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课件【推荐8篇】我们经过精心挑选,为大家提供了关于“课件【推荐8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启发和帮助。编写教案和课件的专业技巧非常重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老师在写教案时必须细心、认真,不能草率从事。这些资料仅供参考,欢迎各位参考下载!课件篇【第一篇】一、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16课《充气雨衣》是1篇科普性较强的略读课文,情节清晰,但识字任务较重,共要认识14个生字,有些字存在识记难点,如“旋”、“囊”等。文中的小林因为生活中的一次经历: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小林淋湿感冒了。为此,他就积极开动脑筋,想把雨衣改一改。他从张开的裙子和塑料救生圈上得到启事,将可充气的塑料气囊粘在雨衣的下摆,发明了实用的充气雨衣。课文4、5自然段中长句较多,朗读是个难点。二、学习目标1.会认“膝”“囊”等14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3.朗读感悟1、2自然段,了解发明充气雨衣的原因。4.学习思考,学会提出问题,并主动探究问题。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会认14个汉字,朗读课文,了解大意。难点:朗读课文,联系实际,学会观察、思考。四、教学准备教师制作课件;学生预习课文。五、教学设计(一)接题质疑,激发兴趣1.这一单元的学习主题是做生活的有心人,多观察,多思考,并学会动手做一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是关于这一主题的。出示课题:16气雨衣课题中有一个生字,你能读准它的字音吗?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品是需要充气的?教师出示充气蹦床、充气攀岩、充气水池等图片。2.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质疑,教师归纳整理并板书出示。问题预设:充气雨衣是谁发明的?是什么时候发明的?为什么要发明充气雨衣?充气雨衣是怎样发明的?(二)初读课文,交流预习情况,学习生字词1.带着这些问题请同学们默读一遍课文。2.检查学习生字词语1出示生字词语。你觉得认读字词要注意什么?2自由拼读;开火车领读,随机正音;3交流识记字形。4引出多音字转假缝差5开火车认读。(三)精读课文1.轻声朗读课文,思考黑板上的问题。相关语句可做记号。2.小组合作:说说自己解决了什么问题,是从哪儿发现的,教师随机引导。预设:读了课文,学生最易解决的问题就是“充气雨衣是谁发明的?和“为什么要发明充气雨衣?”这两个问题。见此机会引导学习1、2自然段。1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充气雨衣的发明者就是小林。他的真名叫林恒韬,我们可亲切地叫他小林。随机出示关于林恒韬的文字资料:充气雨衣发明者:北京市打钟庙小学四年级林恒韬(男,11岁)发明作品:充气雨衣,又名吹气衣。该作品在第一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中获一等奖。林恒韬被授予“小小发明家”的称号。同时充气雨衣已在工厂正式投产。这是全国第一届科技创新大赛,在全国参赛作品中,总共评出了22个一等奖,林恒韬的充气雨衣是其中的一个获奖作品。真能干,你们已经解决了一个问题,你还解决了哪个问题?2林恒韬怎么会想到发明充气雨衣的呢?你是从那写文字中了解到的?学生读相关文字。出示第1自然段,再读。什么叫“顶着大雨回家”?小林顶着大雨回家,他遇到了什么问题?(随机朗读:小林的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被风一吹,冷极了。)你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下午放学的时候,随着一声春雷,下起了大雨。)就像这几天,冷冷的,这样的天气,被雨淋湿,确实冷极了。想象一下,穿着刚过膝盖的雨衣,冒着大雨回家的小林也许还会碰到什么问题?朗读这一段。3教师补充:因为这次遭遇,小林感冒了。当天晚上就发高烧,还为此请了三天假。假如你是小林会怎么想?谁能找找小林想的句子。这个难题指什么?“一直”说明什么?(小林没有放弃,坚持思考)“……”表示什么意思?(小林思考的过程持续进行,没有结束。)4小林是怎样解决这个难题的呢,从书上找一找。(学生说,教师出示解决图片)并板书:旋转的裙子5回家后小林怎么做的?板书:铁丝雨衣新的雨衣做好了,穿着这种雨衣,雨水不会再流到裤腿上了,可新的问题又来了,是什么?6这个问题小林又是怎么解决的呢?小林游泳的时候想到了塑料救生圈。7充气雨衣终于发明出来了,我们也一起解决的第三个问题,大家一起再来看看充气雨衣的制作过程吧。8一个很简单实用的小发明,也需要发明者的细心观察,多做多想,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小林的思考过程。9爱动脑筋的小朋友就一定能成功,漂亮、实用的充气雨衣穿在身上,可神气呢,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小林吧!(四)拓展延伸1.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没有解决的问题,你想发明什么来解决问题呢?给大家一些小提示。2.小结:只要你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亲自动手实践,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发明家,老师等着使用你们发明的新产品,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课件篇【第二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操纵自如、交叉、耸立、桥梁、小艇、威尼斯、静寂”等词语。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前四个自然段。3.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了解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受到热爱大自然与热爱生活的教育。4.领会抓住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教学重难点:了解小艇的特点和它在威尼斯水城中的作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操纵自如、交叉、耸立、桥梁、小艇、威尼斯、静寂”等词语。2.初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3.学习课文第二段。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篇课文,题目叫做《》。(板书:13)学生齐读课题。2.简介威尼斯。(出示部分彩色幻灯片)。威尼斯在意大利的东北部,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这座城市由118个小岛组成,连接这118个小岛的是117条水道。有401座姿态各异的桥梁,横跨在117条水道上。威尼斯的市内没有马路,没有汽车和自行车,船是市内惟一的交通工具。3.针对课题,提出问题。从题目看,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小艇)。作者抓住了小艇的哪些特点呢?小艇在威尼斯水城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研究这些问题。二、布置预习1.自学生字新词。2.想想威尼斯小艇的样子,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艇和威尼斯人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三、检查预习情况1.指名读字词。出示写有6个生字新词的幻灯片。让学生自己说说哪些生字容易写错。2.指名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要求:边听边想,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3.指名回答: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使学生知道,“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水上交通工具”,“小艇是什么样儿的”,“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小艇和威尼斯城市的关系密切。”4.根据以上内容,理清课文脉络。第一段(第一自然段),讲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第二段(第二、三自然段),讲是什么样儿的。第三段(第四自然段),讲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第四段(第五、六自然段),讲小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课件篇【第三篇】教材简介:这篇精读课文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1篇童话。描述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个短短的童话故事,寄寓着作者的道德期盼和某种社会理想: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普照人间。学情分析:这个单元课文都是以故事为主,许多学生都喜欢看,在教学时,重点是通过这个故事的学习,让学生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应该注重语言训练,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了解童话的特点。(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童话的美感。(3)情感目标:在水罐一次一次变化中让学生感受到爱的巨大力量,培养学生懂得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的高尚品质。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是朗读感悟,凭借对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文中小姑娘善良、美好的心灵。(2)难点是让学生感受到爱的巨大力量,培养学生懂得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的高尚品质。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引出课题1、同学们,当我们在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时,会看见满天璀璨的星星,(课件出示星空画面)看到这幅美丽的画面时,同学们肯定会有很多遐想,谁来说说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发挥想象)2、揭题:《七颗钻石》(板书课题)。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1、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提示:什么时间,谁干什么,有什么变化,结果如何。)2、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旱灾,体会当时万物对水的渴望,指导朗读。三、细读课文,透过神奇,体会变化1、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一个动人而又神奇的故事发生了,思考:空木罐发生了哪几次变化?(生读后汇报,师板书,)2、是什么原因使水罐发生一次又一次的变化?(一)、体会第一次变化的原因,感受小姑娘的一片孝心1、【出示】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2、发挥想象说说梦中的情景。【出示】童话中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如果小姑娘这时候做了一个梦,她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呢?3、得到了水后的小姑娘是怎么做的呢?【出示】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一想起病中的妈妈,就赶紧抱着水罐往家跑。4、指导朗读,读出小姑娘寻水的艰难、寻到水的惊喜和送水的急切。(指名读,评价,齐读。板书:孝心感天)(二)、体会水罐的后面几次变化的原因,感受小姑娘无私、广博的爱1、根据我们前面学习水罐第一次变化的方法,自主学习水罐变成银时、银水罐变成了金的水罐最后变成七颗钻石时,分别发生了什么事?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自主学习,并讨论。)(1)根据学生汇报相机【出示】小姑娘把水倒一点在手掌里,小狗把它都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变成银的。生谈体会。(指名读这段话:谁能带上自己的体会读一读这句话。师:她的爱心使上帝给了她又一个奇迹,板书:爱心如银)2、【出示】母亲说:我反正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1)发生了什么事?你体会到了一颗怎样的心?妈妈为什么不喝水?(2)生谈体会。师述:是因为母爱,是母爱让她本能地心甘情愿地献出自己的生命来保护女儿的生命,母爱是多么的无私,多么的伟大!(3)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让我们这些做子女的一起来体会一下这深深的、伟大的母爱。(齐读)小结:是啊,母爱如金子般宝贵,灿烂。(板书:母爱似金)3、【出示】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口水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进来一个过路人讨水喝。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1)小姑娘喝到水了吗?她渴吗?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再也忍不住、凑上水、咽了一口唾沫)(这几个词变红色)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说明了什么?她心里会想些什么呢?(2)师述:课文学到这儿,同学们一定被小姑娘的精神给深深感动了,她不仅关心自己的亲人(母亲),而且也关心毫不相关过路人,甚至关心一只小动物(小狗),她的心里装的全是别人,却唯独没有自己,多么善良、多么伟大的小姑娘。上帝又一次被她深深地感动了,所以(学生齐读句子)4、【出示】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清澈而新鲜的水流。小结:看看黑板上一次次变化的原因,其实所有的原因总结起来只有一个词(生答:爱心)(板书:爱心,并画出爱心图案)正是因为爱心才使得空木罐装满了水,正是因为爱心才使水罐发生一次又一次的神奇变化。四、拓展延伸,爱心故事大家谈1、爱心故事大家谈。童话中小姑娘的爱心就像钻石一样晶莹剔透,生活中也有许多爱心故事感人至深。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爱心故事?说一说你身边的爱心故事。(先小组内交流,后汇报)2、感受生活中的大爱。课件出示:(汶川大地震中的感人图片并插入《歌曲爱的奉献》)五、课堂总结,深化主题想一想:为什么课文不用神奇的水罐水罐的变化一罐水等作题目,而用七颗钻石?(因为钻石闪烁着美丽的光芒,它可以
本文标题:课件【推荐8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0181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