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广东省深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地理试题(A卷)(解析版)
2023届高三年级第一次阶段测试地理命题人:孔令毓审题人:廖伊雯本试卷共8页,1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和考生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格陵兰岛和澳大利亚大陆面积分别为216万和769万平方千米,而地图上格陵兰岛和澳大利亚大陆的面积看上去一样大的原因是()A.收集的地图有误B.各经线比例尺的差异C.两地经度的差异D.各纬线比例尺的差异的2.智利首都圣地亚哥(70°W,33°S)和澳大利亚珀斯(115°E,32°S)在自然景观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某日孔老师乘坐航班从圣地亚哥直飞帕斯,若飞机按最短航线飞行,则其航向为()A.先西北,再西南B.先东南,再东北C.先西南,再西北D.一直向西偏南【答案】1.D2.C【解析】【1题详解】纬度越高,纬线圈越短。因此在此图上,高纬地区和低纬地区的横向线段所表示的实际长度不同,即纬线上比例尺不同,D正确,地图资料没有问题,A错误;各经线被投影到地图上后仍然等长,所以不同经线上的比例尺是一样的,B错误。地理经度确实存在差异,但导致格陵兰岛和澳大利亚大陆面积相近的原因是投影方式导致的变形,C错误。故选D。【2题详解】从纬度上看,两地纬度相近且均在南半球,从圣地亚哥向西经过180°经线到珀斯所跨经度小于180°。根据地球表面大圆劣弧距离最短的特点可以判断,从圣地亚哥飞往珀斯最短航线的飞行方向应为先西南后西北。故选C。【点睛】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不规则球体,在讨论两点之间的最短航线时,一般近似地认为地球是一个正球体,球面上任意两点与球心所确定的圆即地球大圆。地球表面上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或航线)就是两点所在大圆的劣弧长度,也叫“大圆航线”。太阳辐射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称为太阳直接辐射。下图为贵州贵阳和新疆塔中(塔里木盆地中部)太阳直接辐射的年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塔中秋季比春季太阳直接辐射高的主要原因是秋季()A.风沙天气少B.白昼时间较长C阴雨天气少D.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4.塔中和贵阳太阳直接辐射差异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B.纬度C.地势D.气候【答案】3.A4.D【解析】【3题详解】塔中深居内陆,气候干旱,秋季与春季相比,均降水少,白昼时间和正午太阳高度相差不大,但春季地面缺乏植被保护,风沙天气多,风沙导致太阳辐射被削弱,从而使春季太阳直接辐射少,秋季风沙天气少,太阳辐射多,A正确,BCD错误。故选A。【4题详解】塔中属于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获得直接太阳辐射多,贵阳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阴雨天气多,获得的太阳直接辐射少,D正确;两地都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地势相差不大,地形差异对太阳辐射影响较小,AC错误;贵阳纬度比塔中低,如果纬度是主要影响因素,应该是贵阳太阳辐射强,B错误。故选D。【点睛】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1)纬度:纬度低,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纬度高,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弱。(2)天气:天气晴朗,阴天少,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反之,太阳辐射弱。(3)地势: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日照强度大,太阳辐射强;反之太阳辐射弱。(4)大气透明度:大气透明度好,尘埃杂质少,太阳辐射强;反之太阳辐射弱。下图1是我国北方某小镇的太阳能路灯景观图。该镇中学课外实践小组对路灯的能源装置—太阳能集热板进行了长时间的观测研究,并提出了改进的设想。下表为该小组观测记录简表,集热板倾角如图2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夏至日日出时间:4时43分夏至日日落时间:19时33分夏至日集热板倾角:11°34′5.该小镇的位置在()A.118°E,35°NB.120°E,35°NC.122°E,35°ND.120°E,40°N6.该小组拟设计一自动调控装置,通过电脑调控使集热板每天正午正对太阳,以获得更多的太阳辐射能,则该集热板一年中调整角度为()A.90°B.46°52′C.23°26′D.180°【答案】5.A6.B【解析】【5题详解】由材料知,该地夏至日日出时间4时43分,日落时间19时33分。根据公式“昼长=日落—日出”计算可知该地昼长为14小时50分钟。北京时间正午=北京时间日出+1/2昼长=4:43+1/2×14:50=12:08,当地地方时为12:00,即该地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8分钟,经度比120°E偏西2°,所以该地的经度为118°E。根据材料“夏至日时集热板倾角为11°34′”,可计算出夏至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78°26′,太阳此时直射23°26′,该地位于我国北方,所以当地纬度为11°34′+23°26′=35°N。故A项正确。【6题详解】若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要使集热板与阳光垂直,集热板一年中调整幅度等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最大值=90°-(35°-23°26′),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最小值=90°-(35°+23°26′),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幅度=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最大值-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最小值=46°52′,B符合题意,ACD错。故选B。【点睛】回归线与极圈之间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最大值=90°-(φ-23°26′),φ表示某地的地理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最小值=90°-(φ+23°26′),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幅度=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最大值-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最小值=[90°-(φ-23°26′)]-[90°-(φ+23°26′)]=46°52′。因此回归线与极圈之间,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幅度等于46°52′,不随纬度变化。九九消寒图是中国北方的一项传统民俗,与数九的民俗密切相关。九九消寒图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均为繁体字,九字每字九划,共九九八十一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画顺序填充一个笔画,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九尽桃花开”,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下图为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示意图和九九消寒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亭”至“风”期间,()A.深圳昼夜长度差值不断加大B.深圳每日正午射进教室内太阳光的面积不断扩大C.深圳的气温在逐渐升高D.深圳日出时间不断提前8.“九尽桃花开”时()A.南极点附近仍处于极昼B.太阳直射点位于①②之间C.华南地区已进入雨季D.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答案】7.D8.A【解析】7题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亭”至“风”期间,即数九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由南回归线向北移动,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昼夜差值都在减小,A错误;数九期间太阳直射点北移,深圳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正午照进教室太阳光面积在减小,B错误;北半球各地昼逐渐变长,日出时间不断提前,D正确。深圳气温一般在1月达到最低,所以从“一九”开始大致到“三九、四九”气温降低,C错误。故选D。【8题详解】数九结束时,尚未到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在④⑤之间,BD错误;数九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南极点附近仍有极昼,A正确;尚未到4月,华南未进入雨季,C错误。故选A。【点睛】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中国民间一种计算寒天与春暖花开日期的方法。一般“三九、四九”时最冷,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段。当数到九个“九天”(九九八十一天),便春深日暖、万物生机盎然,是春耕的时候了。森特前往美国某国家森林公园徒步旅行。他在游记中写道:“该公园景观独特,山麓被沙漠环绕。……临近正午,我们到达了观景点。举目远跳,远处山顶尚未完全融化的积雪映衬着周边的松林。……我们【的开始向露营地进发,先从山脊的东部绕行一段平路后,再沿着‘之’字形路线行进至露营地。……我们搭建好帐篷,一同等待落日余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根据游记的描述,森特前往徒步旅行的国家森林公园大致位于右图中的()A.甲地附近B.乙地附近C.丙地附近D.丁地附近10.此次徒步旅行中,森特()A.在观景点朝北逆光拍摄远处山顶积雪B.在露营地向南望见太阳从左前方落下C.从观景点出发行进一阵,发现阳光被山体所遮挡D.前往露营地途中,人影始终在行进方向的右前方【答案】9.B10.C【解析】【9题详解】结合材料,山麓被沙漠环绕,说明基带自然带为荒漠带,结合所学知识判断,甲地基带自然带应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A错误;乙地基带自然带为荒漠带,B正确;丙地基带自然带多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错误;丁地基带自然带多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D错误。故选B。【10题详解】结合材料,到达观景点时是临近正午,太阳在观景点的偏南方,朝北拍摄不会逆光,A错误;结合材料,在露营点面向南方,左侧应为东方,不是日落的方向,B错误;从观景点出发行进一阵,此时太阳逐渐向西移动,由于是向东沿平地而行,阳光会被西部较高的山脊阻挡,C正确;前往露营地途中,由于人的移动方向不断变化,人影的方向也会不断改变,不可能始终在行进的右前方,D错误。故选C。【点睛】注意图中乙地位于纬度30°-40°大陆西岸地区,夏季受副高的影响,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冬季受西风的影响,但乙位于两山脉之间,其西侧存在山地,所以冬季处于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为了实现对农作物的保温和防晒,江苏省部分农民在白色塑料大棚上加一层可收放的黑色尼龙网,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题目。11.图中塑料薄膜和黑色尼龙网直接影响的辐射类型分别是()A.长波辐射、长波辐射B.短波辐射、短波辐射C.长波辐射、短波辐射D.短波辐射、长波辐射12.若在6月中下旬,江苏的农民对于大棚的黑色尼龙网管理应当是()A.午后盖上B.早晨盖上C.傍晚盖上D.全天不盖【答案】11.C12.D【解析】【11题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图中白色塑料薄膜对太阳辐射削弱很少,对地面辐射是隔热层,减少地面辐射热量损失,从而起到保温作用,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BD错误。黑色尼龙网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明显,而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A错误,C正确。故选C。【12题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6月份,在江苏地区出现阴雨连绵的梅雨,由于光照较弱,无需盖上黑色尼龙网,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大气的受热过程分大气对太阳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大气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冷空气来临前,往往都会有一个短时的升温现象,我们通常把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锋前增温”。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地区2022年1月26日8:00的等压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图示时刻,下列地区出现了“锋前增温”现象的是()A.湖南大部B.江西东部C.韩国北部D.韩国南部14.此次“锋前增温”现象中()①暖气团被挤压聚集而增温②逆温层阻碍了大气的对流③偏南风带来暖气流增温④云量增多加强了保温作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13.B14.C【解析】【13题详解】“锋前增温”是发生在冷锋的锋前,江西东部位于冷锋的锋前,会出现“锋前增温”现象,B正确;韩国目前是一个暖锋、湖南大部已处于冷锋锋后,不会出现“锋前增温”,ACD错误。所以选B。【14题详解】“锋前增温”时,锋面尚且未到,因此不存在逆温,暖气团也没有抬升,不会形成云,②④错误;处于锋线的暖气团一侧,再结合等压线,在锋前吹偏南风,③正确;暖气团也会被冷气团推动发生挤压增温,①正确。所以选C。【点睛】“锋前增温”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某一地区在冷空气到来之前气温会出现短暂升高。增温是高空低压气团下沉到地面后由于气压升高的压缩增温效应,这在气象上,叫下沉增温。夏季那些大范
本文标题:广东省深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地理试题(A卷)(解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269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