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学校禁毒工作汇报材料范例4篇
1/16学校禁毒工作汇报材料范例4篇【参阅】此篇优质文档“学校禁毒工作汇报材料范例4篇”由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学校禁毒工作汇报材料【第一篇】11月20日,衡水市公安局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刑警支队禁毒“两打两控”工作汇报,就做好下步工作进行研究部署,要求相关部门,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充分发挥禁毒办职能作用,善于借势借力,综合采取多种措施,统筹推进全市禁毒工作取得新突破。会议指出,禁毒工作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国家、省、市禁毒委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推进,重视程度、推进力度前所未有。刑警支队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站在全局高度,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对全市禁毒工作的统筹,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明确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找准症结所在,对症下药,跟进相应措施,并及时向市禁毒委和市公安局党委提出合理化建议。会议要求,要强化警种联动,进一步加强与交警、治安、派出所等警种部门的沟通协调,充分调动各警种积极性,发挥各部门优势,强化基础摸排,严密阵地控制,开展全面打击、综合围剿,提高涉毒违法犯罪的发现和打击能力。要强化督导2/16指导,制定细致周密的调研督导方案,深入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向基层传授禁毒工作方法措施,提升基层对禁毒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工作技能。要强化专项打击,各县市区刑警大队要明确一个中队侧重禁毒工作,提升职业化、专业化水平,同时加强与网安等部门的沟通配合,加强网络涉毒犯罪的研判,深挖涉毒线索,找到新的突破口。要强化深排细查,开展常态化的易制毒企业大排查,全面挤压、严厉打击,铲除制毒活动在我市的生存土壤。要充分发挥禁毒办职能,加强对全市禁毒工作的调度、通报、督促,抓主要矛盾,推动工作落实。学校禁毒工作汇报材料【第二篇】首先,我代表西宁市委、市政府对国家禁毒委督导检查组莅临我市督导检查禁毒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西宁市禁毒工作开展情况、当前毒情形势和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工作思路汇报如下,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一、禁毒工作开展情况近年来,在国家禁毒委、省禁毒委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对禁毒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中央6号文件精神,把禁毒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紧紧围绕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四禁”并举的工作方针,积极探索、狠抓落实,不断推动禁毒工作向纵深发展,禁毒斗争取得显著成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市公3/16安局禁毒支队于2015年被国家禁毒委评为“全国禁毒工作先进集体”,支队负责人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这在西宁禁毒史上尚属首次。(一)聚焦机制抓落实,在组织领导上实现“三个根本突破”。一是实现思想认识的根本突破。市禁毒委清醒认识和判断当前毒情形势,把凝聚共识、加强组织领导作为禁毒工作的“制高点”,积极向党委、政府报告工作,全力争取支持。今年,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晓,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晓容分别就加强禁毒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市委、市政府及市禁毒委定期组织召开全市禁毒工作会议、禁毒工作专题会议,就进一步做好全市禁毒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主要领导多次深入一线调研指导,实地考察禁毒工作,努力破解工作难题,着力推动各项禁毒工作的贯彻落实,彻底扭转了过去部分单位重视不够、认识不足,相互推诿、扯皮,由公安机关“单打独斗”的被动局面。二是实现禁毒工作责任体系的根本突破。市委、市政府联合印发《西宁市关于进一步加强禁毒工作的实施意见》和《西宁市禁毒委成员单位具体任务分工方案》,为今后西宁禁毒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健全完善了禁毒委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和任务,进一步推动了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根据禁毒工作责任制要求,我市相继制定了禁毒工作《督导检查办法》《责任追究办法》《考核办法》及《西宁市禁毒重点整治工作方案》,明确党政领导禁毒工作主体责任,推动各县区将禁毒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目标绩效考核项目;实行成员单位实地督导检查区4/16县禁毒工作制度,完善了禁毒考评督导体系,逐级签订《禁毒工作责任书》,严肃倒查问责,形成了党委政府主责、各部门主管、严格考评问责“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为进一步深化禁毒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三是实现禁毒专门力量和经费保障的根本突破。在禁毒专门力量建设方面,市禁毒委主任由政府副市长、公安局长担任,4名副主任分别由市政府办公厅、市委政法委、市委宣传部及市公安局有关负责同志担任,警备区、武警、法院、检察院和市委、市政府26个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县区分管领导任禁毒委员会组成人员;同时着力构建“党委政府负总责、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体制,目前各县区政府和园区管委会均成立了禁毒委员会,其中四区三县禁毒委主任全部由当地党政“一把手”担任;在全市推行禁毒办实体化运作,目前已单独设置了市禁毒委办公室,设立禁毒办专职副主任,补充了1名专职人员;全市除湟源县外,四区和大通、湟中两县公安局均设禁毒大队,3个园区公安分局无专门机构,工作由刑侦大队承担。在禁毒专项经费方面,市政府将禁毒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今年共落实禁毒专项经费450万元,其中市级300万元,经费投入同比增长29个百分点;各县区150万元,同比增长个百分点,有力保障了各项禁毒工作有序开展。(二)聚焦主业抓执法,在打整防控上实现“四个明显提升”。一是打击毒品犯罪的成效明显提升。全市公安机关以“百城禁毒会战”、打击零星贩毒及“大干60天”等专项行5/16动为依托,严厉打击涉毒违法犯罪,始终保持禁毒严打高压态势。今年以来,共破获毒品刑事案件236起(零包案件170起),同比下降%;抓获毒品违法犯罪嫌疑人265名,同比下降%;缴获各类毒品公斤,同比上升48%,毒品犯罪高发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同时带动了全市社会治安形势明显好转,因毒品诱发的刑事案件大幅下降,特别是侵财案件下降幅度明显,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19%,其中抢劫、抢夺、盗窃案件发案率同比分别下降%、%、%,社会治安秩序持续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二是侦破重大毒品案件的能力明显提升。坚持“打团伙、破大案、抓毒枭”的工作方针,广辟线索、专营侦查、精确打击,先后破获重特大毒品案件58起,特别是成功侦破公安部毒品目标案件1起,打掉了一个由云南向甘肃、青海两地贩卖海洛因的贩毒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2名,缴获毒品海洛因达51公斤,创我省历史新高,极大地鼓舞了士气,震慑了犯罪。另有3起部级毒品目标案件正在收网中。三是堵源截流的实效明显提升。立足实际规划全市查缉卡点,先后布建总寨、日月毒品查缉站作为重要固定卡点,组织协调治安、交警、特巡警等警种,以毒品查缉站为依托,并延伸至市内各入城主要通道和重点地区,形成“常设性固定卡点+临时性流动查缉点”相结合的查缉卡点运行机制,初步构建了动态化查缉查控体系,有效萎缩毒品向我市流动渗透的通道。已查破毒品案件7起,抓获嫌疑人员8人,缴获毒品公斤。四是场所整治的力度明显6/16提升。严格落实全市公共娱乐服务场所禁毒管理目标责任制,常态化开展场所涉毒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适时组织集中清查行动,保持高压严管态势,严守不发生“场所聚众吸毒”的底线。截至目前,全市公安机关共组织开展集中清查行动116次,清查各类行业场所2600余家次。(三)聚焦重点抓治理,在禁吸戒毒上实现“三个有力推进”。一是有力推进社区戒毒(康复)“”工程。市委市政府、市禁毒委高度重视,始终把社区戒毒(康复)工作作为加强社会综合治理、维护地区和谐发展的大事来抓。今年,市禁毒委主任分别写给四个主城区“一把手”《一封信》,明确要求当地党委政府积极主动推进“”工程,在场所、经费和人员方面给予全力保障。目前全市已建成14个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指导站示范点,所有工作站均配备了工作用房和工作人员,购置了办公设施设备,制定了制度流程,规范了台账档案,为全省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全面开展提供了借鉴。积极打造“示范点”品牌,城东区大众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建立了符合社区实际的“四色分类管理”和“五字工作法”等工作机制,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被省禁毒委列为“全省示范点”,充分发挥了典型引领作用,为全市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积极打造无缝衔接亮点,制定出台《西宁市公安局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执行工作规范》《吸毒人员管控系统实用手册》等规范性文件,建立“四个一律”处置、责任倒查追究等制度,严格落实“吸毒人员被公安机关责令接受社区戒毒(康复)后7/16到户籍地派出所报到,再到社区开展帮教”全程各个环节当面交接人员,不发生漏管、失控情况,实现了“出所即报到、报到即管控”,极大地提高了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执行率和管控率。目前管控吸毒人员4182人,管控率52%,同比上升10%。正在强制隔离戒毒1528人、执行社区戒毒(康复)人员885人。为进一强化宣传教育效果,联合市电视台专门制作了《西宁市积极探索社区戒毒(康复)新模式》宣传片进行了报道。此外,落实吸毒人员一人一档工作,成立了专职工作人员、社区民警、禁毒社工、戒毒康复人员家属及禁毒志愿者“五帮一”帮教小组,为戒毒康复人员提供心理疏导和帮扶救助服务;建立3个美沙酮维持治疗点和1个药物治疗戒毒中心,累计治疗1165人、日均190余人,戒断三年未复吸人员2561人。二是加大对吸毒人员排查管控力度。以开展吸毒人员“大排查、大收戒、大管控”“毒驾整治”等专项行动为抓手,严格落实“逢嫌必检”“重嫌必检”、拉网式排查等措施,最大限度发现隐性吸毒人员,将吸毒人员分级推送到社区帮教、社区戒毒、强制戒毒等环节,严防吸毒人员肇事肇祸,并及时录入“吸毒人员动态管理系统”,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形成了基层查控、网络监控、社区管控的工作模式。今年以来,共查获吸毒人员2442人,同比上升22%,其中强制隔离戒毒1077人,同比上升14%;社区戒毒1365人,同比上升26%。累计注销吸毒人员驾驶证818本,同比下降4%,及时消除了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重大隐患。三是有力推进禁种铲毒和8/16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市禁毒委与各县区签订《禁种铲毒责任书》,层层落实禁种铲毒责任,市禁毒办专门组成工作组深入各地督导检查,及时组织开展踏查铲毒行动,有效巩固了我市“无种植罂粟地区”成果。同时加强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积极协调工商、食药监、安监等部门,形成工作合力,通过组织开展培训、调查摸底、专项检查工作,进一步规范了我市易制毒化学品管制工作,109家易制毒化学品生产、销售,经营、使用、运输单位全部实现网上备案,未发生易制毒化学品和精神麻醉类药品流入非法渠道的案事件。(四)聚焦预防抓教育,在禁毒宣传上实现“三个突出创新”。一是突出学生群体,创新推广“西宁校园特色”宣传载体。以校园为主阵地、在校学生为重点,不断深化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程。市禁毒办与市教育局密切协作,先后印发了10万册《毒品预防教育读本》发放至全市各中小学校,统一了毒品预防教材,落实各中小学校每学期不少于2课时的毒品预防教育专题课程,并纳入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同安排,同部署;以学校毒品预防教育“五个一”活动为载体,组织学校师生观看毒品预防教育专题片《致青春》、参观多巴强制戒毒所,同时各派出所法制副校长不定期到辖区中小学开展毒品知识讲座,不断提高学生识毒、防毒、拒毒意识;在青海省警察职业学院举办了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师资培训班,对全市中小学德育老师进行集中培训,目前师资队伍已达到500人;9/16推进宣传阵地建设,在全市选择了10所学校设立“校园禁毒图书角”,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广场等重点部位建立固定禁毒公益宣传阵地5处,目前拟投资500万元在西宁市教育局第二课堂拓展中心建立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基地。二是突出重要活动,创新推广“西宁禁毒小卫士”宣传载体。今年,我市积极参与“青春的守护”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收效良好。在网络初赛阶段,全市参与度居全省首位,其中,大通二中进入全国参赛100强学校;在电视总决赛阶段,由3名西宁禁毒小卫士(职校、高中、初中学生各1名)组成的青海省代表队经过激烈比拼,最终取得了全国八强的优异成绩,充分检验了“”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成果。市禁毒办
本文标题:学校禁毒工作汇报材料范例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1380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