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在全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调研成果汇报交流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调研成果汇报交流会上的讲话同志们: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对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意义重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调查研究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作为开展工作、出台政策、制定战略的“先手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促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调查研究,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深入调查研究。按照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医院、学校、‘两新’组织等基层单位,把脉问诊、解剖麻雀,进行问题梳理、难题排查,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调查研究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来自实践又回归实践。如何开展高质量的调查研究,需要从以下六个方面系统把握、整体贯彻。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一、选题要“小”。明确调研问题是开展调查研究的第一步。不把调研问题搞清楚,只是为完成任务而调研,就是形式主义调研。高质量的调查研究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做到有的放矢。调研选题总的原则和方向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严格来说,上述原则和方向只是指明了调研的“主题”,还不是调研的“问题”。在具体的调研选题上,不能“摊大饼”,盲目求大求全,而是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小切口”研究“大问题”。各级党委(党组)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本地区本部门本领域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职能职责,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参考《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罗列的12个方面问题,突出重点、直击要害,有针对性地列出调研题目,使调查研究工作同中心工作和决策需要紧密结合起来,破解改革发展过程中的真题、实题、难题,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难点。二、准备要“足”。“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质量的调查研究必须做好充分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调研的准备工作不单单只是制定调研方案,而是在制定调研方案之前,首先加强理论学习和政策学习,做好思想上、知识上的准备。要围绕调研问题,广泛搜集相关资料,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学习党中央决策部署和政策法规,了解调研地点和事项的基本情况,做到上下左右的情况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拟定调研提纲,列明需要了解的情况。一些同志在拟定调研提纲时经常不知道要询问哪些具体问题,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前期的理论学习和政策学习不到位。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主持制定调研方案,精心组织调研力量,科学设计调研方式,统筹确定调研的时间、地点和队伍构成,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尤其是在调研地点的选择上,既要到工作局面好和先进的地方去,更要多到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去,多到情况复杂、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多到自然条件差、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要加强与被调研地区或单位的沟通协调,根据需要开展“四不两直”调研,增强调研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调查要“深”。下高楼、出深院,到一线去、到田野去是调查研究的鲜明特色。高质量的调查研究必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调查了解情况。领导干部到基层开展调研,可以走“规定路线”,但更应有“自选动作”,到一些没有准备的地方,搞一些不打招呼、不作安排的随机性调研,避免出现“被调研”和走过场现象。尤其是不能只看一些群众演员“搞表演”、听一些工作人员“背台词”,而是要创造条件,真正接触基层干部、一线员工、普通群众、特殊群体。在调查方法方面,结合调查的广度与深度要求,在运用好我们党在长期实践过程中积累的召开调查会、研讨会,走访调查、蹲点调查等方法的同时,还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调查方法,如问卷调查、统计调查、抽样调查、专家调查、网络调查等,把大数据、云计算等引入调查领域,把微观调查和宏观调查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调查的效率和科学性。在调查过程中,领导干部要甘当小学生,放下架子、俯下身子,真心把基层干部群众当老师,少说多听多问,语言要接地气,要有“泥土味”,鼓励讲真话、道实情,有喜报喜、有忧报忧;要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轻车简从,简化公务接待,防止扎堆调研、作秀式调研,避免各级领导层层作陪,减少被调研地区或单位的材料准备,减轻基层工作负担。四、研究要“透”。调查研究包括调查与研究两个环节。调查是基础,研究是关键,二者不可偏废、缺一不可。高质量的调查研究不能只有调查、没有研究,而是要在深入调查的同时,加大研究力度,提高研究水平,真正研究透。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全面梳理汇总调研情况,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充分论证,达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境界,找准问题根源和矛盾症结,提出解决问题的操作性举措。研究的具体方法包括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类。对于数据信息,可运用描述统计、推断统计等方式开展定量分析,提高研究的精度;对于文字材料,可采取提炼关键概念、挖掘核心线索等手段开展定性分析。要注重征求专业主管部门的意见,注重发挥专家学者和智库的作用,重视听取各方面意见,包括少数人的意见、反对的意见,确保决策精准、科学、管用。在分析资料的过程中,要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从政治上研究和把握问题,注重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分析思考问题,注重把党中央精神和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实际结合起来思考。需要强调的是,研究一定要进行客观分析,能够准确反映实际情况,不能先入为主、提前定调、以偏概全,“带着答案找问题”;不能断章取义、各取所需、为我所用,“拿着结论找证明”。五、报告要“活”。调研报告是调查研究成果和精华的集中呈现和高度浓缩。高质量的调查研究离不开一篇鲜活的调研报告,让人读起来过瘾、看起来有料。例如,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习近平总书记的《弱鸟如何先飞——闽东九县调研随感》等,都是非常经典的调研报告。不少调研报告存在的一个通病就是“规规矩矩”“平平淡淡”,看起来千篇一律,读起来缺乏新意,像一篇“八股文”。究其原因,除了写作水平因素外,更关键的原因在于没有突出报告的重点,缺少对材料的运用和加工。调研报告的写作需要一个过程。起草调研报告,要根据调研的类型,把握主题、突出重点,搭建好报告的“四梁八柱”,把调研过程中所获取的数据、材料以及干部群众的观点、土话合理使用,力求原汁原味、见事见人、活灵活现。修改调研报告,领导干部要亲自组织审定,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重在对主题、观点、内容进行反复琢磨,加以增、删、改、调。需要指出的是,调研报告一定要由调研小组的成员撰写,切不可让单位专门从事材料撰写工作但却没有参加调研的同志写作。六、转化要“实”。调查研究的目的在于运用,在于解决问题。高质量的调查研究不是看调查研究的规模有多大、时间有多长,也不是光看调研报告写得怎么样,关键是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能不能打通调研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推动解决一批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问题。如果没有解决实际问题,调查研究就是浪费人力、物力和资源,增加基层工作负担,最终影响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当然,不是说所有的调研成果都要上升为政策、转化为决策,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好分类转化。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对经过充分研究、比较成熟的调研成果,要及时上升为决策部署,转化为具体措施;对尚未研究透彻的调研成果,要更深入地听取意见,完善后再付诸实施;对已经形成举措、落实落地的,要及时跟踪评估,视情况调整优化。”转化调研成果要做好两方面的强化。一是强化问题解决,对短期能够解决的,要立行立改,马上就办,当场见效;对一时难以解决的,要明确目标,紧盯不放,一抓到底。二是强化督查回访,要建立调研成果转化运用清单,加强对问题解决情况的督查督办和跟踪问效,及时调整优化政策;要定期对调研对象和解决问题等事项进行回访,注意发现和解决新的问题,推动工作进一步改进。同志们,在党的八届九中全会上,毛泽东向全党发出了“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号召。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调研时强调:“要大兴务实之风,抓好调查研究,在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上下功夫,把工作抓实、基础打实、步子迈实,在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上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以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将调查研究发扬光大。”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重要论述精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提高调查研究能力,增强调查研究实效,通过调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在全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调研成果汇报交流会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1861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