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空巢老人调查报告参考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空巢老人调查报告参考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空巢老人调查报告参考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空巢老人社会实践总结1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广泛普及志愿理念,大力弘扬志愿精神,以学校为主导,以社区为依托,以提高空巢老人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和幸福指数为目标,组织学生志愿者,主动深入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志愿帮扶活动,努力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不断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和社会现代文明程度,使广大空巢老人生活的更加幸福美满。改善空巢老人养老环境,解决空巢老人生活困难,提高空巢老人生活质量,使空巢老人身体安康,身心愉悦,安度晚年,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二、服务对象育才社区的空巢家庭老人,特别是高龄生活困难的空巢老人。三、组织机构为加强对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工作的统筹协调、组织开展和监督查检,成立实验小学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领导小组。组长:杨继平副组长:苏维世冯小龙成员:学生志愿者医疗保障:王永胜四、活动经费共计150元,购买物品有苹果,老年人营养食品,彩带和冲洗照片等。(由发放倡议书放置爱心箱,学生自愿捐钱)五、慰问前准备1、倡议学生自愿参加慰问团。2、确定人数,落实任务。3、准备慰问品。(水果、蔬菜)4.准备文艺节目。5.准备绘画作品,和祝福卡。六、活动时间和安排1、星期下午2:30分所有志愿者准时到学校大队部集合,佩戴绶带,其中有一名同学带脸盆,三名同学带抹布。2、点名完毕后,2:50准时出发。3、到达目的地后,由三名少先队队干部向老人赠送慰问品,然后带工具的成员开始打扫卫生,与此同时其它同行的同学陪老人聊天,了解各位老人的情况和日常生活。4、3:30分,大扫除工作全面结束。邀请老人观看由各同学们带来的文艺节目。参考资料,少熬夜!5、活动结束前,所有成员与老人一同拍照留念,然后由学生代表负责赠送老人自己绘制的图画,祝福卡。6、活动结束,所有人员集合、点名、回学校,确保无遗漏任何一个人,活动完毕。七、后续服务内容根据空巢老人的现实需求,重点开展“五个一”服务。(一)问一声好。学生志愿者每天与空巢老人通一次电话,嘘寒问暖,随时关心了解空巢老人的生活和健康情况。(二)见一次面。学生志愿者经常与空巢老人见面,和老人谈谈心,聊聊天,进行心理慰藉,以消除空巢老人的孤独寂寞情绪。(三)登一次门。帮扶志愿者要每月抽出一定时间,到空巢老人家中,帮助料理家务、代购物品、清洁卫生、读书、读报等生活护理服务。(四)户外活动一次。在社区组织下,学生志愿者每月要带领空巢老人参加一次社区文化娱乐活动,丰富空巢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对行动不便的空巢老人,到扶到室外晒晒太阳,看看风景,呼吸呼吸新鲜空气。(五)过一次生日。帮扶志愿者每年要动员组织其他志愿者一起给空巢老人过一次生日,为老人祝寿,让空巢老人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基本情况2截止目前,滨州市60岁以上老年人538643人,其中:65岁以上的342861人,80岁以上的60263人,100岁以上的85人,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约占人口总数的%,其中农村老人377050人,约占老年人总数的70%,而农村空巢老人又占到老年人总数的70%左右,约263935人。各年龄段农村空巢老人的比例有所差别,低龄老人中空巢老人比例较高,随着年龄增长比例有所降低。农村空巢老人全部反映农村老人问题,人员构成、家庭现状、经济保障、健康状况等没有多大区别,在精神慰籍、生活照料方面问题稍显突出。空巢老人调查报告总结32016空巢老人调查报告格式此次xx社会实践对空巢老人的关注活动旨在呼吁全社会共同关心空巢老人并能制定系列有效措施解决此越发严重的社会问题,老年人过去都为社会创造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他们有享受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权利,如果一个社会的老年群体晚境凄凉,势必严重影响劳动人口的积极性,不利于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如何解决打工子女外出挣钱与陪在父母身边成了一个深思之待解决的问题,从诸多方面讲我团队对空巢老人的调研帮扶活动意义深远。总之,在现代新农村的建设中,农村空巢老人的问题是不可忽视的,农村留守老人作为老人这一弱势群体中的一个“脆参考资料,少熬夜!弱群体”,我们必须采取措施为这一群体做些帮助,为促进和谐老龄生活做贡献,为老龄事业的发展做贡献,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一、调查对象与方法1.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分别选取以郚山镇黄皿旺村的留守老人作为本次调查的个案。吾山镇隶属于山东潍坊安丘市,位于安丘市西南部,西与临朐交界,南与沂水接壤,面积113平方公里,该镇有10886户,人口万,耕地面积万亩。下辖店子村,亭子村,小洼村,卜家庄村,河西村,小吾山村,黄皿旺村,闭门山村等68个村委会。郚山镇是典型的以农业经济发展为主的偏僻乡镇,产业结构单一,剩余劳动力大量外流,空巢家庭比例逐年上升。黄皿旺村位于郚山镇的东北方向,距离郚山镇中心位置较近,附近村民平日可以在集市上做些小买卖,是典型的农村自足型发展方式。由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停滞青壮劳动力流失显现存在上升趋势,留守家庭在全镇具有代表意义。2.调查方法:2016年6月,中新网公布了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统计结果,结果显示了全国人口老龄化持续增加的态势。不同于部分学者将调查方向聚焦在城市老年保障体系的研究上,本调研团深入基层,亲身触及农村养老机制的方方面面。本次调查主要是采取走访、问卷调查、查阅文献及入户典型调查的方法,而且也向镇医院的院长、镇政府秘书长、镇敬老院的院长做了相关的了解。调查涉及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医疗及社保、留守老人生活负担及“老有所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等。在入户典型调查中,从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医疗保障、养老现状和精神文化生活四个方面采用结构式访谈的方法,入户典型访问了20户老人。二、留守老人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分析(一)家庭氛围缺失、精神生活单调随着子女纷纷外出务工,一旦家庭“空巢化”后,家庭养老功能就被弱化,老年人需要亲情的尉籍和生活照料。据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各种身体器官的衰弱,老人在某些方面趋于孩童化,更需要子女的照顾。因此子女在老年人心目中有不可替代的位置。但通过对空巢老人的调查问卷的分析,只有%的外出务工子女经常给父母打电话。子女外出后,电话成了老人与子女的交流沟通的主要方式和精神慰藉。有时甚至连这些基本的精神慰藉都没有,老人大多过着“出门一孤影,进门一盏灯”的寂寞生活。(二)留守老人仍需要劳动,但经济收入低、生活质量差通过我们的问卷调查,大部分空巢老人从事体力劳动,仍然要承担农业生产的重担。由于目前绝大部分农村老年人没有社会养老保障,老人的经济主要依靠自己劳动所得和子女微薄参考资料,少熬夜!的补贴。老人的劳动主要是种地,由于子女不在身边,许多农活要请人,成本高,收入低。,一般子女在外一年中也挣钱不多,还要承担自己的家庭开支,能给予老人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三)生活缺乏照顾、孙辈抚养负担重由于子女不在身边,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诸如提个水,有些农村留守老人而言都比较困难。尤其是老人生病,需要子女陪同上医院治疗时,子女不在身边,更显得孤独无助。例如,我们团队调查的一个张爷爷,早上下着蒙蒙细雨,他独自一人拄着拐杖提着折叠椅,走了近两个小时的路来镇上输水,而正常人只需半小时,老人的行路艰难却没有子女照料,让人心酸。在农村留守老人中,诸如此类的情况普遍存在,老人们没有子女在身边,只有靠老两口互相扶持。而如果老人丧偶,日子就过得更加艰难。(四)就医难、医疗费用不足问题突出目前留守老人的健康状况整体较差,通过我们对外来务工子女调研的结果显示%的留守老人身体不佳,其中患慢性病的比例较高,很多老人处于亚健康状态。留守老人最担心的就是生病,生病几乎可以导致一切困难:经济拮据,缺少照料,心理负担加重等等。目前我国针对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制度主要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财政投入水平的限制、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以及基层实施环节中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由于合作医疗按比例报销和封顶制度的制约,使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患大病的老年人的实质帮助非常有限。三、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导致老年人的经济拮据和情感的缺失,同时引起了隔代家庭的增加,加重留守老人的劳动、生活负担及抚养孙辈的负担。因此,为了适应这些变化,社会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一)政策方面社会正在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政府在制定政策是应该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到农村的实际情况,统筹城乡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政策,加大政策的执行力度,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工资待遇,敦促各企事业单位必须按时按量发放外来务工人员的工资,保证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利益。只有这样,农民工才更有能力去赡养老人,尽量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通过我们对城镇居民的调查,社会对留守老人的保障制度级政不够完善,因此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建立健全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农村社会救助和农村社会福利投入,保证保障性收入分配到位。把符合条件的农村留守老人纳入低保范围,从经济上保证留守老年人达到基本生活水平。大约有60%城镇参考资料,少熬夜!居民对农村留守老人不关注,因此必须增强社会尊老爱老的意识,政府制定政策定期向社会大众宣传尊老爱老,例如:每年评选出尊老爱老模范家庭,给予该家庭经济上帮助,给予该家庭子女就业就学上的优先选择权利等等。(三)经济供养1.增加农业创收,提高农村家庭收入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发展当地的特色农业,可由当地的农业致富能手或专门的技术人员真正的“下地”“下乡”为农民讲解有关农业作物的种植方法和作指导。这样就可以减少农村劳动力的外流,为农民发家致富创造条件,提高农民收入,为养老奠定经济基础。2.增强子女支付养老费用的能力“赡养老人”是每个子女应尽的义务,目前子女供养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保证,所以如果子女不在身边,就应该增加对老人的供养的费用,尤其对于那种身体状况不佳,要照看子孙,帮子女料理红白事的老人。这当然在大的方面需要国家的良好政策,加快和谐社会的进程。(四)生活照顾老人的生活很重要,而其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如何在生活上对老人进行照顾,是值得我们进行思考并提出可行解决方案的。而这就要充分考虑老人的生活特点,结合社会、家庭和个人共同的力量,给老人创建美好的生活。由于打工子女家庭收入的增加,有些子女更愿意将花部分钱保证老人的生活。政府可对此进行引导,建立老年公寓、敬老院、托老所等,对于老人特别是独立生活能力较差的老人进行照顾。(五)精神慰藉经我们走访服务的20家留守老人情况的分析,老人精神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而这一点恰恰是政府部门和外出务工子女忽视的。而老人精神慰藉上的问题是很多方面因素导致的,根本的解决措施还是在经济、医疗等方面上,上面已详细阐述,以下介绍解决当前老人精神方面的具体措施。1.当地政府可以以乡镇为单位设立心理咨询机构专门为留守老人服务,定期下乡主动了解老人的内心世界,发现问题就及时解决。乡镇政府领导和村委会成员可以经常下乡慰问留守老人。此外,村委会可以开关注身边留守老人的动员会,唤起人们关注身边留守老人的意识,从而改善留守老人精神生活。2.还应加强孝道宣传。教育外出务工人员尊重父母,时时与父母保持联系,大事与老人商量,尊重老人的意见;按时给老人寄钱送物;让老人无后顾之忧。“常回家看看”,记得挂念家庭,时常打电话回家了解父母的生活状况及身体状况,更好地敬老爱老。更要加强宣传邻里之间要互相帮助的力度,通过学习提高整体素质,关注留守老人,共创和谐社会。结束语:老龄化问题是人口老龄化加剧并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影响国家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研究该问题的一批专家学者在研参考资料,少熬夜!究时采用惯用的基尼系数及大数研究方法,但由于部分人数据统计的出入较大,所以多数的研究称不上典型,结果也就没了意义。在研究农村老
本文标题:空巢老人调查报告参考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1463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