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学案实用5篇
好文供参考!1/28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学案实用5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学案实用5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教学目标]知识方面: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商品的含义,货币的本质。理解物物交换的困难和货币产生的必然性。能力方面:培养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以及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从具体材料入手,引导学生在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总结出货币产生的必然性、货币的本质,实现对货币的科学认识,使学生逐步学会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学重点]货币的本质[教学难点]物物交换的困难和货币产生的必然性[教学方法]举例法、练习法、层层分析法[教具使用]好文供参考!2/28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提问学生初中时学过的知识,导入新课。二、新课流程:举时事,让学生分析是属于经济现象、政治现象,还是其他现象。1、国际市场油价缘何连续回落2、中国银行改制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3、美共和党党纲草案要助台自卫我坚决反对4、XX年我国gdp比上年增长%,达到万亿元,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5、中国台湾新名字引强烈争议第27次变脸了无新意6、中国在雅典创造奇迹引出什么是经济(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一种物品要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用于交换,二是劳动产品。判断:下列属于商品的是:1、自然状态的空气、阳光。同学们买的增氧器中的氧。2、农贸市场上待售的蔬菜。3、一农民将自己生产的100斤粮食在市场上出售,其卖好文供参考!3/28掉2/3,剩下1/3就送给了他的亲戚。4、农民向地主交纳的地租。5、到商店买来一个蛋糕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朋友。练习:年高考前夕,与补脑、健脑、增智等保健品市场的平淡相比哈尔滨的“氧气”市场却很活跃。哈尔滨考生兴起“补氧”潮。材料中的“氧气”a.是商品,因为它是有用物b.不是商品,因为它是自然界中存在的c.是商品,因为它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d.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经过劳动2.判断下列属于商品的有(1)正在拍卖的土地使用权转让(2)某商场中待售的电脑(3)废品收购站收购的废塑料制品(4)三峡工程(5)网络信息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2一、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1、商品的含义(1)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是商品。好文供参考!4/28(2)构成条件:一是必须是是劳动产品,凡不是劳动产品,如自然状态下的阳光、空气等,都不是商品。二是必须用于交换,用于自己消费或者赠与他人的;礼品也不能成为商品。(3)范围:商品包含于劳动产品劳动产品又包含于物品。例1XX年8月8日,台风莫拉克重创中国台湾,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大陆同胞向中国台湾捐助了尤其是的人造板10亿元人民币,展现了两岸人民血浓于水的民族感情。材料中的活动板房等物品a.是商品,因为它们是劳动产品b.不是商品,因为它们不是劳动产品c.是商品,因为它们用于交换d.不是商品,因为它们不用于交换答案:d点拨:用于捐赠的物品,虽然是劳动产品,但没用于交换,仍然不是商品。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好文供参考!5/28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不同商品能够进行比较并按一定比例进行交换,正是基于凝结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及其量的差别。例2读郑板桥《渔家》,"卖得鲜鱼百二钱,买粮炊饭放归船。拨来湿苇难烧着,晒在垂杨古岸边。"“卖得鲜鱼百二钱”的目的是()a.获得粮食的价值b.获得粮食的使用价值c.获得凝结在粮食中的人类劳动d.获得粮食的价格答案:b点拨:读古诗首先要理解该表明的意思。“卖得鲜鱼百二钱”是为了“买粮炊饭”,即获得粮食的使用价值,故答案选b。二、货币的产生和本质3、货币的产生(1)偶然的物物交换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没有剩余产品,发生在两个部落之间的交换,只能是偶然的多余产品的物物交换。交换成功的前提是彼此需要对方的商品。用公式表示为:好文供参考!6/28商品——商品(w—w)(2)扩大的物物交换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物物交换不断扩大,参加交换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多,一种商品可与多种商品相交换。交换成功的前提是交换双方恰好都需要对方的商品,这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寻找,或者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才能实现。用公式表示:商品——商品(w—w)(3)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随着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逐渐出现了各种商品共同的等价物。这种共同的等价物叫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出现后,商品交换分成了两步:第一步,用自己的商品换成一般等价物。第二步,用一般等价物换取自己需要的商品。用公式表示:商品——一般等价物——商品(w-w-w)(4)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经过长时期的实践,人们逐渐发展金、银作为一种价值大、体积小、便于分割、易于携带、还能长时间保存的商品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人们就把金、银用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成为所有商品交换的媒介。当金、银用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货币就出现了。用公式表示:(w—g—w)示例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好文供参考!7/28①商品和货币是一对孪生兄弟②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③货币是一个历史范畴,商品是一个永恒的概念④先有商品,然后才有货币⑤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a①③⑤b①②③c②④⑤d①②⑤答案:c点拨:①③表述不正确,商品和货币似乎是一对孪生兄弟,但是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比商品得晚,并且二者都是一个历史范畴。②④⑤表述正确。4、货币的含义和本质(1)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2)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示例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商品和货币是一对孪生兄弟②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③货币是一个历史范畴,商品是一个永恒的概念④先有商品,然后才有货币⑤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a①③⑤b①②③c②④⑤d①②⑤答案:c好文供参考!8/28三、货币的基本职能6、货币的含义和职能含义: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它是货币本质的体现。基本职能: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1)价值尺度:①含义: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②原因:货币之所以能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本身就是商品,也具有价值。货币产生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是由货币来表现,商品价值的大小就表现为货币的多少。③特点: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时,只是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④价值尺度与价格的关系: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2)流通手段①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②原因:货币出现以后,商品所有者首先将自己的商品卖出去,取得一定数量的货币,然后再用货币买回自己需要的其他商品,货币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好文供参考!9/28③特点: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的货币。7、其它职能,货币除了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外,还具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1)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社会财富的代表被保存起来,这时货币执行着贮藏手段的职能。(2)支付手段。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是随着商品赊账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在赊销赊购中,货币被用来偿还债务。后来,它又被用来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3)世界货币。当货币越出国内市场,在世界市场上购买外国商品,支付国际收支差额,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在国与国之间转移时,它就具有了世界货币的职能。例6今年十月份,某机械厂购买钢材支付现金120万元,又根据规定交了万元的增值税。这里,货币先后执行的职能是()a.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b.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c.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d.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答案:b四、纸币好文供参考!10/281、纸币的产生⑴使用金银条块的缺点:核实重量,检查成色。使用铸币的缺点:交易中会逐渐磨损,成为不足值的铸币。⑵纸币的优点: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不足值的铸币为纸币的产生创造了条件。2、纸币的含义纸币是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3、纸币的发行规律(1)纸币的发行量以流通中实际要的货币量为限度。(2)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3)如果纸币的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4、电子货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银行计算机网络化的实现,出现了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账、购买、支付的“电子货币”,人们越来越多的借助于电子计算机系统完成自动转账业务,这极大的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示例近年来,网上购物开始走进普通家庭,年轻人更好文供参考!11/28是热衷于在网络上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国内也随之产生了一些著名的购物网站。对网上购物认识正确的是()a.网络购物的出现标志着电子货币已经代替纸币充当流通手段的职能b.可以节省流通中需要的纸币量,从而节约社会劳动,节省买卖双方的时间c.有利于消费者,不利于银行业务运作和企业经营,会使银行和企业遭受损失d.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答案:b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3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的知识:a、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b、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c、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2)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的知识:a、物物交换的困难与货币产生的必然性b、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c、商品流通及其公式好文供参考!12/28d、商品流通与物物交换的区别e、纸币与金属货币的联系和区别(3)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的问题a、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不同看法,从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来说明应当如何正确地对待金钱。2、能力目标:a、从一个具体材料入手,通过简单概括商品交换的长期发展过程中货币出现的必然性,以及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培养学生在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出对货币含义的理性认识。b、通过简要说明纸币的含义和作用,使学生懂得制造假币是违法行为,并了解爱护和正确使用人民币的相关知识,提高鉴别假钞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逐步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既要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又不盲目崇拜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重点、难点:1、重点:商品的含义、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纸币、外汇、货币的本质、信用卡、汇率及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好文供参考!13/282、难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货币的本质、信用卡、汇率及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老师这里有几样的物品,请同学们猜猜看,它们各值多少钱的?(多媒体)从屏幕上的几样物品来看,都是人们经常用到的一些东西,像手机,是人们为了通讯方便而发明出来的高新产品,而这个可口可乐当然就是用来解口渴的了,这件真皮大衣在北风凛烈的冬天就最好不过了,可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我们需要着各种各样的物品,来满足我们吃、穿、住、行等的需要。这些东西,我们都是到商场里面去购买,而在买的过程中,我们都要付出货币,同时我们享受的各种的服务同样也要支付货币。那么,究竟货币是什么呢?为什么我们口袋里的一张张花花的纸片会有如此神奇的力量呢?下面我们就来“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一)货币的本质我们都知道,购买物品就得付钱,譬方说,我上课记笔记就需要笔记本,当我去买这笔记本的时候,老板总不会说“你喜欢呀?拿去,拿去”,我们买东西总得付钱,那为什么要付钱呢?好文供参考!14/28(以学生的笔记本为例,厂商生产出来不是自己用的,而是用来卖的,是用于交换的,从而导出商品的含义)1、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要注意讲清两点: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同学
本文标题: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学案实用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1780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