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初一数学基本知识点总结【热选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初一数学基本知识点总结【热选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初一数学基本知识点总结【热选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最全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篇】有一个公共的顶点,有一条公共的边,另外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有4对邻补角。有公共的顶点,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两条直线相交,有2对对顶角。对顶角相等。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注意:⑴垂线是一条直线。⑵具有垂直关系的两条直线所成的4个角都是90。⑶垂直是相交的特殊情况。⑷垂直的记法:a⊥b,AB⊥CD。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有无数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二篇】1.有理数:(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2)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2)注意:a-b+c的相反数是-a+b-c;a-b的相反数是b-a;a+b的相反数是-a-b;参考资料,少熬夜!4.绝对值:(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2)绝对值可表示为: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3)a|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0;注意:|a|?|b|=|a?b|,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0,小数-大数初中学生学好数学的几个妙招【第三篇】一、将考试的一些错误信息进行分类①遗憾之错就是分明会做,反而做错了的题。比如说,“审题之错”是由于审题出现失误,看错数字等造成的;“计算之错”是由于计算出现差错造成的;“抄写之错”是在草稿纸上做对了,往试卷上一抄就写错了、漏掉了;“表达之错”是自己答案正确但与题目要求的表达不一致,如单位混用等。②似非之错理解的不够透彻,应用得不够自如;回答不严密、不完整;第一遍做对了,一改反而改错了;或第一遍做错了,后来又改对了;一道题做到一半做不下去了等等。③无为之错由于不会,因而答错了或猜的,或者根本没有答。这是无思路、不理解,更谈不上应用的问题。一般情况下,这三类错误的比例是2:7:1,你也可以自己分析一下自己的三类错误比例。得出结论后,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要针对性进行解决。二、出现这些错误情况的原因①被动学习许多同学有很强的依赖或懒惰的心理,只是被动的跟随老师的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表现在不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没有真正理解所有内容。②学不得法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也有的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参考资料,少熬夜!③不重视基础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骛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④数学思维不够宽广有的同学不会对知识的深度、广度,以及各章节进行总结,并融会贯通,不会“多角度”考虑,不会“概括”、“类比”、“联想”、“抽象”等各种方法与思维。⑤死记硬背,不能迁移知识初中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有些同学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就只能机械的进行操作,形成一种定势方式。而不会加强知识的迁移,对一道题,要尽可能多想解法,多开动“脑筋”,使思维“活”起来。对一些相近的题,要善于总结,形成“一法多题”。三、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仅仅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变被动为主动。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制定计划明确学习目的。合理的学习计划是推动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炼学习意志。课前预习是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预习不能搞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老师讲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上课专心听重点难点,把老师补充的内容记录下来,而不是全抄全录,顾此失彼。及时复习是提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独立作业是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有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解决疑难是指对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暴露出来对知识理解的错误,或由于思维受阻遗漏解答,通过点拨使思路畅通,补遗解答的过程。做错的作业要再做一遍,对错误的地方没弄清楚要反复思考。系统小结是通过积极思考,达到全面系统深刻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重要环节。小结要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以教材为依据,参照笔记与资料,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提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达到所有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课外学习包括阅读课外书籍与报刊,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参考资料,少熬夜!的补充和继续,它不仅能丰富同学们的文化科学知识,加深和巩固课内所学的知识,而且能够满足和发展我们的兴趣爱好,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②秩序渐进,防止急躁由于学生年龄较小,阅历有限,有些学生容易急躁,有的同学贪多求快,有的同学想靠几天“冲刺”一蹴而就,有的取得一点成绩便洋洋自得,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巩固旧知识、发现新知识的积累过程,决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学习是一项循序渐进、长期积累的过程,要有恒心、决心,有一些拼搏的心,要防止急躁心里,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③研究学科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学生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任。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广泛性,对能力要求较高。具体寻找方法因人而异,但学习的五个环节:预习、上课、复习、作业、总结是少不了的。④多交流、多反思解疑,化解分化点多和同学交流,多向老师请教,多开展变式练习,化解分化点,以达到灵活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只要学习科学方法,有恒心,有信心,有拼搏心,克服急躁心里,克服“小聪明”,多交流,多反思,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能顺利度过学习适应期,就能在今后的数学成绩突飞猛进。四、学数学的几个建议:1、记数学笔记,特别是对概念理解的不同侧面和数学规律,以及老师补充的课外知识。2、建立数学纠错本。3、记忆数学规律和数学小结论。4、与同学建立良好关系,争做“小老师”,形成数学学习“互助组”。5、增加数学课外阅读,加大自学力度。6、反复巩固,消灭前学后忘。7、学会总结归类。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第四篇】整式的加减一、代数式1、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2、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照代数式里的运算关系计算得出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二、整式1、单项式:(1)由数和字母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2)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参考资料,少熬夜!(3)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2、多项式(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2)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3)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3、升幂排列与降幂排列(1)把多项式按x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叫做降幂排列。(2)把多项式按x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叫做升幂排列。三、整式的加减1、整式加减的理论根据是:去括号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乘法分配率。去括号法则:如果括号前是“十”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符号;如果括号前是“一”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一”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2、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合并同类项:(1)合并同类项的概念: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2)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3)合并同类项步骤:a.准确的找出同类项。b.逆用分配律,把同类项的系数加在一起(用小括号),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c.写出合并后的结果。(4)在掌握合并同类项时注意:a.如果两个同类项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合并同类项后,结果为0.b.不要漏掉不能合并的项。c.只要不再有同类项,就是结果(可能是单项式,也可能是多项式)。说明:合并同类项的关键是正确判断同类项。3、几个整式相加减的一般步骤:(1)列出代数式:用括号把每个整式括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2)按去括号法则去括号。(3)合并同类项。4、代数式求值的一般步骤:(1)代数式化简(2)代入计算(3)对于某些特殊的代数式,可采用“整体代入”进行参考资料,少熬夜!计算。图形的初步认识一、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1、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等都是立体图形。此外棱柱、棱锥也是常见的立体图形。2、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都是平面图形。3、许多立体图形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将它们适当地剪开,就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二、点和线1、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点C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与MB,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类似的还有线段的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4、把线段向一方无限延伸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射线。三、角1、角是由两条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2、绕着端点旋转到角的终边和始边成一条直线,所成的角叫做平角。3、绕着端点旋转到终边和始边再次重合,所成的角叫做周角。4、度、分、秒是常用的角的度量单位。把一个周角360等分,每一份就是一度的角,记作1°;把1度的角60等分,每份叫做1分的角,记作1′;把1分的角60等分,每份叫做1秒的角,记作1″。四、角的比较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类似的,还有叫的三等分线。五、余角和补角1、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2、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3、等角的补角相等。4、等角的余角相等。六、相交线1、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2、注意:⑴垂线是一条直线。⑵具有垂直关系的两条直线所成的4个角都是90。⑶垂直是相交的特殊情况。⑷垂直的记法:a⊥b,AB⊥CD。3、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有无数条。4、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参考资料,少熬夜!5、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
本文标题:初一数学基本知识点总结【热选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1749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