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2023年教师教学设计比赛方案_教师教学设计最新8篇
1/282023年教师教学设计比赛方案_教师教学设计最新8篇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通过制定方案,我们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避免盲目行动和无效努力。下面是网友精心分享的“2023年教师教学设计比赛方案_教师教学设计最新8篇”,欢迎参考下载与收藏。教师教学设计比赛方案【第一篇】教师: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1新的课文,(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朱鹮飞回来了。课前已经知道朱鹮的同学请举手,来,给大家介绍介绍。展示朱鹮图片,学生根据课前的预习或是查找的资料介绍朱鹮。教师:很好。根据这个题目,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可能的问题是:朱鹮为什么飞走?又为什么飞回来?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叙述的顺序。1、学习生字词。教师:我们先将本课的生词读一读,看看大家能不能结合课文认识它们。齐读生词。2、初读课文。教师:请同学们按阅读提示再次阅读课文,边读边在书上做上一些记号,与同桌交流交流。学生自读课文。2/28教师:谁能告诉大家这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写小朋友配合科考队发现并保护朱鹮的事。)。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并板书。这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依次写了:小光与科考队员相遇,得知科考队员此行的目的和保护朱鹮的重要性;科考队员在小光等的协助下发现朱鹮;大家一起为保护朱鹮做了很多努力;洋县成了朱鹮生活的乐园。教师:在这些内容当中,哪些内容写得详细呢?三、根据问题,阅读课文。1、教师:根据阅读提示和前面同学们提出的一些问题,请大家再一次快速阅读课文,读完以后,在小组上交流交流。学生快速自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参与。学生发言,课文中的第四自然段能够找到答案,请学生读一读。飞走,其实是指濒临灭绝,也是朱鹮非常珍贵的原因。学生读课文,讨论,教师巡视参与。请学生读一读相关的句子或段落,找出小光和小伙伴所做的努力。教师归纳并板书。1帮助宣传,和小伙伴一起寻找线索。学生找到这些地方的时候,组织感情朗读:谁来读一读小光与小胖子的对话,表现出童趣和喜悦?全班齐读。2为科考队带路并协助寻找。这里是重点:你能从课文的叙述中体会到什么?你对哪里的体会最深刻,和全班同学交流交流。3/28学生可能体会到守候的辛苦和发现朱鹮的惊喜,都请他们用感情朗读的方式加深理解。3保护朱鹮,挖田螺泥鳅、抓小鱼小虾喂养体弱的小朱鹮。也请学生读一读13自然段。教师:现在,谁能说说朱鹮为什么能够“飞回来”?(有科考队员的努力,还有像小光这样热爱野生动物的小朋友的帮助,使洋县成为了朱鹮生活的乐园。)。请学生发言,注意总结,比如: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四、课堂练习。选做。1、据文中描写画一幅朱鹮的画,旁边写上自己想说的话。2、写文中或课外收集的描写朱鹮的有关句子。16、朱鹮飞回来了。飞走飞回启示。(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教师教学设计比赛方案【第二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3、在建立质量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形成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4/28重点:建立克和千克的概念,知道它们的关系。难点:克和千克质量概念的建立。课件,2分的硬币,黄豆,天平,两袋500克的盐,台秤,自己带来的小物品等。师:同学们,想知道今天在超市里发现了什么数学知识吗?仔细看看。(课件出示:教材第100页情景图)。生1:他们都在讨论跟质量有关的话题。生2:从图中知道5个苹果重1千克,一壶豆油重5千克,一包饼干重110克……。师:生活中物体的质量经常用到,我们国家过去常用的质量单位是“斤”和“两”,现在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是“克”和“千克”,这也是今天我们要共同研究的问题。设计意图:从常见的生活场景中,引导学生发现物体的质量与生活联系密切。1、教学例1。师:仔细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101页例1)。生1:我知道了一盒口香糖重3克,一袋菊花茶重12克,一包美味瓜子重100克。生2:我发现这些比较轻的物品都是用“克”作单位的。师:是啊,我们一般用“克”作单位来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克”是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用字母“g”来表示。学生在小组里测量较轻物品的质量,寻找重1克的物品,5/28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组织学生交流,说一说小组测量的结果。(1个2分的硬币重约1克)。师:估一估下面的物品哪些比1克轻?(课件出示:教材第101页“做一做”)。指定学生回答,并适时作出评价。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比1克轻?生1:一块小橡皮比1克轻。生2:一根头发比1克轻。2、教学例2。师:其实生活中有更多物品的质量超过1克,甚至更重,那么对于比较重的物品,我们常用什么作单位呢?大家一看就知道了。(课件出示:教材第102页例2上面的图)。生1:一桶洗衣液重5千克,我觉得应该是用“千克”作单位称量比较重的物品。生2:一箱苹果重25千克,我也认为是用“千克”作单位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师:“千克”也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用字母“kg”来表示。师:仔细看看,苹果的箱子上写的是“净含量”,什么是“净含量”呢?生:“净含量”是指这箱苹果的质量,不包括箱子的质量。师:对,生活中经常用到“净含量”这个词,它是指桶里、6/28箱子里的物品的实际质量。想一想,1000克有多重?举例说一说。生:生活中常用的食盐一包重500克,两包食盐的质量就是1000克。师:那你觉得“千克”和“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生:1千克=1000克。师:谁知道在生活中用“千克”作单位的秤有哪几种?生1:我在超市里、菜摊上见过的有电子秤、台秤。生2:我在体检的时候见过测体重的体重秤。生3:我在实验室里见过弹簧秤。师:如果你是个有心人,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秤太多了。仔细看看图中这些指针分别指着几,告诉大家所称物品有多重。(课件出示第102页例2下面的图)。生1:一袋洗衣粉重1千克。生2:小朋友的体重是23千克。师:请在小组里合作交流,称出质量是1千克的物品,用手掂一掂,想想生活中哪些物品是重1千克的。学生在小组里合作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3、在里填上“”“”或“=”。2千克20xx克5千克4900克。800克1千克2500克3千克。4、判断对错。一个鸡蛋约重50克。7/28小明今年7岁,约重20xx克。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一袋盐500克,两袋这样的盐重1千克。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教材第105页练习二十第3题和第106页第8题。教师教学设计比赛方案【第三篇】《阅读课堂教学行为设计浅议》由胡明道老师为我们讲授,整堂讲座贴合实际、案例典型,论述精辟、点评到位,令人咀嚼回味。胡明道老师是湖北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课前,我特意查阅了她的相关资料。作为“学长式教学”的创始人,她出版了《语文学习100窍》、《中学作文操练词典》、《听名师胡明道讲语文》等著作,比较经典的论述在本次讲座中也有所提及,她不仅指导我们设计阅读课堂的教学方案,还引导我们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不断突破自我。为深刻说明青年教师在课堂中易出现的误区,胡老师还原了几个典型片段。教师为让学生体会《米诺斯的维纳斯》中的残缺美,花大量时间让其回忆残缺美的表现,造成空泛偏移的结果。讲到教学方式上存在的误区,胡老师提出了两个层面:上《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时,教师一味提问不同人对邹忌外表的评价,学生不需动脑即可找到答案,这是显而易见的填鸭;有的教师结论先行,一开头就给人物下定论后来再让学生自由8/28探讨,终究也跳不出变式灌输的牢笼,这就变成了另一形式的填鸭。谈到教学情感把控时,胡老师指出,有的教师让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分析修辞手法,硬生生地将文本肢解,造成情智分离的后果,还有的教师固守讲话,坚持用标准答案框住学生,甚至连诗歌解读这样多元化的个性发挥都用标准答案加以限制。这些行为看似简单粗暴,却或多或少存在于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有位初中老师讲授《湖心亭看雪》中“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一句时,让学生把此处的“痴”与《红楼梦》中“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中的“痴”对比,全不顾《红楼梦》在初中生中的普及程度,这种违背规律的行为很多时候被我们当作创新举措加以推行。究其原因,我们的教学经验还不够丰富,对学情认识不深,很多时候开展教学活动只是照搬教材,难以把课上得生动有趣又贴合目标。在平时的听课交流活动中,我往往难以系统地理清前辈们上课的程序设计,学习效果不佳。这些缺欠要想得以解决绝非一朝一夕,还需在日后加强操练,提升素养。胡老师提出的这几个案例在不同层面上揭示了青年教师易碰的雷区,由此触发了我对同类错误的思考。寻找课堂中的遗憾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遗憾,这样才能让课堂变得更高效。了解教学课堂中易出现的误区后,胡老师开始归纳阅读教学的高效方式,她提出阅读教学不仅是活动更是一种过程的理念。以前我对阅读教学的理解还停留在课堂活动上,老师指导9/28学生以文本为基础来分析归纳,共同探讨以开展学习即可。胡老师提出,阅读更应强调学习者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获得新知,习得能力,掌握方法。达成具有个性化的意义建构,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化。阅读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更是一种学习过程,这个角度看阅读便有了质的提升。为了向我们理清阅读的生成过程,胡老师循序渐进地从三个层面展开讲述。一是当下阅读教学的缺陷,二是阅读教学的特点,三是阅读教学的方式。为何我们总是教不好阅读?首先,是我们对阅读的认识不明确。阅读教学的本真价值不能彰显出来;其次在于我们的教学模式没有改观,应倡导采用现代教学方式探索教学。我们对于自身角色的把控仍不到位,需力争彻底更新教师的角色职能。提倡科学阅读,就是提倡学生能提高阅读能力,提升人生价值,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展开合作,共同探究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在进行阅读指导时,往往采用灌输、串讲或诱答的方式进行,这些方式多是教材与教师、学生之间一对一的互动,即使是诱答,也只能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因为所有问题都是老师提出的,答案也由老师预先设定,不敢由学生自主设计,这样就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只有采取互动式教学,让学生与教材、学生与教师、同伴间实现多重互动交流,才能带活课堂。所以,不同的教学设计会呈现不同的教学现场,确保实现准确、由创意的设计是确保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10/28教师教学设计比赛方案【第四篇】设计理念:语文课,要让学生经历难忘的精神之旅,师生一起为情所动、为美所醉、为真所净,在课堂上一起感动,一起享受,《父亲和鸟》教学设计。感动,是一种养分,一种保养心情、滋养灵魂的养分。让孩子们透过语言文字,在父亲与鸟一起构筑的和谐美好的世界里震撼、感动。如此,语文课,便会成为学生精神的天堂。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主动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练习用“我会读”中的词语说句子。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激发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情感。教学重点难点:体会“父亲”爱鸟之情及我护鸟心愿,激发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从小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一、用想象描摹图画,让情感激起涟漪。1、(播放音乐《鸟叫》)孩子们,音乐好听吗?这美妙的音乐仿佛让你看到了什么?2、是呀,这美妙的音乐把我们带进了鸟的天堂,此时,你会想起了哪些词语或诗句?二、用声音触摸文本,让激情荡漾心间。(一)自读课文。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读第一遍时,要读准字音,学习11/28生字、新词,读通课文;读第二遍时,要用心感受,看看有什么新发现。2、检查字词学习情况,小学语文教案《父亲和鸟》教学设计》。3、抽读课文。4、读了几遍课文,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你们从课文中又了解了什么?(父亲知鸟、爱鸟)。(二)品读课文。之一——体味“父亲的知鸟”1、那么,你们又是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父亲的知鸟呢?请大家快速读课文,划出有关体现父亲知鸟的句子。2、交流反馈,深入研读。1父亲突然站定,朝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他喃喃地说:“林子里有不少鸟。”a、雾蒙蒙的树林是什么样的?b、“喃喃地说”是怎样地说?父亲为什么要这样轻,这样慢地
本文标题:2023年教师教学设计比赛方案_教师教学设计最新8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243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