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绩效管理 >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论语》的常识,了解孔子的教学思想和风格。2.领会本文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特点。3.掌握有关的文言词语和句式,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一、导入有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叫汉内斯·阿尔文,他曾经说过:“如果人类在21世纪还想继续生存下去的话,必须回头到两千五百多年前,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吸取智慧。”孔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为人类留下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同学们,你们知道孔子有哪些教育思想?(学生自由发言)明确: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温故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今天我们就通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课文来感受这位教育家的形象。二、认识孔子和《论语》,学生做好笔记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前551-前479)。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被尊为圣人。孔子一生富有政治理想,推行礼治德政,其思想核心是“仁”,鼓励人们入仕,即“出来做事”。为实现抱负,鲁定公时,曾任鲁国大司寇,五十五岁起周游列国,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从事教育。晚年整理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到汉代以后,孔子的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著作,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的弟子所辑录的)。它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张,简明扼要,内涵丰富,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例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等。三、诵读全文,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懂大意。(一)教师范读,学生标注重点字词拼音以吾一日长.(zhǎng)乎尔毋.(wú)吾以也子路率.(shuài)尔而对曰千乘.(shèng)之国因之以饥馑.(jǐn)夫子哂.(shěn)之如其礼乐.(yuè),以俟.(sì)君子端章甫.(fú)愿为小相.(xiàng)焉鼓瑟.(sè)希,铿.(kēng)尔异乎三子者之撰.(zhuàn)莫.(mù)春者冠.(guàn)者五六人浴乎沂.(yí),风乎舞雩.(yú)夫子喟.(kuì)然叹曰吾与.(yù)点也孰.(shú)能为之大-2-(二)学生齐读文章,弄清楚对话双方(借助P198注释1)分别是谁。子:孔子由:子路(仲由,字子路)求:冉有(冉求,字子有)赤:公西华(公西赤,字子华)(三)教师带领学生通过结合注释和译文,帮助学生疏通课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配孔子坐着。孔子说:“因为我(年龄)比你们大一些,不要因为我这一点就不敢说话了。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了解我啊。’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怎么做呢?”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常受外国军队的入侵,接着国内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让人民有保卫国家的勇气,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孔子听了,微笑。(孔子又问)“冉有,你怎么样?”(冉有)回答说:“一个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振兴礼乐教化,要等仙人君子来做了。”(孔子又问)“公西华,你怎么样?”(公西华)回答说:“不敢说能做到,但愿意学者做些事情。在宗庙祭祀的活动中,或者在诸侯会盟及共同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愿意在那时做个小小的司仪。”(孔子又问)“曾皙,你怎么样?”曾皙弹奏瑟的声音渐渐稀疏(接近乐曲尾声),接着“铿”的一声,放下瑟,站起来,回答说:“我跟他们三位所说的志向不同。”孔子说:“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自己谈谈志向罢了。”曾皙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能穿上身了(很暖和了),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青少年,在沂水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回来。”孔子叹息着说:“我赞成曾皙的想法。”(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走在后面。曾皙说:“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说:“你为什么笑子路呢?”孔子说:“治理国家要靠礼仪,但他的话却不谦虚(不合乎礼),所以我笑他。难道冉有所说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哪里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就不是国家呢?难道公西华所讲的不是国家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公西华只能替诸侯做小相,那么谁又能给诸侯做大相呢?”(四)穿插有关文言知识和句式,学生做好记录以吾一日长乎.尔(相当于“于”,比)毋吾以...也(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应该为“毋以吾”,不要因为我这一点)不吾知...也(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应该为“不知吾”,不了解我)如或..知尔.(如:如果,或:有人,尔:你/你们)-3-则何以..哉(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应该为“以何”,用什么,如何)摄乎.大国之间(相当于“于”,在)加之以师旅.....(状语后置,应该为“以师旅加之”,把军队/战争加到它的头上)且知方.也(道理、准则)尔何如..(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应该为“尔如何”,你怎么样)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方:方圆,如:或者)如.其礼乐(如:至于)异乎.三子者之撰(乎:相当于“于”,比)何伤..乎(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应该为“伤何乎”,有什么妨害)莫.春者(通假字,通“暮”)浴乎.沂,风乎.舞雩(相当于“于”,在)吾与.点也(赞同,同意)为国以礼....(状语后置,应该为“以礼为国”,用礼来治理国家)四、分析孔子与弟子的对话,分析各自的形象。(一)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明确:这是一篇记叙文,以记叙孔子与弟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对谈为主。《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相对而言,本文是《论语》中篇幅较长的一篇了。这篇文章不仅逼真地表现了人物的思想,而且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二)根据内容,课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三部分的内容。(学生先标好段序)明确:第一部分(1):孔子问志。第二部分(2-12):弟子述志。第三部分(13-16):孔子评志。(三)带领学生,从原文分析四个弟子的性格子路:有抱负,坦诚,但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孔子问志,子路首先发言。在他看来,让他去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即使是在有内忧外患(外有入侵、内有饥荒)的情况下,只需要三年,就可以治理得很出色(人民有勇懂理)。言谈之中,语气十分肯定,由此可见其抱负之大。在座的四个弟子中,子路年龄最大——只比孔子小九岁,平时与孔子也比较接近,所以说话较少拘谨;但孔子话音刚落,子路便在没有深入思考的情况下抢先发言(“率尔而对曰”),确实也反映出其鲁莽、轻率的一面。冉有:谦虚谨慎,实事求是,说话很有分寸。冉有在孔子指名发问后才开口回答。子路刚说自己可以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冉有则说他只能治理一个小国。先说“方圆六七十里”,又说“或者五六十里”,说明他对自己能力的评估十分谨慎。他还认为,三年之后,他所能取得的政绩仅限于“人民富足”这一点,至于礼乐教化,则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可见,冉有既想有所作为,又不愿对自己估计过高。-4-公西华:恭谦有礼,说话更娴于辞令。公西华也是在孔子点名指问之后才述志的。他先谦虚一番,说自己“不敢说能做到,愿意学着做事情”。然后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愿意做一个小小的司仪”,在“相”前加了个“小”字,给人感觉他只想做个赞礼和司仪的小官,实际上,最低一级的“相”的地位也不低。愿意学习、做个小官,可以看出他非常谦虚,说话圆滑。更微妙的一点,公西华说自己想要做礼仪方面的事情,而前面冉有说“至于礼乐方面的事情,就要另请高明了”,公西华那岂不是要表达我正好懂礼乐的事情,所以他先说了“不敢说自己做到,我愿意去学”,可以看出他说话很有方法,娴于辞令。曾皙:洒脱,淡泊于名利,从容不迫。曾皙不说治国,不说礼乐,而是描写了一个场景:春暖花开,家人朋友在沂水里洗洗澡,在舞雩台吹吹风,很惬意。充满诗意的描述,包含了曾皙性格中的从容不迫、逍遥自在,甚至有点狂放不羁。春风沂水,一片和煦春光,既可理解为政治上的理想寄托,也可引申为道德上的修养追求,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感觉。(四)分析孔子的态度,认识孔子“礼治”思想1.文章的最后一段,集中表达了孔子对三个弟子的回答的态度。孔子分别说了什么?(1)对子路赞成他的治国志向,但认为他的话不谦虚。(“其言不让”)(2)对冉有再小的国家也是国家,做的也是治理国家的大事。可以看出孔子对冉有的回答是满意的。(态度谦虚)(3)对公西华“非曰能之,愿学焉”“愿为小相焉”,态度谦逊,认为公西华能给小国做小相,也是国家大事,他也能为大国做大相。2.还有最后回答的曾皙,孔子表现出什么态度?明确:“吾与点也”,孔子很赞同曾皙。孔子的政治思想是要推行礼治德政。曾皙展现的是一幅成人带领孩子在春天水旱时行祈雨礼,以求得丰年的场面。这很能契合孔子“以礼治天下”的思想。曾皙真正理解了孔子的意图,他所描绘的图景,社会安定,天下太平,人人过着美好的生活。这个境界正是儒家所倡导的理想社会。曾皙通过描绘春天的图景,寄托了他的政治思想。3.孔子是一名怎样的老师?讨论,明确:孔子既热情又严格(态度谦和、亲切,批评含蓄,耐心诱导,热情鼓励):一开始用“不要因为我年纪大而不敢言”的劝导打消弟子们的思想顾虑,态度谦和。不赞同子路的态度,但是为了弟子们能畅所欲言,只是微笑了一下,没有加以评论。当曾皙不敢说的时候,奇偶拿工资也没有加以责备,而是耐心诱导、热情鼓励。对于曾皙的疑问,孔子详细地作出解答,很耐心。-5-五、总结孔子和弟子的这番侍坐对谈,将各人的性格勾勒得很有想象的空间,寥寥数语却有神。礼与非礼是儒家人生理想中的首要问题,我们也能从这番对谈中看到孔子对子路的“非礼”以及另外三个弟子的“礼”的不同态度可以看出这一点。
本文标题: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195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