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精编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人生寓言》教学设计精编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人生寓言》教学设计精编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七年级上册《人生寓言》教学设计1教材内容的分析《人生寓言》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内容。《人生寓言》选了两则,《白兔和月亮》中,白兔拥有了月亮反而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说的是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而《落难的王子》说的则是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多愁善感的王子因落难而变得坚强起来。《人生寓言》比较储蓄,要注意准确地概括寓意。学生情意的分析学生学过寓言这种文学体裁,但是对寓言的理解概括能力一般。教学目标1、反复练习朗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2、通过探究课文,培养学生的表述能力。3、培养学生能正确面对人生的得失与厄运的思想。教学重点反复练习朗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教学难点通过探究课文,培养表述能力。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文字资料。课时安排-三一刀客§一节。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拥有财富是好事,却可能失去人生的许多乐趣;遭遇厄运是坏事,却可以锻炼人的意志,怎样机对财富和不幸?这始终是人生的两大难题,用心体会下面两则寓言的寓意(板书文题作者)二、简介寓言,作者教师分发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1、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78年入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1981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至今。主要著作有《人与永恒》《尼采下形而上学》《今天我活着》等散文,长于文学和形式谈哲学,诸如生命的意义,死亡,性与爱,自我,灵魂与超越等,虔诚探索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视观照心灵的历程与磨难,寓哲理于常情中,深入浅出,平易之中见理趣。2、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参考资料,少熬夜!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素材多起源于民间传说。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等,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庄子》《韩非子》等著作中。两则寓言均是谈论人生哲理的寓言。三、通读感知《白兔与月亮》,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播放示范朗读带,学生听读,教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多媒体显示,给下列词语注音,释义。皎洁慷慨厄运嬉戏禀告无忧无虑心旷神怡举世无双多愁善感2、探究质疑:白兔在拥有月亮前后赏月心理有什么不同?(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讨论并归纳:拥有月亮以前:白兔独具审美的慧心,她爱大自然的美,尤爱皎洁的月色。无虑的嬉戏,心旷神怡地赏月,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拥有月亮以后:闲适心情一扫而光,牢牢盯着月亮,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月亮的阴晴圆缺不再各有风韵了,反倒险象迭生。3、探究质疑:为什么会有这两种不同的心理?讨论并归纳:因为白兔在拥有月亮之前,对月亮抱着发现美,欣赏美的审美态度,所以她的心情是闲适的;在拥有月亮之后,在她的眼里,月亮不在是大自然的美景,而是她的私有财产,她必须占有她,不让她的财产遭到侵犯和损害,对月亮抱着功利的态度,所以她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4、探究质疑:白兔为什么请求诸神之王撤销了那个慷慨的决定?讨论并归纳:因为白兔从她前后不同的情感体验中悟出一个道理,拥有巨大的财富不一定是好事。反而使她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令她紧张不安,失去了生活的乐趣,所以她请求诸神之王撤销了那个慷慨的决定,放弃对月亮的所有权。5、探究质疑:文中提到“人类”含有什么意味?讨论并归纳:我们的主人公白兔慧心未泯,悟到拥有月亮并非好事,所以放弃了所有权,而人类则相反,总以拥有就是幸福。无论如何也不愿放弃既得利益,贪得无厌。如一些贪官,接受了别人的贿赂,心惊胆战,惶惶不可终日,最终被举报,获得判刑坐牢的下场。可见这话对人类有讽刺的意味。6、朗读《落难的王子》,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7、探究质疑:生性多善感的王子,后来为什么能顽强地面对厄运?讨论并归纳: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遭遇厄运后力尽苦难的磨炼,性格坚强起来了,所以能够顽强的面对厄运。参考资料,少熬夜!8、探究质疑:落难之后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规律吗?没有遭受过厄运的人应该怎样培养坚韧的意志?讨论并归纳:说“才能”,意味着只有遭遇厄运,才能战胜脆弱,别无他法了,这个规律不能成立,要培养坚韧的意志,必须自觉地寻找艰苦,在艰苦的条件下,刻苦的磨练,比如登山、长跑,并非厄运,但是需要坚韧的意志,可以锻炼人的。9、探究质疑:请用概括的语言说出这两则寓言的寓义。(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各小组发言)师总结:《白兔和月亮》的寓意,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落难王子》的寓意,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四、课堂小结这两则寓言,一则是写好事变成了坏事,一则写坏事变成了好事。人生的道路上,大大小小的好事、坏事是会经常遇到的。怎样对待好事和坏事,这两则寓言是很有启发性的。五、作业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有那么一只猫,它总把自己吹嘘得很了不起,对于自己的过失却百般掩饰。它捕捉老鼠,不小心老鼠却跑掉了,它说“我看它太瘦,只好放走了它,等以后养肥了再说。“它到河边捉鱼,被鲤鱼的尾巴劈脸打了一下,它装出笑容:我不是想捉它──捉它还不容易吗?我就是要利用它的尾巴来洗洗脸。刚才到阁楼上去玩,我的脸弄的多脏啊!”一次,它掉进泥坑里,浑身糊满了污泥。看到同伴们惊异的眼光,它解释到:“身上的跳蚤多,用这办法治它们,最灵验不过!”后来,它掉进河里,同伴们打算救它,它说:你们以为我遇到危险了吗?不,我在游泳……话没说完,它就沉没了。“走吧。”同伴们说:“现在,它大概又在表演潜水了”。1、“对于自己的过失,却百般掩饰”这句话用一个成语概括是_______。2、“身上跳蚤多,用这办法治它们最灵验不过!”,句中“这办法”是指_______________。3、用简洁语言概括这则寓言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板书设计8、人生寓言《白兔和月亮》──利益──得失之患《落难的王子》──厄运──坚强起来寓言教案2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伊索寓言集》及其作者。2、了解《伊索寓言集》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3、通过导读,让学生学会读整本书的基本方法,培养读书做笔记的习惯。[教学重点]要让学生在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过程中体会和享受读书的乐趣,开拓自己的视野。[教学难点]要有后继活动,深化读书效果。[课前准备]通读《伊索寓言集》,了解其内容,知道伊索寓言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课时划分]一课时[授课类型]阅读课[教学时间]20XX年10月22日[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导读引路,激发兴趣:1、同学们,我们熟知的《龟兔赛跑》、《谁的本领大》、《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都出自《伊索寓言集》,你能不能选其中的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呢?2、简介《伊索寓言集》及其作者。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曾经是一个奴隶,他机智幽默,聪颖过人,在儿童的心目中始终扮演一个故事大王的角色。《伊索寓言集》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它的内容题材广泛,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古希腊的社会现实和风土人情,尤其集中反映了下层社会里奴隶的思想感情。《伊索寓言集》里的角色大都由动物担任,这些动物和人一样,会思考,能说话,从本质上说仍是人的化身,代表着当时社会上的各色人物。)3、认真阅读《导读》,想想从中你知道了什么?二、明确读书要求,制定读书计划:1、《伊索寓言集》有许多版本,选择合适自己的一本进行阅读,要持之以恒,读完整本书。2、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如果是自己的书,可以在书止圈圈画画,也可以在书上随手记下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如果是借来的书,就要在自己的读书笔记上作记录,也可自制读书卡片,抄写点明故事寓意的语句,采用多种方式留下自己的读书思考痕迹。参考资料,少熬夜!3、制订读书计划,坚持每天必读,根据自己的情况规定一个时间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整本书读完。三、后继活动,深化阅读效果:在全班同学都读完《伊索寓言集》后,组织学生交流心得体会,联系具体故事谈谈自己读了以后的感受、心得及启示。今日作业设计一、制订读书计划。二、按所订计划持之以恒阅读《伊索寓言集》,并留下自己的读书思考痕迹。[板书设计]我读书我快乐阅读《伊索寓言集》持之以恒读完全书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制订读书计划拓展延伸:比较阅读《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比较两则寓言有什么异同?31、在主题上,两片语言都是些人生态度的。但是角度是不同的,前则主要写人在获利之后的心境;后则写人受难后的状态;2、在情节上,都采用了寓言的形式。然而前则寓言味道比较浓些;后则更像是事实;都是大起大落,但1篇是好事变成坏事,另1篇是坏事变成好事;3、在表达方式上,两篇寓言都是叙事为主。而前则更多的是人物的心理描写;后则重在叙事。出示幻灯片: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也决非没有安慰和希望。”——弗朗西斯培根有关厄运的名言警句1、厄运在同一条路上漫游,时而降临于这个人,时而降临于另一个人。——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2、苦难有如乌云,远望去但见墨黑一片,然而身临其下时不过是灰色而已。——里希特《长庚星》3、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也决非没有安慰和希望。——培根《论厄运》不幸可能成为通向幸福的桥梁。——日本谚语4、灾祸是一个人的真正试金石。——鲍蒙特与弗莱彻《荣誉之胜利》5、苦难磨练一些人,也毁灭另一些人。——富勒《至理名言》6、烈火试真金,逆境试强者。——塞内加《论天意》7、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练机会。只有经得起环境考验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自古以来的伟人,大多是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奋斗过来的。——松下幸之助参考资料,少熬夜!播放灾难图片,给予视觉感观。教师边播边解释:(饱含深沉的感情)大地震突如其来,给灾区的人们带来了重大的损失和心灵的创伤,然而,在这次大灾难面前,中国的少年儿童所表现出的无私、坚强、感恩和团结又让我们看到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希望!坚强----面对着突如其来的大灾难,大人们都会感到惊慌、无措,但是这些孩子却表现出了惊人的勇气,他们用坚强面对痛哭,用微笑面对灾难!感谢孩子们的微笑,给予我们勇气和信心面对这一切!这个女学生从废墟中被挖出来时双腿都断了,她的双手也被砸伤,她从被挖出来到救助站都没哭,在大家挪动她的时候她也只是咬了咬嘴唇!这个女学生还一边微笑,一边对大家说:“要勇敢!”5月18日,9岁小学生刘严冰在帐篷前朗读课文。汶川地震后,四川省青川县的中小学全部停课。乔庄小学学生刘严冰请求父亲在废墟中找出课本,帐篷前又响起了读书声。《人生寓言》教案4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新的字词、成语。2、准确把握寓言的含义。3、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事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二、教学重点1、掌握字词的解释。2、理解并掌握寓言的含义。三、教学难点1、正确运用新的字词、成语(通过例句、造句的形式)2、在理解寓意的基础上,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对于财富、灾难有个正确而且全面的认识。四、教学过程《白兔与月亮》(一)导入1、播放一段《拔苗助长》的寓言故事的视频(1:45分钟)2、请同学们谈谈以前听过些什么寓言故事?(2分钟)3、请同学们谈谈“寓言”是什么?(3分钟)参考: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以故事的形式,采取虚构的情节和另有寄托的手法,表达含有深奥哲理的故事。一般是指是含有讽喻和教育意义的故事。故事中的主角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无生物。“寓言四要素”:一是故事性,二是虚构性,三是寄托性,四是哲理性。(二)认识作者作品(1分钟)参考资料,少熬夜!(图)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作品选自《周国平文集》。(三)认识生字词、解释(课本P39读一读写一写)(5分钟)huì()心xī()戏风yùn()kāng(
本文标题:《人生寓言》教学设计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1656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