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第05章固定资产(zheng,2.6)
1找助手:我正在给经济科学出版社等写2005年辅导书,想再找10名学员做题校对(最好基础好些的),时间是2月10日——3月中旬。能帮忙的发邮件给我(姓名、电话):bjzqh@263.net。郑庆华。2。5第五章固定资产(郑庆华,2005。2。5)一、本章在考试中的地位1.本章在考试中的地位:本章在考试中居于重要的地位,经常与其他章节组成大分题。本章的重点是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固定资产折旧和固定资产清理。2.本章内容新变化:本章内容可能无变化。3.本章复习方法: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应与借款费用结合起来,在借款费用资本化情况下,专门借款利息将增加固定资产价值;折旧的核算应与所得税、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重大差错更正、合并报表编制结合起来复习;在固定资产清理部分,应与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结合起来复习。二、考点分析【考点一】固定资产概念(了解)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以下特征的有形资产:持有;使用年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较高。【考点二】固定资产取得的核算(掌握)1.固定资产历史成本的确定。固定资产的历史成本是指企业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达到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2.购入固定资产。企业购置的不需要经过建造过程即可使用的固定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买价加上支付的场地整理费、装卸费、运输费、安装费、税金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作为入账价值。购入时的账务处理是:借:固定资产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3.自建固定资产(1)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作为入账价值。盘盈、盘亏、报废、毁损的工程物资,减去保险公司、过失人赔偿部分后的差额,工程项目尚未完工的,计入或冲减所建工程项目的成本;工程已经完工的,计入当期营业外收支;在建工程发生单项或单位工程报废或毁损,减去残料价值和过失人或保险公司等赔款后的净损失,计入继续施工的工程成本;如为非常原因造成的报废或毁损,或在建工程项目全部报2废或毁损,应将其净损失直接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2)自营工程的核算①购入工程物资借:工程物资贷:银行存款②投入建设:借:在建工程贷:工程物资(领用工程物资)应付工资银行存款原材料(领用原材料)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产成品(领用产成品)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③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借:固定资产贷:在建工程(3)出包工程①预付工程款借:在建工程贷:银行存款②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借:固定资产贷:在建工程4.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应以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入账价值。账务处理是:借:固定资产贷:实收资本5.在原有固定资产的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的,按原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由于改建、扩建而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支出,减改建、扩建过程中发生的变价收入作为入账价值。账务处理是:借:在建工程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贷:固定资产借:在建工程贷:银行存款等3借:固定资产贷:在建工程6.无偿调入固定资产,按调出单位的账面价值加上发生的运输费、安装费等相关费用,作为入账价值。账务处理是:借:固定资产贷:资本公积(调出单位的账面价值)银行存款(本企业负担的税费)7.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在“租赁”章掌握;抵债取得的固定资产,在“债务重组”章掌握;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固定资产,在“非货币性交易”章掌握。【考点三】固定资产折旧(掌握)1.折旧范围(1)除下列情况外,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①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②按规定单独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2)企业一般应当按月提取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3)企业对固定资产进行更新改造时,应将更新改造的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并在此基础上确定经更新改造后的固定资产原价。处于更新改造过程而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因已转入在建工程因此不计提折旧,待更新改造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转为固定资产后,再按重新确定的折旧方法和该项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计提折旧。(4)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如果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应当按照估计价值暂估入账,并计提折旧;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按照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同时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5)已全额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不再计提折旧。(6)企业因进行大修理而停用的固定资产,应当照提折旧,计提的折旧应计入相关成本费用(谁使用,谁负担)。(7)企业对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也应计提折旧,计提的折旧计入当期管理费用。2.折旧方法(1)直线法:年折旧额=(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2)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额=年初固定资产净值*(2/预计使用年限)。应注意,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折旧年限到期以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3)年数总和法:年折旧额=(原值—预计净残值)*(尚可使用年限/年数总和)3.在快速折旧法下,年度中间购入固定资产,如何计提折旧如果企业在年度中间购入固定资产,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应按自然年度计算出每年应该计提的折旧额,然后在各年中分段计算应负担的折旧额。[例1]甲公司在2003年6月20日购入一台汽车,入账价值32万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4预计净残值2万元,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要求计算2003年和2004年该汽车应提的折旧额。在年数总和法下,按自然年度每年应提的折旧额为:第1年:30万*(5/15)=10(万元)第2年:30万*(4/15)=8(万元)第3年:30万*(3/15)=6(万元)第4年:30万*(2/15)=4(万元)第5年:30万*(1/15)=2(万元)因此,2003年7—12月应提折旧=(10万/12)*6=5(万元);2004年应提折旧=(10万/12)*6+(8万/12)*6=5+4=9(万元)。4.在计提减值准备后,如何计提折旧(1)在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前,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如果已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还应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在固定资产发生减值和恢复,引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余额发生变化之后,每次都要重新计算折旧率和折旧额。(2)会计制度规定:如果有迹象表明以前期间据以计提固定资产减值的各种因素发生变化,使得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大于其账面价值,则以前期间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应当转回,但转回的金额不应超过原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转回已确认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时,转回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不应超过不考虑计提减值因素情况下计算确定的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即,取得固定资产时的原价扣除正常情况下计提的累计折旧后的余额,同时,冲销没有转回的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并增加已计提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例2]2001年12月20日甲公司购入公司本部使用的一辆汽车,原价32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20000元,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假设在年末计提)。①2002年末计提折旧。每年计提折旧额=(320000—20000)/5=60000(元),则2002年12月31日计提折旧:借:管理费用60000贷:累计折旧60000(注:在不考虑减值正常计提折旧的情况下,2002年末固定资产净值为26万元;2003年末固定资产净值为20万元;2004年末固定资产净值为14万元;2005年末固定资产净值为8万元;2006年末固定资产净值为2万元。这是在恢复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时的“上限”,计算在此,以备后用)②2002年末计提减值准备。假设2002年12月31日汽车的可收回金额为18万元,而固定资产净值为26万元,应计提减值准备8万元:借:营业外支出80000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80000(2002年末计提减值准备后,汽车的账面价值为18万元,即固定资产原价32万元—累计折旧6万元—固定资产减值准备8万元)③2003年末计提折旧。2002年末计提减值准备后,汽车的账面价值为18万元(固定资产原价32万元—累计折旧6万元—固定资产减值准备8万元),假设预计使用年限为4年,预计净残值为2万元,则2003年应计提的折旧额为4万元((18-2)/4),则2003年12月31日计提折旧:借:管理费用40000贷:累计折旧40000④2003年末计提减值准备。如果在2003年12月31日,造成减值的因素发生变化,可收回金额上升到21万元;而此时固定资产账面净额为14万元(固定资产原价32万元—累计折旧10万元—固定资产减值准备8万元);固定资产在不考虑减值正常计提折旧的情况下,2003年末固定资产净值为20万元,根据规定转回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不应超过不考虑计提减值因素情况下计算确定的固定资产账面净值20万元,故恢复固定资产价值到20万元,需冲回营业外支5出6万元(20-14)。又因正常计提折旧下的固定资产净值为20万元,现可收回金额为21万元,故应将减值准备8万元全部转回,转回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8万元与冲回营业外支出6万元的差额2万元,增加累计折旧,企业的账务处理是: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80000贷:营业外支出60000累计折旧20000又假设在2003年12月31日,可收回金额上升到19万元;而此时固定资产账面净额为14万元;固定资产在不考虑减值正常计提折旧的情况下固定资产净值为20万元;故只能恢复固定资产价值到19万元,需冲回营业外支出5万元(19-14)。又因正常计提折旧下的固定资产净值为20万元,现可收回金额为19万元,故应保留减值准备1万元,需转回固定资产减值7万元。转回的固定资产减值7万元与冲回营业外支出5万元的差额2万元,增加累计折旧,此时账务处理是: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70000贷:营业外支出50000累计折旧200005.关于固定资产折旧的追溯问题对未使用、不需用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变更的追溯,追溯计提的折旧,调整期初留存收益和相关项目[例3]甲公司为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所得税采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甲公司每年按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公益金。其他资料如下:按照会计制度规定,从2002年1月1日起,对不需用固定资产由原来不计提折旧改为计提折旧,并按追溯调整法进行处理。假定税法规定,不需用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不得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在出售该固定资产时,再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即形成可抵减时间性差异)。①甲公司对固定资产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有关固定资产的情况如下表(单位:万元):固定资产增加日期转入不需用日期原价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设备A1997.6.201998.12.31420010年240设备B1997.12.81998.6.221008年84设备C1999.11.102001.3.2028806年0②会计政策变更累计影响数计算表年份原政策计提折旧额现政策计提折旧额税前差异所得税影响额累计影响数1997198198000199852264812641.5884.42199940688648213.84434.1620004801128648213.84434.16200112011281008332.64675.36合计136037902430801.901628.10(注:设备A每月折旧额=(4200-240)/120=33(万元)设备B每月折旧额=(2100-84)/96=21(万元)设备C每月折旧额=(2880-0)/72=40(万元)原政策计提折旧:年份设备A设备B设备C合计1997198001981998396126052261999004040200000480480200100120120合计5941266401360现政策计提折旧:年份设备A设备B设备C合计199719800198199839625206481999396252406882000396252480112820013962524801128合计1782100810003790)③计算结果表明,应补提折旧额2430万元,会计政策变更产生的税前差异为2430万元,所得税影响额为(
本文标题:第05章固定资产(zheng,2.6)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113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