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文化经济学--文化资本的经济效益(PPT 55页)
一、緒論1.1文化的涵義1.2經濟的概念1.3文化和經濟的謀合過程二、文化經濟的價值理論2.1經濟學的價值理論2.2文化的價值理論2.3文化經濟的價值思考三、文化資本3.1資本的類型3.2文化資本的內涵3.3文化資本的永續性四、文化資本的經濟效益4.1文化在經濟發展的相對關係4.2文化在經濟發展的個案解析五、從經濟觀點看文化5.1文化的成本效益分析5.2成本效益分析與文化價值解析六、經濟文化化與文化經濟化6.1文化政策與文化產業發展6.2「經濟文化化」與「文化經濟化」的創價思維七、結論目錄一、緒論一、緒論1.1文化的涵義1.「文化」(Culture)一詞最原始的意義是指「土地的耕作」。2.16世紀,「文化」(Culture)的字義轉變為「心智」的培育。3.19世紀,「文化」(Culture)一詞用來描述人類文明整體心智能力與精神的發展,更進而延伸包括了人類社會全部的生活方式。4.大英百科全書解釋:「文化」(Culture)謂:「人類社會由野蠻至文明,其努力所得的成績,表現於科學、藝術、宗教、道德、法律、學術、思想、風俗、習慣、器用、制度…等之綜合全體,謂之文化。」5.文化的定義(1)描述性的定義:強調內容的例舉屬於廣泛的定義。如:「文化,乃是人類在社會中所學得的知識、信仰、美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任何其他能力和習慣的綜合整體。」(2)歷史性的定義:強調社會遺產和傳統因襲。如:「社會遺產就是文化。」(3)規範性的定義:強調「規律」或「方式」。如:「文化意指任何社會方式的總和。」(4)心理性的定義:強調文化在調適、學習及習慣的養成等方面的功能。如:「文化包含了人類在生活調適過程中所學習到的所有成果。」(5)結構性的定義:強調文化的系統性和組織性。如:「文化是由相關和互賴的對應型式所構成的一個系統或體系。」(6)創生性的定義:強調文化的來源面。如:「文化包括人際學習得來的全部產物。」1.2經濟的概念1.經濟(economic)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含有節省(saving)效益的意思。2.就學理概念而言,經濟係指相對於人類的欲求,如何分配或運用稀少性的有限資源,公平或公正的在投資、生產、消費與交易的過程中,達成最好效率(efficiency)。3.經濟學(economics)的定義:泛指探索人類的各種資本應用行為,研究其動機、選擇、結果,以及各種假設情況下的行為準則;是一門社會科學。4.經濟學的領域‧個體經濟學(microeconomics):以個別經濟單位為研究對象,研究其生產與消費的行為。‧總體經濟學(macroeconomics):以總和的經濟群體為對象,研究其國民生產、就業、物價、貨幣、匯率、利率、交易之決定及其因果關係。1.3文化和經濟的謀合過程從人類文化發展的軌跡看社會的經濟發展型態─狩獵與採拾經濟→農林漁牧經濟→工業製造經濟→商業及服務業經濟→資訊科技與知識經濟…。其經濟與文化謀合的過程如下所述:1.1947年法蘭克福學派出版《啟蒙的辯證》首揭「文化產業」(Kultu-rindustrie)這個概念,泛指文化藉著生產消費而成為一種意識型態的宰制工具。2.1970年代開始,經濟生產力快速提高以及全球化快速的發展,一種新型態的經濟社會已告出現,文化特殊性的消費取向增強。3.1980年代起,歐洲開始重視「文化財」,並將它視為新的經濟資本。4.1988年在瑞典斯得哥爾摩舉辦的全球經濟會議150個國家一致同意:文化應該從經濟外圍被帶入經濟決策裡,並且在決策形成的過程中被突顯出來。5.1997年英國工黨執政,極力倡導具文化內容與特色的創意產業,整體產業結構被迫「共變」,一種新的「文化經濟」概念開始脈動。6.1999年在義大利佛羅倫斯舉辦的全球經濟會議,世界銀行在會議上聲明:文化是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並強調文化會是形塑及決定銀行運作上重要的角色。7.2002年台灣提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畫,試圖建立文化創意產業整體的知識理論,推動文化創意產業。二、文化經濟的價值理論前言‧基本上「價值」(value)概念是所有經濟行為的起因跟動機。‧從另一個觀點來看,文化領域裡也充斥著「價值」概念。‧在經濟的範疇裡,「價值」跟效用、實惠、價格、個人或市場對商品的價值評估有關。‧在文化方面,「價值」存在於文化現象的某些屬性中。‧「價值」因此成為文化和經濟連結的一塊基石。2.1經濟學的價值理論1.亞當‧史密斯在他的《國富論》(TheWealthofNations.1776)最先把商品的價位區分為使用價值(valueinus)和交換價值(valueinexchange)前者是指滿足人們欲望的價值,而後者指一個人為獲得一單位的商品而願意放棄其它物品或服務的價值。2.十九世紀繼承亞當‧史密斯的政治經濟學者提出經濟的價值奠基於生產的成本上,取決於生產過程中所投入(inputs)的成本。3.馬克斯提出價值是由一個物品所體現的勞動數量來決定,其他的要素(利潤、紅利、租金、利息)即所謂的剩餘價值,此價值往往超過了勞動價值,馬克斯把勞動價值留給工人階級成為工資,其餘的剩餘價值留給統治階級。4.「自然價值」(naturalvalue)的概念,此乃一種由生產與成本條件所決定的價值,使實際的價格朝此方向移動,反映「自然力」的運作,其價格也決定於一個有規律的過程。5.「絕對價值」(absolutevalue)或稱「內在價值」(intrinsicvalue),是指附屬於一物品的價值評量,其獨立於任何買賣交易,也與時間地點無關。此內在價值常用於衡量藝術品的價值。創造力的生產過程就是將此價值嵌入了作品之中。6.十九世紀末,邊際革命(marginlistrevolution)取代了生產成本理論,以個人效用為基礎的經濟行為模式,其個人及其偏好乃交易過程和市場行為的終極因素。後人把效用的意義轉變成「從商品消費行為中得到的滿足」,成為邊際效益理論的基礎。也是現代經濟學中消費者理論的基石。7.「價值」是一個社會建構的現象,價值或價格的決定不能脫離社會脈絡而獨立,價格最多只是價值的指標,不能算是價值的量度,價格理論是經濟學價值理論的一種闡述,而不是取代經濟學的價值理論。2.2文化的價值理論‧思考文化的多重定義其實就是思考文化的價值,這是無法避免的,文化的價值思考不僅著眼於價值本身的概念,也包括:估計、歸因、修正、確認,甚至是否定價值的過程。總之,其評價與評價的過程與經濟學的精神明顯相似。‧文化領域裡的價值來源與經濟領域不同,文化價值及其評價方法必須要從文化論述裡產生。在廣義的文化脈絡裡,鑑定價值的起點在於此種不可或缺的原則,那就是價值代表正面的特徵而不是反面的,具有善的傾向而不是惡的,是更好的而不是更壞的。‧文化價值強調文化的普遍、超越、客觀及絕對的特質。‧文化物品內在絕對價值與古典政治經濟學者提出的絕對價值(或內在價值、自然價值)概念一致。‧後現代時期裡,來自於社會學、語言學、精神分析學等新的方法論已對一致性與規律性是文化價值的核心,這種傳統理想造成挑戰,它們將價值的概念加以改造,使其變成變動的和異質的(heterogeneous)解釋,於是相對主義取代了絕對主義。1.文化價值思考的面向(1)第一,承認美學與社會學的區別,將純粹的、自我指涉的(self-referential)及內在一致的美學判斷領域,從更廣的社會或政治脈絡中作成一種美學判斷之所在區分出來。(2)第二,在個人美學反應足夠一致的情況下,從他們有興趣的特別個案中去尋求一致同意的共識。(3)第三,文化價值是一多面的、會轉變的事物,我們不能用單一領域來理解。換言之,價值是多樣的(various)且多變的(variable)。(4)第四,進行測量或許不太可能依據量化或質化標準,不能用同一種單位來估算我們所關心的現象。2.文化價值的組成成分(1)美學價值(aestheticvalue):作品的美、和諧、具有形象及其他美學特徵。(2)精神價值(spiritualvalue):如信仰、種族、社群擁有獨特的文化意義,精神價值所傳達的效果包括理解、啟蒙及洞察力。(3)社會價值(socialvalue):一種與別人聯繫的感覺,它有助於我們理解社會的本質,也有助於認同感。(4)歷史價值(historicalvalue):與歷史的關聯,反映創作時的生活條件如何承先啟後?(5)象徵價值(symbolicvalue):就像是意義的容器及傳遞者,作品的象徵價值包含了作品傳達的意義之本質,以及傳達消費者的作品價值。(6)真實價值(authenticityvalue):指作品表現出真正的、原創的及獨一無二的,作品本身其真實性與完全性具有可驗證的價值,附加於上述其他價值根源上。3.文化價值的評價方法(1)關係圖(mapping):對研究對象進行簡單的脈絡分析(contextualanalysis),包含物理、地理、社會、人類學及其他類別的關係圖,以建立一個全面性架構,反映文化價值裡每一種成分中的評價。(2)深描(thickdescription):這是指一種解釋方法,用來描述文化對象、環境或過程,使難以理解的現象合理化,並讓我們對行為的背景與意義更加了解。(3)態度分析(attitudinalanalysis):例如社會調查方法、心理測量法等等。這些方法相當有用,特別是在評估社會及精神方面的文化價值。在個人層次,它們可應用於個人反應的估計;在整體層次,它們可應用於研究群體的態度或找出共識的形態。(4)內容分析(contentanalysis):這種方法的目標在於意義的確認與描述,適合於象徵價值各種解釋的估量。(5)專家評價(expertappraisal):引進專門知識已成為任何文化價值的重要成分,特別的技術、訓練和經驗能使評價更為完善。2.3文化經濟的價值思考‧所有已被我們確認的文化價值成分是可以被適切地包含於經濟學個人效用理論。‧願付代價(willingnesstopay)可說明文化價值的一切,因而一個獨立的文化價值概念在經濟分析上顯得多餘。‧文化價值內存於事物或其他文化現象中,其存在乃獨立於消費者對此事物的回應之外。‧當經濟學從經濟個體的活動中及其所形成的組織中排除文化面向時,就不足以解釋或理解人的行為。如果考量文化價值後真的對做決策有幫助,並對資源配置造成影響,那麼經濟分析就不該忽視文化價值的存在。‧因此,當我們在界定文化商品時,視經濟價值和文化價值為不同存在確有其必要,這二者對於我們理解商品價值而言具有不同的重要性。假若如此,一個商品在此種方式衡量下,其文化價值與經濟價值之間就會有某種程度的關聯。三、文化資本3.1資本的類型1.第一類型(早期)─實質資本(physicalcapital)是指實質物品的存量,如廠房、機器、建築物等,其有助於進一步生產產品。2.第二類型(晚近)─人力資本(humancapital)他們把人們的技術與經驗以具體方式展現之,並認為這種資本在經濟生產中跟實質資本一樣重要。3.第三類型(近年)─自然資本(naturalcapital)這是指大自然所提供的可再生(renewable)與不可再生(non-renewable)資源的存量。儘管「自然」能提供服務經濟的概念是源自於古典政治經濟學者的想法,他們視土地為生產要素之一,但關於自然資本的正式分析是最近才有的,而這正是新興的生態經濟學(ecologicaleconomics)的核心。4.第四類型(當代)─文化資本(culturecapital)它與其他三種資本可清楚地加以區別,我們在下面將給予它更詳盡的定義。3.2文化資本的內涵與價值前言‧基於前述經濟與文化價值的解釋,我們可將文化資本定義為一種資產,它除了擁有經濟價值外,還內含、貯藏或提供文化價值。‧如同其他種類的資本一樣,分別其存量(stocks)與流量(flows)是很重要的。文化資本的存量係指在某一時點該資本以適當單位所衡量的存在數量;而隨著時間經過,此資本存量會產生一種服務流量,它不是被消費掉就是被用於生產其他的商品服務。‧如果人們已有能力獲取社會上的高等文化,那麼他們就擁有文資本。此種文化資本有三種形態
本文标题:文化经济学--文化资本的经济效益(PPT 55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078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