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2023有关发展(工作)综述精编
2023有关发展(工作)综述精编“团结花”结出“幸福果”XX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综述(2023年6月17日)虎形山上,各族游客观赏民族特色歌舞、非遗技艺展示,让瑶乡之旅变成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盛会。九县(市)三区,“民族团结号”公交专线穿梭在大街小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画和标语随处可见。广大农村,“村村响”响彻院里庭外、田间地头,为群众送去民族团结进步知识XX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有50个少数民族,是全省民族工作大市,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意义重大。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及中央、省委和市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有形、有感、有效打造创建“升级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不断深化,呈现出各民族“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健全“三种机制”构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过程中,我市注重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建立健全组织领导、督导考核、协同联动“三种机制”,持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走深走实。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我市成立了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实施方案》等重要文件。与此同时,我市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情况纳入市直和县市区绩效考核,建立“一季一考核、一季一排名、一季一通报”的督导考核制度,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我市还建立了市领导和市民委委员单位联系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制度,每名市领导联系1个示范单位、每个市民委委员单位联系1个民族乡或民族村;各部门多举措协同联动、县市区高标准同步跟进,呈现出全党动手、齐抓共管、人人上阵的良好态势。目前,我市已成功创建6个全国、11个全省、152个全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2022年,城步苗族自治县成功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新宁县、洞口县成功创建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构建“四大矩阵”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同顶一片天,同饮一江水,团结奋进的就是XX人”4月17日,我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主题歌曲《石榴花开映XX》及MV正式上线,动感的节奏、欢快的曲调在大街小巷广泛传唱。该主题曲的推出,是我市积极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我市精心构建“四大矩阵”,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全覆盖的教育体系、营造全方位的宣传氛围、开展多层次的文化活动、构建立体化的平台载体,通过教育厚植、宣传培育、文化浸润,在润物无声中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我市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重要学习内容和党校主体班重要教学内容;城步“六六”山歌节、绥宁“四八”姑娘节、隆回“讨僚皈”等民族节庆活动,让各族群众同过一个节,共享欢庆;2022年7月,全市第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新邵举行,各民族运动员在赛场上挥洒汗水、奋力拼搏,充分展示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魅力;今年1月,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在市委党校揭牌,搭建起民族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平台;4月10日,寓意着“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雕塑在市区时代公园“拔地而起”,开展宣传教育有了新阵地;如今在我市,“一个共同”“两个愿景”等理念浸润XX大地,根植各族群众心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均保持在90%以上。贯穿“五个融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我一直以邵东为家,现在在邵东的朋友比在新疆的还多一些,在这边非常适应。”在邵东开餐饮店致富的阿卜杜·托合提瓦柯是新疆维吾尔族同胞,来邵东已经十余年。生意越做越大的阿卜杜非常感激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帮助,他经常开展志愿活动,长期资助家庭困难的环卫工人,为他们送去温暖和关爱。各族群众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温情故事,几乎每天都在XX这座城市演绎。为积极促进各民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我市突出做好“融”字文章,始终贯穿“五个融合”,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做到互嵌共居,实现空间融合。在全市社区实行各民族群众嵌入式居住,全市中小学校实行各民族学生混班混宿,吸收民族地区学生入学实现逐年增长。做到互惠依存,实现经济融合。推动各族群众在同一个园区、同一个企业、同一个产业链上分享发展成果,结成利益共同体;出台20多项配套政策支持各民族群众融入城市近几年,落户XX的外来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率均超过10%,城镇失业人口的帮扶率均超过90%。做到亲如一家,实现情感融合。各民族之间普遍相互通婚,相互分享各民族传统美食,共同欢庆各民族传统节日。隆回县山界回族乡罗白村立起了一座回汉坊,以示回汉两族和睦共处、世代友好。做到平等团结,实现社会融合。在全省率先成立XX市民族团结进步协会,走出依托社会团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路子;推动形成共建共享格局,各族群众踊跃参与创卫、创文、新时代文明实践等活动。做实“三项计划”,实现东西融合。坚持把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作为促进东西部、市内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主要抓手。扭住“三个重点”共创幸福美好新生活“变化真大啊!现在路通了,水来了,新农村也建设起来了。”在洞口县大屋瑶族乡,广大群众见证了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发生的巨变。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已成为各族群众的共同追求。“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这既是要求,更是承诺。我市坚持以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在发展中不断改善民生、凝聚人心,勾勒出一幅幸福生活剪影: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群众生活蒸蒸日上。我市紧抓高质量发展第一要务,坚持兴产业、强实体、抓改革、扩开放,实现“XX制造”到“XX智造”的嬗变,形成装备制造、显示功能材料等9大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9家、省级99家。2021年,“XX液压”在创业板上市,实现我市上市企业零的突破。同时,紧抓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脱贫攻坚战中,在帮扶政策、资金、力量上向民族地区倾斜,民族地区21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着眼民族地区资源禀赋特点,多措并举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衔接,推动文旅深度融合,让民族地区家园更美丽、生活更便利、产业更兴旺。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我市紧抓增进民生福祉这一根本,坚持以各族人民为中心,全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持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市各项民生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在XX,各族人民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征程上,我市各族儿女正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让民族团结之花在XX大地绚丽绽放。在改革浪潮中奋勇前行XX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综述(2023年6月19日)改革,是关键一招;改革,是动力之源。去年以来,市委深改委高举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深改会议精神,把握改革方向,突出重点带动,坚定不移、大刀阔斧推进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市委把全面深化改革牢牢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市委深改委加强对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召开深改委会议,及时传达学习中央和省委改革会议精神,研究制定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点》《台账》。去年出台改革文件34个,完成重点改革任务52项。各专项小组和牵头部门分工明确,协调联动,全面发力,多点突破,不断推进各项改革任务创特色、出亮点、见实效。我市直面改革热点,勇闯改革“深水区”,抓住关键领域,打通关节、疏通堵点、激活全盘,不断推出新政策、新举措,一批批重点改革成果不断涌现。——综合经济体制改革活力迸发。政务服务评价考核居全省第3位,城市综合信用指数位列东北地区第3位、全国第26位,实现历史性跃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全面完成。“一港两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53家。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晋级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落地转化科技成果10个。——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完成通钢超低排放改造工程12个,秸秆全量化处置万亩,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落实“河长制”,13个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5个县级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危险废物处理率保持100%。——农业农村改革创新突破。农村三产融合加快发展。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64户,其中国家级9户、省级47户。“秸秆变肉”工程扎实推进。谋划肉牛产业项目55项、总投资亿元,项目建成后将新增肉牛15万头左右。农村集体资产入市交易有效开展。2022年,全市产权流转项目成交753宗、3098万元。——民主法制改革有序推进。出台《XX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条例》,对征收决定、评估、补偿等事项作出明确规定。“智慧政协”上线运行,实现从“面对面”向“键对键”“端对端”的网络议政延展。市“雪亮工程”通过国家验收,进一步推进实体化、规范化运行,实现社会矛盾化解多元化。——司法体制改革稳步实施。出台《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激励办法》,帮助失信企业“造血再生”。率先启动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工作,成立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管理中心,试点经验在全省推广。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全市利用信息化破案率达90%以上。——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出台《XX市突发事件新闻应急处置和舆论引导实施方案》,做到突发事件新闻宣传工作有人统筹、有人负责、有人落实。以“一次性采集、多种生成、多平台传播”为核心,大力推进XX市融媒体中心建设。市委网信办行政机构正式成立,市网络安全应急指挥保障中心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全面发力。出台《XX市直中小学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压减和“营转非”100%的目标。制发了县、乡、村三级分级诊疗目录,减少县域内医疗资源浪费,明确各级医疗机构诊疗范围。全力推动康养服务业发展,围绕医药健康、康养旅游、养老服务等方面谋划产业项目27个,计划总投资263亿元。——党建制度改革再上台阶。圆满完成“学子归巢”招聘任务,195人全部上岗工作。全力抓好“万名学子兴企计划”岗位推介,累计为全市“四上”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1058人。出台《关于组织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完善“平战结合”机制的具体举措》,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实现“双报到”全覆盖。——纪律检查体制改革持续深化。持续提升监督执纪执法综合效果,全市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2077人次。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澄清正名和容错纠错工作的通知》,对8名干部的失实举报问题进行澄清正名。中流击水勇奋楫,深化改革踏新程。面对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中的困难与挑战,全市上下深刻聚焦制约XX振兴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聚焦影响经济稳定发展的突出矛盾,聚焦民生领域亟待解决的短板弱项,进一步增强改革定力,坚定改革信心,抓好改革落实,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相得益彰,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奋力推进XX绿色转型、全面振兴提供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树好机关党建“风向标”奏响高质量发展“最强音”XX市委直属机关工委2023年上半年工作综述(2023年6月28日)多形式宣讲党的二十大及中央、省委和市委重要会议精神;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读书班,举办市直机关党组织专职副书记培训班、新任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党员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和市直机关学习全国“两会”精神报告会,共计培训1300余人次;将每周星期三、星期五确定为“集中学习日”2023年上半年,市直机关党的工作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
本文标题:2023有关发展(工作)综述精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1669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