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2023年大班教案_大班教案心得体会范文4篇
1/72023年大班教案_大班教案心得体会范文4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2023年大班教案_大班教案心得体会范文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大班教案【第一篇】地震是一种不可预知的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在无法控制地震的发生之前,只能尽可能地提高人们的地震逃生能力,降低伤亡率。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加强对学生地震逃生知识的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逃生能力。在这次地震逃生教案中,我们创造了一个园所各区域地震逃生的情境场景。通过将情境设置逼真,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进一步加深了地震逃生知识的印象。同时,我们向学生解释了地震的基本知识,包括地震的成因、地震的预测、和防震减灾措施等。通过这些基本知识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地震的危害和逃生的重要性。在教案中,我们采取了模拟演练的方式进行地震逃生训练。我们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逃离教室到指定集合点的任务。通过这种训练,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逃生技巧,提高逃生效率。2/7同时,让学生在训练中感受到地震逃生的紧迫性,一旦发生地震,学生能够快速有效地逃生。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模拟演练时,学生的逃生效率较低,存在跑错路线、下楼梯速度过快等问题。这些都说明我们在地震逃生知识上还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另外,教学时间也比较紧张,有些同学还没有完全掌握相关的地震逃生知识。因此,我们需要更加注重课堂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震逃生知识。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如制作视频、漫画、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更好地学习。总的来说,这次地震逃生教案反思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地震逃生教育的重要性。虽然我们的教案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我们仍然要不断地改进,优化地震逃生知识传授的方式和方法。只有让学生牢固掌握这些知识,才能在灾害中安全生存。大班教案【第二篇】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发生地点不受人的控制,但人可以采取应对措施,减少灾害的损失。地震逃生教育是学校常规教育的一部分,对于幼儿园中大班的孩子,也是必不可少的。教育的目的是在发生地震时,让孩子们能够淡定应对,准确快速地逃生。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不可避免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对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育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3/7进一步提高地震逃生教育的效果,确保孩子们的安全。首先,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地震逃生教育的重要性。地震发生后,学校和老师要及时进行紧急疏散,孩子们要尽快离开危险场地。这就需要孩子们掌握正确的逃生方法,避免受伤或者丢失。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该认真履行职责,让孩子们牢记逃生方法和注意事项。其次,我们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案。逃生教学应该结合孩子们的年龄和身体特点,采用生动有趣、易于理解的方式进行讲解。例如,让孩子们玩模拟地震的游戏,让他们自己模拟地震逃生的情景,增加孩子们身体能力和逃生技巧。同时,应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育,包括讲解、演示和实际操作,让孩子们充分理解和掌握逃生方法。最后,我们需要定期进行练习和检查,巩固并提高教育效果。逃生教育应该是长期的、连续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学校和老师应该定期组织逃生演练,并及时纠正孩子们在演习中出现的问题。同时,还要定期评估逃生教育的效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总之,地震逃生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在幼儿园中大班的孩子们中尤为重要。只有科学合理地制定教育方案,认真履行教育任务,定期进行练习和检查,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地震逃生教育的效果,确保孩子们的安全。大班教案【第三篇】4/7海洋音乐会。1.了解海洋里的鱼类,激发幼儿对海洋生物的探究。2.感知各种鱼*哪个部位发出声音,愿意根据提示展开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收集各类鱼类图片。一、导入活动:师:你知道哪些小动物会唱歌吗?(小鸟/小青蛙/小鸭子/…)二、故事讲述,适时提问:1.小黄鱼的家在哪那?它是怎么唱歌的?2.它唱起歌来“呱呱呱。。”这声音像谁呢?3.海豚的歌声是怎样的呢?谁来学一学?4.对虾唱起歌来又是怎样的呢?(引导了解:收缩鱼鳔、扑打鳃盖、咬牙齿、摩搽鳍棘等)6.小青鱼也想报名参加音乐会,能近来吗?为什么?三、延伸:师:海洋里还有许多鱼累会演奏音乐呢,你还想请谁呢?(幼儿讨论)四、结束活动。大班教案【第四篇】根据幼儿生活中出现的等分的问题,如:吃午点,还剩了10个小西红柿,有两个孩子们吃,让他们两个自己分,一人5/7一半;或在美工区活动时孩子们分纸等问题,展开了此次的活动。1、认知目标:理解二等分的含义,学习二等分的方法。2、操作目标:通过操作探索出不同的方法给图形二等分,体验等分中的包含关系、等量关系。3、能力目标:探索对不同图形进行二等分。发散点:运用不同的等分线对图形进行等分。(一)等分图形1、以情景引入。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了这个问题情境,吸引幼儿参与活动的同时,也能够更加生活化地展现生活的数学,更加易于幼儿的理解。(1)出示手偶:你们看谁来了?幼儿:是平平姐姐。(4)平平(教师扮):可是分完了会有大有小,怎么办?2、提供幼儿正方形纸和剪刀,请幼儿操作。提供给幼儿尝试的机会,验证自己的想法,并可以不受限制地尝试各种二等分的方法,用剪刀将其剪开的方法便于幼儿验证两部分是否相等。3、小结:1教师:你把正方形分成了几块什么形状,你是怎样分的?2教师:有几种分的方法(对角和对边折)3教师:怎样证明这两块一样大呢?(比一比)4教师:怎样分才能一样大呢?6/75教师于幼儿共同总结:只要找到了中心线,就可以将一个分成两个一样大的。进一步引导幼儿掌握二等分的关键要点。(二)运用学具进一步探索。只用纸来等分,以现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所致,比较精确的二等分方法只有对角和对边折两种,运用学具,抓住学具有洞洞点的特点,可以让幼儿进一步尝试以各种折线为中心线进行正方形的二等分,并且能够保证精确性。促进幼儿发散性思维的发展,是幼儿在明确等分要求的基础上自由地尝试二等分的多种方法。此环节更加注重幼儿的创造性和独特性,同时渗透了做一件事情可以有多种方法解决的道理。1、教师:你们用了两种办法,还有没有更多的方法呢?2、请幼儿运用学具进行尝试,并准确找到不同形状的中心线,探索检验的方法。检验能够证明所分的两部分是一样大的,检验的方法并不是单一的,为幼儿投放了与一块学具板相同的作业单的目的就是能够在记录等分方法的同时,还可以剪开记录后的作业单进行比较证明。除此方法还可以比较等分线两侧的洞洞子每排数量是否相同等方法。3、幼儿分组操作,教师针对寻找不同的中心线以及检查的办法进行指导,并引导幼儿记录、检验。4、小结:展示幼儿作业单,谁来说一说你用了什么方法进行了等分,你是怎样指导它们是一样大的。请幼儿将有创新的分法介绍给其他的幼儿,并展示不同检验相等的方法。让幼儿7/7能够有交流展示的机会,并且结合大班幼儿集体学习的特点,鼓励幼儿创新。在活动中通过操作、探索、观察、比较,掌握二等分的方法,在学习和探索中引导幼儿由浅入深,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能通过观察、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本文标题:2023年大班教案_大班教案心得体会范文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0778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