-CH型非金属骨料耐磨地坪系统。二、耐磨地面施工工艺流程新旧混凝土结合面处理、验收(清理、除尘、撒混凝土界面剂)→45厚C20细石混凝土(商品混凝土)浇筑并振捣密实(混凝土随打随刮杠找平)→第一次撒耐磨骨料(在混凝土初凝前)→硬化剂第一次研磨(混凝土初凝后,脚踏下陷2~4mm为宜,采用机械+手工方式进行)→第二次撒耐磨骨料(与第一次的撒料方向垂直,第一次研磨结束后开始)→硬化剂刮杠找平→硬化剂第二次研磨及手工精磨→地坪全面收光→涂覆养护剂→切地面分隔缝,专用嵌缝膏嵌缝。三、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的处理㈠、首层地坪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的处理本工程首层地坪垫层施工时,即在垫层混凝土内预埋了Φ6@1000mm的短钢筋,用于加强50mm厚预留层(用于耐磨地面施工)与垫层的连接。为防止地坪的局部细微变形可能导致耐磨地面出现裂纹(或裂缝),在50mm厚预留层内还将埋入密目钢丝网。首层地坪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的处理拟采取如下措施:1、将现有垫层面上的落地砂浆、突出地面的硬化物等用人工方式逐一清除(扁铲、钢钎凿除)并清运出场外;22、用扫帚粗略清扫垫层面的浮灰,集中后清运出场外;3、用吸尘器进行地面浮灰的二次清理,将所有浮灰彻底清除干净;4、洒水湿润垫层面,稍后在垫层面上满洒混凝土界面剂,加强50mm厚预留层与垫层的连接;5、界面剂完成12小时后(确保其强度值满足使用要求),打预留层混凝土前,在垫层面上再洒水一遍,随后即可进行45mm厚细石混凝土的施工。㈡、楼层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的处理因楼层不存在局部沉降和变形问题,故可省略50mm厚地坪预留层内的密目钢丝网。楼层地坪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的处理拟采取如下措施:1、将现有楼层结构面上的落地砂浆、突出地面的硬化物等用人工方式逐一清除(扁铲、钢钎凿除)并清运出场外;2、用扫帚粗略清扫楼层结构面的浮灰,集中后清运出场外;3、用吸尘器进行楼层结构面浮灰的二次清理,将所有浮灰彻底清除干净;4、洒水湿润楼层结构面,稍后在结构面上满洒混凝土界面剂,以加强50mm厚预留层与楼层结构面的连接;5、界面剂完成12小时后(确保其强度值满足使用要求),浇筑预留层混凝土前,在垫层面上再洒水一遍,随后即可进行45mm厚细石混凝土的施工。四、45mm厚细石混凝土层施工SEC-CH型非金属骨料耐磨地面系一体型地面装饰材料,其对基层混凝土的强度、平整度以及和易性要求,均高于目前国家建筑施工规范的相关规定,以便提高耐磨效果,延长地面的使用寿命。㈠、细石混凝土层施工总体要求本工程非金属骨料耐磨地面直接做在45厚细石混凝土层上,耐磨层的厚度宜控制在4-6mm左右(即:地坪预留层的总厚度控制在50mm左右)。由此,将对细石混凝土层的施工提出如下要求:1、细石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C20;32、细石混凝土应一次浇筑成型,其厚度严格控制在45mm左右(误差值不超过3mm);3、首层地坪预留层的混凝土内应配密目钢丝网,楼层地坪预留层的混凝土内可不配密目钢丝网。4、细石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其塌落度不可大于120mm。5、细石混凝土的水灰比不可高于0.5;6、混凝土骨料的最大直径不能超过20mm。㈡、细石混凝土浇筑时的施工注意事项1、混凝土浇筑前,先在现有楼面(地面)上设置标高控制点(即灰饼),间距为1.8×1.8m(刮杠长2.0m)。2、混凝土浇筑采取“分块”退步作业法施工,即每一个柱距范围为“一块”,浇筑的整体顺序为:一层,自东向西退步进行;二层,自西向东退步进行。在每个“块”内,混凝土浇筑的顺序均为自南向北退步进行。这样,可避免因混凝土的结合时间不均衡而导致无法规模机械镘抹施工。混凝土应一次性浇筑至设计标高。3、混凝土的浇筑宜连续进行。当不可连续时,应在耐磨地面分隔缝的对应位置设置施工缝。施工缝的留设方法如下图所示:由上图可知,本工程所留施工缝为通缝(上下贯通),其目的:避免地面变形或不均匀沉降时,地面出现开裂或不规则裂纹,影响美观和使用。4、因混凝土的厚度较薄(仅45mm),故振捣可采用人工方式进行,用直径150mm的钢滚筒(内填混凝土,以增加自重)来回滚压数遍即可。5、混凝土浇筑后,用2.0m长的方铝进行刮平并拉毛,完成后即可交耐磨厂家进行耐磨地坪的施工。6、严禁混凝土施工时采用素水泥浆找平。水泥钉固定,2.5寸浇该范围混凝土前,取出木方,将混凝土覆盖木方所占区域45厚C20细石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型陶粒砌块墙50*100木方里口刨平直47、本工程耐磨地面与其它材料地面的交界处,在耐磨地面施工时,先将耐磨地面宽出设计边线50mm左右,待耐磨地面达到设计强度后,将多余部分切除即可。8、本工程45厚C20细石混凝土地坪预留层施工时不留分隔缝(分仓缝),待耐磨面层施工完成后再切出分隔缝(分仓缝)即可。五、非金属骨料耐磨地坪施工第一道工序:基层混凝土验收1、具体要求掌握基层混凝土对硬化剂施工质量的影响关系:◆基层与硬化剂结合不好会导致起皮和空鼓。◆基层的平整度将直接关系到硬化剂的平整度和施工缺陷。◆混凝土塌落度过大会造成施工面被践踏和污染。◆若在混凝土终凝时进行硬化剂的施工,因硬化剂与基层结合不好,会形成“两层皮”现象。◆若混凝土中砂、石、水泥拌和不匀,硬化剂与缺乏水泥浆体的基层相连,会形成局部起皮或空鼓。◆基层混凝土不平、不直,会造成硬化剂施工后表观不齐、连茬不齐、接茬高低不一。◆混凝土施工可能造成硬化剂成品污染。以上直接关系到硬化剂施工质量的事项应严格进行验收。对不符合要求的基层混凝土应进行整改。对可能影响硬化剂施工质量的混凝土问题,应进行现场书面确认。2、验收指标1、不能出现上述影响硬化剂施工质量的问题。2、对混凝土施工中的不符合事项及时进行处理,确保对硬化剂施工质量无影响。第二道工序:硬化剂施工的时机掌握及全局控制硬化剂施工的时机掌握及全局控制是施工和施工质量的关键,每一个工作面均必须有施工经验丰富技术人员负责(耐磨厂家自行控制)。5技术要点:在施工时机的选择上必须掌握混凝土的凝结性能,组织人员不失时机的投入硬化剂的撒料及后续施工。若投入时机过早,会造成工作面践踏严重、颜色污染、平整度受损;若投入时机过晚,会造成硬化剂与混凝土结合不好,引起起皮、空鼓等,严重时硬化剂会无法施工。全局控制:由于混凝土的表干不一,责任人心须有全局观念,随时把握整个工作面的状况,先成熟的先施工,决不能因疏漏而导致施工时机贻误。要求:在耐磨层施工技术交底时,必须掌握基层混凝土的性能,包括水泥的种类、混凝土标号、厚度、塌落度、初凝时间、终凝时间、外加剂品种性能等。如:普通硅酸盐水泥制成的混凝土,其凝结性能较好,硬化剂的操作时间宜在8到10小时内完成。此外,必须掌握基层混凝土的状况。混凝土的水分蒸发速度对施工进程的影响较大;墙根、柱根等与地面交接部位的混凝土,其凝结时间的变化也较大,施工时都应随时掌握这些状况。第三道工序:第一次撒料撒料工根据混凝土浇筑的工作面选择运料通道,并将工作面划分成若干区域,根据每平米用量和面积计算该区域硬化剂的用量,将硬化剂一次搬运到位,在撒料通道均匀放好(硬化剂放置在木板上,木板浮搁在混凝土上),做好施工准备。第一次的撒料用量应为总用量的2/3左右(根据不同颜色可做相应调整)。撒料时应戴好防护手套,先撒边角部位,再抛撒大面(应保证用料充足)。撒料时出手位应距混凝土面约20-30cm,沿垂直方向直线出手,展料长度应在3米左右,宽约20cm,然后距15cm左右按顺序依次撒料。撒料宜逐跨后退进行。工序控制标准:1、第一次撒料用量应控制在标准总用量的2/3,撒料应厚薄一致。2、撒料的走向应分明,无遗漏、无堆积,边角处撒料应得当。3、抛撒时不得对墙面、柱面及其他成品造成污染。第四道工序:硬化剂第一次圆盘研磨(配合专用边角机械研磨),管道、墙角处手工初抹用机械抹光机带盘,对大面硬化剂进行压实、找平,同时提浆。抹光机于一6角上机、上人,操机手沿与硬化剂撒料相垂直的方向移动机具,然后再沿硬化剂撒料方向盘抹一次。对于边、角部位,使用边角专用机器带圆盘研磨,手工抹灰工则负责对边角机器处理不到的区域进行人工研磨、抹光,并对接茬处进行平顺过度。工序控制标准:1、机械抹光应压实均匀,平整度控制在3mm/2m以内。研磨无遗漏,对其它施工无污染。2、抹工对边角的压实应均匀,与大面平整度应一致,边角处理平直且无污染。第五道工序:第二次撒料操作方法同第三道工序,用量为总用量的1/3,撒料方向与第一次撒料方向相垂直。该次撒料,硬化剂的总厚度在3mm。第六道工序:硬化剂刮杠找平职责要求:用2m刮杠,对硬化剂表面进行找平。验收指标:2M刮杠压实后应无虚空。第七道工序:硬化剂第二次盘抹,专用边角机械研磨边角及管道、墙角处手工精抹操作方法同同第四道工序,平整度控制在2mm/2m。第八道工序:硬化剂刀抹收光,专用边角机械抹光边角及管道、墙角处手抹收光职责要求:1、用机械抹光机带盘对大面进行压实、抹光、收光。抹灰工则负责对边角等机械收不到的部位进行压实、打抹、收光。2、抹灰工对边角、接茬等细部进行的手工处理应平直、自然。验收指标:1、平整度:控制在2mm/2m。2、无麻面、无明显起伏、无抹痕,针眼每平方米≤5个。3、边角平直、接茬平顺,接茬偏离中心线控制在±2mm。4、收光纹理清晰不错乱,收光均匀一致,无过抹、发黑。第九道工序:涂覆养护剂7职责要求:1、施工负责人协助班组长对上道工序及时验收,对不符合要求的部位及时指出并及时修正。2、掌握养护剂的用量,涂覆应均匀、适量。涂覆表面应均匀一致、无遗漏、无滴撒、无气泡斑纹,接茬应顺利。3、涂覆前,将涂覆表面的浮土、浮渣及其它污染物清除干净。六、耐磨地面分隔缝设置及施工㈠、分隔缝的设置依据1、《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7-95)。2、设置地面分隔缝是为了防止混凝土及结构应力对地面的破坏,形成地面裂缝(裂纹)、空鼓等。3、SEC-CH耐磨地面硬化剂是一种混凝土表面增强、抗磨损材料,对分隔缝无特殊要求。因此设置分隔缝是针对混凝土而言的。㈡、切割分隔缝的一般技术说明1、采用切割方法施工分隔缝的特点为:混凝土采用整体和表面无明缝的方法进行浇筑(仅留施工缝),施工较方便,易于控制平整度,地面的整体感较好。2、无其它特殊要求时,缝的宽度为5mm。3、切割形成的缝隙用聚苯泡沫棒填塞,表面打胶。4、切割设备操作时存在如下死角:a)切割缝须需距墙根、柱根等阴角部位150mm。b)为保证切割的起止点,切割锯在下刀和起刀时的深度由采用由浅到深的方式,逐步达到切割深度。㈢、分隔缝设置方案1、浇筑混凝土时的施工缝宜设在分隔缝上,且保持上下垂直和平直。2、为适应柱距要求,本工程纵横向分隔缝均相距4.5m。3、分隔缝的切割深度控制在20-30mm。㈣、辅助沉降缝的设置8在结构承重墙或框架柱的周围,可采用切割的方法设置辅助沉降缝,以防止地面沉降时应力对地面的牵扯作用。具体做法为:a、本工程采用框架结构承重,无结构承重墙。因此耐磨地面距所有墙根处均采用
本文标题:耐磨地面施工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985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