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选4篇
好文供参考!1/16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选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选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的教案【第一篇】设计说明1.重视知识网络的建构。为使所学知识有条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加深学生的记忆,本设计先引导学生自己整理所学知识,尝试把所学知识有层次地叙述出来,并形成结构图,然后依据结构图进行复习,不仅起到了进一步巩固知识的作用,还提高了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2.重视图形特点及图形运动特点的强化训练。本设计注重对所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多种形式地训练,使学生加深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的理解。同时结合各种具体图形,让学生描述图形的运动,使表达与理解相互促进,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引入课题,明确目标好文供参考!2/16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图形与几何的知识。(板书课题:图形与几何)⊙分工合作,梳理知识1.引导学生在小组内用适当的方式概括性地整理第三单元的内容,可以用文字、表格等方式表示出这部分的知识结构。2.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3.让学生将自己整理的知识结构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教师寻找整理得较全面、较有逻辑性的学生作品,全班展示,并引导学生进行评价。4.教师将自己整理的知识结构图向学生展示,并结合知识结构图,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的知识:图形的运动(一)5.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质疑:对以上的学习内容,你有什么疑问?组织学生质疑、释疑并交流整理知识的体会。设计意图:提倡自主整理、合作交流的复习方式。通过让学生回顾知识,讨论知识之间的联系,自主整理所学知识并形成网络,经历“回顾—整理—提升”的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及合作意识。⊙复习重点,强化提高1.复习轴对称图形。(1)结合教材115页2题中轴对称图形,引导学生回顾轴好文供参考!3/16对称图形的特点。(2)学生讨论,集体交流。预设生:像这样剪出来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3)课件出示教材117页9题,学生先独立判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然后集体订正。2.复习平移。(1)引导学生结合教材115页2题中的平移现象,举例说明平移的特点。预设生:平移就是物体沿着直线移动,像拉风箱的运动就是平移现象。(2)课件出示教材117页10题,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3)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判断平移现象时,应该注意什么?然后汇报。预设生:平移时,图形的方向和大小没有变化,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可以上下、左右、斜着移动,但是要沿着直线移动。3.复习旋转。(1)引导学生结合教材115页2题中的旋转现象,举例说好文供参考!4/16明旋转的特点。(2)学生小组交流,并汇报。预设生:旋转就是物体的每个部分都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转动。像图中的竹蜻蜓,生活中钟面的指针、风车、螺旋桨,它们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运动,这样转动的现象都是旋转现象。(3)课件出示练习题。(4)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二篇】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小学数学二年级小学数学第4册万以内数的认识班级情况:我所任教的二年级1班共24人,其中女生10人。本班学生数学基础好,差生相对较少,对万以内的数已有大概的认识。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2、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好文供参考!5/16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3、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快乐。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和读写的规则。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多位数中间或末尾带零的数的读写法,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教学关键:要学生通过观察、感受、体验的方法来学习本单元的知识。课时安排:1000以内数的认识3课时10000以内数的认识3课时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2课时1、1000以内数的认识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估算、数数(教材第67、68页及72页练习十五的第6题。教学目标:1、学习1000以内的数,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2、会数1000以内的数。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好文供参考!6/16十是“一百”,10个百是“一千”,认识计数单位“千”3、培养估算数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数感,培养学生与人交流、勤于思考的好习惯。重点、难点:1、正确数千以内的数,掌握十进制关系。2、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的数法。教学准备:课件:小木块、计数器等。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电脑显示召开运动会的场景图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说正发生着什么事情。2、请学生思考,根据画面你能想到哪些问题?师:要知道这个体育馆中大约能坐多少人,就要学习比较大约数。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研究“1000以内的数”(板书:1000以内的数)(二)探究新知1、请学生拿出小木块一个一个地数,当数到10个一时问: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多少?(板书10个一是十)2、请同学们10个10个地数,当数到10个十时问:是多少?(板书:10个十是一百)请同学利益计数器,问:怎样表示10个十?好文供参考!7/163、如果要数的小正方体很多很多,就像体育馆里的人那么多,怎样数比较快呢?用你的学具试一试。请同学们汇报。针对“一百一百”地数问:为什么这样数?(比较快)问:10个一百是多少?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4、电脑显示前3个过程: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是(一百);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问:关于数数,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各小组讨论。小结:我们可以一个一个地数或者十个十个地数,一百一百地数,书较大数时要选择又快又准的办法。(三)课堂作业:1、数数。从一百就十一数到二百零一从九百八十七数到一千。要求:二人一组,一人数,一人听,交换进行。2、填空。(1)、10个一是()(2)、10个十是(),一百里有10个()(3)、10个百是(),一千是10个()3、教材第72页练习十五的第6题。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教案【第三篇】好文供参考!8/16目标导航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2.数学思考学生能根据简单的问题,选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3.解决问题学生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4.情感与态度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的事物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的实践能力。要点扫描1.课标解读随着时代的发展,统计的观念日趋重要。《标准》不仅把“统计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新课标也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提出了不同程度的要求。本学段要求的是“有所体验”。要使学生逐步建立统计观念,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他们真正投入到统计活动的全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统计活动的体验中,就要留给他们足够的动手实践和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并在此基础上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好文供参考!9/16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动手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等活动过程的体验,来感受统计的意义,形成统计的观念,体会统计的好处。2.内容分析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运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和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本课的学习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之上,随统计数据的增大,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这是重点;让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这是本课的难点。3.学情认识本课时的学习是在学生一年级原有的基础之上来学习的,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数学建模和学习经验来学习本课时的知识内容。本课时的内容应选择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应尽量增加学生的学习独立性,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要互相交流各自想法的基础上,汲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要经历的过程中重点在注意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合作性,大胆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方法去体验过程,激发学习的兴趣,好文供参考!10/16提高学习效率。4.学法点拨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体系和生活经验,通过小组合作相互讨论研究,选择喜欢的统计方法来体验统计的全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实施要领一、创设情景,谈话引入再过几天就有一个属于我们小朋友自己的节日。我们学校也要在这一天举行联欢会。总务处陈老师想给大家买点水果,但他想不好该买些什么,你们说他该怎么办?此处用情景引入,激起学生兴趣。从要求学生帮忙,来理解统计的意义。所以,陈老师要在我们班进行调查。你们说我们该用什么方法进行调查呢?这里由学生自己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自由发言,共同探讨,最后决定用小组的形式进行调查。二、展开1.你觉得你们在进行小组调查时要注意什么?培养学生养成一种先思考后行动的行为习惯。2.如果你是组长你会怎样又快又好的开展小组调查?给每个小朋友一分钟时间。好文供参考!11/16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为下面的讨论做基础。请你在小组中说一说,选一种你们组认为最好的方法进行调查。我们将评选最佳合作奖与最佳创意奖。在进行调查之前先把相关的表格介绍一下。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第四篇】教学目标:1、通过“过河”的情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3、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行计算的习惯。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并运用小括号,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教学难点:探索“小括号”的应用过程。教学过程:一、课前复习师:上新课之前,老师想考考你们。课件出示复习题:1、比一比,看谁的眼力好。(说出运算顺序)30+8×45×2+380-64÷829+24÷4好文供参考!12/162、把二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5×3=1581÷9=916+12=2825+15=409-9=028÷7=4(课前复习,为新知识的学习作铺垫。)二、创设情境,谈话引入1、谈话:小淘气是个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问题的孩子,在生活中他发现了许多数学问题。他很想和同学们挑战,你们愿意和他比一比吗?(用谈话法为学生引出一个虚拟的竞争对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初步的竞争意识)2、课件出示“过河”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1)理解图意,明确问题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图中告诉我们哪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学生回答)师:刚才同学们都说得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看图。河岸上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他们想要过河,现在每只船限乘9人,需要几只船?(通过创设男、女生过河的情境,使学生将计算生活化,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2)独立尝试,合作解决问题师: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帮助图中的小朋友解决问题。好文供参考!13/16师:我们先估计一下,大概需要几条船?把你的方法告诉大家。生1:我估计大概需要7条船。我把男生看成30人,女生看成30人,这样用总人数60人除以9,大约需要7条船。生2:我估计大概需要6条船。方法和前面的同学差不多,只是人数多算了,所以我从7条里减掉1条船,大约需要6条船。师:那么到底需要几条船?谁会列式解答?生:29+25=54(人)54÷9=6(只)师:第一步先算什么?生:先算全班总人数,再除以每条限乘9人。师:说得好!师:谁能用我们前面学的知识把分步式列成一个综合算式?生:29+25÷9师:小组讨论:这样列式行不行?生1:不行,因为这样就不是先算加法了生2:不行,因为这样就先算女生要几条船,男生没算……(评析问题的出现为后面小括号的出现做好铺垫。)师:好,你们说得都很有道理,那我们该怎么办?要先算29+25,就必须给它加上一个符号表示
本文标题: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选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026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