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精编3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三个儿子》教学设计(精编3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三个儿子》教学设计(精编3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三个儿子》教学设计1这是1篇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至第六自然段主要写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一个老爷爷坐在旁边的石头上休息。两个妈妈都夸耀自己的儿子如何好,另一个妈妈什么也没说。她认为自己的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第七自然段至第十三自然段主要写三个妈妈拎着很重的一桶水回家,这时她们的儿子迎面跑了过来。只有第三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这篇课文向我们展现的是母亲与儿子之间的情感,认识到作为孩子应该关心父母、体贴父母。1.教育学生认识到要关心父母、体贴父母。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老爷爷说话的意思。3.培养学生思维想象力。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教师说:三个妈妈拎着很重的一桶水回家,这时她们的三个儿子迎面跑了过来。同学们想想三个儿子会有什么表现呢?2.板书课题。二、指导自学。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2.画出不理解的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3.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三、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读课文,正音。沉甸(di6n)胳膊(bo)2.理解词语。特别:特殊,不平常的,超出一般的。四、指导阅读第一至六自然段。1.默读第一至六自然段。2.从书中画出三个妈妈说的话,出声读一读。(1)一个妈妈说:“我那个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2)又一个妈妈说:“我那个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3)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参考资料,少熬夜!3.分组讨论:她们的话分别是什么意思?她们各自用怎样的语气说?(从“谁也比不过他”,看出第一个妈妈认为自己的儿子最聪明、最有力气;从“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看出第二个妈妈认为自己的儿子歌声最好听。两位妈妈用夸奖,甚至夸耀的语气说。从“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看出第三个妈妈认为自己的儿子和其他的儿子是—一样的,没有超出一般的。这位妈妈用平常的语气。)4.指导读三个妈妈说的话,体会语气。采取分组练读、集体赛读的形式。五、巩固:分角色有感情读。第二课时一、检查复习:1.三个妈妈在打水时,怎么说自己的儿子?(一个妈妈说:“我那个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又一个妈妈说:“我那个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另一个妈妈说:“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2.接下来发生什么事了?二、指导阅读第七至十三自然段。1.轻声读第七自然段,想:主要讲什么?(1)完成填空。一桶水可重了!水__________,三个妈妈__________,胳膊都了__________,腰也了__________。(2)你从填上的词语中体会到什么?(水桶里的水很满,三个妈妈提着水很吃力。)(3)假如是是你拎着这么重的水桶,此时你在想什么?(真想有人来帮忙……)2.这时,迎面跑来三个孩子。他们各自有什么表现呢?(1)边读边画出有关句子。A.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B.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C.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2)抓动词,体会最后一个孩子的想法和做法。A.找动词。(跑到、接过、提着走。)B.最后一个孩子是怎么想的?(觉得妈妈特别辛苦。“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非常吃力。我来帮助妈妈提水吧!)(3)看到这个孩子的做法,他的妈妈在想什么?一直跟在后边的老爷爷心里在想什么?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充分说。(他的妈妈在想:我的儿子真是长大了。虽然比不上第一个孩子翻跟头,比不上第二个孩子歌参考资料,少熬夜!声动听,但是他知道关心妈妈,知道帮助妈妈分担。老爷爷心里在想:只有这个儿子看到了自己的妈妈吃力地拎着水桶,主动地接过水桶。他真是一个关心父母、体贴父母的好儿子。)3.理解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的意思。三、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想到了什么?联系自己的生活谈一谈。(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养育我们很不容易。作为儿女,我们要处处关心父母、体贴父母。向课文中的最后一个儿子学习。)四、练习绘声绘色地讲故事。1.分组练习。2.指名汇报。3.集体评议。五、作业: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课内练习一、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聪明——()特别一—()二、填上合适的词语。()的歌声()的水桶()的地方()的孩子三、理解词语的两种意思,分别造句。特别:(1)特殊、不平常的,超出一般的。(2)格外。1.特别——2.特别——四、阅读课文片断,并按要求作答。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那个老爷爷跟在后边慢慢走着。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1.给未点标点处加上标点。2.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慢一—()重——()后——()3.从什么地方看出一桶水很重?4.看到妈妈拎着这么重的水桶,你会怎么做?《三个儿子》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巩固、复习生字。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3、欣赏课文的内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教学重点和难点读准人物的不同语气,领悟课文揭示的道理。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1、网络游戏复习生字。2、开火车认读此语。参考资料,少熬夜!过渡:大家真棒!大家看,老师是这样夸你们的,你们的妈妈是怎么夸你们的?今天我们来看看课文里这些妈妈是怎么夸自己的儿子的。二、学习课文1、自由读课文。用“横线”划出妈妈们的话。2、分小组分角色朗读三位妈妈的话,要读出她们的样子来。3、出示幻灯片,指名读三位妈妈的话。指导读出不同的语气。(第一、二位妈妈的骄傲、自豪。第三位妈妈语气的平淡)(第三位妈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相关板书:即聪明又有力气唱歌好听没什么可说的)4、分角色表演三位妈妈。5、在妈妈打水回去的路上,又发生了什么事呢?6、幻灯片出示第8段,学生齐读,你读了这段,有什么发现?7、指导读出水重的感觉。8、默读课文最后几段,想:明明是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却说只看见一个儿子?9、小组讨论后汇报。(引导结合三个儿子的不同表现说)10、引导理解:老爷爷看见的儿子是哪个儿子?他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板书:孝敬父母)(擦去没什么特别)11、看了这三个儿子的做法,你有什么感受?我们给第三个儿子戴上一朵大红花。(板画:花)过渡:在我们的资料城中,还有许多孩子孝敬父母的故事。大家去读一读,等会儿把你了解到的故事说给你的好朋友听。三、打写1、我能做个好儿子(女儿)。2、说话你平时在家里是怎么做的?读了课文和资料城里的故事之后,你有新的想法吗?3、把你的想法写下来。三个儿子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拎、桶”2个字。2、练习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人物的语气。3、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教学重点:认字、写字和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小朋友,你们在家里会帮爸爸妈妈做些什么事呀?参考资料,少熬夜!你们可真能干!那你还记得爸爸妈妈是怎样表扬你的吗?你们的确是既聪明又懂事的好孩子。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讲的也是妈妈夸奖儿子的故事。请看老师板书(23、三个儿子)齐读。文中的三个儿子又是怎么做的,你想认识他们吗?让我们快快走进课文吧!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请小朋友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先听清老师的要求:(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圈出生字多读几遍,同桌讨论讨论:用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2、学生自学课文,识字。3、检查生字自学情况:(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看他们字音是否准确。(2)检查生字学习情况:(大屏幕逐个出示生字)既、嗓、拎、桶、晃、甸、(指名读、组词,相机正音)生字宝宝们重新排队了,你还认识吗?(指名读)4、写字:(1)观察“拎、桶”两个字,有什么特点呀?(2)提醒同学们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3)教师范写,学生练写。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1、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找出三个妈妈评价自己孩子的话,用“——”画出来。2、你画了哪些句子,读给大家听。3、想想妈妈平时怎么夸你的,学着妈妈的样子读读三个妈妈的话,要读出妈妈的语气。(学生自由练读)。4、(课件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指名读,其他同学评议他读得像个妈妈吗?想一想你们在夸自己儿子时心里想了些什么?(齐读)。5、(课件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指名读,其他同学看看他读出了骄傲、自豪的语气了吗?(指名读、评议)老师指导适当加上妈妈说话时的表情和动作。(学生练读)指名读。6、(课件第三个妈妈的话)指名读。前两个妈妈都夸了自己的儿子,而第三个妈妈却觉得没什么可说的,这是为什么呢?指导读出谦虚的语气。7、时间过得真快,三个妈妈打完水,走回家去,她们走走停停,这是为什么?课文的哪段告诉我们水很重呀?(第八自然段)指名读。是呀,水很重,妈妈们的胳膊也痛了,腰也酸了。谁能把它读出来?8、如果你看到妈妈提着这么重的水,你会怎么做呀?那文中的三个儿子又是怎么做的呢?自读9~11自然段,把三个儿子的表现用(~~~~~)画出来。指名读画的句子。你们看到在三个儿子的表现有什么感受呀?参考资料,少熬夜!如果三个儿子就在你面前,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呀?师总结:前两个儿子虽然本领大,却没能孝敬父母,第三个儿子虽说没什么特别的,但其实是最特别的一个,因为他知道孝敬父母。孝敬父母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呀!。仿照文中的句式,用“一个(一只)说一段话。9、文中的妈妈和老爷爷也有一句对话,同桌两个,一人当妈妈,一人当老爷爷,分角色读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指名读。老师提问:奇怪了,文中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怎么说只有一个儿子呢?小组内讨论讨论,派一名代表发言。(学生汇报)10、老爷爷认为只有孝敬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孩子,小朋友们,你们怎么评价文中的这三个儿子呀?学生思考后汇报11、同学们说得真好,第三个孩子虽然没什么特别的,但他懂得孝敬父母,他是妈妈的好儿子,前两个儿子,他们身上都有超凡的本领和特长,这些很让他们的妈妈为他们感到骄傲,所以他们也是妈妈的好儿子。但是百善孝为先,即使有再大的本事,首先也应该懂得孝敬自己的父母,你们说是吗?那你们猜猜前两个儿子听了老爷爷的话,会怎么做呢?如果这样,他们也是孝敬父母的好孩子了。12、学到这里,老师想起了《三字经》中的一句话,把它送给大家:(投影出示“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四、回顾课文,总结延伸。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2、课后把你的想法写入日记,老师希望从今天开始,每天都能至少为父母做一件事。
本文标题:《三个儿子》教学设计(精编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318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