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年级教学计划【范例4篇】
年级教学计划【范例4篇】推荐1篇网络文章讲述的是“年级教学计划【范例4篇】”希望各位喜欢,建议把本页和我们的网站添加到收藏夹随时可以浏览。时间过得飞快,即将迎来开学的日子,教师们要对新学期的工作进行计划。教学计划能让老师在新学期更加有序的教学。年级教学计划【第一篇】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博大精深,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在小学生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有利于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特制定学校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一、目的与意义1、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使低幼学生扩大了识字量,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学生从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2、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充分利用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孩子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不求甚解、但求熟背”,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生受益。3、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4.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二、组织机构成立国学经典诵读活动领导小组,主要负责领导组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组长:马继武副组长:朱元海成员:赵彬主要实施成员:各班语文教师三、国学经典诵读的内容《弟子规》、《三字经》、《千家诗》、《声律启蒙》、《论语》等,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经典神话故事和寓言故事等。四、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1、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在时间安排上以校本课程课时为主,每周一课时,与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结合。由语文教师、思品教师具体负责。2、每天利用早读课进行10分种的国学经典诵读。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学生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可表演,可吟诵,可配经典音乐读,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背诵量目标。3、语文课前两分钟诵读或背诵古诗词;4、每月的黑板报和橱窗要有一定的国学教育的内容;5、每天中午午间时间播放国学经典的CD朗读碟或者是国学经典音乐;6、学校和班级文化建设要努力体现国学教育特色。7、充分发挥语文、音乐、美术、品德、社会课,以及其他学科的课堂渗透作用。8、开展学习型家庭建设。引导、鼓励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开设“家庭经典时刻”,要求孩子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每天在孩子放学后、睡觉前,抽出一定时间,与孩子一起学习,家校合作,共同引导孩子进入国学的殿堂。9、创新诵读形式,不断开展诵读比赛。每学期开展“经典诵读会”、“亲子诵读活动”、“诵读擂台赛”、“情景剧表演”等。将经典诵读活动科学的融入广播操、游戏、节目表演、书法、绘画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善于发现和总结,把一些好的、快乐的学习方法推广应用。如:表演背诵法、熟读成诵法、吟唱结合法等等。五、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研究1、开展听评课活动和专题教研,及时发现、传播好的经验和方法2、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国学素养和指导学生诵读的能力。六、检查评比学校将不定期对各校、各班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对在经典诵读活动中形成特色和成效显著的学校和个人进行表彰,以此推动整个活动向更高层次迈进。年级教学计划【第二篇】一、教材分析:本学期一年级使用了新课程标准下的九年义务教育湘版美术实验教材。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安排了四个新的学习领域。“造型、表现”:即运用多中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设计、应用”: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欣赏、评述”: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组部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综合、探索”: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这些课程内容新颖,版面美观,贴近学生的生活,受到了小朋友的喜爱。二、学情分析:对于美的事物有兴趣,有初步感受美的能力,作画时初步培养了观察习惯,对于想象画、命题画有较大的兴趣,能够根据自己的感受大胆的描绘。完成作业的速度不一,部分同学习惯于带回家去完成,少数同学形象表达能力还比较弱。三、基本情况:一年级有3个教学班,学生美术知识掌握得较牢固,上学期美术考核人人合格。同学们普遍提高了对美的感受能力,形成了健康的审美情趣,大部分学生对美术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该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大胆,敢表现自己想法,表现自己想表现的内容,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上课课堂气氛活跃。存在问题:1、学生作品缺乏表现力(特别是工艺),使作品生命力和震撼力不强。2、部分学生作业上交或做作业方面速度比较慢。四、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要点1、感知各种随意形。2、各种基本平面形和常用色的认识与运用。3、运用形和色,进行临摹、添画、记忆画、想象画练习。4、学习使用各种简易绘画工具,学习撕、折、拼贴和揉捏、搓、挖等手工制作方法,培养正确的绘画、制作姿势与习惯。5、欣赏儿童画、民间美术作品的美。(二)能力培养要点1、在美术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促进儿童从无意想象过度到有意想象,从再现想象过度到创造想象。2、在绘画活动中大胆用笔用色,鼓励学生(三)审美教育要点1、培养儿童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2、让学生感受美术活动的愉悦,激发儿童对艺术创造活动的兴趣。五、教学措施1、运用现代教学设施及教学仪器进行课堂教学。2、喻教与乐、喻教于美术活动之中,培养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3、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六、个人展望:努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七、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课序课题节次第1课小雨沙沙1课时第2课软绵绵的云1课时第3课手型添画1课时第4课画中画2课时第5课由小变大的画2课时第6课小人国2课时第7课你的家我的家2课时第8课袋鼠妈妈的口袋1课时第9课有趣的拓印2课时第10课拓印花纹组合画2课时第11课剪贴组拼小村庄2课时第12课动物唱歌的模样1课时第13课彩泥连连看1课时第14课剪对称鱼形2课时第15课会飞的翅膀2课时第16课变色龙2课时第17课地下王国1课时第18课灭火英雄2课时第19课公交车上2课时第20课我爱我家2课时第21课小树快快长2课时第22课折大嘴巴2课时年级教学计划【第三篇】写字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的过程。要练好字,过程是检验毅力的手段,是磨练意志的途径,字的好坏或多或少的反映了一个人是否具有敢于战胜困难、百折不挠、力争上游的精神。如何转化书写不认真的学生,保持并提高书写工整的学生的写字能力是我工作的重心,从而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使学生乐学求美。一、本学期教学目标:1、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1首先,要想写好字就一定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当你坐着写字的时候,身子要正而直,两肩齐平,胸部挺起,头部要端正,稍微向前,不要歪斜;两臂要自然撑开,右手执笔,左手按纸,双脚要自然放平,踏稳,不要交叉或踮脚尖。2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但跟写好字有密切关系,而且对身体健康也很有好处,所以一定要格外重视,并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2、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和一些常见的偏旁部首。1汉字的基本笔画,主要有如下一些:点、弯钩、横钩、横折弯、横、斜钩、横折、横折弯钩、竖、横折提、横撇弯钩、撇、竖提、横折钩、横折折撇、捺、竖折、横折折折钩、提、竖弯、撇折、竖折撇、竖钩等。2汉字的笔顺规则,可分为基本规则和补充规则两种:基本规则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外后里、先外后里再封口。3汉字的间架结构,有如下六种:独体字、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品字形结构。4汉字的偏旁部首。3、对小学生的写字提出严格要求,那就是六个字:规范、端正、整洁。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小学生进行写字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写得好字,更是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意志毅力、智能素质、审美情操的培养。四、采取的措施。1、整体优化。1认真制订实施写字教学计划。2严格遵守课改方案要求,开齐开足二年级写字课,落实专课专用,保质保量。3遵循直观性原则,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推出样板课,组织听课,研讨摸索写字教育的基本模式,确保写字课的质量。4调动广大家长的积极性,取得家长的大力支持,举行家长问卷调查五、教学进度安排周次教学内容课时1准备课12左窄右宽的字113左窄右宽的字214左右宽窄相等的字15左宽右窄的字16上盖下的字17上小下大的字18上大下小的字19下托上的字10左上包围的字111左上包围的字212左下包围的字1113左下包围的字2114内外相称的字1115内外相称的字216品字结构的字117综合练习18中国古代书法家的故事19复习与考试年级教学计划【第四篇】一、教材分析本学期国学教材顺承五年级上册,主要以“道”学为中心,取材于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庄周及其后学者的著作集《庄子》,反映道家传统文化思想精髓。本册教材共分为四个单元,分别是:“逍遥游世”、“物我之际”、“生存困境”、“顺其自然”。每个单元都有4篇课文,每单元课文的选取均与单元主题密切联系,从各个方面阐释主题思想,反映出对自然的理解和向往自由的浪漫主义情调。每一个主题单元都有单元导读,单元导读以较浅显的语言文字介绍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及单元主题思想,为学生学习课文做了概要性的提示和铺奠。每1篇课文都由古文、译文、注释组成。古文主要节取《庄子》里的某个篇章或章节,译文以白话文的形式对古文进行了翻译,注释主要解析文章的来源及较难理解的词句。这样的组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记诵及更好地理解。课文后面又编排了“汉字家族”、“日积月累”、“追根朔源”、“古诗词撷英”、“查一查,读一读”等栏目,丰富了学习的内容,也增加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致和知识储备量。二、教学目标1、培养诵读的能力和习惯,激发对国学经典的兴趣。2、了解传统文化知识,认识国学经典的价值,提升文化素养。3、形成良好的价值取向,矫正日常行为。4、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初步感悟道家思想。5、在相关联的活动中体会中国汉字的音、形、义特点及其演变过程,同时接触名家诗词和古代故事,提升文化熏陶效果。6、背诵《红梅》《至德之世》《锦瑟》《天籁》《咏风》《贻笑大方》《马诗》《庄子将死》古文诗词及相关名言警句。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初步形成学习国学的基本方法,熟读《国学》中编排的文章、初步感知其大意,感知道家思想内涵。难点:联系生活实际,感悟道家思想内涵,同时把道家思想内化为自身思想,做到思成而行自然。四、教学措施1、结合《弟子规生活力行表》的评价,坚持每天早晨10分钟早诵,每天傍晚几分钟暮省,让学生读得多,思得深;2、通过家长检查、同学互查、教师抽查来巩固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记诵;3、充分发挥班级宣传阵地的作用,把学生好的国学个人感悟作品进行张贴示范,带动更多的学生热爱国学;4、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国学教育”主题活动;5、定期举行古诗文朗读、背诵、书写、绘画比赛,营造诗文学习的浓厚氛围;6、营造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地地可学文的氛围,让孩子陶醉国学其中。同时尽量通过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五、教学进度周次学习内容周次学习内容2北冥有鱼11孔子适楚3姑射仙人12涸辙之鲋4至德之世13材与不材5濠梁观鱼14藏天下于天下6天籁15许由辞帝位7贻笑大方16马蹄8得心应手17庄子将死9运斤成风10神龟托梦
本文标题:年级教学计划【范例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0624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