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次北固山下》课堂实录
《次北固山下》课堂实录师:离愁别恨,自古有之,古代交通不发达,人事淹蹇,音书滞阻,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由此乡愁成了诗歌的一个重要主题。现在学的这首诗,就是写乡愁。我们要学习诗歌的朗读方法,在读中去理解诗的意蕴。请同学们先读诗,扫清一下字词。(学生读书,老师板书题目。)生:我对第一句的意思不太懂。师:我们先弄清“客路”、“青山”的含义。生:客路是旅途的意思,青山指北固山,就是“外”这个字不大理解。师:不懂不要紧,读后一句就可以有些眉目了。诗人这时在旅途中是步行,还是乘什么交通工具?生:诗人是乘船在江中,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师:很精当,读懂了诗的意思,而且也理清了诗的特殊的结构形式。而且把“外”和“前”的意思也说清楚了。我有一问题不懂,想请问一下同学们,诗人的家乡在何方?生:是洛阳人,课文下面的注释已经说明了。生:(补充)老师,其实诗中就有答案。“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师:看来对一个问题可以从多个途径去解决。看注释,是学会查资料的方法;读诗句,是学会深读课文的方法。孤身一人在南方,远离家乡,你们能体会到一种什么样的情感?生:游子漂泊在外的思乡之情,因为与“乡书”、“归雁”遥相响应。师:感悟颇深,说出了诗中的妙处。我想问一下,诗人行船江上,又是怎样的一个情景呢?读一下诗吧!(学生读诗,并且讨论。)生:“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风平浪静,帆端端正正地挂在桅杆上。师:说得多么有诗意,同学们能指出这两句诗中哪几个字用得好?生:我想有这四个字:平、阔、正、悬。因为老师经常提醒我们写文章注意动词的使用。师:我们知道了船行江上的情景,诗人行舟又是什么时间呢?(学生读诗讨论。)生:有些糊涂,里面点了几个表时间的字:日、夜、春、旧年。好像有些矛盾,不好回答。师:我们先疏通一下几个词。“海日”和“残夜”是什么意思?生:“海日”是海上的太阳;“残夜”指夜将尽未尽之际。师:那么,这两句诗表达了怎样的意思?生:夜将尽未尽之时而东力?海日已经冉冉升起,当旧的一年还没有逝去而江上已呈露出春意了。师:对于刚才不懂的表时间的词,我们应该明白了它们的意思了。同学们能从这两句诗感受出代表美好的事物吗?生:过年。因为诗人是在年夜里行舟到天明。师:有道理,不过谁还有自己的看法?生:准确地说,应该是这两个字:“日”和“春”,它们才是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人”两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意志和情思。其实,诗人并不是太苦闷,而是乐观的积极的。师:海日东升,春意萌动,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行驶。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要经过洛阳,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人。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下面我们学习一点读诗的知识。五言律诗按音节划分,形成“二二一”或“二一二”的节奏。(老师板书,听录音范读,教师指导划分音节,找韵脚。)点评:教学这首诗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从诗的内容。远在异乡为异客的游子,在岁残腊尽之际怎没有思乡之愁呢?老师在导入语里已经给这首诗定了感情基调。教学中的读、品都是围绕这条线进行的。第二,从诗的形式。这其中抓了两个宇:读与品,读中有品,品中有读。品字眼,也是为了理解诗所要表达的情感。最后一个环节,划音节找韵脚,弄清楚格律诗的特点,进行了有效的朗读训练。
本文标题:《次北固山下》课堂实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336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