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范例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50篇精编3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范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50篇精编3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范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50篇精编3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一、导入新课。1、谈话:今天老师请大家带来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容器,谁来说说你所带容器的容量是多少?(指名交流)2、谈话:像这些计量比较少的液体,常用毫升做单位,毫升可以用符号“ml”表示。(板书)二、学习新课。1、谈话:饮料瓶的容量是500毫升,钙奶瓶的容量是100毫升。那么1毫升是多少呢?(让学生来简单描述,或上来倒出认为是1毫升的水。)2、认识1毫升。出示:25毫升量筒。谈话:这是一个25毫升的量筒,里面盛的水是1毫升。(出示实物,让学生观察,感受1毫升有多少。)我们再用这个滴管来滴1毫升的'水,数数有这样的几滴。3、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数数。4、谈话:你觉得1毫升的水怎么样?(让学生体会1毫升是很小的计量单位)5、谈话: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升和毫升都是容量的计量单位,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可进行猜测,可能有学生已经知道其中进率。)6、出示:图片谈话:你能看着刻度说出每个容器里有多少毫升水吗?(指名交流)7、出示1升水,与500毫升的水比较,估计1升水有多少毫升?(1)学生估计交流。(2)实验证明。板书:1升=1000毫升。8、练习,“想想做做”第4题。4升=()毫升2000毫升=()升9升=()毫升5000毫升=()升(1)学生独立完成。(2)指名交流,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全班校对,及时纠正错误。三、巩固应用,完成“想想做做”。参考资料,少熬夜!1、第1题。(1)学生审题后估计各容器里有多少毫升。(2)出示数值,全班读一读。2、第3题。(1)学生审题,指名说出每种饮料的容量。(2)学生独立思考。(3)指名交流,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4、阅读“你知道吗?”四、课堂小结。1、谈话: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2、布置作业:补充习题第9页。3、课外作业:到超市看看,哪些物品是用升作单位的,各是多少升?哪些是用毫升作单位的,各是多少毫升?4、有时间介绍一下节课量器的做法,并允许学生在家里试做。小学数学基础的示范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能准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通过数、剪、拼等动手操作活动,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教学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准确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与过程。教学准备:裁剪的平行四边形、学习单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精美的图片,你们想看看吗?你从中发现了哪些学过的平面图形。老师也想参与到绿化工作中,但是遇到了一个问题,大家愿意帮助老师吗?这两块土地,一块长方形,一块平行四边形,老师想选块大的,怎么选?引导能否得到准确的结果?没有数据能求面积吗?(用方格纸)把这两块地抽象到方格纸上,下面我们就借助方格纸来数一数这两个图形的面积。设计意图:数学课应源于生活,由学生熟悉的情境导入,自然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本环节在学生现有知识水平中无法通过计算来比较两个花坛面积的大小,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进一步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二、比较发现,猜测公式1、拿出学习单,读一下学习要求。参考资料,少熬夜!学习单:仔细观察方格纸上的`两个图形,数一数,把表填完整。(一个方格代表1平方米,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2、汇报:你是怎样数的?数长方形(完成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x宽)平行四边形,怎么数的?我们再来观察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和面积,你发现了什么?师小结:同学们根据表格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面积有一定联系。表格中,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相等,它们的面积也相等。有的同学就推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和高有关。甚至有的同学推测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那么是不是这样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板书)3、验证如果我们现在真的要去测量一块很大的平行四边形的田地,你认为数格子的方法好不好?那怎么办?想一想,我们刚才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谁有关?所以我们可以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再来计算。设计意图:数格子的方法是探究图形面积的一种简单方法,学生轻松地理解,重在让学生对这两种图形相对应的量进行分析,在学生的脑海里初步得出: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这个时候他们的面积就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能等于底乘高。让学生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三、操作探究,验证猜测(一)出示学习导航,读一读。(二)学生同桌合作动手操作,将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三)学生汇报,师生交流方法一:1、学生展台:沿着从顶点向底边做的高剪开,然后平移,就可以得到长方形。汇报: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长方形的宽,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提问:为什么要沿着高剪开?2、到黑板结合学具来讲解剪拼的方法和公式的推导过程。3、要求大家同桌互练《三一刀客·》。指名一生完整的说一遍方法二:学生黑板上讲解演示(完整描述)。(沿任意一条高剪开)方法三:展台:在平行四边形的两条斜边上,取两个对应点,分别向底做高,剪开,平移,就得到了长方形。(四)发现共同点,渗透数学思想小结:同学们,看来我们用不同的割补方法最终都推导出参考资料,少熬夜!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几种方法,有什么共同点?师小结: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转化。(转化)学习时,我们把要探讨的知识转化成学过的知识,进而解决问题。(五)字母公式我们通过转化推导出了平行系边形的等于底乘高。如果用s表示面积,用a表示底,用h表示高,那么,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用字母表示就是()(六)教学例1一生板演,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师:下面,我们就用这个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设计意图:探究的过程是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关键环节,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使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和发现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最后让学生验证公式,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调动自己的数学思维,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碰撞出了数学思维的火花。四、巩固练习花园小学徐春丽数学学科《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学设计3教学内容教材第71~72页例5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究连加计算方法的全过程,掌握100以内连加的计算方法。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价值。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连加计算方法。教学准备xx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黑板上出示:3+8+6=10+5+2=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后抽学生口述出计算的过程。师:这些题是我们在一年级上期时就已经学过的20以内的连加,今天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用上我们前面学习的进位加法的知识学习新的连加计算。板书课题:连加计算二、新课教学1、教学例5出示例1。师:仔细观察这幅,说一说从这幅能知道些什么。参考资料,少熬夜!引导学生观察后回答:图中告诉我们少先队分成了三队,第1队有13人,第2队有18人,第3队有12人。师:根据这个信息需要我们解决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回答:3个小队一共有多少队员?师:根据你前面的学习经验,我们该怎么列式解答?要求学生列出算式:13+18+12。师板书:13+10+12=。师:这个算式该怎么算呢?同样是加法,它和我们前面学习的进位加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引导学生说出:前面我们学习进位加法只有两个数相加,这里有三个两位数相加,是一道连加算式。师:再比较一下13+18+12这个算式和我们黑板上的3+8+2这个算式,你又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后回答出:两道都是连加,只是连加的范围不同而已,3+8+2是20以内的连加,13+18+12是100以内的连加。师:那它们的计算方法是否一样呢?引导学生猜测它们的计算方法可能是一样的,都要数位对齐后,从个位加起,相加满10都要向前一位进1。师:同学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下面请小朋友们在小组内合作,比一比,看哪些小组想的办法更多、更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后再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全班汇报。主要引导学生从以下几种算法进行汇报:①整十加整十,个位数加个位数,然后再合起来:10+10+10=303+8+2=1330+13=43②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把和与另一个数相加:13+18=3131+12=43③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把和与第一个数相加:18+12=3030+13=43学生汇报后师整理在黑板上并追问:除了这些算法,我们可不可以用我们前面学过的竖式来计算呢?用竖式又该怎么算呢?引导学生尝试列出竖式后并抽其中的两个同学到黑板上板书。主要引导学生列出竖式:如果有学生能列出竖式的第二种写法就请学生列出后说一说他是怎么想的,如果没有学生列出竖式的第二种写法师则作如下的引导:师:其实这种竖式还有另外一种写法,大家想知道吗?引导学生看书自学后再抽一学生到黑板上板书。师:竖式的这两种写法是一样的吗?相比之下你更喜欢哪种?为什么?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竖式,其实计算过程是一样的,但相比之下,第二种写法更简单一些。师:不管是用哪种方法计算,你觉得三个数连加与两个数相加相比,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呢?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参考资料,少熬夜!引导学生说出三个数连加比两个数相加要复杂一些,特别是涉及进位的问题,因此要特别注意。师小结:在计算连加的算式时,同学们可以选择你喜欢的一种方法来算。三、巩固练习师:同学们已经会做连加的计算方法了,下面让我们来练习一下:让学生看图独立完成课堂活动(1)、(2)小题后集体订正。四、全课小结师:同学们,在今天这节课上,你都学会了些什么?有哪些收获?学生回答略。课后反思:
本文标题: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范例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50篇精编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1406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