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 乡贤代表发言【实用4篇】
精编资料,供您参考乡贤代表发言【实用4篇】【前言导读】由三一刀客最美丽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乡贤代表发言【实用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呢!乡贤【第一篇】[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载体之一,也呈现了新的发展活力。本文根据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要求,首先对乡村振兴的发展重点和路径进行简要分析,然后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黄龙村乡村振兴示范点规划研究为例,探索并阐述乡村振兴战略在村庄具体建设中的实施路径。[关键词]乡村振兴;实施路径;黄龙村[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909(2019)02-13-21政策梳理2012年,党的十八大先后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美丽乡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的战略部署。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并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基本原则[1]。2建设重点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总要求[2],围绕村居产业发展特点,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以实现“三生”共融为目标,以增加村民收益、完善产业结构为前提,以改善村居环境、增加村民幸福感为主导,以当地文化为依托,结合食、住、行、游、购和娱等因素,将生态旅游体验融入村庄产业规划,把握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时代脉搏与发展契机,将整治提升村容村貌、补齐设施短板、加强基层治理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具体建设重点。3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开展产业提质增效行动开展村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发挥美丽乡村作为乡村振兴的载体作用。坚持规划先行、分类施策,通过选取重点、由点成线、由线及面,开展“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3]的美丽乡村全覆盖行动,分类打造不同村庄。开展文明素养提升行动挖掘村庄生态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生活习俗等,对地方文化进行活化展示和体验。目前,培育“新乡贤文化”已写进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4],因此要加强对优秀乡贤人物的挖掘、整理、展示,培育乡贤文化,传承孝敬文化、慈善文化、诚信文化、包容文化等,构建精编资料,供您参考“党建+村委+文化”的工作模式,为村庄管理与发展集聚新动能。开展基层治理行动坚持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提升党在乡村振兴中的统领作用。全力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加强村级“两委”班子建设,落实“党员入户”“星级考核”“镇街领导包村驻村”制度。4案例分析——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黄龙村乡村振兴示范点规划研究村庄概况黄龙村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西南部,南临顺德水道,北靠三乐路,佛山一环、北滘立交桥贯穿该村。黄龙村有200多家企业,农业经济约占整体经濟的1/3,主要是基于高效环保的都市农业,水产品和花卉是农产品的两大支柱。现状问题第一,黄龙村党员占比高,村内基层党组织建设成果显著,但示范效应仍有待提升。第二,村庄空间布局结构较为完整,空间尺度宜人,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村庄面貌虽已有很大改观,但缺乏对资源的有效整合,导致村庄未形成有竞争力的旅游项目。第三,村庄农业后备支撑力强,工业发展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面临更新迭代带来的工业发展瓶颈和缺乏品牌支撑的问题。空间布局与路径分析根据村庄现状特点,整合村庄资源,未来村庄规划形成五大功能区:党建核心区、创新工业区、休闲体验区、田园观光区和水乡风情区。党建核心区。一是扩大基层党建辐射范围,实现党建全覆盖。该路径主要包含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第一,突出党建精神,加强基层理论宣讲,组织开展党建活动和党建精神学习、宣传活动,加强村庄在精神层面的融合;第二,完善党建设施,补齐党建设施短板,建设党群活动中心;第三,加强党建要素与村民生活的融合,一并建设党建设施与村庄公共服务设施,构建“党建+社建”双中心。二是建设黄龙大道,营造浓郁党建氛围。结合村庄主要的入村道路,通过增加党建红色要素,打造一条不同于其他的党建大道。三是构筑党建红色环,打造党建考察线路。黄龙村将xxx视察线路和村庄河涌水系整治结合,构筑一条核心考察线路,进而串联村庄主要节点要素。创新工业区。综合考虑现状厂房运营情况、建筑质量、地理位置等因素,遵循土地集约、厂房集聚的原则,对园区划分为产业提升区、腾挪区、配套区和复垦区,并形成三大发展路径。第一,积极对接周边大型企业,融入产业集群[5]。充分利用周边电器工业园的平台和集群效用,与大型工业园达成战略合作。通过对黄涌工业区转型升级,发挥其工业载体和服务功能,承接大型企业功能外溢,定向生产,发挥后备支撑作用。精编资料,供您参考第二,对接设计城,引入创意元素。黄龙村村级工业园距离广东工业设计城2km,可承接其部分功能发展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吸引创客入驻。第三,加强园区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园区环境,从根本上服务好企业。休闲体验区。以旅游体验为宗旨,以村庄户外田园为对象,打造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旅游居住富有特色的岭南水乡环境[6]。田园观光区。依托村庄周围农田,通过设置田园游乐园、游赏步道、自行车骑行道等,打造一个都市休闲农业片区、集生态都市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片区。水乡风情区。依托水塘景观设置趣味鱼塘、养殖鱼塘、鱼塘观光塔、水上观光栈道等参与性项目,发展农业观光旅游,并配套旅游设施,延长产业链,拓展销售市场,发展从生产到销售的全业态产业链。田园社区建设通过研究结合黄龙村实际,制定“四清、两拆、七整治”的建设内容。其中,“四清”即清杂物、清垃圾、清道路、清河涌,“两拆”即拆乱搭乱建、拆废弃市政杆箱和广告牌,“七整治”即公共服务设施整治、河涌整治、五边地整治、建筑整治、公园整治、道路整治及标识系统整治。通过“清、拆、整”建设内容的实施,未来黄龙村人居环境质量将得到明显提升,村民幸福感和获得感并增。另外,在乡村治理、乡风文明建设方面也进行了相应的规划说明。鼓励构建“党建+两委+乡贤参事会+家族议事会”的基层治理模式,积极调动社会能人参与村庄建设。同时,制定“四化、四开”管理内容,保障美丽村居建设的长效建设,“四化”即环卫保洁公司化、项目管理科学化、市场管理规范化、停车管理制度化,“四开”即开展庭院美化活动、开展文明家庭活动、开展文化活动、开展帮扶活动。5结语乡村振兴是一个科学性、系统性工程,应充分考虑村庄的特色和优势,在保持村庄自然风光的同时,设计出更加符合现代化特色的乡村振兴方案。本文在探究乡村振兴实施路径的过程中,强调在村庄建设的过程中应将基层治理、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进行有效融合,充分挖掘鄉村优势,优化和提升人居环境。参考文献[1]图解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J].实践(党的教育版),2018(3):30.[2]高强。农民合作社在乡村振兴中有广阔的发展空间[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8(2):47.[3]杜倩倩。“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的美丽乡村东垒下[EB/OL].(2018-09-14)[2018-12-22].http:.[4]徐永伟,潘溪。发挥新乡贤作用推进新时代农村法治建设[J].中国司法,2017(12):45-49.[5]王传宝。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地方产业集群升级机理研精编资料,供您参考究:以浙江产业集群升级为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6]杨小丽。中国乡村旅游现状与发展对策[J].低碳地产,2016(12):353.乡贤事迹材料【第二篇】这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资源观”,实现角色的转变,优化教学资源组合,充分发挥各种课程资源的人文教育功能,有效地实施课程目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乡土资源以其特有的乡土化和众多优越性倍受广大英语教师的喜爱。此外,现在中学英语试题中,体现生活、体现社会的信息资源越来越多,尤其在高中英语的听力、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和作文中,大都是反映乡土意识、时代气息的东西。这些都要求学生更多地去了解生活、体验生活,在“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学习中不断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自身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如今英语教师越来越重视乡土资源在教学中的开发和运用。但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不少学校和教师在这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却步入了误区,降低了教学效果,影响了乡土资源的利用,造成乡土资源“用之效果不甚明显,不用弃之可惜”的“两难”局面。笔者试就乡土资源在开发和利用中的误区作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矫治措施。一、乡土资源在英语教学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误区1、窄化乡土资源的内涵。英语乡土资源,主要是指学校所在社区(市、县、乡)的自然生态、文化生态以及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资源。包括自然风光、乡土地理、人文景观、名胜古迹、民风习俗、传统文化、民间艺术、政治经济状况、社会发展形势等,内容十分丰富。很多教师认为乡土资源就是身边无需加工、方便利用的现成资源。其实,乡土资源的种类甚是繁多,有有形物质方面的,也有无形精神方面的,即使是有形物质方面的乡土资源,有时也不是取来即能用的,何况由于资源取来的途径和形式不同,其资源价值也就大不一样了。以泉州市为例,可供开发利用的乡土资源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⑴自然景观、文化场所类。泉州地处风景秀丽的江南,这里的自然景观,千奇百态、绚丽多姿,山山水水都是景,春夏秋冬皆风光。如、清源山、清水岩、永春牛姆林、深沪湾、黄金海岸、仙公山、岱仙瀑布等。⑵人文地理、名胜古迹类。独特的人文地理条件,悠久的对外开放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沉淀使泉州成为国务院1982年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泉州又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之一,有“世界宗教博物馆”的美誉。全市列入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4处,其中部级12处,省级37处。主要有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清源山,反映海交史的九日山祈风崖刻宋代古船,中国现存最早的伊斯兰教清净寺及门徒三贤四贤的灵山圣墓,并称古代“三大丛林”的开元寺、承天寺、崇福寺,全国最大的道教石雕老君造像,代表古代建筑杰出成精编资料,供您参考就的东西塔、洛阳桥、安平桥,被台湾人民称为“开台烈祖”的郑成功陵墓和史迹,以及的台湾民间有着广泛影响的泉州天后宫、安海龙山寺、花桥慈济宫,通淮关帝庙、泉州富美宫等等。此外,还有崇武古城、蔡氏古民居、天后宫、郑成功史迹、涂门街等。⑶历史宗教文化类。泉州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可上溯至远古闽越族文化。周秦以后,特别是西晋和唐朝年间,中原汉族大规模南渡入闽,中原文化开始的泉州大地扎根、衍化,土著文化日渐式微,尤其是唐代,泉州港口经济崛起,逐渐成为闽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宋元时期,泉州刺桐港成为“东方第一大港”,的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于世,与泉州通商贸易的国家和地区达100多个,呈现出“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中原文化蔚为主流,泉州成了“朱子过化之区”。世界各大宗教,如佛教伊斯兰教、基础教(包括天主教)印度教、摩尼教、犹太教等,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纷拥泉州。泉州文化也受到这些外来文化特别是宗教文化的深刻影响。⑷民风习俗、传统文化类。泉州还拥有绚丽多彩的动态文化,是中国南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有“戏曲之乡”、“木偶之城”、“南音之都”、“福建半壁江山”等美誉。不仅有“宋元南戏遗响”的梨园戏、提线木偶戏、布袋戏、打城戏和“汉唐古乐”南音,还有起源于明末清初的高甲戏及新兴的侨乡歌剧等富有充沛活力的艺术瑰宝,深受海外侨胞、港澳台胞所喜爱。⑸经济发展、社会变迁类。泉州地处闽南三角地带经济圈,其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省一直处于领先水平,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乡镇企业发展模式更是闻名全国。辖区内众多国内知名企业更为泉州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比如安踏、特步、恒安、德尔惠、三六一度、亚礼得、美克、匹克、鸿兴尔克、七匹狼、富贵鸟、贵人鸟、九牧王、柒牌、利郎、旗牌王、麦根、雅客、惠泉、冠达星、九牧洁具、赛琪、帝牌、嗒嘀嗒、富贵鸟、劲霸、木林森、海天国际、浔兴拉链、拼牌体育用品、与狼
本文标题:乡贤代表发言【实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344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