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暑假安全教育心得体会范文通用5篇
精编资料,供您参考暑假安全教育心得体会范文通用5篇【前言导读】由三一刀客最美丽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暑假安全教育心得体会范文通用5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呢!学生暑期安全教育措施【第一篇】活动目标1、在活动中体验、感知、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卫生和游泳安全知识,形成自我保护和保健的基本能力。2、培养孩子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感情和态度。要准备的活动课件,在海边游泳创设情境,水果,饮料,泳衣,救生圈等。活动过程首先,创设情境,引入对话。1、谈:炎热的夏天悄然来临。你最喜欢的夏季活动是什么?2、创设情境,激发孩子的兴趣。播放沙滩游泳场景的视频,激发孩子参与的热情,营造一起出去游泳的情境。二、引导自主选择,辨别是非,学会食品卫生。1、创设一个情境:在路上,大家都很渴,想买水果和饮料。2、展示水果,孩子可以自主选择分析。老师作为水果店的老板,展示了两盘水果(一盘洗好的水果,一盘没洗的水果,有点烂的),让几个小朋友选择。3、澄清食品卫生。组织孩子讨论,交流对夏天吃水果的认识,形成讲究卫生的意识。第三,自主讨论预防中暑。1、创设情境,播放动画。老师们继续扮演老板的角色,给孩子们播放动画:播放卡通人物卢丹中暑的动画,组织孩子们讨论:卢丹为什么会晕倒?2、通过讨论,老师总结道:(1)中暑的原因或情况;(2)如何预防中暑。3、让孩子们讨论拯救卢蛋的方法。播放漫画的另一半,也就是鲁蛋得救的那部分。第四,模拟游泳情境,学习游泳安全知识。1、到达目的地,营造游泳氛围。老师充当游泳教练,讲述溺水事故,引起孩子的注意。2、老师播放游泳片,让孩子了解准备活动的要领,安全知识,注意事项。第五,学会唱儿歌1、老师总结:炎炎夏日,无论在家还是在外行走,都要注意健康安全。现在暑假快到了,每个同学和孩子都要注意这精编资料,供您参考些问题,过一个健康安全的暑假。2、师生和音乐学一起唱儿歌。小学生暑假安全教育知识点【第二篇】一、交通安全1、在马路上行走或骑车,都必须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走路要走人行道,骑自行车要走非机动车道,横穿马路要看清信号灯,绿灯行,红灯停,黄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但已超过停止线的车辆和行人,可以继续通行。2、12岁以下的小学生不准骑自行车上路。乘坐父母的自行车时,不站在后座上。3、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不在马路上轮滑,不追车、扒车、强行拦车。4、乘坐公交车,一定要在车停稳之后,再上车、下车。不乘坐无牌、无营运证、超载的车辆。5、乘坐出租车前排座位,要系好安全带。车辆行驶中,不要将头、手、身体伸出窗外。二、活动安全1、不到禁止靠近的地方做游戏,不做危险的游戏。2、外出玩耍要告知父母和谁玩,玩什么,在哪儿玩,什么时候回家。3、集体活动时,遇到拥挤,要沉着冷静,保护好头、胸、腹部不被挤压。4、观看体育活动,要注意自己的位置是否安全,避免飞来的篮球、足球排球等伤及自己。三、防火安全1、不将火柴、打火机当作玩具,也不烧东西玩。2、点蚊香时,注意不要靠近窗帘、蚊帐、床单等可燃物,以免夜晚风吹动时,使这些可燃物飘到蚊香火头上。3、家用电器必须在家长的指导下正确使用。低年级学生禁止单独使用这些电器,不超负荷用电,不乱接电线,不乱动插座、电器开关。暑假安全教育知识4、不放鞭炮,遇到别人放鞭炮要远离,不捡拾鞭炮。5、常见的灭火方法:用水灭火;用东西盖住灭火;用沙灭火。遇到不可控制的火势要及时逃生和报警。四、用电安全1、不用手、金属物或铅笔芯等东西去拨弄开关,也不要把它们插到插座孔里。喝水或饮料时不要在插座附近喝,以免水或饮料洒到插孔里,造成电器短路、着火。2、在户外玩耍时,要远离高压输电设备及配电室之类的地方。不要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不要到配电室附近去玩。3、不要在电线上面搭挂、晾晒衣物,以免发生危险。4、发现有人触电,在救助触电者时,首先要切断电源。在切断电源之前,千万不要用手去拉触电者,否则救助者也会触电。如果无法切断电源,救助者要穿上绝缘胶鞋,或带上绝精编资料,供您参考缘手套,或站在干燥的木板上,用干燥的木棍、竹竿等去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5、遇到触电者应及早叫大人来处理,并打“120”急救电话,让医生来救护。五、游泳安全1、游泳应在有安全保障的游泳池内进行。严禁在非游泳区内游泳。2、参加游泳的人必须身体健康,有下列疾病的同学不能参加游泳:心脏病、高血压、癫痫、严重关节炎等。3、小学生参加游泳应结伴集体活动,由大人带领,不可单独游泳。游泳时间不宜过长,每20-30分钟应上岸休息一会儿,每一次游泳的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4、小学生不宜在太凉的水中游泳,如感觉水温与体温相差较大,应慢慢入水,边走边搓身体,慢慢适应。5、下水前应做全身运动,充分活动关节,放松肌肉,以免下水后发生抽筋、扭伤等事故。6、遇到有人溺水,要高喊呼救,尽早报警。六、饮食安全1、不到小摊上买“三无”食品,不吃过期、变质的食品。2、不喝酒精类饮料,七、自我保护1、在家遇生人,不要轻易开门。如不速之客来访时,要先查明身份再开门。如果不能确定身份,就打电话向父母询问,或求助邻居。2、不要接受陌生人食品,不接受陌生人的邀请去看展览、拍电影、做广告等,更不能到陌生人家里去玩。3、如遇问路者,可以告之大概方向,但不能应其要求带其前往。一旦发现有陌生人尾随或是不停纠缠,应迅速走向人多的地方,或是寻找街头民警的帮助暑假安全教育心得体会【第三篇】我们都知道生命和安全非常重要。那我就安全的说两项。规则一:如果你家里着火了,你该怎么办?我来告诉你。遇到火灾,如果要呼救,我们会挥舞毛巾、床单等目标大的东西,很容易被发现。你身上有火,用手拍打只会助长火势。就地滚,或者用毯子、被子等东西包起来灭火。浓烟自上而下蔓延,所以地面附近的空气更好,烟雾少了更容易看清东西。你得用湿毛巾捂住嘴,跪着爬出来。别忘了打火警电话119。第二:注意家里煤气中毒。我来说说煤气中毒应该注意什么?在家里,燃气热水器一定不能安装在浴室里。洗澡时,有燃气热水器的房间必须开窗通风。冬天北方房子用煤炉取暖时,一定要装风斗。睡觉时,封好煤炉后,注意通风,防止煤气中毒。我们要牢记以上两条规则,还有很多安全规则,比如洪水,地震,交通事故等等。我们都应该记住。精编资料,供您参考还有,注意被狗咬。当我们看到一只狗时,不要跑来跑去,平静地从它身边经过。一旦被狗咬了,要尽快去医院打狂犬疫苗。不要以为被狗咬了就可以轻治,没有任何症状,因为狂犬病的潜伏期一般可以达到2~8周,如果不及时治疗,会有生命危险。家里玩不到的东西:玩不到火,玩不到电器,玩不到利器,玩不到农药,玩不到汽油。家里玩不了的游戏:爬不了高,在床上翻不了跟头,跳不了,不能从棍子开始,不能在阳台上玩。不要在户外玩危险的`游戏:不要互相扔石头,不要爬烟囱,不要用树枝和废纸指指点点,不要在车下捉迷藏,不要飞檐走壁。为了我们的幸福,让我们做好安全知识的宣传,增强大家的防范意识。暑假安全教育内容知识【第四篇】防溺水安全随着夏季到来,涉水、游泳行为增多,溺水和游泳安全事故进入高发期。暑期如何保障青少年的安全?安全提示:1、儿童溺水防护六不准: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2、溺水怎么办?溺水后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放松全身,让身体飘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如周围无人,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3、发现有人溺水怎么办?专家提示:不提倡未成年人下水营救溺水者!方法一: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方法二:若没有救护器材,可入水直接救护。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他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然后拖运。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特别强调: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滞留车内每年夏天,各地都有孩子被困在车内因高温造成伤害甚至死亡的事故发生,家长千万要警惕,一个分心、一次侥幸,就可能把孩子置于危险之中!安全提示:爸爸妈妈驱车带娃出行时,请注意:1、爸爸妈妈下车时一定要检查,孩子是否还留在车上;精编资料,供您参考2、千万不要把孩子独自留在车里。不得不让孩子留在车里的时候,也要给车窗开一条缝隙,而且滞留时间也不要超过半小时;3、如果可以,请给适龄儿童佩通讯工具,不小心被滞留车内遇到危险时可以及时与家长手机进行联系;4、请勿让孩子随意在车内玩耍,避免不小心按下车锁将自己所在车内。如果孩子不小心被滞留在车上,请教会孩子这样自救:1、教孩子学会自己打开车门;2、如果不会开车门,请教会孩子大声喊救或者按喇叭或车灯;3、如果出门佩戴有儿童智能手表或者手机,请教会孩子拨打家长电话求救;如果路人发现有孩子被锁车内,请无论如何也要帮助将孩子解救出来,或者及时联系孩子父母。暑假安全教育内容简短【第五篇】青少年暑期安全自护知识注意娱乐安全:1.不去网吧、酒吧以及歌舞娱乐场所。2.不沉迷网络和电子游戏。3.不玩渲染暴力等不健康网络游戏。4.慎交网友,不与陌生网友见面,防范电信、网络诈骗。5.不在工地、轨道、高压线等危险区域玩耍。6.远离拥挤场所,避免拥挤踩踏。加强心理安全教育:1.多与父母、家人、朋友沟通、交流。2.多与正直开朗、积极乐观的朋友交往。3.多宽容、多鼓励、多微笑。4.遇到问题尽力自己解决,同时学会请他人帮助解决。5.遇到挫折不气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6.学会感恩,管理情绪,开心过好每一天。
本文标题:暑假安全教育心得体会范文通用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0035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