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1塑料制品结构设计-2
加强筋尺寸参数如图:凸台的形状及尺寸参数如图:角撑位于制品边缘,支撑制品壁面,以增加强度及刚度,尺寸参数如图:1.6.3加强筋的设计要点用高度较低、数量稍多的筋代替高度较高的单一加强筋,避免厚筋底冷却收缩时产生表面凹陷。当筋的背面出现凹陷影响美观时,可采用右图所示的装饰结构予以遮掩:筋的布置方向最好与熔料的充填方向一致。筋的根部用圆弧过渡,以避免外力作用时产生应力集中而破坏。但根部圆角半径过大则会出现凹陷。一般不在筋上安置任何零件。位于制品内壁的凸台不要太靠近内壁,以避免凸台局部熔体充填不足:加强筋在防止制品变形、增加制品刚性方面的应用如图:§1.7支承面制品的支承面不能是整个底面,而应采用凸边或凸起支脚类结构,如三点支承、边框支承等,如图所示。§1.8圆角制品的两相交平面之间尽可能以圆弧过渡,避免因锐角而造成应力集中等弊病。制品圆角的作用有:分散载荷,增强及充分发挥制品的机械强度。改善塑料熔体的流动性,便于充满与脱模,消除壁部转折处的凹陷等缺陷。便于模具的机械加工和热处理,从而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1.9孔1.9.1制品孔的形式及成型方法孔的形式很多,主要可分为圆形孔和非圆形孔两大类。根据孔径与孔深度的不同,孔可用下述方法成型:一般孔、浅孔,模塑成型。深孔,先模塑出孔的一部分深度,其余孔深用机械加工(如钻孔)获得。小径深孔(如孔径d<1.5mm),机械加工。小角度倾斜孔、复杂型孔,采用拼合型芯成型,避免用侧抽芯。薄壁孔、中心距精度高的孔(孔系),采用模具冲孔,以简化塑模结构。1.9.2孔的模塑成型盲孔成型——型芯一端固定注射、传递模塑D≤1.5mm,L=DD>1.5mm,L=(2~4)D压缩模塑L=(2~2.5)D通孔的成型复杂型孔的成型孔的成型尺寸参数1.9.3孔的设计要点孔与孔的中心距应大于孔径(两者中的小孔)的2倍,孔中心至边缘的距离为孔径的3倍。孔周边的壁厚要加大,其值比与之相装配件的外径大20%~40%,以避免收缩应力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制品壁上的孔(即孔轴线与开模方向相垂直),为避免侧向抽芯,可用右图中的侧壁凹槽代替。但图中的m-n面的加工难度加大。塑料熔体围绕型芯流动汇合而形成塑料制品孔时,会在孔的边缘熔体汇合处形成熔接痕,熔接痕的存在削弱了制品的强度。解决的措施有:1)孔与孔之间应适当加大距离,以避免熔接痕的重合连接。2)型孔按盲孔设计,留有1/3壁厚的连皮,以便让熔体从型芯头上越过,使之不出现熔体汇合的熔接痕。最后钻(冲)掉孔的连皮。3)热塑性塑料和层压酚醛塑料的薄壁孔形件(如散热器窗),可用冲裁模冲压出型孔。需要钻孔的制品,模塑孔时应做出钻头的定位或导向部分的形状。自攻螺纹孔、沉头螺钉孔的锥面孔,为防止孔表面破裂,锥面始端距表面应不小于0.5mm。§1.10侧面凸凹和侧孔1.10.1制品的侧凸凹制品侧壁上局部的凸出或凹缺部分称为侧凸凹。侧凸凹制品成型中的不利点:模具结构复杂,需采用对开式型腔、伸缩式型芯、侧向抽芯等结构。模具制造费用加大,制造周期加长。制品模塑周期加长,生产成本增加。模具分型面缝隙溢料机会增多,制品的飞边大。1.10.2侧凸凹的设计与成型方法制品形状成型准则:各部分都能顺利地、简单地从塑模中取出来,力求避免带有侧抽芯机构成型的侧凸凹形状。消除制品侧凸凹的设计采用拼合及活动型芯成型侧凸凹弹性制品侧面凸凹的强制脱模。利用塑料的弹性变形和凸凹深度尺寸不大的特点,强制性地将制品从模中脱出。侧面凸凹在成形后经组合而得,或采用机械加工方法加工而成。下图为模塑后钻出侧孔的一例。
本文标题:1塑料制品结构设计-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41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