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小学语文部编版听课记录范例通用3篇
1/6小学语文部编版听课记录范例通用3篇【参阅】此篇优质文档“小学语文部编版听课记录范例通用3篇”由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小学语文部编版听课记录1《桂林山水》听课记录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视频播放桂林山水景色,吸引学生兴趣。二.授新课1.提出问题:喜欢山还是水?引出课文。2.学生齐读课文,老师纠正轻声的读音。并思考桂林的水的特点。3.学生在黑板上画出水的特点(清静绿)。4.出示关于水的图片,然后齐读课文。5.提问(本段作用)老师总结。6.再齐读一遍课文并思考修辞方法7.课堂练习:展示公园花的图片,让学生根据本课的修辞方法仿照写句子。8.分析作者感情和写作方法,并让学生自主学习第三段。9.学生自主分析总结课文第三段(写作方法、修辞方法2/6等。)10.赏析图片,然后读课文,并思考山还能像什么。三、总结课文学生齐读课文,并谈谈学习课文后的感受。四、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课。五、板书:6桂林山水甲奇、秀、险画天中下静、清、绿游六、听课反思:符老师教态很自然,很会引导学生,这篇课文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学起来比较枯燥,但通过老师设计的精美幻灯片和精心的引导和提问,把学生带入了一个生动的课堂上,整堂课都是书声朗朗,课堂气氛轻松活跃。教学的各个环节之间衔接合理、自然,时间把握非常好。设计的拓展问题相当好,并引导学生作答,既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又使学生训练了说话、思考能力;充分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小学语文部编版听课记录23/6小学语文部编版听课记录2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读题。蜜蜂怎样会引路呢?请同学们读课文。揭示课题:“引路”是什么意思(带路)二、自学生字新词⑴读准生字的读音⑵划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2.检查自学状况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资料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导学生用扩句法说一说。)四、学习第一、二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2.在语境中辨析词义:列宁常常请养蜂的人来谈天。往常派去找他的人不在,列宁只好亲自地去找。读这两个句子,比较一下,加点字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听课评析课堂中难点是从列宁利用蜜蜂引路的事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教学中,要把指导朗读作为理解课文的主要手段,贯穿在教学的始终。小学语文部编版听课记录34/6小学语文部编版听课记录3小学语文部编版听课记录7《长城》廖教师的这堂课,相信在座的各位都受到了一次中华文化的熏陶,一次爱国精神的洗礼,也见识到了廖教师独特的个人教学魅力,感受到了他那饱满的教学热情。下头我就本堂课谈谈一些个人的看法。第一、课堂注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从远看长城、近观城墙,应对这样气魄雄伟的长城,我们怎能不为之赞叹,为之佩服呢?就连许多国家领导人来到中国、游览了我国的万里长城,都无不称奇呢!出示了三个国家领导人的话,让学生进行朗读,学生在读中,民族自豪感再次得以升华。到之后的“为什么说这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的解读,学生的爱国热情得以激发。所以,用一句话来赞美长城时,学生的语言中充满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思想第二、多媒体为教学服务,帮忙了解长城特点。体会长城的气魄雄伟,廖教师抓住了长城的长和长城的独特构造来学习。出示长城的远、近两张情境图,学生很快的找到了作者的观察点和文章中相对应的段落。课件演示(长城示意图)并讲解:从东头的山海关开始,高高低低、蜿蜒曲折,5/6直到西头的嘉峪关,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等10来个地方,全长一万三千里。学生一下子就体会到了长城的长。了解“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体会长城的独特构造时,也很好的利用了多媒体,形象的演示,学生经过指指认认很快就搞清楚了,也明白了这些设施的作用。第三、抓重点语句,品味语言,体现了语文味。第1自然段,抓住比喻句和列数字“一万三千里”的品读,体会到了长城长的特点。第3自然段,教师关注文本,引领学生与文本展开充分的对话。比如:“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是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抓住“数不清、两三千斤重”体会到工程浩大;“没有……没有……”体会到设备的简陋;“无数……无数……”“一步一步地”体会到条件的艰苦。多种形式反复地读,引导学生体会到无数古代劳动人民再修筑长城时付出的血汗。教学中,教师的描述,也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在条件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建造长城的壮举。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学生也在朗读中表现出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另外,教师的语言十分煽情。他自我饱满的情感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还有体会“为什么说这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之后,师述:是呀,长城工程浩大,施工艰难,据计算,如果用修筑长城的砖头和条石筑成一道宽1米,高5米的墙,6/6这道墙能够围绕地球一周多,这样的长城修筑需要多少代人的生命的付出。在完全没有科学技术支持的古代,能够修筑如此雄伟的长城,能不说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能不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吗?这样的话语是充满智慧的,富有活力的,一次,学生再次发出赞叹时,语气就十分到位了。
本文标题:小学语文部编版听课记录范例通用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1459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