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编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编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编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一、教学目标: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物体,认识基本的几何体,数学教案-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新教材教案生活中的图形(一)。经过比较不同的物体学会观察物体间的不同特征,体会几何体间的联系与区别。二、教学过程:1、引入:(1)幻灯投影P2的彩图,利用现实生活的背景让学生说出熟悉的几何体(如球体、长方体、正方体等)(2)展出圆柱、圆锥、正方体、棱柱、球的模型,让学生分别说出这几种几何体的名称。2、过程:(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圆柱、圆锥的共同点与异同点,然后学生回答。(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棱柱、圆锥的共同点与异同点,老师巡场指导。(3)学生回答问题。老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答案,并对每一种答案再交由学生共同讨论它的正确性。(4)幻灯演示,棱柱的两种类型:直棱柱与斜棱柱,一般棱柱仅指直棱柱。(5)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对以上几何体进行分类:1)按底面2)按侧面学生上台动手将这几种几何体进行分类,老师让学生试着说明归类的理由是什么?无论学生说什么老师都应用鼓励的目光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3、议一议:投影P3的图片让学生感知这是现实生活中的一角,可能是书房的一角可能是教室的一角,让学生分组讨论:(1)、上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长方体、正方体类似?(学生在回答桌面时老师应指出桌面是指整个层面)(2)上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圆柱、圆锥类似?挂篮球的网袋是否类似于圆锥?为什么?(3)请找出上图中与笔筒形状类似的物体?(4)请找出上图中与地球形状类似的物体?4、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类似于棱柱、圆柱、圆锥与球。参考资料,少熬夜!5、小结:与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通过感知不同的物体体验现实生活中原来有如此多的几何体,几何体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也学会简单地区别不同的物体。6、作业:P4习题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一)通过复习一位数乘整百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二)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掌握口算的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一位数乘的口算过程。难点:理解并掌握满十向前一位进“1”的算理。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投影出示口算题:(用纸板覆盖,一题一题出示)10×514×2100×7130×220×334×2200×4210×3教师提问:14×2请你说一说口算过程。(学生回答10×2=20,4×2=8,20+8=28)教师追问:那么你能不能说一说140×2又是怎样口算的呢?(同座位的两个小朋友互相说一说)然后请同学回答(把140看成14个十,先用10个十乘以2是20个十也就是200,4个十乘以2是8个十也就是80,200加上80等于280)教师揭示课题:(板书:一位数乘两位数、乘整百整十数)(二)学习新课出示例1:板书:口算14×3.想一想14×3的意义是什么?(3个14是多少)根据14×3的意义,用小棒摆出来。想口算的顺序,先拿出表示10×3=30,3个十的小棒是30,再拿出表示4×3=12,3个4的小棒是12,合起来是42,30+12=42.板书:14×3=42.比较14×3与14×2两道口算的异同:参考资料,少熬夜!(同桌或四人小组的同学互相启发进行讨论)然后请同学回答:两道题口算过程是一样的。都是先乘以被乘数的十位上的数,再乘以个位上的数,只是14乘以3,个位上的数相乘,满了十,最后一步是整十加上两位数。做一做投影出示:16×2=26×3=25×2=要求同学在练习本上直接写出结果。再把这几道题分别写在小黑板上,请几个同学直接写在小黑板上。待同学写完后集体订正。分别请同学说出口算过程。16×2:10乘以2等于20,6乘以2等于12,20加上12等于32.26×3,25×2分别请同学互相说,集体说,个人说。反复叙述口算过程。出示例2:板书:口算:140×3=请同学想一想应该怎样做,然后试做。(教师巡视,个别指导一下)做完后,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的。集中起来说出不同的想法:因为14×3=42,那么140×3只需在42后面添上一个0得420.把140看成14个十,14个十乘3得42个十,即420.3乘14得42,然后再在得数后面添上一个0.以上这几种算法,要给肯定,尤其第三种方法,给予表扬和鼓励。做一做投影出示:130×5=380×2=150×6=每人在自己本上直接写出结果。四人小组进行讨论,能用几种方法说出口算过程。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位数乘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要注意个位上、十位上满十向前一位进“1”。(三)巩固反馈1、基本练习:(投影出示)首先看完题后,想一想这里是什么意思,然后填在书上,填完后同桌两个同学互相说一说。最后集体订正。2、填空练习:(投影出示)明确题目要求后,在课本上填括号。订正时请同学说出口算过程,左面三道题,被乘数添一个0,再请同学说出结果,并说明口算过程。参考资料,少熬夜!3、找朋友游戏。15×318×212×514×435×2220×4240×325×4310×332×326×2160×612×416×514×336×2120×4160×5240×2260×2题目卡片贴在黑板上,(或在投影上一题一题出示)答案卡片发到同学手中,当题目出示后,答案就是它的朋友。45366056708807201009109652960489072424809004805204、文字叙述题。投影片出示,同学们在作业本上做。四个同学写在小黑参考资料,少熬夜!板上,订正时用。(1)乘数是7,被乘数是12,积是多少?12×7=84(2)250的3倍是多少?250×3=750作业:看书第1页。课堂教学设计说明本节课教学内容口算“一位数乘两位数、乘整百整十数”。首先适量并有针对性的练习一些用一位数乘的不进位的乘法口算题,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讲授新课例1时,抓住满十进一这一难点,以旧知识引出新知识,通过新旧知识的比较,突出新旧知识的连接点,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获取知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真正悟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达到能准确、迅速地口算的目的。板书设计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一元一次方程应用的延伸与拓展,它进一步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同时又渗透了函数与不等式的思想,为以后内容学习奠定了必要的数学基础,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能深刻地认识到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有效的数学模型,领悟到“方程”的数学思想方法.总之,本节内容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在数学思想方法上,都是十分很好的素材,能很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应用意识以及创新能力.(二)教材的重难点本节的重点是探索并掌握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而方程的建模思想学生还是初步接触,寻找相等关系对学生来说仍相当困难,所以确定“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相等关系”为本节的难点之一,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最终目标是运用方程的解对客观现实作出合理的解释,这是本节的难点之二.二、教学目标分析(一)知识技能目标1.目标内容(1)结合生活实际,会在独立思考后与他人合作,结合估算和试探,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本节的三个实际问题,并能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及其合理性.(2)培养学生建立方程模型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索精神、合作意识.2.目标分析(1)本节的内容就是通过列方程、解方程来解决实际问参考资料,少熬夜!题,这是必须掌握的知识,估算与试探的思维方法也很重要,这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2)七年级的学生对数学建模还比较陌生,建模能突出应用数学的意识,而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又是课标所大力倡导的,因而必须加强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二)过程目标1.目标内容在活动中感受方程思想在数学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应用意识.2.目标分析利用方程解决问题是有用的数学方法,学生在前两节的数学活动中,有了一些初步的经验,但是更接近生活,更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则需要师生合作,探索解决.(三)情感目标1.目标内容(1)在探索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享受与他人合作的乐趣,建立自信心.(2)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且服务于生活”的辩证思想.2.目标分析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好奇心强、思想活跃、求知心切.利用教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方法和品质,这是落实新课标倡导的教育理念的关键.三、教材处理与教法分析本节内容拟定两课时完成,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第一课时(探究Ⅰ、探究Ⅱ).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及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特征,本节课采用探索发现法进行教学,在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本课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演示,增强感性认识,增强教学效果.课中以设疑提问、分组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主动获得知识.四、教学过程分析(一)教学过程流程图探究Ⅰ(二)教学过程Ⅰ(以探究为主线、形式多样化)1.问题情境(1)多媒体展示有关盈亏的新闻报道,感受生活实际.(2)据此生活实例,展示探究Ⅰ,引入新课.考虑到学生不完全明白“盈利”、“亏损”这样的商业术语,故针对性地播放相关新闻报道,然后引出要探索的问题Ⅰ.2.讨论交流(1)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对“盈利”、“亏损”含义的理解.参考资料,少熬夜!(2)学生交流后,老师提出问题:某件商品的进价是40元,卖出后盈利25%,那么利润是多少?如果卖出后亏损25%,利润又是多少?(利润是负数,是什么意思?)(3)要求学生对探究Ⅰ中商店的盈亏进行估算,交流讨论并说明理由.在讨论中学生对商店盈亏可能出现不同的观点,因此引导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统一认识.(4)师生互动,要知道究竟是盈是亏,必须先知道什么?从而引出要算出每件衣服的进价.让学生讨论盈利和亏损的含义,理解其概念,建立感性认识;乍一看,大多数学生可能在大体估算后得到不亏不盈,直觉上也是如此,但要解决实际问题,还要知其原价(未知量),从这一分析引入未知量,为后面建立模型,做了必要的铺垫.3.建立模型(1)学生自主探索,寻找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确定相等关系.(2)学生分组,根据找出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其中一组计算盈利25%的衣服的进价,另一组计算亏损25%的衣服的进价.(3)师生互动:①两件衣服的进价和为;②两件衣服的售价和为;③由于进价售价,由此可知两件衣服的盈亏情况.(教师及时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学生分组、计算盈亏;教师参与、适当提示;师生互动、得到决策.这样设计,让学生体会到合作交流、互相评价、互相尊重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形成与发展,也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这样设计易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巩固应用一元一次方程作工具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也很好地让学生从已有的经验中、活动中,有意义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获得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4.小结一个感悟:估算与主观判断往往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需要我们通过准确的计算来检验自己的判断.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与严谨的学习作风.探究Ⅱ(三)教学过程Ⅱ1.在灯具店选购灯具时,由于两种灯具价格、能耗的不同,引起矛盾冲突.恰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实用性.启发:选择的目的是节省费用,费用又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学生讨论得出结论:2.列代数式费用=灯的售价+电费电费=×灯的功率(千瓦)×照明时间(时)在此基础上,用t表示照明时间(小时).要求学生列出参考资料,少熬夜!代数式表示这两种灯的费用.节能灯的费用(元):60+×.白炽灯的费用(元):3+×.分析各个量之间的关系,列出代数式,为后面列方程,并进
本文标题: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1633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