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10以内连加教案(4篇)
10以内连加教案(4篇)资料意义广泛,可以指一些参考素材。当我们的学习遇到难题时,经常都会用到资料进行参考。参考资料有助于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那么,您知道资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吗?网友特地花时间为您收集并编辑了10以内连加教案13篇,欢迎大家参考下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0以内连加教案【第一篇】活动目标:1、正确感知10以内物体的数量,探索、发现自然数列的等差关系。2、学习用语言表述“x比x多1,x比x少1”。3、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活动准备:1、可以挂在幼儿胸前的卡片若干,卡片正面分别画有1-10个实物,反面标有相应的数字,每种数字的卡片数量相等。2、多媒体音乐3、教学ppt。活动过程:1、小朋友好(老师好),我想问一下小朋友,谁能告诉我他是谁?,(出示爸爸去哪儿中村长的扮演者李锐)。2、原来是村长呀,他来干什么呢?我来问问。哦,原来他想邀请我们班小朋友去参加《爸爸去哪儿》的节目啊,你们高兴吗?(高兴)。那我们一起出发吧,闭上眼睛。3、出示ppt,进行讲解。小朋友玩的开心吗?我们休息吧。活动反思:本节课教学结构合理,幼儿兴趣,培养了幼儿手、口一致的数数,并复习数字1—10。通过让幼儿数出皮球的个数,在下图涂出出相对应的数量并圈出正确的数字这个过程,使幼儿学习数量的对应,感知把具体的量抽象成数的过程。幼儿非常积极的上前做题。但有一点,就是有个别幼儿还不会点数的,要加强数数的能力了。10以内连加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1、知道连加的含义,能够正确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计算。2、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分析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在学习探索中积极合作与交流的精神。课前准备:学生自带小棒10根、计数器,口算卡片。自主学习:(一)1、自学:(出示信息窗7挂图)1、师:一群顽皮的小猴子跳水嬉戏,可爱的小猴子吸引了小兔子们的目光,我们也看一下好吗?2、让学生在认真观察画面理解图意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你看到了什么?”(二)群学: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整理信息,提出问题。根据画面上提供给我们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根据图意,可能会提出下列问题:①树上还剩下多少只小猴子?②一共有多少只兔子?(三)展示: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倾听学生的想法。小组长组织好小组成员的发言顺序,并做好总结。小组内展示自己提出的问题和算式,由组长和副组长检查。最后组间展示。教师选择各组部分学生板演,组长检查,集体订正。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学(出示信息窗7挂图)1、师:一群顽皮的小猴子跳水嬉戏,可爱的小猴子吸引了小兔子们的目光,我们也看一下好吗?2、让学生在认真观察画面理解图意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你看到了什么?”(时间大约3分钟)二、自主、合作学习自学: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生:我看见图上原来有7只小猴,跳下来了5只,……(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时间为5分钟)群学: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在小组内讨论一下吧!组员由小组长带领,提出自己的问题。由小组长进行补充。同学们的问题提的好极了!那么第一个问题谁来解决?该怎样列式?请同学们利用学具试着自己解决一下好吗?班内展示:(教师选择一个小组,由组长带领,展示自己提出的问题,由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每个组员展示其中的一个问题,并解答,其他同学若有不同意见,及时补充。此时用时8分钟)今天我们学的这个算式和以前学的算式有什么不同?教师在适当时机总结:把三个数加在一起的算式,叫做连加。并板书:连加。三、实践活学:见课件课后自主练习第一题,先看题意,说一说,再解决。四、全体测学自主练习第2、4题。你能用今天学到的连加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吗?提出生活中的问题自主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先把它放到问题口袋里,以后再来解决。10以内连加教案【第三篇】活动目标1.能按不同方向(上下.左右)正确地从一数到十,能正确运用序数表示物体排列的顺序,体验基数与序数的关系。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判断力。3.引发幼儿学习序数的兴趣。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从不同的方向准确辨别物体的排列位置。2.教学难点:自己确定方向并能准确找出位置。活动准备10个贴绒动物;若干数卡;10个房间的图片。活动过程1.认识十以内的序数出示一排房子,这是小动物的家,数一数有几间,这是第二间……谁能用数字表示出来,给每间房子标好号。2.正确运用序数词天亮了,公鸡起床了,它跳上自己的屋顶大声叫朋友们起床,公鸡站在第几号房顶上?小动物们起床了,老师随意从房间里拿出动物,看*间房子里的**起床了,引导幼儿说出序数词。小动物们准备做操了,他们从右至左排好队,现在谁排第一,排第二的是谁?……再次吸引运用序数词来说明动物排队的顺序。从左往右数呢?谁排第一?谁排第二……3.继续练习使用序数词请小朋友给小动物送红花,你想送花给谁就要说出:“我把花儿送给第几排的**”教学反思1.整个活动,幼儿自始至终保持了浓厚的兴趣,教师与他们共同参与,起到了导向辅助的作用。2.本节课教具准备充分,游戏性、趣味性强,课堂气氛活跃,充分激发了幼儿学习积极性。小百科:序数原来被定义为良序集的序型,而良序集A的'序型,作为从A的元素的属性中抽象出来的结果,是所有与A序同构的一切良序集的共同特征,即定义为{B|BA}。10以内连加教案【第四篇】活动目标学会说补数儿歌。会用手指韵律操摆出补数。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活动准备1——10数字卡片活动过程1、今天老师想教你们一个关于数学的儿歌,这个儿歌还有手指韵律操,想不想学啊?2、学会这个儿歌我们就能更快的算出10内的加减法了。3、那先和老师一起说几遍儿歌,老师再教你们手指韵律操。4、重复多次说几遍儿歌。(儿歌内容如下)5、老师刚才教你们的补数儿歌,你们学会了吗?那现在来一起说两遍给老师听听吧!6、小朋友们你们发现一个问题没?这些补数互相加起来等于多少啊?7、谁能告诉老师?(等于10)小朋友们都发现了,你们真棒!8、看小朋友们这么棒,老师现在就教你们补数的手指韵律操好不好?9、老师先边说边做动作,你们要认真的仔细看哦!10、看会老师做的了么?哇!小朋友都这么聪明啊!11、那先和老师一起做几遍,小朋友们一起再做几遍,看谁做得最好?12、我们的手指真灵活,下回老师要是提问你们,你们还会做不了。附:《补数》儿歌1补9,2补8,3补7,4补6,5补5,跳跳虎。
本文标题:10以内连加教案(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0863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