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实用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苏教版3篇
好文供参考!1/9实用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苏教版3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实用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苏教版3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苏教版1课本第14~15页的例1,完成“做一做”和练习四的第1~5题。:1、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2、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理解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判断单位“1”。:一、复习2、列式计算。(1)20的是多少?(2)6的是多少?二、新授。1、教学例1。好文供参考!2/9出示例1:学校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吃了多少千克?(1)指名读题,说出条件和问题。(2)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并在线段图上标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先画一条线段,表示“100千克白菜”。吃了,吃了谁的?(100千克白菜)要把“100千克白菜”平均分成5份,吃了4份,怎样表示?教师边说边画出下图:(3)分析数量关系,启发解题思路。a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并认真想一想,吃了,是吃了哪个数量的?b分组讨论交流:依据吃了100千克的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呢?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4)列式计算。a学生完整叙述解题思路。b学生列式计算,教师板书:(千克)c写出答话,教师板书:答:吃了80千克。(5)总结思路。根据以上分析,让学生讨论一下解题顺序:吃了?吃了谁的?谁是多少(已知)?谁的是多少乘法。(6)反馈练习。(14页)1—3题,做完后订正。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好文供参考!3/92、阅读课本:把书中的想的过程和线段图认真看一下,不懂提问。(三、全课小结:四、随堂练习。1、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应该把谁看作单位“1”。(1)乙是甲的,甲是乙的。(2)甲是乙的,乙是甲的倍。2、练习四1、2题,完成在练习本上,然后订正。3、操作:画出“体育小组的人数是美术小组的倍”的线段图自己补充条件和问题并解答。五、作业练习四3、4题。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苏教版2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如下设计:1、创设有效情境,自然引入新课。首先利用教材中的情境,让学生交流分橘子的方法,从而引出平均分的方法不公平,而按照学生人数的比来分橘子比较合理,将学生的思路自然而然地引入到本节课,即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的探讨中来。2、给学生提供了充分思考和活动的空间。在新知的探究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体验空间。让学好文供参考!4/9生利用手中的小棒代替橘子,鼓励他们实际分配,并做好分配的记录,使学生在这一操作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有了上面的实际操作经验,在解决把140个橘子按3∶2进行分配时,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探究和交流的空间。在学生探究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后,组织他们将不同的策略进行比较,发现其中的共同点,让学生在比较的基础上选择自己认为合理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小棒导入新课1、观察情境图,获取图中的信息。(课件出示)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指名回答)2、提出问题。把这些橘子分给1班和2班,怎样分合理?3、讨论分配方案。请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你的分法。(1)学生思考,同桌交流。(2)指名汇报,说明理由。预设生1:可以每个班各分一半。生2:按1班和2班人数的比来分配。引导学生说出两个班的人数不一样,平均分看似公平,其好文供参考!5/9实并不公平,而根据两个班人数的比3∶2来分比较合理。4、引入课题。像这样,把一个数量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板书课题:比的应用)设计意图: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分析情境中的数学信息,为后面的动手操作、分析推导解题方法奠定基础。(一)初探新知。要把这筐橘子按3∶2分给1班和2班的小朋友,应该怎样分?我们用小棒代替橘子分一分。1、小组交流后学生动手分配。引导学生明确1班占3份,2班占2份。2、记录分配的过程。引导学生在记录过程中发现6∶4,30∶20……都等于3∶2,为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奠定基础。3、各小组汇报,说说自己的分法。引导学生不断调整每次分配的数量,明确1班占3份,2班占2份。4、在这次分小棒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说说感受。(每次分的小棒的根数比都是3∶2)设计意图:在分小棒的操作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好文供参考!6/9在观察记录的过程中发现6∶4,30∶20……都等于3∶2,巩固了化简比的内容。另外,学生不断地调整每次分配的数量,不断地产生新的解题策略,理解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意义。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苏教版3本节课是对本册有关统计知识的系统复习。重点复习的内容有扇形统计图的意义、特点以及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和结合扇形统计图解决问题。本节复习课在教学设计上有如下特点:1、谈话回顾,建立联系。通过谈话,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能促进教学任务的有效完成。上课伊始,根据复习课的特点和知识结构,进行关键点的有效回顾,帮助学生与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建立联系。这样的设计,符合教育的本真,即教育的任务在于激励、唤醒。2、充分发挥小组合作、讨论的作用。《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小组合作是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小组合作中,学生的倾听能力、组织能力、思考能力都会得到锻炼与提升。在复习中重视小组合作、讨论的作用,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突破教学重难点,进一步理解各种统计图的特征,并学会根据统计图分析数据。ppt课件。好文供参考!7/9(一)谈话导入。1、我们一共学过哪几种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这几种统计图分别具有什么特点?(1)小组内交流。(2)学生汇报。生1: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很容易比较各种数量的多少。生2: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生3: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能清楚地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2、什么是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用整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二)复习用扇形统计图知识解决问题。1、根据扇形统计图解决问题。课件出示教材114页6题。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正逐步提高,在20xx年监测的330个城市中,有273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监测城市的空气质量情况如下图所示。(1)空气质量达到三级标准的城市有多少个?(2)了解你所在城市的空气质量,讨论一下如何提高空好文供参考!8/9气质量。2、解决问题。(1)解决问题(1)。①思考:题中的有效信息有哪些?无用信息有哪些?②汇报。生1:题中“有273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是无用信息。生2:对于问题(1)而言,题中“330个城市”和“%”是有效信息。③根据统计图算出空气质量达到三级标准的城市有多少个。330×%≈53(个)(2)解决问题(2)。①组内交流:说一说你所在城市的空气质量问题。②全班交流:如何提高空气质量?生1:要改善取暖工程。生2:加强环保意识。生3:严禁开私家车,统一乘坐公交车,这样避免二氧化碳大量排放。生4:减少工厂废气排放。(三)巩固练习。1、小红收集的各种邮票统计如上图。好文供参考!9/9(1)小红收集的风景邮票、人物邮票和建筑邮票数量的比是()。(2)小红收集的()邮票数量最多。(3)小红共收集了200张邮票,其中风景邮票有()张。2、完成教材117页17题。(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查资料,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应用范围。统计与概率统计图的种类: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清楚地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本文标题:实用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苏教版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278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