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三年级音乐教案【参考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三年级音乐教案【参考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三年级音乐教案【参考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大全【第一篇】教学内容:欣赏《我是人民小骑兵》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乐曲《我是人民小骑兵》,感受音乐所描绘的狂风暴雪的情景,同时了解一些蒙古族的风情,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2、通过静心聆听、朗读主题诗、模仿律动、画一画、敲一敲等音乐活动,引导学生听辨主奏乐器——木琴的音色特点及音乐力度的变化,感知乐曲的音乐形象。教学过程:一、听音乐,学生律动进入教室(音乐可采用《秧歌调》)二、欣赏《我是人民小骑兵》(一)聆听乐曲引子,直接导入:音乐在模仿什么声音?这种声音好像把你带到哪里?你知道是什么乐器在演奏?(二)出示图片,介绍木琴的形状、演奏方式和音色特点(三)朗读单元主题儿歌,导入乐曲欣赏:1、师生相互交流自己对大草原的印象,朗读单元主题儿歌2、完整听赏乐曲,思考:乐曲描绘了哪些情景?3、介绍曲名——《我是人民小骑兵》4、分段落听赏、交流。(四)用律动参与的方式复听全曲,如:模仿骑马动作等(五)相互交流自己听赏后的感受(六)分组活动1、画一画——试用各种不同的图形或符号来表现声音的渐强和减弱2、敲一敲——使用打击乐器来模拟马蹄声来表现声音的渐强和减弱3、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现声音的渐强和减弱三、总结教学反思:能用动作表现乐曲的强弱变化,能用打击乐为乐曲伴奏。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第二篇】(一)导入设计同学们,你们知道在田野里生活着哪些“农作物的小卫士”吗?(生答)同学们说的非常正确,因为有这些小卫士,所以庄稼才能生长得好,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位小卫士吧。板参考资料,少熬夜!书课题:花蛤蟆(二)新课教学设计1、听录音范唱歌曲《花蛤蟆》,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初步的印象。2、再听录音范唱歌曲《花蛤蟆》,让学生说说歌曲有什么特点?3、第三遍听录音范唱歌曲《花蛤蟆》,让学生和着节拍打节奏。4、教师按节奏教学生读歌词,让学生感受歌曲的特点。5、教师用手风琴带学生学唱歌曲《花蛤蟆》。6、学生随琴学习歌曲《花蛤蟆》。7、学生齐唱歌曲《花蛤蟆》。8、教师指导学生唱好歌曲《花蛤蟆》。引导学生用轻巧、跳跃的声音来演唱歌曲。(三)师生互动设计学习前倚音:1、教师采用听辨的方式让学生找出乐曲中出现了几次前倚音。2、学生体验前倚音在音乐中的作用,即前倚音使花蛤蟆的叫声及蹦跳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明。要求:倚音要唱得自然,不能生硬。3、教师和学生一起唱倚音,看看谁唱得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学生活动设计1、学生分组表演;(1)、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花蛤蟆动作和神情的。练习。(2)、学生进行动作表演(要求表现出花蛤蟆蹦跳的神情和比较准确的节奏感)2、歌曲接龙(1)学生之间进行接唱练习。(2)学生唱会唱或感兴趣的旋律。(五)随堂练习设计1、音乐小知识学习本课接触的音乐知识:|小节:||小节线:|终止线:||(1)请学生讲述小节线与终止线的区别,并做练习。(2)请学生数一数《花蛤蟆》这首歌有多少小节。2、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咱们和“庄稼小卫士”一起进行了游戏,大家表现得非常棒,因为我们和小卫士们是好朋友,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爱护它们,保护它们。八、课外作业设计与布置1、回家把歌曲唱给父母听或好朋友听。参考资料,少熬夜!2、可以听一些有关动物的歌曲,丰富音乐知识。九、板书设计:花蛤蟆小节:小节线:|终止线:||十、教后反思:《妈妈的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爱祖国、爱人民、爱长辈是我们少年儿童的祟高品格。本课的五首作品就是表现了“音乐与人”这一主题,反映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少儿对妈妈深切的爱。2.在聆听活动中了解女声、男声、童声的演唱形式。3.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四分休止符。教学重难点:了解女声、童声的演唱形式听辨音的高低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光盘、钢琴、录音机、教学磁带三年级音乐公开课教案【第三篇】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大树桩你有几岁》感受三拍子歌曲特点,并能用欢快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全曲。2、学唱附点二分音符,认识几种常用的力度记号(“f”、“p”、跳音、减弱、自由延长)和它的表现作用。教学重点:能用明亮而富有弹性的歌声表现活泼、俏皮的情趣。教学难点:认识并学会几个音乐力度记号。教学用具:电子琴、白板、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设疑师:同学们,很高兴又到了我们的音乐课堂。我们402班的同学各个都像天使一样可爱,小天使们,你们今年几岁啦?嘘,让老师先来猜一猜。1、老师猜学生年龄。(9-10)有节奏地念:XXX|XXX|X.X__|X--|同学呀!同学呀!你呀九岁啦。(重点解决附点四分音符)2、师生猜教师年龄师:老师刚才猜了你们年龄,大家猜猜老师今年多大?A.生回答B.(能否像老师刚才一样有节奏的念出来呢)有节奏地回答。二、活动解疑1、出示大屏幕(大树桩图片)师:我们班同学眼力可真不赖(竖起大拇指),请看大屏幕,参考资料,少熬夜!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告诉大家。A、学生回答a、看到大树桩,想到大树桩的由来,进行德育教育砍伐现象严重,生态环境)b、想到大树的年龄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答时给予鼓励)师小结:从大树砍伐后留下的树桩断面上,常常可以看到一圈圈疏密不同的纹饰,这就是树木的年轮,数一数大树横断面上有多少个圈,就知道这棵树生长了多少年。师:在我国西南边的热带雨林里,有这样一群傣族孩子,他们常在树林里小河边做“猜树龄”的游戏,今天就让我们随他们一起去猜一猜“大树桩你有几岁”(出示课题)2、初次聆听师:让我们先来聆听这首歌曲,比比看谁的耳朵最灵,能听出这首歌是几拍子的。生:四三拍,给予鼓励。师:四三拍的强弱规律是什么?生:强弱弱师:你们能用手击拍的方式表现出来吗?(鼓励)3、再来听一遍,边听边击拍,并请同学们用你们的表情表现出你所听到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师:从刚才同学们的表情老师感受到这首歌曲是活泼地,对吗。好,请翻开书验证一下我们的感受和作者的感受一致吗。4、嗯,刚才我们一起听了两遍,相信同学们肯定都跃跃欲试想开始学唱了,在学唱之前我想先考考大家的听力。师用两种不同唱法唱第一乐句,生说出区别。第二遍有跳音和连音线,第一遍没有。并用笔圈出来。5、请同学们再睁大你们的双眼,从谱中找找看还有没有什么新发现。“弱”、“延长音”、“减弱”师:同学们真是火眼金金啊,一下就找准了这三个很重要的音乐记好。师边出示课件边小结解释:aP表示弱,在唱的时候适度的轻一点。b延长音表示下面对应的音或词要唱的再长一些。C是一种力度记好,表示音逐渐由强渐渐变弱。师:谁能说出生活中有哪些音是由强变弱呢?如火车开走“咔嚓,咔嚓…”、山谷的回声、乒乓球下落。6、师:好,认识完这些力度记号我们开始学歌啦!我们来学习第一段,老师唱一句,生学唱一句。7、第一段分组对唱。8、第一段男生女生对唱。9、看到同学们唱的这么开心,老师心里也痒痒的想加入你们了。师生接龙唱。参考资料,少熬夜!10、学习完第一段,老师想请同学们自学第二段,我弹伴奏同学们试着填词。11、师:好,下面我们一起完整的来演唱一遍吧,请拿出你们的双手,用四三拍的拍法来给自己伴奏吧。12、刚才同学们音唱的很准,节奏也很正确,那么怎样才能使这首歌唱的更加流畅呢?这就需要同学们唱的时候特别注意前面我们学习的那些音乐记号了。13、嗯,刚才这些地方同学们都处理的较好,那么怎样使得歌曲唱得更深动呢?生:融入情感,有感情的演唱14、师:嗯,同学们一遍比一遍唱的好了。想不想把这首歌变现的更有趣,节奏更丰富呢?请拿出你们的打击乐器,在书中课后已经给了我们不同乐器的伴奏节奏。A给一分钟时间同学们先自由练习节奏。B请带竖笛的同学吹出竖笛的节奏、请带碰铃的同学敲出碰铃的节奏、请带铃鼓的同学摇出铃鼓的节奏、请带响板的同学敲出响板的节奏。C所有乐器合奏15、为歌曲伴奏三、拓展延伸同学们,大自然是我们美好的家园,还有好多奥妙等待我们去探索发现,美丽的大自然需要我们共同的爱护。四、课堂反思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大全【第四篇】教学内容:欣赏《嘎子嘎》,用打击乐为歌曲加配伴奏。教学目标:1、欣赏歌曲《嘎子嘎》,结合电影《小兵张嘎》了解革命历史,更好的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景。2、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3、能即兴随歌曲表演。教学过程:一、引入。1、教师播放电影《小兵张嘎》片断,并简介影片背景及内容。2、初次欣赏,谈感受。二、欣赏乐曲。1、有节奏的读歌词,并了解歌曲内容。2、出示节奏谱,引导学生唱。3、逐段欣赏,并交流感受,完成课本填空。4、完整欣赏,并尝试并听边打节奏。三、创编活动:用动作表现人物、故事情节。教学反思:学生能配合着音乐用打击乐器伴奏。
本文标题:三年级音乐教案【参考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297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