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23届高三历史开学考答案及评卷细则
1济南市高三开学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2022.9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D2.C3.A4.C5.A6.C7.D8.A9.B10.D11.D12.B13.C14.B15.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5分。16.(15分)(1)时间(开皇十四年)、人物(隋文帝)、旱灾(或:民饥);(一点1分,共3分,若学生进行整体概述,包括以上三点即可)双方叙述一致(或:两则材料可以互相印证)。(2分)(2)分歧:《贞观政要》认为旱灾发生后,隋文帝不怜惜百姓而珍惜仓库;(1分)《资治通鉴》认为旱灾发生后,隋文帝关心百姓疾苦。(1分)(若能进行整体概述,如“对隋文帝对待灾民的态度记述不同”,也可得2分)宋代材料可信。(2分)《贞观政要》成书于唐代,受当朝时政影响较大(或:歌颂贞观之治、美化唐太宗统治,有明显政治倾向;或:有假借隋文帝过失说明唐朝代隋而立的合法性、以规劝统治者重视民生、推行“仁政”的现实可能;)(2分)《资治通鉴》成书于宋代,隋文帝对灾民的不同态度对当朝统治者均有资治功效,宋人无作伪的必要(或:立场更为客观)。(2分)此外,《资治通鉴》作为更晚的史书可汇集其它的史料进行印证。(2分)(若答唐朝材料可信并言之成理,最高只得4分)17.(13分)画图(区域、方向,共5分):(注:1932年之前,主要分布在南京周边的华东地区及以广东、福建为主的华南地区;1932年之后,逐渐转至以陕西、甘肃为主的西北地区;1937年底以后,再次逐渐转至以重庆、四川、贵州为主的西南地区)(三个时期相应的三大主要区域各1分;由华东、华南向西部内陆及由西北向西南两大方向各1分。共5分)说明理由(任选其中两个区域,共8分):华东、华南地区(或:东部沿海、东南沿海地区;两个地区任选其一也可):1932年之前,受世界经济危机影响,华侨倾向回国投资;日本侵华战事集中在东北地区,华东、华南2相对安定;南京周边的华东地区毗临国民政府政治和经济中心,投资条件便利;华东地区历史上有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华南地区地近南洋且是著名侨乡;(每一个角度2分,任从其中两个角度作答即可,共4分)西北地区:1932年之后,日本侵略威胁到华北、华东地区,华侨投资受损;国民政府酝酿迁都西安,吸引华侨投资转移;西北地处抗战后方,地理位置险要,局势相对稳定;民族危机加深,华侨支援抗战的爱国意识增强。(每一个角度2分,任从其中两个角度作答即可,共4分)西南地区:1937年底后,全面抗战爆发,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华侨爱国投资热情高涨;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亟需加强西南地区开发建设;东部沿海地区相继沦陷,工业大量向西南大后方迁移;西南地区富含军事工业急需的矿产资源。(每一个角度2分,任从其中两个角度作答即可,共4分)18.(13分)(1)提取历史信息:(6分)层次一:能结合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准确、全面地概括材料反映的历史信息。(6分)例:①“夫妇居中、相对而坐”“公务人员立于人后”“民主家庭”“民主自由新世界”的对联,以及夫妇均佩戴“劳动模范”红花等图像元素反映了新中国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婚姻自由、男女平等;或:五角星、五星红旗等图像元素反映出普通民众对新政权的拥护和认同。(2分)②无论老幼都手持农具、劳作场景、夫妇佩戴的“劳动模范”红花及“劳动读书好人家”的对联等图像元素反映了当时农业的发展和崇尚劳动的社会风气;(2分)③一家之主由灶神变为到普通人民形象反映出当时破除封建迷信、崇尚科学的新观念;或:“劳动读书好人家”的对联、儿童持书阅读的形象反映当时社会重视教育、形成好学之风;(2分)(说明:能从民主建设、生产劳动、和文化教育三个角度进行概括,每一角度2分;每一角度分表层信息和历史信息,每一角度只能答出表层信息的不得分。若能从材料中提取其他有效信息并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本部分共6分)层次二:提取信息不够完整,只能从材料中获取部分有效信息;层次三:不能根据试题要求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2)进行历史阐释:(7分)层次一:能结合时代背景,在材料所反映的信息和以下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并进行合理解释。(7分)对材料中历史信息进行合理解释:(6分)如:①新中国成立后建立和巩固人民民主政权;(2分)②在全国开展土地改革,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2分)③以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思想文化建设,重视科技和教育发展。(2分)在此基础上,能提出独立的见解或认识。(1分)例:新式年画表现了广大民众对现实政治和社会新生活、新道德、新理想的追求与歌颂,并促进了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形象的塑造。(1分)(若能从其它角度进行解释并提出见解,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层次二:能结合时代背景,在材料所反映的信息和以下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并进行合理解释。层次三:不能在历史信息和所学历史知识之间建立某种联系,没有对历史信息的解释。19.(14分)二战前,“停战车厢”是法德两国对抗与复仇的象征;二战后则成为法德和解与合作的3象征。(只要能点出主题,且能准确概括停战车厢在不同时期的象征意义即可;学生若将本部分融于下面各阶段原因、影响的表述之中也可,共2分)20世纪上半期,因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之普法战争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两国之间在争夺欧洲大陆霸权与世界殖民地上存在严重矛盾;极端民族主义及法西斯主义的泛滥导致法德之间的长期仇视和战争。这使欧洲长期处于动荡之中,给法德和欧洲带来深重的灾难和巨大的破坏。(阐述历史原因或影响,任从其中两个角度作答,每一角度2分,共4分)二战后,法德两国的实力都受到严重削弱;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被两极格局所取代,法德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两国为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国际地位,在反思历史、吸收两次世界大战教训的基础上,逐渐消除隔阂,走上了和解、合作之路。法德的和解促进了法德和欧洲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为当今各国处理历史与发展问题提供了借鉴。(阐述历史原因或影响,任从其中两个角度作答,每一角度2分,共4分)法德从战争、仇恨到和解、合作,是国际形势和两国根本利益决定的。同时法德关系的演变也警示我们战争与对抗必然导致两败俱伤,建立合理公正的国际秩序,和平与合作才能共享繁荣。(总结结论,只要能指出法德关系演变对当今国际关系的借鉴意义即可,2分)表述成文:2分;学生在具体历史阶段的划分与分析上会有不同,但请按照二战前后从战争到和平两大阶段赋分即可。
本文标题:2023届高三历史开学考答案及评卷细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196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