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精编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精编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精编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学习目标1。我能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2。我能正确、流利,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自学提示(四个明确)1。学习《看海》2。自学为主,小组合作、交流,教师适当点拨3。能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会拼读会书写,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4。课时安排:一课时学生可能出现的疑难问题预设1。“隙”“澎”易写错2。“卷”“号”易读错3。文章的结构方式解决办法预设1。“兵教兵”的方法,反复教读,或者教师适当引导2。借用工具书3。读课文,找关键语句,小组交流教学流程集体备课个人二次备课一揭示课题大海有时平静,有时波浪翻滚。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大海,会给我们留下不同的印象,也会让我们产生不同的联想。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看海》这篇课文。看看作者徐蔚南给我们展示的大海具有怎样的特点。生齐读课文题目二出示学习目标:小黑板(见上)生默记目标。三出示自学指导:(一)自由读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用横线勾画生字,有不认识的字词借用工具书或请教同学。(二)同桌互读,把语句读通顺,比谁读得流利。(三)快速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在什么地方看海?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心情又是怎样的?(12分钟后比谁会写、会读、会说,抓住机会哟,看谁最棒)四先学1。学生自学,读书思考问题教学流程集体备课流程个人二次备课2。教师巡视,监督每位学生都投入学习。五后教(一)比读生字词语。师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后进生)奔赴间隙澎湃潮汐遐想前仆后继……参考资料,少熬夜!1。不会认读的兵教兵2。齐读(二)比写生字1。交流怎样记住它们2。随机抽取易错字词进行听写,如有错在组长处再听写(三)比读课文小组赛读,生评价读的情况(四)比谁能说1。指明反馈,其他可补充2。齐读板书五当堂训练1。写小字,比谁写得又准确又规范2。评价书写板书设计1。看海奔赴间隙澎湃潮汐遐想前仆后继山上山下(沙滩上)高潮教学反思备课组成员签字组长签字分管领导签字小学人教版下册五年级语文教案2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白杨的特点。2、理清课文脉络,分段、概括段意。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教学重点:初读课文,了解白杨的特点。教学难点:理清课文脉络,概括段意。课前准备:学生收集白杨和有关西部边疆的资料,预习课文学习过程:一、激情导入。1、在祖国的西北,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昔日辉煌的丝绸之路……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茫茫的戈壁滩,看看戈壁滩上生长着的白杨。(板书课题)二、自主学习课文。1、出示自学思考题。学生自学:(1)查字典或根据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戈壁茫茫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抚摸表白沉思(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3)大戈壁是什么样的?白杨树是什么样的?参考资料,少熬夜!(4)爸爸是怎样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的?(5)试着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2、老师检查自学效果。三、课内测评:1、写近义词:介绍()抚摸()分辨()高大挺秀()2、写反义词:清晰()动摇()软弱()消失()3、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三个问句,读一读,想一想,你能在文中找到答案吗?四、小结:老师点拨白杨三特点——高大挺秀,茂盛、大,生命力顽强。五、学生谈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白杨有了哪些认识呢?请谈一谈。板书设计:3、白杨高大挺秀繁茂生命力强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表现方法。2、体会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3、培养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重点难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课前准备:老师熟知课文,学生课前充分预习课文。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了解到课文讲的是一位旅客带自己的两个孩子到新疆去。在火车上向孩子们介绍了白杨树,并借白杨表白了自己的心愿。那么这位旅客的心愿是什么呢?他是怎样借白杨来表白自己的心愿的呢?这是这节课学习重点。1、先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的三个问句。2、出示:①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②“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③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这节课我们就顺着这三个问句来学习课文。二、学习互动(一)学习第一部分。1、齐读第一小节,思考:大戈壁是什么样的情景?2、出示大戈壁的挂图。教师描述。茫茫的大戈壁上,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有的只是满地的黄沙。大风一起,飞沙走石,遮天蔽日,一片浑黄,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大戈壁是多么荒凉呀!3、小组讨论:在这样茫茫的大沙漠上行车,大戈壁上的白杨树长得怎样呢?(高大挺秀:又高大又挺拔又秀丽。的白杨有35米高,相当于十层楼房那么高。)参考资料,少熬夜!4、看到这白杨树,爸爸的神情是怎样的?兄妹俩又是怎样的呢?分角色朗读4—13小节。5、过渡:兄妹只知道白杨很高很直,不知道它为什么这么直,长得这么高,当哥哥提出这问题时,爸爸的脸色有什么变化?他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二)学习第二部分。1、自由朗读14小节。2、出示爸爸介绍白杨的三句话,师生逐句讲读。第一句:“这白杨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1)“从来”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讲了白杨的什么特点?(2)朗读比较,体会感情。第二句:“哪儿需要它,它很快就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1)这句话讲出了白杨的什么特点?(2)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三句:“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1)这句话赞扬了白杨什么特点?(2)幻灯再现白杨与风沙、雨雪、干旱、洪水抗争的情景。(3)老师描述:在风沙面前,白杨像城墙一样巍然屹立;在雨雪面前,白杨像青松一样挺拔高洁;在干旱面前,白杨像骆驼一样耐旱耐渴;在洪水面前,白杨像中流砥柱一样牢固坚定。这就是白杨的品格!(三)学习第三部分。1、启发过渡:爸爸介绍白杨树时为什么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了呢?他为什么要想一会儿才告诉儿子和女儿呢?2、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愿。爸爸的心愿是什么呢?你能不能从下面的一段话中看出?3、引读16小节。读后讨论爸爸的心愿。(爸爸的心愿是:不仅自己要像白杨那样扎根边疆,还希望孩子们也能像白杨那样扎根边疆。所以爸爸上面的三句话既回答了儿子的问题,又是在借白杨勉励自己,教育孩子。)4、引读17小节。过渡:爸爸介绍的这一点白杨的知识和做人的知识就像一粒种子播在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田里。这种子能不能生根、发芽、成长呢?5、老师读18小节。读后讨论:(1)爸爸为什么又陷入沉思?(2)为什么他又露出了一丝微笑?(3)“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作者仅仅就是写小白杨吗?三、总结课文参考资料,少熬夜!1、中心思想: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亲,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借以表达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志向,同时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像白杨那样。哪里需要就在哪里生根、发芽、成长。2、抓住三个问句,总结文章的结构特点。3、交流感受、升华中心。四、达标检测。写几句话,夸夸像课文中的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和保卫者,可以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等词语。(课后小练笔)五、总结收获。学生激情谈论本节课的收获,老师可以适时升华课文中心,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板书设计:借物喻人外形高达挺秀扎根边疆白杨正直高大爸爸特性生命力强。.。.。.。建设边疆坚强不屈小白杨茁壮成长。.。.。.。小孩子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3《四时田园杂兴》是这一单元的诗歌,诗的内容比较浅显,但是,问题的是字音,要求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诗的意思确定字音,学习时反复强调。要想很好地体会诗中所要表现的乐趣,就要抓住后两行体会: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为了落实课标中: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的要求,在大体了解诗意后,我引导孩子想象:小孩子看着大人劳作,也学着大人的样子在桑阴下种瓜,他们把种瓜当作一种游戏,在游戏中感受乐趣。我们可以想象孩子们学种瓜时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我把这项内容安排成一个小练笔,让学生想象诗中后两句描述的画面,用一段文字表达出来,在交流时,有很多同学写得很精彩,有儿童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还有些写了背景。效果不错。看来以后这种方法可以经常用,既进行了小练笔,有训练了想象能力,同时也体会了诗人的情感。可谓“一举三得”。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4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讲人物故事,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交际能力。2、讲述者要选择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特点的事来讲,要讲得具体生动。听众听时要认真,听后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询问,还可以补充相关情节。参考资料,少熬夜!3、运用课文中一些写人的方法写一个印象深刻的人,要求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二、教学重点:在口语交际中理清思路,学会表达。三、教学难点:用课文中一些写人的方法写一个印象深刻的人,要求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四、教学准备:组织学生开展阅读人物故事的活动。五、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引入。同学们爱听故事吗?我们今天就来开一个故事会。(二)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这次我们讲什么故事呢?在我们的文学作品里,在我们看的电影、电视里,有一些人物形象一直留在我们的脑海里。今天的故事会呢,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些人物故事。看谁讲的故事给大家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听后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询问,还可以补充相关情节。(三)讲故事。你印象中最深刻的人物是谁?他的什么故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先自己说给自己听,再在小组内交流。各小组推举一—二名同学在全班交流。(四)评选故事大王。评评:谁讲的故事给大家留下的印象深?为什么?(五)总结:要想故事讲得生动具体,要注意哪些方面?第二、三课时:教学内容:习作七(一)明确习作要求。1、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写一个人,这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生齐读作文要求)2、你身边这么多人,你准备写谁,你为什么要写他,你准备抓住他的哪些品质去写?让我们先交流一下。(二)学生交流:我准备写谁,我为什么要写他,我准备抓住他的哪些品质去写?先在小组内交流,再指名在全班交流。学生边交流边评议。(三)指导写法。我们下面讨论如何写这个问题。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想想写人,一般都抓住他的哪些方面来写?(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等)(教师板书这些词语)你们的积累这么多的方法,我们该怎么用呢?是不是不管参考资料,少熬夜!什么文章,这些方法一股脑儿都用上,还是根据文章的内容,选择一些恰当的方法,进行细致的描写?(根据内容,选准方法)。为了写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你准备用哪种人物描写方法?试着说一说。学生练习说,评议。(四)学生自己练习写,写好后,同桌交换修改。(五)定稿。五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教案5教学目标:1、运用各种方法理解“驻足而观、幽幽怨怨、破财而饮、感动莫名”等词语的意思,了解文中加双引号词句的不同含义。2、继续尝试在读句子时静心思考,提出问题,概括文章相关内容。3、领略尤金游记所体现的记叙、抒情自然融合的特点。4、体会叙利亚卖水人的聪明智慧,人情味。从卖水人的行为中感受叙利亚的风土人情,人与人相处的融洽和谐。教学重点: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叙利亚卖水人的聪明智慧,人情味。从卖水人的行为中感受叙利亚的风土人情,人与人相处的融洽和谐。教学难点:领略尤金游记所体现的记叙、抒情自然融合的特点。教学准备:教学媒体学生预习要求:1、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理解部分词语意思。3、搜集了解有关叙利亚的风土人情。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请同学们拿出默写本听记一句话出示:最令我难忘的,倒不是这些又便宜又好喝的水果汁,而是那些卖水人。师:请大家核对一下,写的是否正确?这句话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叙利亚的卖水人》中的一个过渡段。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新加坡女作家尤今,我们在上学期曾学过她的(散文)《绿毛龟》——她是一个阅历非常丰富的女作家,特别
本文标题: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004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