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初中语文【7年级下】海底两万里 阅读答案((搞定教育淘宝店)
1.海底两万里阅读答案1.《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法)国的(儒勒·凡尔纳),他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2.与《海底两万里》合称其三部曲另两部作品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3.尼摩船长用(热水)解除了被困在冰层中的危机.4.阿龙纳斯的仆人叫(康塞尔)5.故事中,阿龙纳斯曾经在法国出版过的一部书叫(《海底的秘密》)6.“鱼叉手之王(捕鲸手)”指的是(尼德兰)7.《海底两万里》中的潜艇叫(鹦鹉螺号或诺第留斯号)8.潜艇的主人是(尼摩船长)9.尼摩船长为什么把死者的墓地选在珊瑚丛中?--因为珊瑚虫会把死者永远封闭起来10.一条巨鲨袭击采珠人时,是谁把那条鲨鱼杀死了?--尼德兰11.鹦鹉螺号是靠什么来发动的?--电力12.读完这部小说,你有什么启示和感受?--在我们的地球上,还有很多未知的也可能是即将发生的事件,需要人们保持一种求知的态度去看待.13.你认为尼摩船长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尼摩船长逃避人类,蛰居海底,而又隐隐约约和陆地上的某些人有一种特殊联系。他富有同情心,性格阴郁、知识渊博、带有浪漫、神秘色彩,非常吸引人的人物。14.《海底两万里》故事的主人公是谁?--是尼摩或阿龙纳斯1、这艘船的名字叫林肯号,他们要去干什么?他们要去寻找一个出现在海洋上的怪物并把它清除掉。2、文中“期限”是多久?“诺言”又是指什么?反映了船上人员什么样的心理?期限是三天,诺言是指:如果三天期满,怪物还不出现,掌舵的人把舵轮转三次,林肯号就向欧洲海岸进发。几个月的搜寻一无所获,船员们因失望而产生怀疑的心理。3、在叙述紧张曲折的故事时融入生动的描写是这部小说的一大特色。请从选文中举一两句作简要分析。如:月亮有时从朵朵的云间吐出一线光芒,使沉黑的海面闪耀着光辉;一会儿又消逝在黑暗中了。这句话写出了海上变幻莫测的瑰丽景色,也为下文的突变渲染了气氛。名著阅读:《海底两万里》之二(参考答案)2、为什么说那条独角鲸是“古怪的动物”?因为它不怕炮弹,不知疲倦,其实,它是一艘不为人所知的潜水艇3、“在11月6日这倒霉的一天里”,为什么说这一天是倒霉的?因为他们搜寻了几个月的目标终于出现,但追逐了一整天却一无所获。4、“接着船被狠狠撞了一下,我没来得及站稳,从船栏杆被抛掷到海中去了。”后来,“我”怎么了?请简要概述。后来,“我”被潜艇俘虏,跟着潜水艇周游各大洋。十个月之后,在极其险恶的情况下逃脱,并把这件海底秘密公诸于世。名著阅读:《海底两万里》之三(参考答案)1、“我们一进去,上面狭小的盖板立即关上了”,这里的“我们”包括几个人?他们分别是谁?答:共3个人,他们分别是“我”(博物学家阿龙纳斯)、仆人康塞尔和捕鲸叉手尼德·兰2、他们被关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会被关?答:他们被关在一艘不为人所知的潜水艇上。他们应邀参与“把那个怪物从海洋中清除出去”的活动。经过千辛万苦,“怪物”未被清除,驱逐舰反被“怪物”重创,他们都成了“怪物”的俘虏!而这“怪物”原来是一艘尚不为世人所知的潜水艇。3、通过对人物语言的描写,可以展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试选择一个人物形象,就文段中的语言描写,简要分析其性格特征。答:提示:就选文而言,尼德·兰的喊叫表现了他的直率、暴躁,康塞尔平心静气的劝慰体现出沉2.着与幽默,而“我”不多的语言则显示出教授的理智名著阅读:《海底两万里》之六(参考答案)1、“一方面想走,恢复我的自由,另一方面又惋惜。”为什么会感到惋惜?因为离开了,“我”就不能够完成海底研究,不能让大西洋也像印度洋和太平洋那样给“我”揭露秘密,所以感到惋惜。2、最后一段说:“我同时又想见他,又怕见他。”其中,“怕见他”照应了前文中的哪一句话?我要躲开船长,使他的眼睛看不到我心中激动的情绪。3、在人物刻画上,选文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有什么作用?心理描写,揭示了“我”计划从诺第留斯号逃走时的矛盾心理。名著阅读:《海底两万里》之七(参考答案)1、文中的“我”是作者吗?不是,是小说中的一个主要人物阿龙纳斯2、“这些纪事是完全真实的。”这句话是不是说文中的故事都是真实的?该如何理解?不是,这只是文中人物的一句话,他强调自己经历的真实,希望读者更加相信。这是作者为增强作品的感染力而采用的一种手法。3、“我同时又希望,他的强有力的潜水船战胜了那海洋中最可怕的深渊,诺第留斯号在无数的船只都沉没了的海上独能存在!”这句话表达了“我”什么样的情感?这句话表现了“我”对尼摩船长的理解、同情和支持名人传阅读答案1、第一自然段中“我们要叙述他的生涯的人”是指贝多芬(填人名)。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一段中“成为伟大”的意思(不超过15个字)。靠心灵(或人格)伟大,不靠强力称雄3、“人啊,你当自助!”这句话该如何理解?以超人的斗争与努力,克服苦难4、以上文段节录自《名人传》的“序”,读完之后,你能明白作者写作的目的吗?请用简要的语言把它写下来。借对名人的评价,鼓舞受难者不畏艰难,执著追求理想参考答案:《名人传》之二2、从文中可以看出米开朗琪罗的痛苦是怎样的一种痛苦?因为人不能自己选择他的人生,人既不要求生,也不要求成为他所成为的样子。是一蕴藏在人内心的一种痛苦。3、米开朗琪罗的伟大又表现在哪里?(用原文回答)注视世界的真面目──并且爱世界。《名人传》之四参考答案2、两个人都很痛苦,他们的痛苦有何不同?请简要说出你的理解。米开朗琪罗的痛苦源于他性格中的忧郁与悲观,也源于他总生活在别人无休止的干涉之中,所以他的艺术作品倾注了自己满腔悲剧性的激情。而托尔斯泰的痛苦更多的是因为他对社会各阶层的人道主义关注,他对人生、宗教和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使他的内心充满惶惑与矛盾。参考答案:《名人传》之五2、文中的“传染病”该如何理解?文中的“传染病”并非真的是病,而是运用比喻的手法,用来指当时的人们对事物缺乏主见、多是人云亦云。托尔斯泰的话针砭了那个时代缺乏个性、易受他人影响的弊病。3、“他”对莎士比亚的看法表现他怎样的个性?结合选文内容作简要分析。从文中可以看出,托尔斯泰是一个自信、坚定、有独立的见解且能坚持自己立场的一个人。如“他的顽固自信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增无减”,“一种观念越是普遍传播,他就越是奋起反击;他向它挑战,对它表示怀疑”,“世上其他所有人即使都持异议,他也仍然坚持己见,矢志不移”等等,都充分展现了他的个性。参考答案:《名人传》之六1、文段中多次出现“欢乐”,在贝多芬的意念中,“欢乐”指的是什么?贝多芬的“欢乐”是指对人类的爱、对上帝的敬畏之心,是“神明”的化身。3.3、“慢慢地,“欢乐”抓住了生命。这是一种征服,一场对痛苦的斗争。”对这两句话的内涵,你是如何理解的?“‘欢乐’”抓住了生命。”是指《欢乐颂》的音乐感,感动了听众、读者。“这是一种征服,一场对痛苦的斗争”是指《欢乐颂》具有巨大魅力和震撼力,征服了人们;它的创作成功既是贝多芬对自身痛苦斗争的胜利,也是他用充满“神圣”的旋律去疗救人类的痛苦的最佳效果。
本文标题:初中语文【7年级下】海底两万里 阅读答案((搞定教育淘宝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43346 .html