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小学二年级语文《小儿垂钓》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热选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小学二年级语文《小儿垂钓》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热选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小学二年级语文《小儿垂钓》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热选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小儿垂钓【第一篇】教案示例3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11个生字;2.背诵两首古诗,默写《四时田园杂兴》;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景象,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4.感受乡村生活,陶冶爱美的情趣,养成积累的习惯。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你们都学过哪些古诗呢?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今天,咱们再来共同学习一首,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播放课文朗读录音。介绍作者。(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的残暴等都有反映,诗风清逸淡远。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二、释题并初步感知课文1.释题:“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2.教师范读全诗,学生小声自读并思考: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3.指名试读全诗,引导回答上面问题。三、学习诗文内容1.自由读文,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并记录自己的疑难问题。2.小组讨论。3.全班交流。①昼:白天。②耘:除草。③耘田:在田里除草。④绩麻:把麻搓成线。⑤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⑤未解:不懂。⑦供:参加。⑧耕织:耕田织布。⑨傍:靠近。⑩桑阴:桑树下。4.引导学生试着解释全诗:白天除田草,夜里搓麻条,村里的男女都担家。幼童不懂耕田织布,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呢!参考资料,少熬夜!5.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后两句表现孩童天真可爱的行为,目的是什么?(有力地衬托出农民勤劳简朴的生活)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描述画面内容。(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其语言)6.放声自由读诗,想像其意境,体会农民一家辛勤劳动的生活。四、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指导背诵五、总结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描写了紧张而又愉快的劳动场面和田园生活的美好。六、布置作业背诵全诗,预习下一首诗。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我们学习《古诗二首》的第二首诗。《小儿垂钓》。(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情况(播放课文朗读录音)1.认读生字词:蓬头、稚子、垂纶、侧坐、莓苔、借问、遥招手、不应人。(注意生字“蓬、稚、遥”的字音字形。)2.教学生字“钓”,注意右边“勺”里面的“点”不要丢掉。3.学生试读全诗。三、释题介绍作者读课题,思考:“小儿”指什么?“垂”在字典中怎么解释?理解丝线的一头向下可以说成是垂下来的线。并引导学生理解:“垂钓”什么意思?“小儿垂钓”什么意思?四、学习前两句1.指名读第一句。思考:是什么样的小孩在钓鱼?从哪看出他年龄很小?理解“蓬头、稚子”。这个头发很乱的小孩在干什么?字典中“纶”什么意思?理解“学垂纶”就是学钓鱼的意思。2.指名读第二句。思考:小孩儿学钓鱼是怎么坐的?什么是“侧坐”?坐在哪?理解“莓苔”和“草映身”。3.指导朗读。小孩年龄这么小,却独自坐在草丛中模仿大人的样子学钓鱼,你觉得小孩怎么样?(板书:天真可爱)。这样的小孩你们喜欢吗?要读出对小孩的喜爱之情。教师范读,学生试读。4.指名说前两句诗意。边读边体会,想像诗中情景,加上想象再说这两句诗意。五、学习后两句1.齐读第三句。思考:小孩正急切地盼鱼儿上钩,出现了什么情景呢?从哪看出路人在问路?“借问”什么意思?想象路人来问路的情景,并思考:路人可能问些什么?小孩是怎么做的?想象小孩是怎么招手的?思考:小孩招手是什么意思?“遥”是什么意思?参考资料,少熬夜!2.指名读第四句。思考:小孩为什么摆手?从哪看出怕把鱼吓跑?怕什么声音吓跑鱼呢?除怕路人脚步声、问话声还怕什么声音呢?读后半句,思考“应”是什么意思?“不应人”呢?3.小孩既怕路人脚步声、问话声吓跑鱼,又怕自己回答声吓跑鱼,他一门心思扑在钓鱼上,你觉得他钓鱼钓得怎么样?(板书:专心认真)4.学生扮路人、小孩表演,体会小孩紧张心理和天真可爱的形象。5.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小孩紧张的心理和活泼可爱的特点。6.指名看图说后两句意思。六、体会待的意境学生观察图,边看课文朗读边体会,想像诗的意境。指名到前面讲全诗的内容,要展开想像。指导朗读,读出诗的意境美。七、指导背诵全诗八、总结这首诗前两句写了小孩的样子和钓鱼的姿势,后两句描述了小孩专心致志学钓鱼的神态,把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孩描绘得活灵活现,用词准确,意境美而不俗,使人读后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观其色。九、作业1.背诵《小儿垂钓》。2.预习《我和企鹅》一课,试读全文,不懂的字词查字典解决。十、板书设计:《小儿垂钓》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学生会认2个生字纶,莓,会写2个生字稚,侧.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体会诗的意境,感受诗中稚函的可爱。让学生对学习古诗产生兴趣,掌握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古诗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唐诗由于节奏明快,韵感十足,意境幽远成为一颗璀灿的明珠。唐诗中有不少描写少年儿童的诗,请你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一些《村居》:写了什么季节呢完整说。《所见》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清明》牧童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再写一首有关儿童生活诗三,教学古诗(一)读诗,解句参考资料,少熬夜!板题:将学生注意垂的笔顺。钓的右部。读题:知道了什么猜猜诗所写内容。打开书,仔细读诗,该怎样读呢(1)读准确,读出节奏。(2)读中了解诗句的意思,怎样理解诗句意思引导运用工具书,看插图等方法学习古诗。生自读,师巡回了解与指导。反馈:(1)指导读准稚,侧,纶,莓的字音,教学稚,侧的写法,学生描红。(2)同桌交流诗句意思。(3)质疑问难。(4)指导把古诗读准,读好。(二)品诗入境1,只把诗读正确,读流利还不够,应把诗的韵味和意境读出来,这叫品诗。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因为这首诗诗中有画,诗中有声,诗中有事。2,生自读,想像画面,体会一,二句意韵。(1)人物特点:蓬头,学垂纶。(2)人物动作:侧坐,草映身。(3)周围景物:透过草映身想到了哪些景物(4)引导由景到人把图画说具体,说的有条理。(5)质疑:你去钓鱼,你会选择这潮湿,阴暗的莓苔之地吗讨论体会稚子人聪明之处。3,表演,体会三,四句诗意韵。(1)就在他专心致志钓鱼的时候路人借向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听到了什么怎样问从哪个字看出来遥.(2)蓬头稚子是怎么回答的指生表演,为什么不回答手的动作怎样的有不同看法吗板书摇,摆与招对比,学生讨论表演,体会招用字之精妙。(3)引导把招手后的情景表现出来。4,现在你对蓬头稚子有了什么印象(三)吟诵诗悟情请大家再来读诗,体会斟词酌句的妙处。自读,指读,范读。全班齐诵。熟读成诵。默写古诗。四,拓展延伸胡令能简介,搜集其余三首诗一读。五,作业在补充练习上完成《小儿垂钓》的改写。古诗《小儿垂钓》教案【第三篇】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感悟古诗大意。会写2个生字。掌握一个多音字“应”。参考资料,少熬夜!2、通过看图学文,感受小孩的聪明与机灵。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难点:通过看图读诗,了解古诗大意,感受小孩的聪明与机灵。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垂钓吗?常常跟谁去钓鱼的?2、带着你们兴奋的心情跟老师到池塘边去看看一个小朋友。他也喜欢钓鱼,我们去认识认识他吧!3、出示课题。4、齐读课题;5、理解课题:小儿就是小孩儿,垂钓就是钓鱼的`意思。6、作者简介。二、朗读古诗,学习生字。1、播放朗读。2、生自由朗读古诗,强调朗读的节奏。3、圈出生字。出示生字,齐读生字。一组开火车读生字。4、“蓬”是什么结构?带有草字头还有哪些字?(芳、草)5、“垂”是独体字。你怎么记住这个字?同学们真聪明。我们的祖先更聪明。6、字理识字:“垂”。(土上长着一颗树,树上挂着两个果。)我们的祖先这样记下这个字,也这样写着着。后来又写成,最后又写成现在的楷书。7、指导书写“垂”字。出示“垂”字笔顺分解图。8、“侧”古今对照。9、“应”是多音字。(应该、答应)三、理解诗句,感悟诗意。1、理解“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蓬头:头发散乱,没有梳理。垂纶:纶指垂钓用的丝纺线。垂纶就是指垂钓的意思。莓苔:长在湿润之处的低等植物。一般长在太阳光不容易照到之处。映身:掩饰着身板。2、连起来说诗句的意思。3、这句写出小孩儿的天真可爱。4、理解“路人借问遥挥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借问:向人探询看望,指有礼貌地问。遥:远远的。应:应答。5、说说诗句的意思。6、这句写出了小孩钓鱼专心认真。四、背诵古诗,拓展训练。1、背诵练习。参考资料,少熬夜!2、用你喜欢的方式再现诗景。板书设计:小儿垂钓遥招手怕鱼惊不应人《小儿垂钓》中班教案【第四篇】教材分析:作者是唐代诗人胡令能。这首诗描画了一个小孩儿初学钓鱼时的情景。孩子认真专注、天真烂漫的神态跃然纸上。诗句通俗易懂,活灵活现地勾画出了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孩儿形象,使人感到逼真、亲切,是1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描写儿童的佳作。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稚、侧,认识纶、莓,理解蓬头、稚子、垂纶、侧坐、遥招手、鱼惊、应等词的意思。2、能用自己的话话说出《小儿垂钓》的意思,体会钓鱼孩子的天真、可爱。3、掌握读一读、猜一猜、品一品、写一写的学诗方法。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本诗,默写全诗。5、品味乡村生活,感受童年快乐,生成素朴情趣。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的含义,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和童趣。2、有感情地朗读,积蓄童年情愫,丰富古诗积累。教学难点:品味古诗语言,抓住蓬头遥招手等词语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年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教学准备:1、让爸爸妈妈帮助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中的乐事。2、鱼竿、小凳、补充材料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听说,咱们1班的学生个个都是好样儿地,这不今天我就自告奋勇地要来给大家上一节课,大家欢迎我吗?掌声。这么热情,那老师送给你们一组有趣的图片作为感谢吧!想看吗?看,鞋子进水了,却依然玩得——好玩吗?玩过吗?这是——有趣吗?同学们有过哪些快乐的童年回忆呢?来,告诉大家,让我们一起分享你童年的快乐!同学们,你们喜欢钓鱼吗?你和家人朋友去钓过鱼吗?老师调查一下,钓过鱼的小朋友举一下手。(问没举手的学生):你们没钓过鱼怎么说喜欢钓鱼呢?参考资料,少熬夜!看来同学们确实都喜欢钓鱼。现在我来考考大家有关钓鱼的知识。第一个问题:在什么地方钓鱼?第二个问题:你们是选择人不常去的地方钓鱼呢,还是选择人经常去的地方钓鱼?为什么?再问一个问题:人不常去的地方草长得茂盛,还是长得稀少?为什么?(你很聪明。你善于观察。呵呵,大家真是钓鱼的高手!)一、揭题生趣1、钓鱼确是童年生活中的一件乐事,小孩儿学钓鱼就更有趣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唐代诗人胡令能的一首诗《小儿垂钓》(师板书)。请大家拿出笔来,跟老师一起认认真真地在作业本上写好课题。注意提示垂的横画比较多,第二横最长,写的时候还要注意笔顺。钓的右边是一点。2、齐读课题。这个题目很好懂。同学们能通过这个题目猜出这首诗的内容吗?3、看来同学们不仅是钓鱼的高手,还是猜谜的高手。二、初读觅趣。1、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读一读这首诗,自由读,反复读,一直读到顺口了、朗朗上口为止。2、读得很专心、很投入,很好!读书要的就是这种状态!谁来读一读这首诗?很顺口地读。3、读得不错!比如,稚子的稚是翘舌,垂纶的纶是边音,真是读得非常准确!谁再来读读看,不但顺口地读,而且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地读!4、有味道!不用我说,大家一定听出了这首诗的节奏和韵律。来!我们一起读!怎么读呢?每句诗的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我来读。(师生合作朗读全诗。)5、好!味道出来了。我们再读一次,现在,前后顺序调换一下,我读前四字,你们读后三字。6、味道更浓了!我们连起来读,我读题目和作者,你们读诗歌,注意诗的那个节奏,那
本文标题:小学二年级语文《小儿垂钓》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热选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856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