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廉政风险防范意识还不够强【通用4篇】
廉政风险防范意识还不够强【通用4篇】廉政风险防范意识还不够强【第一篇】防控廉政风险就是防范控制因教育、制度、监督不到位和党员干部不能廉洁自律而产生的廉政风险,以有效防范或及时化解为核心内容,对预防腐败工作实施科学的防控。近年来,孟津县纪委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以科学治本的举措、科学制度的保障、科学方法的运用,努力提高防控廉政风险有效性,积极构建“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平稳、和谐发展。一、提高防控廉政风险有效性要注重落实四项重点任务。一是全面深入排查风险。以界定工作职权为基础,从梳理工作流程入手,围绕人、财、物以及权力集中的重点岗位人员,把查找的重点内容放在思想道德、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五方面风险上,把查找的重点环节放在重大事项决策、重大项目安排、重要人事任免、大额度资金使用上,力求全面深入,不留死角,不留空白,不留盲点。二是强化风险意识教育。对新任领导干部及时进行任前廉政谈话,告诫在先;对重点单位主要领导定期进行廉政谈话,教育在先;对重点岗位人员定期廉政谈话,预防在先;对可能出现违规违纪行为的人及时进行廉政谈话,警示在先。同时,通过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现实意义,切实增强“有权力就有风险”、“风险无处不在、防范人人有责”的廉政风险防范意识。三是提高制度执行力。针对一些权力运行程序不规范、缺乏有效制约,公开透明度不强、行政效率不高、随意性较大等突出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规范工作程序,控制暗箱操作、无序操作、粗放操作行为的发生,形成“以制度规范流程,以流程优化管理,以管理完善制度”的风险防控机制。四是加强监督检查考核。结合实际制定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监督检查和考核方案,通过定期自查、专项检查、重点抽查、社会调查、民主评议等有效方式,科学运用检查与评议,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等有效方法,对廉政风险防控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把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之中,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相挂钩,与干部业绩评定、选拔任用、交流轮岗相联系,有效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扎实开展。二、提高防控廉政风险的有效性要注重把握“四项举措”。一要强化责权意识,增强防控的实质性。廉政风险防控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抓手,必须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将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同业务工作、中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进一步完善防控措施,使各项工作职责更加清晰、工作流程更加规范。二要坚持“三位一体”,增强防控的系统性。一方面坚持以岗位为“点”,程序为“线”,制度为“面”,建立覆盖所有岗位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对所有查找出来的廉政风险,要从制度设置、程序规范、责任落实三个层面进行整改,做到制权有制度,用权有程序,越权要问责。另一方面加强对权力的制衡和监控。沿着权力的内伸与外展,梯次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明确权力行使的责任界限,形成科学、完整的廉政风险防控链条,不断提升覆盖面。三要构建长效机制,增强防控的实效性。通过明确领导责任,促进各级负责人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形成党政领导班子统一抓、纪检监察机关总协调、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党员群众共参与、机关和基层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以述职述廉、廉政谈话、任前谈话、诫免谈话、廉政承诺、廉政学习等为依托,逐步建立廉政风险的防范管理体系,以制度的形式强制提高防范管理的针对性,以制度的规范性来确保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增强风险管理的实效,使廉政风险管理工作向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四要突出“三管齐下”,增强防控的主动性。要结合部门的业务性质,开展有针对性的廉政教育,将廉政风险的防控过程转化为干部自我教育、提高风险意识的过程,真正将廉政风险防控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坚持以公开为原则,将清理排查出的廉政风险、建立的岗责体系、工作流程和内部管理制度全面、真实地向社会公开,实现权力、责任、流程、制度、风险五个公开,让群众知晓,让群众监督。要综合运用诫勉谈话、组织处理、党纪政纪处分等手段,加大问责力度,不断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深入开展。三、提高防控廉政风险有效性注重做到“三个强化”。一是强化“一个抓手”,推动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落实到位。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常务副组长,县直各单位、各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廉政风险防控领导小组,制定方案,明确目标,通过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全县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会议层层宣传发动,形成了“县委带头、纪委牵头、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建立了“县四大班子带头、县直委局和各镇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认真查找权力运行廉政风险点,有效地推动了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落实。二是强化“三个步骤”,推动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扎实开展。县领导班子带头查找廉政风险点215个,制定防控措施267条,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流程图4块,制作廉政风险警示桌牌45个,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17项,为全县各镇、县直各单位全面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起到了引领带动作用;结合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年活动,针对实际工作和管理中存在制度缺失的权力,建立完善新制度,确保各项权力运行和各项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形成“一项权力一套运行制度,一个风险点一套防范措施”和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廉政风险制度防控体系;选定县财政局、国土局、房管局、环保局、工商局等行政职能较强的单位作为廉政风险防控示范典型单位进行培育,通过召开现场会等形式,在全县先行先试、快速推进、示范带动,保证了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稳步健康推进。三是强化“四项机制”,增强推动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实效。针对敏感的人事问题、极易发生权钱交易的工程领域、“三重一大”事项、机关中存在的作风不实、吃拿卡要等问题建立防控机制,制定出台了《关于建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修订完善了工程招投标、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国库集中支付、大宗物资政府集中采购制度等29项制度,通过这些长效机制的建立健全,实现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进一步健全完善了督查、考核、谈话、责任追究机制,从教育、制度、监督三个方面对风险点实施动态管理,通过考核监督、述职述廉、行风评议、民主生活会、明察暗访等有效途径,及时掌握各单位领导干部存在的廉政风险和监管风险问题,判定廉政风险和监管风险有无实际发生,及时提出廉政风险预警,从而控制和化解腐败风险;通过“8个一”即一网(县委、县政府门户网站)、一台(孟津电视台)、一报(《孟津手机报》)、一栏(党政务公开栏)、一屏(电子显示屏)、一刊(《新孟津》报刊)、一册(公开手册)、一机(便民查询机)进行公开,延伸公开深度,拓宽公开广度,做实行政审批平台,构建阳光机制;把廉政风险防范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政风行风建设、机关作风建设、效能建设和年度工作绩效目标任务考核范畴,与干部的考核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完善考核机制,真正做到关口前移,及时将风险化解于未然。目前,全县共排查出廉政风险点2281个,制定防控措施2635条,完善各项规章制度304项,制定权力运行流程图46个,制作廉政风险警示桌牌400余个,在县委、县政府机关大楼内设立了县委领导班子成员岗位权力廉政风险公开栏和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公开栏,并要求各镇、县直单位全部设立相应的公开栏,全面接受社廉政风险防范意识还不够强【第二篇】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将预防腐败工作进一步深化、延伸和具体化,是人民法院反腐倡廉新形势的客观要求,是贯彻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规划及贯彻执行《廉政准则》和中央“八项规定”的具体举措,也是从根本上爱护和保护法官干警的具体体现。黄陵法院从20xx年开始,按照上级法院和纪委的要求,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作了有益的尝试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受到了上级法院和纪委的肯定。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思考。一、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主观方面: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法院审理案件的标的额越来越高,涉及案件当事人的权益越来越大。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获得非法利益,千方百计的拉拢腐蚀办案人员。法官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往往是“案件一进门,双方都托人”,公正司法要顶着人情关系网的巨大压力。2、一些法官自律意识不强,拒腐防变的能力较低,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经不起考验,容易出现利用手中权利“吃、拿、卡、要”等不廉行为。3、从法官自身素质来看,由于个人政治、业务素质的差异,在具体办理案件过程中,也会出现执法偏差,或出现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4、廉政风险意识不强。法院干警在履行法定职权的同时承担着各种责任追究的潜在可能性,由于廉政风险的潜在而非实实在在的发生,部分干警认为只要管好自己,履行好职责,廉政风险就与自己不相干。没有能够准确的认识权利与责任的辨证关系,不能树立正确的廉政风险观念。(二)工作方面:1、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部分领导和干警对廉政风险点的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担心查找和公开廉政风险点就是公开工作中的腐败环节,会给本部门的社会形象带来负面影响,对廉政风险点防范工作的效果心存疑虑,存在敷衍应付态度。客观上影响了推动廉政风险点防范工作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2、查找不够全面深入。查找共性、原则性、普遍性的廉政风险点较多,查找个性、针对性、特殊性的风险点较少。结合岗位职责、职权查找的风险点多,联系个人品行、修养的风险点少。八小时内履职环节的风险点多,八小时外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的风险点少。3、在廉政建设方面力度不够措施不力,存在“说得多做得少,制度多落实少,教育多查处少”的问题,致使一些法官因权利使用不当,或因渎职被追究责任,或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4、考核评估及问责机制不够完善。由于廉政风险点是权力运行过程中出现腐败和不廉洁行为的一种可能性,并非已经存在和实际发生,因此考核评估中可能存在只问是否触发廉政风险点的情况,考核评估存在标准不够清晰、规范,考核周期不够科学的问题。出现廉政风险情况的责任追究制度和判定失察、失管、失教的问责机制还不够完善。二、对策及建议1、加强学习教育,提高对廉政风险防范工作的再认识。通过召开专题座谈会、汇报会、培训会,编印信息、资料等方式,加强对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的面对面指导,明确廉政风险点的涵义界限。努力提高法院干警对廉政风险防范机制重大意义的认识,不断提高自身的反腐败能力。着力抓好法院干警的经常性学习教育活动,落实廉政教育的长效机制,强化廉洁自律意识和规范意识,筑牢思想道德防线,促进全院干警养成自觉学习,自省、自励的良好习惯。2、预防为主,统筹兼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最高法院关于《法官行为规范》、《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政从政若干准则》和“五个严禁”的规定,进一步增强法院干警对党纪法规的敬畏之心,培养法院干警秉公执法,清正廉明的职业操守,始终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坚决避免与案件当事人或代理人有不正当的交往,不与案件当事人或代理人单独会面,拒绝请客送礼及亲朋好友的说情。把廉政风险预警防范融入到法院的各项具体工作中,对部分干警存在苗头性、倾向问题但又不构成违纪违法的,要及时采取警示提醒、诫勉纠错、责令整改、廉政谈话等预防措施,帮助他们及时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3、建立完善考核评估和问责机制。一是继续探索实践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考核评估和问责工作,学习先进单位的经验,加快完善考核评估的标准化工作和问责机制。二是加强日常考核,通过班子成员和部门分管领导、部门负责人分别在单位内部和部门内部开展诫勉提醒、诫勉督导、诫勉纠错工作,做到“没有问题早防范,有了问题早发现,一般问题早纠正,严重问题早查处”,将日常考核作为全年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强化监督检查,通过信访监督、干警考察和案件查处,逐步形成“点面结合,实地察看、座谈征询、综合评价、及时反馈”的评估模式。四是结合《公务员管理条例》等相关制度,制定出廉政风险点防控中出现不廉政行为的责任追究机制和出现失察、失管、失教行为的问责机制,进一步完善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4、完善监督机
本文标题:廉政风险防范意识还不够强【通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258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